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424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以中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随着脑血管疾病(cerbrovascular disease)发病率不断提高,目前公认为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且致残率高、治愈率低,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目前公开的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一些药物有效率较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脑血管疾病所带来的致残率高、治愈率低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一种以中药蜂房、蚂蚁、水蛭、黄芪、川芎为有效成分的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本发明是通过下列方案实现的,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由下列组份的原料制成,蜂房3-30克,川芎3-30克,蚂蚁5-60克,黄芪6-100克,水蛭3-20克。
本发明由下列组份的原料制成,蜂房9-20克,川芎9-20克,蚂蚁15-30克,黄芪30-60克,水蛭9-25克。
本发明由下列组份的原料制成,蜂房12克,川芎27克,蚂蚁18克,黄芪48克,水蛭12克。
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的工艺方法为,1、将黄芪、川芎、蜂房按配方比例煎煮浓缩成浸膏,烘干;2、将蚂蚁、水蛭,按配方比例混合在-15℃冷冻干燥后加工粉碎成120目细度;3、将上述药物按比例混合后,在100-110℃下进行熟化、灭菌处理30分钟,然后按要求装入胶囊。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中医认为发病多在患者气血亏虚,与心肝肾三经之阴阳失去平衡的情况下,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危急征候。因此治疗重点宜益气养血,祛瘀通络。
方中蜂房,性平、味苦咸微甘,入肝肾胃三经,具有祛风定经,兴阳起痹等作用。
水蛭,味咸苦、性平,入肝膀胱二经。本品主要作用逐恶血淤血,破血徵积聚。
川芎,辛温,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黄芪,甘温,补气升阳。
蚂蚁,祛风燥湿、行经活络。对人体有“扶正固本”之功效,侧重于补肾壮阳。
此外,根据相似论原理、周易八卦之卦义,黄芪土中之生,得土地之精华,具有补脾健胃之功;川芎纹络酷似脑血管之形,有通络活血作用;蜂房似脑形状,有调里神经作用;蚂蚁六肢发达力大无比,具有壮骨强筋功能。
综观配伍方药,天(蜂房)、地(蚂蚁)、水(水蛭)血肉之品溶于一体。重用黄芪,川芎地上之物以补气,此乃天人合一之意,符合相似论及宇宙全息律的现代科学原理。
脑血管病,恢复期多以脏腑虚损,功能失调,病邪稽留日久,正气亏耗,本虚表实见常。
其中尤以气虚,肝筋神松驰,经络瘀滞为突出,采用补气,强筋化瘀为治疗之要。因此方中重用黄芪、蜂房以补气壮阳;蚂蚁血肉之品以补阴强筋;水蛭、川芎以化瘀通络。
方剂君臣佐使明确,药物的计量则运用《易经》八卦医学方面的理论制定。
本发明经临床试验具有以下效果及优点以中药黄芪、蚂蚁、蜂房等为主要原料的中药制剂;其配方简单,立意清晰,是用于脑血管疾病恢复期进行康复治疗的一种药物,经过近一年的临床观察疗效显著。
本组30例均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发病2周-2年。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3-76岁,均49.5岁。对照组36例,随机抽查。
服药方法及疗程服药前进行神经系统的检查,详细记录病人的症状及体征。取血查血常规,血糖及肝肾功能。每2周复查一次,由专门医生检查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疗程为一个月一疗程,结束后复查治疗结果。
全部病人在服用该药剂过程中停服其它药物。对照组服丹参片,5片/次,3次/日。
疗效评定及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比较

该表表明治疗1月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称取中药原料蜂房3克,川芎6克,蚂蚁5克,黄芪12克,水蛭3克,将蚂蚁、水蛭、按配方比例混合在-15℃冷冻干燥后加工粉碎成120目细度;再将黄芪、川芎、蜂房按配方比例煎煮浓缩成浸膏,烘干,将上述药物按比例混合后,在100-110℃下进行熟化、灭菌处理30分钟,然后按胶囊制剂的方法装入胶囊,每剂约15克,每粒0.45克,每次服5粒,3次/日,饭后服用。
实施例2称取中药原料蜂房30克,川芎30克,蚂蚁60克,黄芪60克,水蛭20克,将蚂蚁、水蛭、按配方比例混合在-15℃冷冻干燥后加工粉碎成120目细度;再将黄芪、川芎、蜂房按配方比例煎煮浓缩成浸膏,烘干,将上述药物按比例混合后,在100-110℃下进行熟化、灭菌处理30分钟,然后按胶囊制剂的方法装入胶囊,每剂约15克,每粒0.45克,每次服5粒,3次/日,饭后服用。
实施例3称取中药原料蜂房12克,川芎27克,蚂蚁18克,黄芪48克,水蛭12克,将蚂蚁、水蛭、按配方比例混合在-15℃冷冻干燥后加工粉碎成120目细度;再将黄芪、川芎、蜂房按配方比例煎煮浓缩成浸膏,烘干,将上述药物按比例混合后,在100-110℃下进行熟化、灭菌处理30分钟,然后按胶囊制剂的方法装入胶囊,每剂约15克,每粒0.45克,每次服5粒,3次/日,饭后服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由下列组份的原料制成,蜂房3-30克,川芎3-30克,蚂蚁5-60克,黄芪6-60克,水蛭3-20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由下列组份的原料制成,蜂房9-20克,川芎9-20克,蚂蚁15-30克,黄芪30-60克,水蛭9-15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由下列组份的原料制成,蜂房12克,川芎27克,蚂蚁18克,黄芪48克,水蛭12克。
4.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步骤为,1、先将黄芪、川芎、蜂房按配方比例煎煮浓缩成浸膏,烘干;2、将蚂蚁、水蛭、按配方比例混合在-15℃冷冻干燥后加工粉碎成120目细度;3、将上述药物按比例混合后,在100-110℃下进行熟化、灭菌处理30分钟,然后按要求装入胶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以中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由下列组份的原料制成,蜂房3-30克,川芎3-30克,蚂蚁5-60克,黄芪6-100克,水蛭3-20克。其制备工艺是,1.将黄芪、川芎、蜂房按配方比例煎煮浓缩成浸膏,烘干;2.将蚂蚁、水蛭、按配方比例混合在-15℃冷冻干燥后加工粉碎成120目细度;3.将上述药物按比例混合后,在100℃-110℃下进行熟化、灭菌处理30分钟,然后按要求装入胶囊。经临床试验具有以下效果及优点,其配方简单,立意清晰。治疗1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文档编号A61K9/48GK1557374SQ20041001213
公开日2004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7日
发明者王步高, 王 琦 申请人:王步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