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5802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由中药制成的治疗肝癌的注射液。
背景技术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第3位恶性肿瘤,城市肝癌的死亡率紧次于肺癌和胃癌居第3位,在农村则仅次于胃癌而居第2位。目前,对于肝癌主要为手术治疗,此外还可以采用放射治疗、介入化疗、局部治疗及生物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但这些治疗手段不良反应较多,且患者多数年龄较大,不能手术或对常规治疗不耐受。目前,中药治疗肝癌的药物,主要为口服药物,剂量大,纯度低,疗效慢。

发明内容本发明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中药制成的治疗肝癌的中药组合物,具有纯度高,疗效快,治疗效果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组合物,是由黄芩、田基黄以及可药用辅料和/或助剂配制而成。
上述中药组合物,其黄芩、田基黄的最佳重量配比为2~1∶1。
上述中药组合物,为了使药物起效快,纯度高,由黄芩提取物和田基黄提取物制成注射液。另外,也可以制成片剂、胶囊剂等其它剂型。
下面对本发明作具体的阐述A.本发明药物的方解本发明的注射液由黄芩、田基黄2味药物组成,两药合用,共奏燥湿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散结止痛之功效。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以血为本,性喜条达。肝脏为病多气血兼伤,而后累及他脏。方中黄岑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黄芩能清肺、胃、胆、大肠经之热,以上焦为主,功偏气分,可使气机肃降正常,有“清以降之”的功效。因为肝主升,火性炎上,肝受热每易扰乱气机,以上逆为主,如此气分热清,血不受扰,方可濡养肝脏,是为君药。田基黄又名地耳草,性苦味平,偏入肝经,治在血分,有清热解毒利湿、活血消肿之功,为臣药兼使药。两味药相伍,味苦入血,但无偏气偏血之异,有整体与局部同治之妙,配合精当,方小效宏。
黄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清除超氧自由基,保护肝脏免受过氧化脂质的损伤;激活巨噬细胞。促进IL-1产生,增强NK细胞的活性;抑制胆固醇对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影响,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增强中性粒细胞H2O2量的释放,增强细胞内的氧化杀菌能力,促进IL-2的产生,明显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增殖;诱导癌细胞形态改变,使其停滞于细胞周期的静止期;通过降低血液凝固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抑制肿瘤,增强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抑制乙型肝炎病毒;黄芩黄酮能有效的抑制拓扑异构酶II的活性,抑制3种持癌细胞系的增殖。能诱导KIM-1细胞发生凋亡。
田基黄所含槲皮素可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减轻氧自由基造成的DNA损伤;抑制促进肿瘤生长的蛋白质的表达,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诱导体外培养的白血病细胞株K562、HL-60、卵巢细胞株MCAS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细胞毒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影响蛋白激酶C、cAMP信息传递有关。另外,田基黄还可抑制HBV和HBV-DNA,并有降酶、改善肝功能、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B.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黄芩的提取按处方的比例称取黄芩药物,加入10倍量的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2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三次水煎液,减压浓缩至投料量的5倍,将浓缩液于80℃加浓盐酸,酸化调至PH2,80℃保温1小时,使黄芩沉淀析出,室温放置12小时,弃去上清液,沉淀物抽滤,取滤饼加10倍量的水使之呈混悬液,用40%NaOH溶液溶解,调至PH7加入等量乙醇,使黄芩成钠盐溶解,滤除杂质,加热至60℃,加浓盐酸至PH2,充分搅拌,60℃保温1小时,使黄芩苷析出,室温放置过夜,抽滤,沉淀物用少量乙醇洗涤后,干燥。置60℃以下恒温干燥即得,测黄芩苷含量合格后备用。
田基黄的提取1.水提取按处方比例称取田基黄药物加入10倍量水,水煎3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三次水煎液过滤,减压浓缩相对密度(50℃测)1.10~1.20(即每毫升相当生药1.0g)加乙醇使含醇量浓度为60-70%,0℃~4℃,静置48小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备用样品。
2.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大孔树脂为一种有机高聚吸附剂。具有选择性吸附有机化合物的能力,应用于黄酮类成分的富集纯化有较好的效果。取大孔吸附树脂ADS-17,用乙醇加热回流洗脱,洗至洗脱液蒸干后,无残留物,经乙醇洗脱净的树脂,用大量蒸馏水洗脱乙醇,上柱后直至用蒸馏水洗净至无醇味,加醇不出现混浊为止。
3.精制取一定量备用样品药液,按以上吸附容量确定为每g干树脂吸附总黄酮55mg计算,根据树脂柱的装量多少,确定通过大孔树脂的量。取一定量通过预处理好的大孔吸附树脂ADS-17,然后少量水洗去杂质和糖类物质,再用50%乙醇解吸黄酮类成分,需用溶媒为树脂床的4-5倍,按0.5~1.5ml/min的速度解吸,分段收集解吸溶媒,经簿层检查后,合并溶媒,减压回收乙醇,即得棕红色颗粒和粉末60℃干燥,即得中间体田基黄总黄酮。
C.本发明药物的药效学试验本发明的注射液批号20000102。规格280mg/10ml/支。加入生理盐水配成为1.3mg/ml、2.6mg/10ml、5.1mg/ml药液,供小鼠药效低、中、高剂量备用,相当于成人日用量的5倍、10倍和20倍。
迈清注射液,批号20010911,规格80mg/100ml,由长春天诚制药提供。
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由山东医科大学医用试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200001002。
瘤种鼠S180(腹水型)及H22小鼠肝癌瘤种均引种自山东省医学学院药理研究室。
1、对腹水型肝癌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无菌条件下,抽取腹水型肝癌小鼠腹水,以三倍生理盐水稀释备用。取18-22g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每鼠右腋下接种上述稀释液0.2ml,24小时后按性别、体重、分层、均等、随机分组给药,0.2ml/10g腹腔注,每日一次,连续8天,末次给药后24小时,剥离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显示本药腹腔注射法使用对肝癌实体瘤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成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结果如表1表1对H22小鼠移植性肿瘤肝癌的影响剂量动物数 瘤 重 抑瘤率组 别(g/kg) (只)(g)(%)生理盐水对照组 -- 101.4781±0.2189 --低剂量组 0.026100.8960±0.1444**39.38中剂量组 0.051100.7542±0.1509**48.98高剂量组 0.102100.6130±0.0954**58.53迈清组 0.016100.5946±0.1149**59.77与生理盐水对照比**P<0.012、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的抗肿瘤作用无菌条件下,抽取腹水型S180小鼠腹水,以三倍生理盐水备用,取18-22g昆明种小鼠雌雄备半,每鼠右腋下接种上雕释液0.2ml,84小时后按性别、体重、分层、均等、随机分组给药,0.2ml/10g腹腔注射,每日一次,连续8天,末次给药后24小时,剥离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先后进行两次,结果显示本药腹腔注射法使用对S180实体瘤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成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结果如表2、表3
表2、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的影响(1)剂量 动物数瘤 重 抑瘤率组别(g/kg)(只)(g) (%)生理盐水对照组 -- 101.3404±0.1980 ----低剂量组 0.026100.8693±0.1260**35.15中剂量组 0.051100.7132±0.1219**46.79高剂量组 0.102100.5895±0.0996**56.02迈清组 0.016100.5688±0.0872**57.56表3、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的影响(2)剂量 动物数 瘤 重 抑瘤率组 别(g/kg) (只) (g)(%)生理盐水对照组 -- 10 1.3261±0.1430 ----低剂量组 0.02610 0.8359±0.1140**36.97中剂量组 0.05110 0.7103±0.0855**46.44高剂量组 0.10210 0.5848±0.0987**55.90迈清组 0.01610 0.5722±0.0822**56.85表2、表3中与生理盐水对照比**P<0.013、对腹水型S180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无菌条件下,抽取腹水型S180小鼠腹水,以三倍生理盐水稀释备用,取18-22g、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每鼠腹腔接种上述稀释液0.2ml,24小时后按性别、体重、分层、均等、随机分组给药,0.2ml/10g腹腔注射,每日一次,连续10天,停药后记录各组小鼠存活时间,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显示本药腹腔注射法使用高剂量组和迈清组对S180腹水型小鼠的生存时间均有显著延长作用。结果如表4
表4、对荷瘤小鼠S180生存时间的影响剂量动物数 存活时间 延长率组 别(g/kg)(只) (d) (%)生理盐水对照 -- 1015.33±1.2702 ----组低剂量组 0.0261015.77±1.0688 2.87中剂量组 0.0511016.51±1.0754 7.70高剂量组 0.1021016.93±1.2184*10.44迈清组0.0161017.2±1.5092* 12.20与生理盐水对照比*P<0.05本试验显示该药腹腔注射法对肝癌、S180实体瘤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成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高剂量组对S180腹水型小鼠的生存时间有显著延长作用;中、高剂量组与小剂量环磷酰胺配伍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提示该药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并且可延长小鼠生存期。
D.急性毒性试验1.LD50试验取18~22g昆明咱小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小鼠禁食16h后,用本发明的注射液(28mg/ml),以腹腔注射最大给药体积(0.5ml/20g)为最高剂量组,按各组间距1∶0.8进行腹腔注射。其中最高剂量相当于临床最大剂量(9.3mg/kg)的75倍,给药后即刻观察动物反应情况,连续观察7天,记录动物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结果见表5。
表5本发明的注射液LD50测定剂量 给药量 动物数逐日死亡动物数 总 死亡LD50值(mg/20g) (ml/20g) 死 率(%)雌 雄 2h 1d 2d 3d 4d 5d 6d 7d 亡 (g/kg)数14 0.5 5 5 0 0 0 0 0 0 0 0 0011.2 0.5 5 5 0 0 0 0 0 0 0 0 008.96 0.5 5 5 0 0 0 0 0 0 0 0 00 ≥0.77.17 0.5 5 5 0 0 0 0 0 0 0 0 005.73 0.5 5 5 0 0 0 0 0 0 0 0 00
LD50测定过程中,大部分动物于注射后出现自发活动减少,对外界反应冷漠、呼吸促迫等异常情况,20min后恢复正常。
2.MTD(最大耐受量)试验取3批0.042g/ml本发明的注射液,以腹腔注射最大给药体积(0.5ml/20g)给小白鼠注射。每批注射10只,雌雄各半。给药后即刻观察动物的反应情况,连续观察7天。记录动物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其中MTD试验剂量相当于临床最大剂量的112.5倍。结果见表6。
表6本发明的注射液MTD测定结果批号 剂量给药量 动物数 逐日死亡动物数 总 死亡 LD50值(g/20 (ml/20g)死 率(%)g) 雌 雄 2h 1d 2d 3d 4d 5d 6d 7d (g/kg)亡数20000102 0.021 0.555 0 0 0 0 0 0 0 0 0 020000204 0.021 0.555 0 0 0 0 0 0 0 0 0 0 ≥1.0520000308 0.021 0.555 0 0 0 0 0 0 0 0 0 0MTD测定过程中,所有动物活动减少,团身弓背,呼吸促迫,注射后1h恢复正常。
本试验证明,本发明的注射液LD50难以测出,至少在0.7g/kg以上,相当于临床最大剂量(9.3mg/kg)的75倍;MTD至少在1.05g/kg以上,相当于临床最大剂量的112.5倍,说明本发明的注射液毒性极低,临床使用是安全的。
E.长期毒性试验Wistar大鼠112只,年龄6周,130±20克,雌雄各半。
将动物按性别、体重进行分层,并随机平均分成4组,分为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给药组,给药按成人每日量确定三个剂量为0.038g/kg/日、0.076g/kg/日、0.152g/kg/日(分别相当于成人等效量的5倍、10倍和20倍)。
给药方法及药物配制腹腔注射给药,每日上午8时按动物体重给药,每周给药7天,按体重变化调整给药量。由0.9%生理盐水将傅瑞卡霖注射液配成3.8mg/ml、7.6mg/ml、15.2mg/mg的混悬液,给药剂量1ml/100g,每天一次;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续90天。
观察方法每组各28只,雌雄各半,分笼饲养。各组动物均在20±2℃室内常规饲养。每周称体重一次,测24h进食量一次,给药90天,禁食12h,固定大鼠右侧颈静脉取血,血球分析脱血液学指标,毛血管法测凝血时间。生化分析仪测血液生化学指标,乳酸脱氢酶动力法测AST,苯甲酸酶动力学法测ALT,磷酸对硝基苯酶动力学法测ALP,脲酶谷氨酸脱氢酶动力学法测BUN,苦味酸动力学法测Crea,单一试剂酶学法测TC,葡萄糖氧化酶法测Glu,双缩照法测TP,溴甲酚绿法测定ALB,咖啡咽法测总胆红素TBil。
各组给药90天,查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指标后,每组雌雄各剖杀7只大鼠,观察药物对大鼠主要器官组织病理学指标的影响。停药二周。再进行恢复期上述指标的检查。
结果表明,各剂量组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各组在外观、体重增长、肝肾功能及各种脏器组织的病理检测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改变,停药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性毒性反应。本发明的注射液长期服用药对大鼠无明显毒性,推论临床拟用剂量应是安全的。
F.临床研究报告全部病例50例,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昌潍医学院附属医院、聊城市中医院,分为本发明的注射液+TACE组(综合组)、单纯TACE组(对照组),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综合组男26例,女4例,平均年龄53.9岁,UICC分期II6例、IIIA6例、IIIB8例,HbsAg(+)23例。对照组男17例,女3例,平均年龄54.5岁,UICC分期II4例、IIIA11例、IIIB5例,HbsAg(+)15例。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ADM(DDP)+MMC方案肝动脉灌注,栓以碘油与明胶海绵颗粒。2个月为一疗程,第二次治疗后观察一个月评价疗效。
综合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本发明的注射液(由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制剂生产)20ml+5%GS500mlivgttQd×20天,一个月为一疗程,连续观察3个月后评价。
疗效评定1.主症改善情况标准自定,按积分法,症状改善II级及II级以上为显效,症状改善I级为有效,症状无改善为无效。
2.客观疗效评定参照WHO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①完全缓解(CR)肿瘤病变完全消失,并至少维持4周以上;②部分缓解(PR)肿瘤病灶的最大横径及其最大垂直的乘积减少50%以上,并维持4周以上无新的病变出现;③无变化(NC)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缩小50%以下或增大25%以下,无新的病变出现;④进展(PD)肿瘤病灶的两径积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病灶。(其中CR+PR为有效率)3.AFP变化评定治疗后AFP下降25%以上为下降,下降或升高小于25%为稳定,升高25%以上为升高。
治疗结果1治疗前后主症变化①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无显著性差异中(P>0.05)。见表7②治疗后,综合组能明显改善病人肝瘤、腹胀、纳呆症状(P<0.01)但发热、乏力症状好转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8表7治疗前临床症状比较综合组(例)对照组(例)分级 积分 积分肝痛 发热 乏力 腹胀 纳呆 肝痛 发热 乏力 腹胀 纳呆I 140 154 12 222 9 0 103 890II 101 131011 906 1 8 8 760III 2 7 2 107282 5 2 5 519IV 4 220 6 00 3 140 4 00与对照组对比 P>0.05表8治疗后临床症状比较综合组(例) 对照组(例)分级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肝痛 1312196.15%** 37 7 58.82%发热 0 7 187.5% 03 3 50%乏力 4 1224 40%07 1335%腹胀 7 15291.67%** 07 9 43.75%纳呆 1514196.67%** 05 1525%与对照组对比**P<0.012.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治疗前两组生化指标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综合组ALT、GGT、AKP指标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后GGT、AKP指标明显改善(P<0.05),而ALT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见表9表9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综合组(IU/L) 对照组(IU/L)指标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LT54.90±20.88 37.03±10.14** 55.35±19.44 44.45±13.79GGT123.77±47.70 77.13±36.49** 124.50±30.16 92.10±29.97*AKP172.30±72.44 115.27±41.65** 172.00±67.89 124.90±47.45*与治疗前对比*P<0.05 **P<0.013.治疗前后AFP变化①治疗后两组AFP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综合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0②两组血清AFP阳性者,治疗后AFP下降率综合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1表10治疗前后AFP变化比较综合组(例)对照组(例)指标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20 5 12 3 620~400 1414 12 10>400 114 5 4与治疗前对比*P<0.05表11血清AFP阳性治疗后的变化比较组别 例数 升高 稳定 下降综合组 25 1(4%)5(20%) 19(76%)**对照组 17 3(17.65%)8(47.06%)6(35.29%)与对照组对比**P<0.01综上分析,应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痛、腹胀、纳呆、消瘦症状及肝功指标,提高生存质量,与TACE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AFP值,并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介入化疗的毒副作用,稳定病灶,延长生存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a)黄芩的提取称取黄芩300g,加入10倍量的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2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三次水煎液,减压浓缩至投料量的5倍,将浓缩液于80℃加浓盐酸,酸化调至PH2,80℃保温1小时,使黄芩沉淀析出,室温放置12小时,弃去上清液,沉淀物抽滤,取滤饼加10倍量的水使之呈混悬液,用40%NaOH溶液溶解,调至PH7,加入等量乙醇,使黄芩成钠盐溶解,滤除杂质,加热至60℃,加浓盐酸至PH2,充分搅拌,60℃保温1小时,使黄芩苷析出,室温放置过夜,抽滤,沉淀物用少量乙醇洗涤后,干燥。置60℃以下恒温干燥即得,得黄芩提取物20g备用。
b)田基黄的提取1.田基黄总黄酮的提取称取田基黄250g,加入10倍量水,水煎3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三次水煎液过滤,减压浓缩相对密度(50℃测)1.10~1.20(即每毫升相当生药1.0g)加乙醇使含醇量浓度为70%,0℃~4℃,静置48小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备用样品。
2.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大孔树脂为一种有机高聚吸附剂。具有选择性吸附有机化合物的能力,应用于黄酮类成分的富集纯化有较好的效果。取大孔吸附树脂ADS-17,用乙醇加热回流洗脱,洗至洗脱液蒸干后,无残留物,经乙醇洗脱净的树脂,用大量蒸馏水洗脱乙醇,上柱后直至用蒸馏水洗净至无醇味,加醇不出现混浊为止。
3.田基黄中间体的制备将上述备用样品药液,按以上吸附容量确定为每g干树脂吸附总黄酮55mg计算,根据树脂柱的装量多少,确定通过大孔树脂的量,然后少量水洗去杂质和糖类物质,再用50%乙醇解吸黄酮类成分,需用溶媒为树脂床的4-5倍,按0.5~1.5ml/min的速度解吸,分段收集解吸溶媒,经簿层检查后,合并溶媒,减压回收乙醇,即得棕红色颗粒和粉末60℃干燥,即得中间体田基黄总黄酮。;取大孔吸附树脂ADS-17装柱,上述提取物上柱吸附;然后用50%乙醇解吸,解吸速度0.5~1.5ml/min,分段收集解吸溶媒,经簿层检查后,合并溶媒,减压回收乙醇,即得棕红色颗粒和粉末,60℃干燥,即得田基黄总黄酮6-7g;c)注射液的制备将上述提取的黄芩提取物和田基黄总黄酮混合,加入适量的注射用水溶解,制得成品。浓度为280mg/10ml/支。
用法与用量3支/日。
实施例2取黄芩200g,田基黄100g。制法与实施例1相同,得黄芩提取物14g,田基黄总黄酮3.2g。配制成针剂140mg/10ml/支。2-3支/日。
实施例3取黄芩300g,田基黄200g。制法与实施例1相同,得黄芩提取物23.5g,田基黄总黄酮6.3g。配制成针剂50mg/10ml/支。3-5支/日。
实施例4
取黄芩250g,田基黄200g。制法与实施例1相同,得黄芩提取物14g,田基黄总黄酮3.2g。加入5g淀粉,压片,0.2g/片,一次一片,一日三次。
实施例5取黄芩200g,田基黄200g。制法与实施例1相同,得黄芩提取物12g,田基黄总黄酮3.2g。装入胶囊,0.3g/粒,一次一粒,一日三次。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黄芩、田基黄以及可药用辅料和/或助剂配制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黄芩、田基黄的重量配比为2~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黄芩提取物和田基黄提取物制成注射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黄芩提取物和田基黄提取物制成片剂、胶囊剂及其它剂型。
5.一种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聚,a)黄芩的提取黄芩加10倍量水,煎煮三次,合并水煎液浓缩,加热至80℃,调PH2,放置沉淀;沉淀加水溶解,调PH7,加入等量己醇,加热至60℃,调PH2,放置沉淀,收集沉淀,干燥即得黄芩提取物;b)田基黄的提取田基黄加10倍量水,煎煮3次,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50℃测)1.10-1.20,加乙醇使含醇量浓度为70%,0℃~4℃静置48小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样品;取大孔吸附树脂装柱,上述样品上柱吸附;然后用50%乙醇解吸,解吸速度0.5~1.5ml/min,分段收集解吸溶媒,经簿层检查后,合并溶媒,减压回收乙醇,即得棕红色颗粒和粉末,60℃干燥,即得田基黄提取物;c)注射液的制备按重量称取黄芩提取物和田基黄提取物,加入一定量的注射用水溶解,得注射液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由中药制成的治疗肝癌的注射液。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黄芩、田基黄以及可药用辅料和/或助剂配制而成。应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痛、腹胀、纳呆、消瘦症状及肝功指标,提高生存质量,与TACE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AFP值,并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介入化疗的毒副作用,稳定病灶,延长生存时间。
文档编号A61P35/00GK1555882SQ200410023428
公开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2日
发明者张素芹, 唐由君 申请人: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