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80705阅读:8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炙甘草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功效,用于治疗气虚血少,心动悸,脉代结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气虚血少,心动悸,脉代结等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以心律失常的形式为突出表现。
虽然现代化学药物中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药效点集中,但是副作用也较明显,还没有一种安全、高效、长期适用的治疗该疾病的药物。而中药以多活性成分、多靶点药效为特色,治疗与调理病态生理功能,且可供长期服用。因此发扬中医药传统优势,开发出制剂稳定、用药安全、剂量准确、质量可控、疗效可靠的治疗心律失常的中药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炙甘草合剂”是一种用于治疗气虚血少,心动悸,脉代结的中药成药制剂,由主原料药甘草、生姜、人参、地黄、桂枝、阿胶、麦冬、黑芝麻、大枣制成,方中重用炙甘草补中益气、另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补五脏内伤不足”,两者共为君药。配伍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阿胶、麦冬、黑芝麻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共为臣药,佐以桂枝、生姜温阳通脉,共成阴阳气血共补之剂,整方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作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甘草中甘草黄酮成分如甘草苷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胡小鹰、彭国平等.甘草总黄酮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中草药,1996,27(12)733~735;谢世荣、黄彩云等.甘草黄酮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基础医学与临床,1998,18(2)72~74〕,姜黄中脂溶性成分如姜黄素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顾军、韩香等.姜黄素的基础药理作用.天津药学,2000,12(2)5~6〕。
目前,“炙甘草合剂”为液体合剂,其制剂工艺落后,在药液过滤时,溶解度差的甘草苷、姜黄素、肉桂醛等有效成分大量丧失,其剂型落后,其中药物的稳定性差,长时间储存有沉淀产生,还含有防腐剂,据文献报道,长期服用含有防腐剂苯甲酸的食品及药物存在潜在的肝毒性,严重的会造成肝功能损伤,特别是对于同时有肝脏疾病及心律失常疾病的患者,不宜服用。因此,“炙甘草合剂”的制剂工艺及剂型都不适于现代药物使用方便、质量可控、毒副作用小的要求,所以,本发明的内容就是提供一种“炙甘草合剂”的新剂型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中药“炙甘草颗粒”,该颗粒剂具有服用方便,取量准确,药物稳定性强的特点,特别是不含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的防腐剂,脏疾病及心律失常疾病的病人;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中药“炙甘草颗粒”的制备工艺,本发明还采用先进工艺,制成混悬型颗粒,使溶解度差的甘草苷、姜黄素、肉桂醛等有效成分与辅料混悬态,80目网筛过滤后,进行喷雾干燥,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有效成分,有效成分比原剂型显著提高,提高了本方的疗效;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炙甘草颗粒”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本发明“炙甘草颗粒剂”由118重量份甘草(蜜炙)、88.5重量份生姜、59重量份人参、295重量份地黄、88.5重量份桂枝、59重量份阿胶、88.5重量份麦冬、88.5重量份黑芝麻、118重量份大枣为原料药制成,药剂还含有成型剂50-150重量份,该成型剂为低聚乳糖和糊精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炙甘草颗粒剂”,在喷雾干燥前,加入成型剂为低聚乳糖(购自内蒙古海拉尔制药厂)和糊精(购自淮南山河药业有限公司,符合2000年中国药典标准)中的至少一种,用量为95重量份。
本发明的“炙甘草颗粒剂”,在脂肪油成型时,使用糊精或β-环糊精(购自广东省郁南县环状糊精厂,符合2000年中国药典标准),其用量为40重量份。在脂肪油成型时,还可以使用低聚乳糖40重量份。
本发明的“炙甘草颗粒剂”,还含有粘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0.1-1重量份。较优化的结果是羧甲基纤维素钠为0.25重量份时取得。
本发明“炙甘草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称取由118重量份甘草(蜜炙)、88.5重量份生姜、59重量份人参、295重量份地黄、88.5重量份桂枝、59重量份阿胶、88.5重量份麦冬、88.5重量份黑芝麻、118重量份大枣,备用;以上九味,黑芝麻压取脂肪油;药渣与和生姜、人参、地黄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17页),用7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漉液回收乙醇;桂枝蒸馏提取挥发油;除去阿胶外,渗漉药渣、桂枝药渣与其余甘草等三味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加入阿胶使溶化,浓缩至适量,与漉液合并,静置,滤过,再浓缩至相对密度达1.06~1.13〔50℃〕,加成型剂50-150重量份,该成型剂为低聚乳糖和糊精中的至少一种,滤过,喷雾干燥,热空气进风温度170-180℃,出风温度80-90℃,得喷干粉。脂肪油用适量糊精或β-环糊精吸附分散成型,具体的是40重量份。与喷干粉进行充分混匀,物料在≤60℃温度下干法压片、制粒,再将上述挥发油用乙醇溶解喷入,整粒,得颗粒,分装,每袋4-6g,即得。
本发明“炙甘草颗粒”还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按照上述比例称取以上九味中药,黑芝麻压取脂肪油;药渣与和生姜、人参、地黄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17页),用7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漉液回收乙醇;桂枝蒸馏提取挥发油;除去阿胶外,渗漉药渣、桂枝药渣与其余三味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加入阿胶使溶化,浓缩至适量,与漉液合并,静置,滤过,浓缩;再浓缩至相对密度达1.06~1.13〔50℃〕,加成型剂95重量份,该成型剂为低聚乳糖和糊精中的至少一种,80目网筛滤过,喷雾干燥,热空气进风温度170-180℃,出风温度80-90℃,得喷干粉。脂肪油用糊精或β-环糊精吸附分散成型,具体的是40重量份,与喷干粉、粘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0.25重量份,进行充分混匀,物料在≤60℃温度下干法压片、制粒,再将上述挥发油用乙醇溶解喷入,整粒,得颗粒,分装,每袋5g,即得。
本发明炙甘草颗粒剂的鉴别方法,具体步骤是a.取本品4g,加水40ml使溶解,水溶液用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3次,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1g,加甲醇3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40ml使溶解,水溶液用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3次,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22∶2∶0.5∶0.5的醋酸乙酯-甲醇-冰醋酸-水体系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在105℃烘约5分钟,置365nm紫外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b.取本品5g,研成粉末,加甲醇3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回收甲醇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回收甲醇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再取梓醇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70∶30∶5的氯仿-甲醇-水体系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c.取本品5g,研细,加水30ml,加热使溶解,放冷,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3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液,加氨试液3倍量,摇匀,放置分层,取上层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5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对照药材1g,加甲醇30ml,置水浴上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滤过,滤液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人参皂甙Rb1、Re及R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溶液10μl与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15∶40∶22∶10的二氯甲烷-醋酸乙酯-甲醇-水体系在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本发明炙甘草颗粒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其中甘草苷含量的具体参数是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乙腈 17体积0.1%三氟乙酸水溶液83体积检测波长为276nm;流动相还可以为乙腈 17体积0.1%乙酸水溶液83体积。
理论板数按甘草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本发明将炙甘草合剂改为颗粒剂(固体制剂),药物稳定性好,易贮藏。颗粒药物分装误差很小,且便于包装;可按每次服用量分装成袋,每次1袋,服用方便、剂量准确,该制剂不含防腐剂,服用安全无副作用。
本发明“炙甘草颗粒剂”是优选了各种辅料并由喷雾干燥、干式制粒的新技术制备而成。喷雾干燥技术是通过雾化器将药液喷成雾滴,分散在热气流中,使水分瞬间蒸发干燥,而形成疏松粉状颗粒,甘草苷等有效成分不被破坏而完全保留,克服了目前合剂呈水溶液状态,有效成分易降解而不稳定的弊端。干式制粒方法是将药物直接干燥状态下机械压制成片条,再破碎成颗粒而成,制粒过程常温操作,使甘草苷等有效成分不变。上述方法操作过程简单,便于连续性GMP条件下大型生产。
本发明增加了君药甘草中抗心律失常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甘草苷的含量测定。制剂增加质控方法,提高了药物的质量控制,保证了制剂均一性及有效性。
我们的药理试验数据表明,本发明的炙甘草颗粒剂,制备用于治疗气虚血少,心动悸,脉代结或心律失常疾病,特别是上述病症伴随肝损伤的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炙甘草颗粒剂的制备(一)称取原料甘草(蜜炙)118g、生姜88.5g、人参59g、地黄259g、桂枝88.5g、阿胶59g、麦冬88.5g、黑芝麻88.5g、大枣118g。
以上九味,黑芝麻压取脂肪油;药渣与和生姜、人参、地黄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17页),用7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漉液回收乙醇;桂枝蒸馏提取挥发油;除去阿胶外,药渣与其余甘草等三味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加入阿胶使溶化,浓缩至适量,与漉液合并,静置,滤过,再浓缩至相对密度达1.09,加低聚乳糖95g,80目筛滤过,喷雾干燥;脂肪油用40重量份低聚乳糖吸附,与喷干粉进行充分混匀,干法制粒,得颗粒。上述挥发油用适量乙醇溶解后喷入颗粒,整粒,得颗粒250g,分装,每袋5g,即得。
实施例二 炙甘草颗粒剂的制备(二)制备过程同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喷雾干燥时加入成型剂糊精95g。
实施例三 炙甘草颗粒剂的制备(三)称取原料甘草(蜜炙)118g、生姜88.5g、人参59g、地黄259g、桂枝88.5g、阿胶59g、麦冬88.5g、黑芝麻88.5g、大枣118g。
以上九味中药,黑芝麻压取脂肪油;药渣与和生姜、人参、地黄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17页),用7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漉液回收乙醇;桂枝蒸馏提取挥发油;除去阿胶外,渗漉药渣、桂枝药渣与其余三味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加入阿胶使溶化,浓缩至适量,与漉液合并,静置,滤过,浓缩;再浓缩至相对密度达1.06~1.13〔50℃〕,加成型剂低聚乳糖95g,80目网筛滤过,喷雾干燥,热空气进风温度170-180℃,出风温度80-90℃,得喷干粉。脂肪油用40g糊精吸附分散成型,与喷干粉、粘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0.25g,进行充分混匀,物料在≤60℃温度下干法压片、制粒,再将上述挥发油用乙醇溶解喷入,整粒,得颗粒,分装,每袋5g,即得。
实施例四 炙甘草颗粒剂的制备(四)制备过程同实施例三,所不同的是喷雾干燥时加成型剂糊精95g,脂肪油用40gβ-环糊精吸附分散成型。
实施例五 炙甘草颗粒剂的制备(五)制备过程同实施例三,所不同的是喷雾干燥时加成型剂糊精45g和低聚乳糖55g,脂肪油用40gβ-环糊精吸附分散成型。
实施例六 浓缩液相对密度对喷雾干燥工艺的影响药液的喷雾干燥效率与药液的浓度相关,根据下表,以浓缩液的相对密度1.06~1.13(50℃)作为浓缩终点。
表1 浓缩液相对密度对喷雾干燥工艺的影响浓缩液的相对密度 对喷雾干燥工艺的影响<1.06喷雾干燥颗粒太细,得率低,能耗高1.06~1.13正常喷雾干燥,颗粒均匀>1.13药液粘稠,干燥时间长,颗粒较粗、水份含量高实施例七 进、出风温度对喷雾干燥粉的影响喷雾干燥条件对成分的保留及颗粒成型极为重要。为利于有效成分的保留和颗粒成型,对进风温度、出风温度进行比较如表2。
表2 进、出风温度对喷雾干燥粉的影响进风温度(℃) 出风温度(℃) 甘草苷保留率(%) 含水量(%) 对制粒的影响200 90 95.3 3.6稍差180 80 98.6 4.1非常好170 80 99.1 5.8较好制粒试验结果表明,本制剂半成品细粉粒的含水量在4.0~6.0%时,可以直接干式制得粒度、硬度适宜的颗粒;含水量高于8.0%时,颗粒流动性较差,制粒后水份难以控制在5%以内;含水量小于4.0%时,颗粒的细粉稍多,产率会下降。因此应控制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70-180℃,出风温度80-90℃。
实施例八 喷干粉成型辅料的选择为使药液喷干时得到性状较好的喷干粉半成品,对药液加入的成型辅料种类进行优选,方法如下以4倍处方量药材制成的药液(原料甘草472g、生姜354g、人参236g、地黄1180g、桂枝354g、阿胶236g、麦冬354g、黑芝麻354g、大枣472g制成的药液)与成型辅料混合后搅拌,过80目网筛,喷雾干燥,通过对喷干粉成型性的评价,优选辅料。结果见表3。
表3 辅料类型对成型的影响结果辅料类型辅料量(g)喷干粉 水份(%)380 粉质较粘,喷雾干燥时粘壁严重,蔗糖 6.7(相当于95重量份) 得粉量少380 粉质松脆,溶解性好,干式制粒低聚乳糖 3.4(相当于95重量份) 时成型性较好380 粉质松脆,溶解性稍差,干式制聚乳糖 3.7(相当于95重量份) 粒时成型性差380 粉质松脆,但溶解性差,干式制淀粉 3.8(相当于95重量份) 粒时成型性差380 粉质较松脆,溶解性较好,干式糊精 3.2(相当于95重量份) 制粒时成型性一般380 粉质松脆,溶解性很好,干式制β-环糊精2.5(相当于95重量份) 粒时成型性好由表3可见,由蔗糖为成型辅料喷干时粘壁严重,无法正常生产,且水份含量偏高。而由β-环糊精制得半成品喷干粉的粉质松脆,溶解性最好,但干式制粒时略逊色于低聚乳糖,且生产成本较高,而用淀粉、聚乳糖制得半成品喷干粉的粉质松脆,但溶解性差,且干式制粒时颗粒成品率低,低聚乳糖制得半成品喷干粉的粉质松脆,溶解性好,干式制粒时易成型颗粒的成品率高,故最佳选择为低聚乳糖,次之为糊精作成型辅料。
实施例九 喷干粉成型辅料剂用量的选择以四倍处方量药材制成的相对密度为1.08的药液(原料甘草472g、生姜354g、人参236g、地黄1180g、桂枝354g、阿胶236g、麦冬354g、黑芝麻354g、大枣472g制成的药液),分别加入不同用量的低聚乳糖或糊精,过80目网筛,喷雾干燥,优选辅料用量对喷干粉及喷干粉的成型性的影响,结果见表4。
表4 辅料用量对成型的影响结果辅料量(g)水份喷干粉量 喷干及喷干粉的成型性(%)粉质粘,损失大,喷干粉溶0 315g,干燥器内壁粘粉量较大6.6解、分散性差200 786g,干燥器内壁少量粘粉, 易喷干,粉质稍粘,溶解性4.8(相当于50重量份)分装200袋,4g/袋 好380 973g,干燥器内壁无明显粘粉质松脆,溶解性好 3.7(相当于95重量份)粉,分装200袋,5g/袋600 1182g,干燥器内壁无明显粘粉质松脆,溶解性好 3.5(相当于150重量份) 粉,分装200袋,6g/袋800 1427g,干燥器内壁无明显粘 喷干时药液太稠,喷干速度3.4(相当于200重量份) 粉,分装200袋,7g/袋 慢,但粉质松脆,溶解性好由上表可见,当药液相对密度在1.06~1.13(50℃)时,不加成型辅料直接喷雾干燥,则喷干粉较粘,生产时因粘壁而得粉率低,且喷干粉溶解、分散性变差,水份含量偏高;当加入成型剂后,喷干粉的成型性明显改善,当加入200~600g成型辅料时(成品每袋装量4~6g),喷干粉成型性与水份都较为适宜;而加入成型辅料高于600g时,喷干粉成型性与水份改变不大,但喷干速度明显降低,且加大了生产、包装成本。优选表明糊精用量对喷干成型的影响与低聚乳糖相似,故喷干粉成型辅料低聚乳糖或糊精选择用量为200~600g,换算后,相当于成型辅料用量为50~150重量份(相应制成颗粒4-6g/袋)。
实施例十 脂肪油的分散剂、助悬的辅料选择脂肪油无法用于制粒,经试验一般用40重量份辅料均可较好地混匀成粉状物。但脂肪油为脂溶性较强的成分,冲饮时分散性差,如合剂易形成油状漂浮物,我们采用能助悬脂肪油的分散剂辅料,使之冲饮时易于分散、混悬,试验如下表5 脂肪油的分散剂辅料的选择辅料类型 辅料量 分散、助悬结果混合物粉质较粘,溶解性较差,50倍水冲化后,蔗糖 40重量份仍有大量油状漂浮物混合物粉质较粘,溶解性差,50倍水冲化后,低聚乳糖 40重量份仍有少量油状漂浮物粉混合物粉质松脆,但溶解性差,50倍水冲化后,聚乳糖 40重量份仍有大量油状漂浮物混合物粉质较松脆,溶解性差,50倍水冲化后,淀粉 40重量份仍有大量油状漂浮物混合物粉质较松脆,溶解性稍好,50倍水冲化后,糊精 40重量份没有油状漂浮物粉质松脆,溶解性好,50倍水冲化后,没有油状β-环糊精 40重量份漂浮物,成均匀混悬态由上表5可见,脂肪油用β-环糊精的分散、助悬作用最好,颗粒粉质松脆,溶解性好,50倍水冲化后,没有油状漂浮物,成均匀混悬态;糊精次之,也基本达到要求;其它辅料助悬效果较差,颗粒冲饮时会有油状漂浮物。
实施例十一 喷干粉干式制粒的粘合剂选择目前喷干粉干式制粒的成品得率低是中药干式制粒时普遍存在的难题,实际生产过程中大多数一步制粒的成品率在30-40%,一般要反复多次将细粉制粒,才能符合生产要求,因此生产效率低,成本增加,也是我国目前没有大量进行干法制粒生产的原因。我们经反复试验,发现干法制粒时粉料加入一定量的粘合剂(特别是CMC-Na)可显著提高干式制粒的成品得率,干法制粒时粉料加入粘合剂及其量的筛选如下
表6 干式制粒的粘合剂对成型及成品得率的影响辅料类型 辅料量 分散、助悬结果成型性差,颗粒松脆,易成细粉。干式制粒时一步制粒成品率35.2%,过筛得细粉再次制粒成品率45.6%,过筛得细粉第0重量份三次制粒47.2%,过筛得细粉第四次制粒成品率48.3%。
四次制粒总成品率为91%。
成型性好,颗粒松脆适易。干式制粒时一步制粒成品率0.1重量份 65.9%,过筛得细粉再次制粒成品率69.4%,过筛得细粉第三次制粒70.1%,二次总成品率为90%,三次总成品率为97%。
成型性好,颗粒松脆适易。干式制粒时一步制粒成品率68.4%,羧甲基0.20重量份过筛得细粉再次制粒成品率70.9%,二次总成品率为91%。
纤维素成型性好,颗粒松脆适易。干式制粒时一步制粒成品率0.25重量份钠73.1%,过筛得细粉再次制粒成品率77.6%,二次总成品率为94%。
(CMC-Na) 成型性好,颗粒松脆适易。干式制粒时一步制粒成品率74.3%,0.30重量份过筛得细粉再次制粒成品率78.7%,二次总成品率为95%。
成型性好,颗粒松脆适易。干式制粒时一步制粒成品率74.8%,0.50重量份过筛得细粉再次制粒成品率78.2%,二次总成品率为96%。
成型性好,颗粒松脆适易。干式制粒时一步制粒成品率75.1%,1重量份过筛得细粉再次制粒成品率78.9%,二次总成品率为96%。
颗粒偏硬,溶化速度慢。干式制粒时一步制粒成品率75.6%,1.5重量份过筛得细粉再次制粒成品率79.2%,二次总成品率为96%。
成型性好,颗粒松脆适易。干式制粒时一步制粒成品率0.15重量份 61.3%,过筛得细粉再次制粒成品率64.5%,过筛得细粉第三次聚乙烯吡制粒65.9%,二次总成品率为84%,三次总成品率为95%。
咯烷酮成型性好,颗粒松脆适易。干式制粒时一步制粒成品率62.1%,(PVP)0.25重量份 过筛得细粉再次制粒成品率65.2%,过筛得细粉第三次制粒66.5%,二次总成品率为87%,三次总成品率为96%。
由上表6可见,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作粘合剂较好,而PVP加入时用少量酒精溶解喷入,同时成品得率也低于CMC-Na。
当加入0.1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钠时,二次制粒成品率达90%以上,如加入0.25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钠时,二次制粒成品率达94%以上。当羧甲基纤维素钠超过1重量份时,会影响颗粒的溶化性。故可选用0.1-1重量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宜。
实施例十二 炙甘草合剂与炙甘草颗粒剂的稳定性研究对“炙甘草合剂”及“炙甘草颗粒剂”进行了稳定性对比试验,采用室温留样试验,以卫生学检验及甘草苷含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表7。
表7 “炙甘草合剂”与“炙甘草颗粒”的稳定性对比试验放置时间项目 标准0个月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细菌(≤100个/ml) 20 80炙 微生物 霉菌(≤100个/ml) 10 20甘限度 大肠杆菌(不得检出)未检出 未检出草活螨(不得检出)未检出 未检出合剂含量甘草苷(mg/10ml) 1.52 1.33 1.12 0.94测定细菌(≤1000个/克) ≤10 ≤10炙微生物 霉菌(≤100个/克) ≤10 ≤10甘限度 大肠杆菌(不得检出)未检出 未检出草活螨(不得检出)未检出 未检出颗粒含量甘草苷(mg/袋) 9.529.54 9.51 9.53测定实施例十三 炙甘草合剂与炙甘草颗粒剂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比较对“炙甘草合剂”及“炙甘草颗粒剂”进行了含量测定比较试验,以甘草苷、肉桂醛、姜黄素的含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表8。
表8 “炙甘草合剂”与“炙甘草颗粒”的含量测定比较试验指标成分项 目甘草苷肉桂醛 姜黄素炙甘草合剂(mg/20ml) 3.04 6.34 7.27炙甘草颗粒(mg/袋) 9.52 8.49 11.68颗粒比原合剂的提高率(%)213.1633.91 60.66对炙甘草制剂中甘草苷、肉桂醛、姜黄素三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表明,炙甘草颗粒剂中上述三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与炙甘草合剂(每20ml炙甘草合剂中所含生药量与每袋炙甘草颗粒所含生药量相当)相比有明显的提高,本制剂采用了网筛过滤后的喷雾干燥、干式制粒工艺制成混悬型颗粒,使提取药液的成分充分保留,有效成分含量明显增高。而原合剂中有效成分特别是甘草苷、姜黄素因它们的水溶性差而析出在药液浓缩前过滤时损失,影响了有效成分的含量。
实施例十四 炙甘草合剂与炙甘草颗粒剂抗心率失常试验研究(一)为了比较炙甘草合剂与炙甘草颗粒剂药理作用的强弱,采用灌胃(ig)给药方式,以VT(室速)、VF(室颤)开始时间和心搏停止(CA)的时间为主要考察指标,对氯仿致小鼠心率失常拮抗作用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表9 炙甘草合剂与炙甘草颗粒剂对氯仿致小鼠心率失常的影响(n=10)组别 剂量(g/kg) VT出现时间(s) VF出现时间(s)CA时间(min)生理盐-43.46±9.07 57.07±18.69 1.07±0.22水组炙甘草10 78.76±21.43**108.85±18.06**Δ3.10±0.31**Δ颗粒组炙甘草10 72.73±17.64**87.24±21.83*2.38±0.28*合剂组(注炙甘草合剂组和炙甘草颗粒剂组剂量以生药量计,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P<0.01;与炙甘草合剂组比较,ΔP<0.05)。
结果显示炙甘草颗粒组与炙甘草合剂组的小鼠对氯仿致心率失常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延长了VT(室速)、VF(室颤)和心搏停止(CA)的时间,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P<0.01=;炙甘草颗粒组小鼠对氯仿致心率失常的拮抗作用优于炙甘草合剂组,相对延长了VF(室颤)出现时间和心搏停止(CA)的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呈显著性差异(ΔP<0.05)。
实施例十五 炙甘草合剂与炙甘草颗粒剂抗心率失常试验研究(二)为了进一步比较炙甘草合剂与炙甘草颗粒剂药理作用的强弱,采用灌胃(ig)给药方式,以VT(室速)、VF(室颤)开始时间和心搏停止(CA)的时间为主要考察指标,对BaCl2诱发豚鼠心率失常的拮抗作用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表10 炙甘草合剂与炙甘草颗粒剂对BaCl2诱发豚鼠心率失常的影响(n=10)组别 剂量(g/kg) VT出现时间(s)VF出现时间(s) CA时间(min)生理盐水组- 15.42±6.17 43.20±10.77 1.80±0.62炙甘草颗粒组 5 51.3±8.42**Δ87.25±28.30**Δ4.23±0.75**Δ炙甘草合剂组 5 44.73±9.60*65.86±21.83*3.58±0.61*(注炙甘草合剂组和炙甘草颗粒剂组剂量以生药量计,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P<0.01;与炙甘草合剂组比较,ΔP<0.05)。
结果显示炙甘草颗粒组与炙甘草合剂组的豚鼠对BaCl2诱发的心率失常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延长了VT(室速)、VF(室颤)出现的时间,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P<0.01);炙甘草颗粒组豚鼠对BaCl2诱发的心率失常的拮抗作用优于炙甘草合剂组,相对延长了VT(室速)、VF(室颤)开始时间和心搏停止(CA)的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呈显著性差异(ΔP<0.05=。
讨论炙甘草制剂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甘草苷、肉桂醛、姜黄素等,其水溶性并不理想,在颗粒剂中的含量要比原合剂中含量高,这在相应的抗心率失常试验研究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因此本发明的颗粒剂比原合剂疗效更好,能显著提高药物疗效。
实施例十六 炙甘草颗粒剂按下列方法质量控制鉴别(1)取本品4g,加水40ml使溶解,水溶液用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3次,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1g,加甲醇3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40ml使溶解,水溶液用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3次,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冰醋酸-水(22∶2∶0.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在105℃烘约5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本品5g,研成粉末,加甲醇3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回收甲醇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回收甲醇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再取梓醇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70∶3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3)取本品5g,研细,加水30ml,加热使溶解,放冷,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3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液,加氨试液3倍量,摇匀,放置分层,取上层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对照药材1g,加甲醇30ml,置水浴上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滤过,滤液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人参皂甙Rb1、Re及R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溶液10μl与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甘草苷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1%三氟乙酸(或乙酸)水溶液(17∶83)(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6nm。理论板数按甘草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于60℃干燥至恒重的甘草苷对照品适量,用流动相制成每1ml含0.0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5g,研细,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膜滤,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法计算,即得。本品每袋含甘草以甘草苷计,不得少于9mg。
在附图2中,甘草苷标准品出峰时间为16.064分钟,在在附图3中,甘草苷出峰时间为15.864分钟。


图1 缺甘草阴性样品HPLC2 甘草苷对照品HPLC3 炙甘草颗粒样品HPLC图
权利要求
1.一种炙甘草颗粒剂,由118重量份蜜炙甘草、88.5重量份生姜、59重量份人参、259重量份地黄、88.5重量份桂枝、59重量份阿胶、88.5重量份麦冬、88.5重量份黑芝麻、118重量份大枣为原料药制成,其特征是含有成型剂50-150重量份,该成型剂为低聚乳糖和糊精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炙甘草颗粒剂,其特征是含有脂肪油的成型剂40重量份,该成型剂为糊精或β-环糊精;含有喷雾干燥成型剂95重量份,该成型剂为低聚乳糖和糊精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炙甘草颗粒剂,其特征是含有粘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0.1-1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炙甘草颗粒剂,其特征是含有粘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0.25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炙甘草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按具体步骤如下a、称取蜜炙甘草、生姜、人参、地黄、桂枝、阿胶、麦冬、黑芝麻、大枣,备用;b、以上九味,黑芝麻压取脂肪油;药渣和生姜、人参、地黄用7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漉液回收乙醇;桂枝蒸馏提取挥发油;除去阿胶外,渗漉药渣、桂枝药渣与其余三味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加入阿胶使溶化,浓缩至适量,与漉液合并,静置,滤过,浓缩;其特征是c.浓缩到50℃,所说浓缩药液的相对密度为1.06-1.13时停止;d.喷雾干燥时加入成型剂低聚乳糖和糊精中的至少一种,总量为50-150重量份,搅拌溶解,滤过,喷雾干燥;所说的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70-180℃、出风温度为80-90℃,制得喷干粉含水份4%~6%;e.脂肪油用适量的低聚乳糖,搅拌均匀后,与喷干粉进行充分混匀,直接干法制粒,得颗粒;制粒时物料温度在60℃以下;f.挥发油用适量乙醇溶解后喷入颗粒,整粒,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炙甘草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a、称取蜜炙甘草、生姜、人参、地黄、桂枝、阿胶、麦冬、黑芝麻、大枣,备用;b、以上九味,黑芝麻压取脂肪油;药渣与和生姜、人参、地黄用7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漉液回收乙醇;桂枝蒸馏提取挥发油;除去阿胶外,渗漉药渣、桂枝药渣与其余三味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加入阿胶使溶化,浓缩至适量,与漉液合并,静置,滤过,浓缩;其特征是c.浓缩到50℃,所说浓缩药液的相对密度为1.06-1.13时停止;d.喷雾干燥时加入成型剂低聚乳糖和糊精中的至少一种,总量为95重量份,搅拌溶解,80目网筛滤过,喷雾干燥;所说的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70℃、出风温度为80℃,制得喷干粉含水份4%~6%;e.脂肪油用40重量份的糊精或β-环糊精吸附分散,与喷干粉、粘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行充分混匀,直接干式制粒,得颗粒;干式制粒时物料温度在60℃以下;f.挥发油用适量乙醇溶解后喷入颗粒,整粒,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炙甘草颗粒剂的鉴别方法,其特征是a.取本品4g,加水40ml使溶解,水溶液用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3次,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1g,加甲醇3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40ml使溶解,水溶液用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3次,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22∶2∶0.5∶0.5的醋酸乙酯-甲醇-冰醋酸-水体系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在105℃5分钟,置365nm紫外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b.取本品5g,研成粉末,加甲醇3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回收甲醇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回收甲醇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再取梓醇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70∶30∶5的氯仿-甲醇-水体系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c.取本品5g,研细,加水30ml,加热使溶解,放冷,加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3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液,加氨试液3倍量,摇匀,放置分层,取上层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对照药材1g,加甲醇30ml,置水浴上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滤过,滤液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人参皂甙Rb1、Re及R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溶液10μl与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15∶40∶22∶10的二氯甲烷-醋酸乙酯-甲醇-水体系在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8.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炙甘草颗粒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是测定其中甘草苷含量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乙腈 17体积0.1%三氟乙酸水溶液83体积检测波长为276nm。
9.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炙甘草颗粒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是测定其中甘草苷含量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乙腈 17体积0.1%乙酸水溶液83体积检测波长为276nm。
10.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炙甘草颗粒剂,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气虚血少,心动悸,脉代结疾病的药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炙甘草颗粒剂,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炙甘草颗粒剂,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治疗心律失常伴随肝损伤的药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气虚血少,心动悸,脉代结的药物炙甘草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由甘草、生姜等9味中药材原料制成,药剂含成型剂50-150重量份,该成型剂为低聚乳糖和糊精中的至少一种,还含有将脂肪油分散成型的糊精或β-环糊精40重量份。制备工艺中采用喷雾干燥及干式制粒的方法制成混悬型颗粒剂,既便于连续性GMP条件下大生产,又使难溶于水的有效成分也完全保留,提高了有效成分如甘草苷的含量及药物的疗效。制剂采用了HPLC法测定君药甘草中黄酮类有效成分甘草苷的含量,提高了药物的质量控制标准。本药物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功效,用于治疗气虚血少,心动悸,脉代结或心律失常疾病,特别是上述病症伴随肝损伤患者。
文档编号A61K9/16GK1572311SQ20041003806
公开日2005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0日
发明者濮桂宝 申请人:内蒙古伊泰医药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