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689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呼吸道系统疾病和消化道系统疾病的中草药组合物,尤其用于治疗急性冠心病和充血型风心病(最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本发明还涉及这种中草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该中草药组合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呼吸道疾病是常见病,如结胸、结核、化脓型肺炎、大叶吐血型肺炎、空洞型结核、胸膈积液、胸膜炎、哮喘、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尤其是急性呼吸道疾病,如流感,在我国发病率很高。很多呼吸道系统疾病都是传染的,这更增加了呼吸道系统疾病的危害。在2003年出现了SARS,这是一种新型的呼吸道疾病。
传统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方法,通常直接用寒凉药或消炎针,表面上看这样做是正确的,而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这样会使寒毒闭瘀肺,温烧不退而加剧促喘或高烧昏迷。正确做法是,开胃降逆胃宣,肺气自降,利尿,木疏气,使肝胃顺和金不盗母。通过调节消化道来治疗呼吸道。
呼吸道疾病患者,采取宣胃降逆,培土升金主治,因金升水而自愈。肾气固一身健康,先后天相济,气血而旺,邪不胜正好救治。若盲目清肺热、寒凉药退烧降逆法,反起害,不可收。因土不能制化升金,金不能制化升水,产生相反,形成土败,金枯,水不运金,肺气不通,受邪关闭,瘀毒邪闭肺窍,不但体温不降,反而高烧不退,鼻、脾不通,口胃不香,属土败,脾肺不通,邪胜难治,邪闭肺,长时间难愈。更不能用燥热药而治,燥者升也,燥不能降逆,胃伤金逆,气逆上壅,邪热流肺,咳唾脓血,之所为土不升金,肾水不调,气闷而上喘气,大小便时有时无,烦躁不安,通宵难眠,免疫力低下,邪胜,温烧38℃不退,急采培土升金,金升水以顺制化,增强抗体,标本兼治,提高免疫的再生功能。上述的病毒组成,属非典型肺炎的混合病毒体,起病急,很难预料,有寒禀、高烧、温烧、低烧、胸闷难卧、面红赤、肺疾面色白为顺,红赤为逆,逆者凶难愈,午后病重属血虚,阴虚之脱。故因“血为气之体,气为血之色”、“岁气胜人气为顺,人气胜岁气为逆”、“气至色不至则生,色至气不至则死”。所谓气色并举,应为正色正气而生,如春青、夏赤、秋白、冬黑、四季之色色黄,五色正气有光泽润也无光泽影非正色正气,为邪色,错色更凶。如春,面色为青色而弦脉为正,若出现赤色脉洪数,为子盗母气,逆也,出现白色脉浮为母助子气,凶也,出现黑色脉沉为生色,长夏四季色黄脉缓。午后病重阴虚,盗汗、停饮食,属肝胃气逆,胃为后天以消化糟谷而吸取养分来维持生命的动机,充养肾先天之元气。肾气元阳衰竭,中枢失调,昏迷无常,所为温烧,似睡不睡,昏沉。因肾主水、主骨、主髓、调解一身血脉之气,所以水的供压不济温烧不退或高烧昏迷、盗汗等症;肾水不调,迫死上焦昏迷,中焦不运,土枯、万物不生,下焦气脱,元阳无救,二便失常,水肿、气喘、救治不急,心肺缺氧或带肺毒气昏沉休克而亡。
土(胃)升金(飞)、金升水(肾)、水升木(肝)、木升火(心),火升土为顺化制,五行内有一行逆行,不能协调顺化,就引起疾病,重者衰竭,邪胜而亡,治疗必须先调养后天(胃)升金,升水(肾,先天),先后相应而调达一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调养消化道而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中草药组合物,自然地该药物也可以治疗消化道系统疾病。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这种药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中草药组合物包括大 枣20-80重量份, 麦冬40-300重量份,汉法半夏 5-70重量份, 人参20-70重量份,甘 草10-70重量份, 糯米30-120重量份,风化硝3-15重量份, 葶苈子 30-70重量份,穿山甲粉 3-15重量份。
优选地,该中药组合物包括大 枣 40-60重量份, 麦冬 60-250重量份,汉法半夏 10-50重量份, 人参 30-50重量份,甘 草 20-60重量份, 糯米 50-100重量份,风化硝 5-10重量份,葶苈子30-50重量份,穿山甲粉 5-10重量份。
所用的药材原料大枣、麦冬、汉法半夏、人参、甘草、糯米、风化硝、葶苈子、穿山甲粉,从医药商店购买,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
本发明的配方依据是人参,甘,微寒,无毒,入手太阴经,阳中之阳,补气血,止血,安精神,止渴调中,生津解毒,肺虚咳喘。
麦冬,甘,平,无毒,阳中之微阴,如太阴经气分,主胃络脉绝,消谷调中,治吐脓血,补肺心主血妄行要药,润肺止咳,清热除烦,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生津止咳。
甜葶苈(葶苈子),辛,苦,阴中之阳,入太阴,阳明,降逆气,利水,消肿,止咳平喘之功,痰饮,渗出性胸膜炎,哮喘,化顽痰。
大枣,甘,平,无毒,通九窍,养十二经,补胃气,生津液,调补五脏,调和阴阳,调营卫,补中,补脾胃,养心安神,缓急止痛,泄泻,胸肋拘挛牵引作痛。
甘草,甘,平,无毒,阳也,入足太阴厥阳经,通十二经,温中下气,烦满短气,咳嗽,利气血,解百毒,养阴血,补胃脾,润肺,肺痿吐脓血,消五发疮疽。
汉法半夏,辛,平,有毒,入足阳明、太阴、少阴三经,主胸中痰,热满,镇呕吐,补肝和胃,降逆之呕之功,燥湿化痰,咳喘。
糯米,甘,苦,温,无毒,入肾,补元阳,肾阴不足,调补肾水阴虚,以救命门之火衰。
风化硝,减辛,甘,冷,无毒,沉,阴阳互补。入肾,实热停痰,补肾水,益脾胃,补肾阴不足,润肺,胃,肾软坚化结,解毒。清肺利热邪在胃肺,开胃移肾阴,开窍,补肾水。
穿山甲,通络,宣堵闭,开络,利窍,有行无守祛瘀毒。
人参、麦冬,阴中之阳,阳中之阴,救肺胃之疾主,调补胃气,补气养血。二味虽属性平,但平中燥阳,救本。宣胃救肺,非此二位相使不可。
葶苈子、大枣,温,补中宣降气逆,和胃泻肺气脾虚下利,泻泄;化肺湿热闭塞,利痰益肺升津液。
甘草、汉法半夏,和中辛,利咽喉下气,化痰宣肺补肝,反胃呕吐,非半夏之功。
此中草药组合物虽主化热痹,主以养母利肺调肾,属胃、肺、心脏急救长效用药。主降气排毒,自体功能自然吸收所需要的成分,便次增多,是利气排毒,解胸痹,心胸自然舒畅,补肾真阴元阳,开胃纳谷,为补先天之气,祛邪扶正,固本,死肌恢复,生肌止血。
本发明提出的中草药组合物,通过调治消化道从而治疗呼吸道疾病。从药理作用上讲,本发明提出的中草药组合物对消化道疾病有疗效。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涉及肝、胰、胃和肠。
可以通过本领域的各种常规方法将这种中草药组合物制成各种常规口服剂型,如口服液、丸剂、片剂、散剂、颗粒剂等等。优选,是口服液、丸剂和片剂。更优选,是口服液。
这种中草药组合物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依照重量进行配比,大枣20-80重量份,麦冬40-300重量份,汉法半夏5-70重量份,人参20-70重量份,甘草10-70重量份,糯米30-120重量份,葶苈子30-70重量份,优选大枣40-60重量份,麦冬60-250重量份,汉法半夏10-50重量份,人参30-50重量份,甘草20-60重量份,糯米50-100重量份,葶苈子30-50重量份,;将上述原料采用冷水浸泡20-40分钟,优选30分钟;然后加水,使水的总体积是药材体积的2-3倍,优选2倍;用文火熬煮35-55分钟,优选45分钟;滤出药汁;向药汁中兑入风化硝和穿山甲粉,相应的配比为,风化硝3-15重量份,优选5-10重量份,穿山甲粉3-15重量份,优选5-10重量份。
需要说明的是,风化硝和穿山甲粉不需要浸泡和熬煮,在熬煮后滤出的药汁中立即兑入风化硝和穿山甲粉,然后服用。
使用常规方法,可以从得到的口服液制成丸剂和片剂。使用常规方法,可以从得到的口服液制成任何其他的口服剂型。
服用本药后,小便多,大便一日3-5次正常,因为本药是通过调治消化道来治疗病症的,有利泻作用。
治疗时,口服液见效快,效果显著。但是相对而言,使用口服液经济费用高,而使用丸剂和片剂可以降低费用。因此,治疗初期时使用口服液,治疗后期可以使用丸剂和片剂以巩固疗效。
使用口服液时,每隔两小时服用200ml口服液,一天服用6次。使用丸剂或片剂时,折算为所需要的原料药材的用量,每天服用的丸剂或片剂的量与每天服用的口服液的量相等。
对于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如结胸、结核、化脓型肺炎、大叶吐血型肺炎、空洞型结核、胸膈积液、胸膜炎、哮喘、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尤其是急性呼吸道疾病,如流感,本药物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从病例分析看,有效率达98.5%,治愈率不低于80%。尤其地,对于急性冠心病和充血型风心病,本药物具有良好疗效,治愈率不低于80%。而在中医上认为,SARS是严重的急性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的综合病症,因此本发明提出的中草药组合物在治疗SARS(非典型肺炎)时有积极作用。对于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本药也具有良好疗效,有效率98.5%,治疗率不低于80%。为表明本药物对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的治疗效果,从使用本药治疗的临床病例中选择150个典型病例,患者年龄在10-70岁,其中肺结核7例,肺气肿20例,急性冠心病15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大叶吐血型肺炎,渗出性胸膜炎15例,高血压冠心病30例,空洞型结核10例,急慢支气管炎15例,食道噎嗝充血11例,胃出血型溃疡15例,胃肠炎5例,急性胰腺炎2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取大枣20g、麦冬40g、汉法半夏10g、人参10g、甘草10g、糯米30g、风化硝3g、葶苈子30g、穿山甲粉3g。用冷水浸泡大枣、麦冬、汉法半夏、人参、甘草、糯米、葶苈子20分钟,向药材中加入体积为药材体积2倍的水,文火煎熬35分钟,过滤出400ml药汁,兑入风化硝和穿山甲粉。
实施例2取大枣60g、麦冬250g、汉法半夏50g、人参50g、甘草70g、糯米120g、风化硝15g、葶苈子70g、穿山甲粉15g。用冷水浸泡大枣、麦冬、汉法半夏、人参、甘草、糯米、葶苈子30分钟,向药材中加入体积为药材体积3倍的水,文火煎熬50分钟,过滤出400ml药汁,兑入风化硝和穿山甲粉。
实施例3取大枣50g、麦冬250g、汉法半夏30g、人参40g、甘草40g、糯米75g、风化硝8g、葶苈子40g、穿山甲粉8g。用冷水浸泡大枣、麦冬、汉法半夏、人参、甘草、糯米、葶苈子30分钟,向药材中加入体积为药材体积2倍的水,文火煎熬45分钟,过滤出400ml药汁,兑入风化硝和穿山甲粉。
典型病例余×,男,13岁,1983年10月发病,咳嗽喘气,痰带红色,饮食下降,胸片左肺中段有10×5cm大的空洞,确诊为空洞型结核。使用本药的口服液,7日后饮食恢复正常,继续服用三个月,因经济原因,改服用本药的丸剂,半年后痊愈。今健在。
刑×,男,40岁,农民,于1999年1月28日发病,自述胸闷难卧、不思茶饭、气上壅、咳嗽难眠,到县医院做胸片检查,发现肺充血严重。脉,虚、浮、无力,沉脉不现。通过肺透视发现,双肺、食管道以及心脏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动影。在确诊为恶性风心病后,大剂量服用本药物的口服液。度过了病情危险期,三个月后到医院复查可见到肺上膈,服用半年后能参加劳动。为了巩固服用丸剂,又半年后痊愈。今健在。
付×,男,63岁,湖北省房城县城关镇白土村人,急性心脏病,于2000年9月14日突发心动过快,痛昏,经抢救无好转,不能进食,大小便不通,昏迷状态。经查脉,逆气上冲,促气直口张,双眼呆直,已三天不进食,小便一天一次,大便无。服用本药口服液,2小时后,小便多;6小时后,有大便,患者能够讲话;11小时后,又大便一次,自己可以走动。服用半年后痊愈,能劳动。今健在。
任×,女,24岁,2001年5月4日,高烧不退,昏迷,抽搐,饮食差,贫血,不能平卧,上胸部能听见水声,确诊为渗出性胸膜炎。服用本药口服液后,7天清醒,能走动,继续服用半年后痊愈。
于×,男,33岁,1976年7月15日,急性大叶吐血型肺炎,半靠不食,经过一星期的隔离抢救,仍呕吐不止。使用本药的口服液,两天后停止吐血,继续服用半年损坏的肺痊愈。
李×,男,76岁,农民,肺气肿。于2002年4月发病,不能平卧,咳喘,饮食差,服用本药的口服液5天后能平卧,继续服用半年痊愈。
冯×,女,45岁,高血压、冠心病、头昏痛、心动过速、食欲差、左乳疼痛,针药无效,服用本药的口服液,三日后,心动病减缓,继续服用三个月痊愈。
付×,女,36岁,胃痛,体瘦,饮食差,有贫血史,胃胀,胸闷,困乏,总发毛焦,胃镜报告显示食管道、胃中段有充血型水肿,使用胃病药一年无效,后使用本药,服用5天口服液后,胃胀、胸闷基本消失,饮食增加,继续服用一个月痊愈。
王×,男,58岁,2002年5月,急发腹痛、反胃、下坠,急送医院检查,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禁水、禁食,在县医院治疗无效,转市医院治疗仍无效,经三家医院确诊无救,抢救无效。服用本药的口服液,2天后疼痛消失,继续服用半年后痊愈。
徐×,男,17岁,2002年7月,怕冷、温烧不退、昏沉、困、无力,脉虚浮、无力,使用本药的口服液,15日后精神好转,继续服用半年痊愈。
张×,男,39岁,1999年4月,胃胀、面黄,属肝胃气逆而胀痛,使用多种胃药无效,服用本药的口服液,5日后胃胀缓解、食欲增加,继续服用3个月后痊愈。
付×,男,54岁,山区农民,1999年9月,急性胃出血,胃镜检查显示全胃充血、胃中溃洞有4×7cm大的洞,禁食,每日下午呕血,不能手术,服用本药的口服液2日后止血止疼,后要求少食多餐,继续服用半年后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草药组合物的组成包括大枣 20-80重量份,麦冬 40-300重量份,汉法半夏 5-70重量份, 人参 20-70重量份,甘草 10-70重量份,糯米 30-120重量份,风化硝3-15重量份, 葶苈子 30-70重量份,穿山甲粉 3-15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草药组合物的组成包括大枣 40-60重量份,麦冬 60-250重量份,汉法半夏 10-50重量份,人参 30-50重量份,甘草 20-60重量份,糯米 50-100重量份,风化硝5-10重量份, 葶苈子 30-50重量份,穿山甲粉 5-10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草药组合物为任何常规的口服剂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草药组合物,其剂型为口服液、丸剂、片剂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草药组合物,其剂型为口服液。
6.权利要求5的中草药组合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按所述重量比称取大枣、麦冬、汉法半夏、人参、甘草、糯米、葶苈子;将上述药材用冷水浸泡20-40分钟;然后加水,使水的总体积是药材体积的2-3倍;用文火熬煮,沸后再熬煮35-55分钟;滤出药汁;向药汁中兑入风化硝和穿山甲粉。
7.如权利要求6的中草药组合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中采用冷水浸泡30分钟。
8.如权利要求6的中草药组合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中水的总体积是药材体积的2倍。
9.如权利要求6的中草药组合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中用文火煮沸后再熬煮45分钟。
10.权利要求1或2中的中草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11.权利要求1或2中的中草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呼吸道系统疾病和消化道系统疾病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的组成包括大枣20-80份、麦冬40-300份、汉法半夏5-70份、人参20-70份、甘草10-70份、糯米30-120份、风化硝3-15份、葶苈子30-70份、穿山甲粉3-15份,优选大枣40-60份、麦冬60-250份、汉法半夏10-50份、人参30-50份、甘草20-60份、糯米50-100份、风化硝5-10份、葶苈子30-50份、穿山甲粉5-10份,均以重量份计算。
文档编号A61P9/00GK1654064SQ20041003956
公开日2005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0日
发明者余修仁 申请人:余修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