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8851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超滤工艺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超滤工艺制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膜分离技术(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ique)是一项新兴的高效分离技术,已被国际公认为20世纪末至21世纪中期最有发展前途的一项重大高新生产技术。超滤(Ultrafiltration,UF)技术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膜孔选择性筛分性能,以分离、提纯和浓缩物质。超滤方法,是利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各向异性膜(即不对称膜)为过滤介质,在常温条件下,依靠一定的压力和流速,使溶液流经膜面,迫使低分子量物质透过膜,而使高分子物质被截留。
由于超滤方法为物理方法,具有不须反复加热,没有“相态”变化,破坏有效成分的可能性较其它通用方法为少,工艺流程短等特点,因而其应用于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日益活跃,部分产品已从实验室研究走向工业生产。解放军304医院王世岭等人用超滤法提取黄芩中有效成分黄芩甙,结果表明超滤法在产率、纯度方面均较常法为优,且一次超滤即可达到注射剂要求,不需再行精制,工艺简单,生产周期可缩短1~2倍(王世岭,郑殿宝“超滤法提取黄芩甙的初步考察”,中成药研究,1988(3)5)。王世岭等还进一步研究了超滤法提取黄芩甙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证明选用适宜孔径(截留分子量为6000~10000)的超滤膜是提高黄芩甙收率和质量的关键,同时升高药液温度或降低浓度,严格控制pH值(酸化时pH=1.5,碱溶时pH=7.0),可显著提高超滤速度,获得最佳产出效果(王世岭,“超滤法一次提取黄芩甙的工艺研究”,中成药,1994,16(3)2)。许金林等将超滤法(聚砜膜,截留分子量6000)用于植酸的制备中,植酸得率为86.4%,比常规的植酸盐法提高12.6%,且超滤法所得植酸几乎不含无机磷,外观透明几近无色(许金林,许杰,汪远金“膜分离技术制备植酸的研究”,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4,25(4)150)。何昌生等应用超滤技术分离精制甜菊糖甙,采用超薄型板式超滤器和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醋酸纤维素膜(CA膜)对甜菊糖甙进行净化现场实验,其工艺流程合理可行。超滤器性能稳定,膜的脱色性能和除杂质效果良好,可较好地解决甜菊糖甙生产中常常出现的沉淀和灌封时起泡问题(何昌生,王炳南,朱姗姗“甜菊糖甙超滤的应用研究”,水处理技术,1994,20(2)89)。黄自强采用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4000和10000的聚砜膜)精制油茶皂甙,与国内大都采用的漂白法、再结晶法、醇醚沉淀法及碱式盐沉淀法比较,超滤法流程简单,效率高,费用低,对除去粗油茶皂甙中的油脂、色素、糖类及其他亲水性强的杂质,都能达到预期效果(黄自强,“超滤膜法精制油茶皂甙初探”水处理技术,1995,21(2)99)。南京中医药大学郭立玮等比较研究了水醇法与超滤法澄清山茱萸制剂对其制剂所含成分的影响,结果证实超滤法对去除药液中糖类杂质更为有效,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超滤膜对马钱素(分子量为384)无明显影响,但截留分子量为1000的膜使马钱素损失50%左右(郭立玮,彭国平,潘扬等“水醇法与膜分离法精制含山茱萸中药制剂的比较研究”,中成药,1999,21(2)59)。王成章等采用超滤法(聚砜膜,截留分子量30000)和聚酰胺树脂吸附洗脱法对银杏叶的乙醇提取液进行分离、纯化,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银杏黄酮甙含量在45%左右,得率为0.5%~0.7%,较常规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提取法为优,而且在超滤工艺中可减少废水排放,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王成章,郁青,谭卫红等“超滤在纯化银杏叶黄酮甙中的应用”,林业科技通讯,1997,(2)21)。
超滤技术应用于中药制剂的生产虽有其独特的优点,但其推广应用的程度仍然十分有限,究其原因,尚存在以下问题(1)中草药成分复杂,特别是许多复方制剂,有效成分还未完全清楚,因此在将超滤技术应用于中草药制剂之前需要进行十分深入的研究。例如由于成分的复杂性,在未进行大量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试验充分评价超滤对中药制剂中各成分的药效影响程度之前,不可能将超滤法应用于大多数中药制剂的生产。
(2)膜材料的品种少,膜孔径分布宽,性能欠稳定。在中药制剂生产中使用过的超滤膜材料有醋酸纤维素、聚丙烯腈、聚砜、磺化聚砜、聚砜酰胺等。按其对水的亲和性分类,大致可分为两类疏水性膜材料和亲水性膜材料。醋酸纤维素、磺化聚砜等亲水性膜材料对溶质吸附少,截留分子量较小,但热稳定性差,机械强度、抗化学药品性、抗细菌侵蚀能力通常不高;聚砜等疏水性膜材,机械强度高,耐高温、耐溶剂、耐生物降解,但因分子链中含有大量疏水性基因或链节,并带有较多静电荷,因而膜透水速度低,抗污染能力较低。
(3)膜的污染问题是阻碍超滤技术由实验室研究走向工业应用阶段的最大障碍。在中药制剂的超滤过程中,若药液预处理效果不佳时,膜面易污染,膜孔堵塞,使渗透通量即生产率下降,甚至不能正常工作,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上升,导致膜的使用寿命缩短。
(4)膜组件的选择方法尚未建立起来,超滤操作参数尚需优化。影响超滤效果的因素很多,包括膜组件的选择,工艺参数的确定及超滤器使用后的清洗方法等。因此适用于中药体系超滤用的超滤设备及操作工艺,有待进一步研究。
发明人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合适的工艺操作条件,为利用超滤法进行本发明药物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杂质少、有效成分损失小、成本低的超滤法制备工艺制备的中药,它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工业化生产超滤工艺条件可操作性的难题。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步骤实现的以丹参、三七和降香油为原料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制备(1)将丹参、三七混合或分别单独制成水提液或醇提液;(2)对所述的提取液进行初步澄清处理;(3)进一步对所述的提取液进行超滤处理;(4)将超滤液浓缩,加入降香油,按常规方法制成制剂。
上述原料药的重量百分比为丹参20%~97%,三七2%~79%,降香油0.2%~3%;优选为丹参63.0%%~94%,三七4.0%~35.0%,降香油0.5%~2.0%;更优选为丹参75.2%~90%,三七9%~23.5%,降香油0.5%~1.3%。丹参、三七、降香油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上述原料降香可以用苏合香替换,即上述原料药可为丹参20%~97%,三七2%~79%,苏合香0.2%~3%;优选为丹参63.0%%~94%,三七4.0%~35.0%,苏合香0.5%~2.0%;更优选为丹参75.2%~90%,三七9%~23.5%,苏合香0.5%~1.3%。丹参、三七、苏合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本发明技术步骤(1)中,醇提液可为不同浓度的低级醇如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等的提取液或其混合物的提取液。醇提液可不浓缩或适当浓缩后进行下一步的初步澄清处理。
本发明技术步骤(2)中,初步的澄清处理可用一般的材料如纱布、丝绢等进行粗滤,也可用较专业的材料如陶瓷膜进行微滤,也可经高速离心后分取上清液,也可用絮凝剂如壳聚糖絮凝澄清剂、101果汁澄清剂、ZTC1+1天然澄清剂、蛋清絮凝剂等吸附澄清而除去药液中较大的悬浮颗粒,还可用醇沉法除去大部份杂质。既可单用上述澄清方法,也可联合应用,例如粗滤-吸附澄清,吸附澄清-高速离心,粗滤-微滤,粗滤-醇沉等。初步澄清处理的溶液可不浓缩或适当浓缩后进行下一步的超滤;优选不进行浓缩即进行下一步的超滤。
本发明技术步骤(3)中,超滤所用的超滤膜可为二醋酸纤维素膜(CA)、三醋酸纤维素膜(CTA)、氰乙基醋酸纤维素膜(CN-CA)、聚砜膜(PS)、磺化聚砜膜(SPS)、聚醚砜膜(PES)、磺化聚醚砜膜(SPES)、聚砜酰胺膜(PSA)、酚酞侧基聚芳砜膜(PDS)、聚偏氟乙烯膜(PVDF)、聚丙烯腈膜(PAN)、聚酰亚胺膜(N)、纤维素膜、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共聚物膜(MMA-AN)、聚丙烯腈/二醋酸纤维素(PAN/CA)共混膜,动态形成的超滤膜,以及上述膜的改性膜。优选为二醋酸纤维素膜(CA)、三醋酸纤维素膜(CTA)、聚砜膜(PS)、磺化聚砜膜(SPS)、聚醚砜膜(PES)、磺化聚醚砜膜(SPES)、聚砜酰胺膜(PSA),聚偏氟乙烯膜(PVDF)、聚丙烯腈膜(PAN)。
上述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一般为6000~80000,优选为10000~70000,最佳为20000~50000。
超滤既可采用错流过滤,也可采用死端过滤,但优选错流过滤。
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如下(1)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0.5MPa,优选为0.1~0.35Mpa,最佳为0.25~0.35Mpa;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0.25kPa。超滤初期采用较低压力,然后慢慢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0.2Mpa。
(2)料液流速为1.0~4.0m/s,优选为2.0~3.0m/s。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流量波动以便在膜通道内产生脉动流或不稳定流,流速波动差为1.0~2.0m/s。
(3)在超滤系统中间歇通入高压惰性气体如氮气,形成气液脉冲流,周期为0.5h~2h通气一次,每次1分钟。
(3)料液温度为15~50℃,优选为20~40℃。
(4)当料液原液被浓缩1/15~1/5时,再加水或稀醇溶液超滤1~2次;优选为当料液原液被浓缩1/12~1/8时,再加水或稀醇溶液超滤1~2次。
(5)料液的PH值控制在5~9,优选为6.0~7.5;(6)反冲洗条件反冲洗压力为0.15~2.5MPa,反冲洗周期为0.5~1.5h、反冲洗时间为1min~10min。当将超滤组件并联使用交替反冲的方法时,其中一套或几套进行正常的超滤并分流出一部分滤液来反冲另一套或几套组件的超滤膜,间隔一段时间后交换进行,一般是工作10~20min,反冲30sec~3min。
(7)化学清洗周期为0.5月~2月,化学清洗药剂一般为稀酸、稀碱、表面活性剂,优选为稀碱,例如0.5%~4.0%氢氧化钠,1.5%氢氧化钠和2%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等,pH值为10~12,清洗工作压力为0.05~1.0MPa。在用化学清洗剂清洗之后,再用水冲洗至近中性。
在超滤过程中,既可单独使用周期性压力波动或者周期性流量波动或者周期性通入惰性气体,也可联合使用,即周期性压力波动和周期性流量波动联合使用,或者周期性压力波动和周期性通入惰性气体联合使用,或者周期性流量波动和周期性通入惰性气体联合使用,或者三者一起联合使用。
本发明技术步骤(4)中,将超滤液浓缩成浸膏后,再按常规方法制成制剂。例如,可以与任何一种或一种以上药剂学上辅料如淀粉、糊精、乳糖、微晶纤维素、羟丙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木糖醇、乳糖醇、葡萄糖、甘氨酸、甘露醇、甘氨酸等混合制成片剂、胶囊、颗粒剂、口服液、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凝胶剂、软膏剂、油膏剂、霜剂、栓剂、注射剂、粉针剂、贴剂、滴丸、混悬剂等等。
实验例 本发明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所有病例的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参照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患者有胸闷、憋气等症状,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症状。共纳入120例,按2∶1依病人就诊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55±9)岁,病程(5.1±1.3)年。对照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55±6)岁,病程(3.2±1.1)年。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构成比经x2或t检验P>0.05,具有可比性。
1.2用药方法治疗组服用本发明药物(片剂),每次3片,每日3次。对照组给消心痛,每次10mg,每日3次,必要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
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心电图检查,每周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检测心电,血压,并询问药物不良反应。
2疗效评定标准判断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均按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颁布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定。心绞痛症状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80%;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均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均减少不到50%;加重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和持续时间增加,硝酸甘油消耗量增加。
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症状消失,心电图复查ST段及T波恢复正常,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有效症状减轻,心电图复查ST段低平,T波倒置有所纠正;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心电图复查ST段低平或T波倒置没有好转。
3观察结果3.1症状及心电图疗效(见表1)表1 两组药物对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疗效比较

两组症状疗效,显效率经Ridit分析,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显效率经Ridit分析,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2两组药物治疗前后心率与血压变化的比较(见表2)表2 两组药物治疗前后心率血压的变化比较(x±s)

治疗前后自身配对t检验,P<0.05,两组组间t检验,P<0.05。
3.3其他治疗组及对照组的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测定在治疗前后均变化不大。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举的目的,而不是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一原料药采用丹参450g、三七141g、降香油8g。
用乙醇提取丹参得到丹参的乙醇提取液,用纱布将此提取液过滤,收集滤液。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二醋酸纤维素膜进行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Mpa,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kPa。超滤初期采用较低压力,然后慢慢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Mpa。料液流速为1.0m/s,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流量波动以便在膜通道内产生脉动流或不稳定流,流速波动差为1.0m/s,在超滤系统中间歇通入氮气,形成气液脉冲流,周期为0.5h通气一次,每次1分钟。料液温度为15℃,当料液原液被浓缩1/15时,再加水或稀醇溶液超滤1次,料液的PH值控制在5。反冲洗压力为0.15MPa,反冲洗周期为0.5h、反冲洗时间为1min。当将超滤组件并联使用交替反冲的方法时,其中一套或几套进行正常的超滤并分流出一部分滤液来反冲另一套或几套组件的超滤膜,间隔一段时间后交换进行,工作10min,反冲30sec。化学清洗周期为0.5月,化学清洗药剂为0.5%~4.0%氢氧化钠、1.5%氢氧化钠和2%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pH值为10~12,清洗工作压力为0.05MPa。在用化学清洗剂清洗之后,再用水冲洗至近中性。
将所述的超滤液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35~1.39(55℃)的丹参浸膏。将三七粉碎成细粉,与丹参浸膏拌均,干燥,制成颗粒,喷入降香油,与上述颗粒混均,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实施例二原料药采用丹参558g、三七34g、降香油8g。
用乙醇提取丹参得到丹参的乙醇提取液,用陶瓷膜进行微滤,收集滤液。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80000的聚砜膜进行超滤,过滤方式采用死端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5Mpa,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25kPa。超滤初期采用较低压力,然后慢慢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2Mpa。料液流速为4.0m/s,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流量波动以便在膜通道内产生脉动流或不稳定流,流速波动差为2.0m/s,在超滤系统中间歇通入氮气,形成气液脉冲流,周期为2h通气一次,每次1分钟。料液温度为50℃,当料液原液被浓缩1/5时,再加水或稀醇溶液超滤2次,料液的PH值控制在9。反冲洗压力为2.5MPa,反冲洗周期为1.5h、反冲洗时间为10min。当将超滤组件并联使用交替反冲的方法时,其中一套或几套进行正常的超滤并分流出一部分滤液来反冲另一套或几套组件的超滤膜,间隔一段时间后交换进行,工作20min,反冲3min。化学清洗周期为2个月,化学清洗药剂为0.5%~4.0%氢氧化钠、1.5%氢氧化钠和2%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pH值为10~12,清洗工作压力为1.0MPa。在用化学清洗剂清洗之后,再用水冲洗至近中性。
将所述的超滤液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35~1.39(55℃)的丹参浸膏。将三七粉碎成细粉,与丹参浸膏拌均,干燥,制成颗粒,喷入降香油,与上述颗粒混均,加3%聚维酮乙醇溶液制软材,过18目筛制颗粒,60℃干燥30~45分钟,整粒,加入滑石粉,混匀,充于胶囊中,即得。
实施例三原料药采用丹参360g、三七232g、降香油8g。
用乙醇提取丹参得到丹参的乙醇提取液,将此提取液高速离心后分取上清液。将此液体用截留分子量为50000的聚砜膜进行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35Mpa,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20kPa。超滤初期采用较低压力,然后慢慢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2Mpa。料液流速为3.0m/s,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流量波动以便在膜通道内产生脉动流或不稳定流,流速波动差为2.0m/s,在超滤系统中间歇通入氮气,形成气液脉冲流,周期为2h通气一次,每次1分钟。料液温度为40℃,当料液原液被浓缩1/8时,再加水或稀醇溶液超滤2次,料液的PH值控制在7.5。反冲洗压力为2.5MPa,反冲洗周期为1.5h、反冲洗时间为10min。当将超滤组件并联使用交替反冲的方法时,其中一套或几套进行正常的超滤并分流出一部分滤液来反冲另一套或几套组件的超滤膜,间隔一段时间后交换进行,工作20min,反冲3min。化学清洗周期为2个月,化学清洗药剂为0.5%~4.0%氢氧化钠、1.5%氢氧化钠和2%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pH值为10~12,清洗工作压力为1.0MPa。在用化学清洗剂清洗之后,再用水冲洗至近中性。
将所述的超滤液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35~1.39(55℃)的丹参浸膏。将三七粉碎成细粉,与丹参浸膏拌均,干燥,制成颗粒,喷入降香油,与上述颗粒混均,压制成1000片,或包糖衣,即得。
实施例四原料药采用丹参500克,三七94克,降香油6克。
将粗粉碎的丹参、三七药材至提取罐中,加5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进行第二次提取,加入4倍量水,煎1小时,滤过,滤渣弃去,合并滤液。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二醋酸纤维素膜进行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Mpa,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kPa。超滤初期采用较低压力,然后慢慢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Mpa。料液流速为1.0m/s,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流量波动以便在膜通道内产生脉动流或不稳定流,流速波动差为1.0m/s,在超滤系统中间歇通入氮气,形成气液脉冲流,周期为0.5h通气一次,每次1分钟。料液温度为15℃,当料液原液被浓缩1/15时,再加水或稀醇溶液超滤1次,料液的PH值控制在5。反冲洗压力为0.15MPa,反冲洗周期为0.5h、反冲洗时间为1min。当将超滤组件并联使用交替反冲的方法时,其中一套或几套进行正常的超滤并分流出一部分滤液来反冲另一套或几套组件的超滤膜,间隔一段时间后交换进行,工作10min,反冲30sec。化学清洗周期为0.5月,化学清洗药剂为0.5%~4.0%氢氧化钠、1.5%氢氧化钠和2%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pH值为10~12,清洗工作压力为0.05MPa。在用化学清洗剂清洗之后,再用水冲洗至近中性。
将所述的超滤液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32~1.40(55℃)的浸膏,喷入降香油,混合均匀,在间歇式流化床内与乳糖流化,干燥,制成颗粒,即得。
实施例五原料药采用丹参290克,三七306克,降香油6克。
将粗粉碎的丹参、三七药材至提取罐中,加5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进行第二次提取,加入4倍量水,煎1小时,滤过,滤渣弃去,合并滤液。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80000的聚砜膜进行超滤,过滤方式采用死端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5Mpa,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25kPa。超滤初期采用较低压力,然后慢慢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2Mpa。料液流速为4.0m/s,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流量波动以便在膜通道内产生脉动流或不稳定流,流速波动差为2.0m/s,在超滤系统中间歇通入氮气,形成气液脉冲流,周期为2h通气一次,每次1分钟。料液温度为50℃,当料液原液被浓缩1/5时,再加水或稀醇溶液超滤2次,料液的PH值控制在9。反冲洗压力为2.5MPa,反冲洗周期为1.5h、反冲洗时间为10min。当将超滤组件并联使用交替反冲的方法时,其中一套或几套进行正常的超滤并分流出一部分滤液来反冲另一套或几套组件的超滤膜,间隔一段时间后交换进行,工作20min,反冲3min。化学清洗周期为2个月,化学清洗药剂为0.5%~4.0%氢氧化钠、1.5%氢氧化钠和2%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pH值为10~12,清洗工作压力为1.0MPa。在用化学清洗剂清洗之后,再用水冲洗至近中性。
将所述的超滤液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32~1.40(55℃)的浸膏,将此浸膏与适量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喷入降香油,与上述颗粒混均,压制成片,包薄膜衣。
实施例六原料药采用丹参210克,三七380克,降香油4克。
将粗粉碎的丹参、三七药材至提取罐中,加5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进行第二次提取,加入4倍量水,煎1小时,滤过,滤渣弃去,合并滤液。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50000的聚砜膜进行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35Mpa,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20kPa。超滤初期采用较低压力,然后慢慢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2Mpa。料液流速为3.0m/s,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流量波动以便在膜通道内产生脉动流或不稳定流,流速波动差为2.0m/s,在超滤系统中间歇通入氮气,形成气液脉冲流,周期为2h通气一次,每次1分钟。料液温度为40℃,当料液原液被浓缩1/8时,再加水或稀醇溶液超滤2次,料液的PH值控制在7.5。反冲洗压力为2.5MPa,反冲洗周期为1.5h、反冲洗时间为10min。当将超滤组件并联使用交替反冲的方法时,其中一套或几套进行正常的超滤并分流出一部分滤液来反冲另一套或几套组件的超滤膜,间隔一段时间后交换进行,工作20min,反冲3min。化学清洗周期为2个月,化学清洗药剂为0.5%~4.0%氢氧化钠、1.5%氢氧化钠和2%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pH值为10~12,清洗工作压力为1.0MPa。在用化学清洗剂清洗之后,再用水冲洗至近中性。
将所述的超滤液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32~1.40(55℃)的浸膏,将此浸膏与适量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喷入降香油,与上述颗粒混均,压制成片剂。
实施例七原料药采用丹参450g、三七141g、苏合香8g。
用乙醇提取丹参得到丹参的乙醇提取液,用纱布将此提取液过滤,收集滤液。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二醋酸纤维素膜进行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Mpa,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kPa。超滤初期采用较低压力,然后慢慢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Mpa。料液流速为1.0m/s,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流量波动以便在膜通道内产生脉动流或不稳定流,流速波动差为1.0m/s,在超滤系统中间歇通入氮气,形成气液脉冲流,周期为0.5h通气一次,每次1分钟。料液温度为15℃,当料液原液被浓缩1/15时,再加水或稀醇溶液超滤1次,料液的PH值控制在5。反冲洗压力为0.15MPa,反冲洗周期为0.5h、反冲洗时间为1min。当将超滤组件并联使用交替反冲的方法时,其中一套或几套进行正常的超滤并分流出一部分滤液来反冲另一套或几套组件的超滤膜,间隔一段时间后交换进行,工作10min,反冲30sec。化学清洗周期为0.5月,化学清洗药剂为0.5%~4.0%氢氧化钠、1.5%氢氧化钠和2%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pH值为10~12,清洗工作压力为0.05MPa。在用化学清洗剂清洗之后,再用水冲洗至近中性。
将所述的超滤液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35~1.39(55℃)的丹参浸膏。将三七粉碎成细粉,与丹参浸膏拌均,干燥,制成颗粒,加入苏合香,混均,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实施例八原料药采用丹参558g、三七34g、苏合香8g。
用乙醇提取丹参得到丹参的乙醇提取液,用陶瓷膜进行微滤,收集滤液。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80000的聚砜膜进行超滤,过滤方式采用死端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5Mpa,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25kPa。超滤初期采用较低压力,然后慢慢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2Mpa。料液流速为4.0m/s,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流量波动以便在膜通道内产生脉动流或不稳定流,流速波动差为2.0m/s,在超滤系统中间歇通入氮气,形成气液脉冲流,周期为2h通气一次,每次1分钟。料液温度为50℃,当料液原液被浓缩1/5时,再加水或稀醇溶液超滤2次,料液的PH值控制在9。反冲洗压力为2.5MPa,反冲洗周期为1.5h、反冲洗时间为10min。当将超滤组件并联使用交替反冲的方法时,其中一套或几套进行正常的超滤并分流出一部分滤液来反冲另一套或几套组件的超滤膜,间隔一段时间后交换进行,工作20min,反冲3min。化学清洗周期为2个月,化学清洗药剂为0.5%~4.0%氢氧化钠、1.5%氢氧化钠和2%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pH值为10~12,清洗工作压力为1.0MPa。在用化学清洗剂清洗之后,再用水冲洗至近中性。
将所述的超滤液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35~1.39(55℃)的丹参浸膏。将三七粉碎成细粉,与丹参浸膏拌均,将苏合香研细,与上述颗粒混均,加3%聚维酮乙醇溶液制软材,过18目筛制颗粒,60℃干燥30~45分钟,整粒,加入滑石粉,混匀,充于胶囊中,即得。
实施例九原料药采用丹参360g、三七232g、苏合香8g。
用乙醇提取丹参得到丹参的乙醇提取液,将此提取液高速离心后分取上清液。将此液体用截留分子量为50000的聚砜膜进行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35Mpa,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20kPa。超滤初期采用较低压力,然后慢慢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2Mpa。料液流速为3.0m/s,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流量波动以便在膜通道内产生脉动流或不稳定流,流速波动差为2.0m/s,在超滤系统中间歇通入氮气,形成气液脉冲流,周期为2h通气一次,每次1分钟。料液温度为40℃,当料液原液被浓缩1/8时,再加水或稀醇溶液超滤2次,料液的PH值控制在7.5。反冲洗压力为2.5MPa,反冲洗周期为1.5h、反冲洗时间为10min。当将超滤组件并联使用交替反冲的方法时,其中一套或几套进行正常的超滤并分流出一部分滤液来反冲另一套或几套组件的超滤膜,间隔一段时间后交换进行,工作20min,反冲3min。化学清洗周期为2个月,化学清洗药剂为0.5%~4.0%氢氧化钠、1.5%氢氧化钠和2%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pH值为10~12,清洗工作压力为1.0MPa。在用化学清洗剂清洗之后,再用水冲洗至近中性。
将所述的超滤液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35~1.39(55℃)的丹参浸膏。将三七粉碎成细粉,与丹参浸膏拌均,干燥,制成颗粒,加入苏合香,混均,压制成1000片,或包糖衣,即得。
实施例十原料药采用丹参500克,三七94克,苏合香6克。
将粗粉碎的丹参、三七药材至提取罐中,加5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进行第二次提取,加入4倍量水,煎1小时,滤过,滤渣弃去,合并滤液。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二醋酸纤维素膜进行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Mpa,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kPa。超滤初期采用较低压力,然后慢慢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Mpa。料液流速为1.0m/s,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流量波动以便在膜通道内产生脉动流或不稳定流,流速波动差为1.0m/s,在超滤系统中间歇通入氮气,形成气液脉冲流,周期为0.5h通气一次,每次1分钟。料液温度为15℃,当料液原液被浓缩1/15时,再加水或稀醇溶液超滤1次,料液的PH值控制在5。反冲洗压力为0.15MPa,反冲洗周期为0.5h、反冲洗时间为1min。当将超滤组件并联使用交替反冲的方法时,其中一套或几套进行正常的超滤并分流出一部分滤液来反冲另一套或几套组件的超滤膜,间隔一段时间后交换进行,工作10min,反冲30sec。化学清洗周期为0.5月,化学清洗药剂为0.5%~4.0%氢氧化钠、1.5%氢氧化钠和2%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pH值为10~12,清洗工作压力为0.05MPa。在用化学清洗剂清洗之后,再用水冲洗至近中性。
将所述的超滤液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32~1.40(55℃)的浸膏,加入苏合香,混合均匀,在间歇式流化床内与乳糖流化,干燥,制成颗粒,即得。
实施例十一原料药采用丹参290克,三七306克,苏合香6克。
将粗粉碎的丹参、三七药材至提取罐中,加5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进行第二次提取,加入4倍量水,煎1小时,滤过,滤渣弃去,合并滤液。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80000的聚砜膜进行超滤,过滤方式采用死端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5Mpa,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25kPa。超滤初期采用较低压力,然后慢慢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2Mpa。料液流速为4.0m/s,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流量波动以便在膜通道内产生脉动流或不稳定流,流速波动差为2.0m/s,在超滤系统中间歇通入氮气,形成气液脉冲流,周期为2h通气一次,每次1分钟。料液温度为50℃,当料液原液被浓缩1/5时,再加水或稀醇溶液超滤2次,料液的PH值控制在9。反冲洗压力为2.5MPa,反冲洗周期为1.5h、反冲洗时间为10min。当将超滤组件并联使用交替反冲的方法时,其中一套或几套进行正常的超滤并分流出一部分滤液来反冲另一套或几套组件的超滤膜,间隔一段时间后交换进行,工作20min,反冲3min。化学清洗周期为2个月,化学清洗药剂为0.5%~4.0%氢氧化钠、1.5%氢氧化钠和2%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pH值为10~12,清洗工作压力为1.0MPa。在用化学清洗剂清洗之后,再用水冲洗至近中性。
将所述的超滤液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32~1.40(55℃)的浸膏,加入苏合香,再加甘露醇30g、依地酸钙钠5g、蒸馏水5ml,上述组分混匀后,冷冻干燥,分装,即得。
实施例十二原料药采用丹参210克,三七380克,苏合香4克。
将粗粉碎的丹参、三七药材至提取罐中,加5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进行第二次提取,加入4倍量水,煎1小时,滤过,滤渣弃去,合并滤液。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50000的聚砜膜进行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35Mpa,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20kPa。超滤初期采用较低压力,然后慢慢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2Mpa。料液流速为3.0m/s,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流量波动以便在膜通道内产生脉动流或不稳定流,流速波动差为2.0m/s,在超滤系统中间歇通入氮气,形成气液脉冲流,周期为2h通气一次,每次1分钟。料液温度为40℃,当料液原液被浓缩1/8时,再加水或稀醇溶液超滤2次,料液的PH值控制在7.5。反冲洗压力为2.5MPa,反冲洗周期为1.5h、反冲洗时间为10min。当将超滤组件并联使用交替反冲的方法时,其中一套或几套进行正常的超滤并分流出一部分滤液来反冲另一套或几套组件的超滤膜,间隔一段时间后交换进行,工作20min,反冲3min。化学清洗周期为2个月,化学清洗药剂为0.5%~4.0%氢氧化钠、1.5%氢氧化钠和2%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pH值为10~12,清洗工作压力为1.0MPa。在用化学清洗剂清洗之后,再用水冲洗至近中性。
将所述的超滤液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32~1.40(55℃)的浸膏,将此浸膏与适量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加入苏合香,混均,压制成片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丹参20%~97%,三七2%~79%,降香油或苏合香0.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丹参63.0%%~94%,三七4.0%~35.0%,降香油或苏合香0.5%~2.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丹参75.2%~90%,三七9%~23.5%,降香油或苏合香0.5%~1.3%。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可由如下步骤制备而成(a)将丹参、三七混合或单独制成水提液或醇提液;(b)对所述的提取液进行初步澄清处理;(c)进一步对所述的提取液进行超滤处理;(d)将超滤液浓缩,加入降香油或苏合香,按常规方法制成制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醇提液为选自以下的低级醇或其混合物的提取液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所述的醇提液为乙醇提取液。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所述步骤(a)得到的是丹参的乙醇提取液。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所述步骤(a)得到的是丹参和三七混合制成的水提取液。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步澄清处理为粗滤-吸附澄清、吸附澄清-高速离心、粗滤-微滤或粗滤-醇沉。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处理所用的超滤膜选自二醋酸纤维素膜、三醋酸纤维素膜、氰乙基醋酸纤维素膜、聚砜膜、磺化聚砜膜、聚醚砜膜、磺化聚醚砜膜、聚砜酰胺膜、酚酞侧基聚芳砜膜、聚偏氟乙烯膜、聚丙烯腈膜、聚酰亚胺膜、纤维素膜、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共聚物膜、聚丙烯腈/二醋酸纤维素共混膜,动态形成的超滤膜,以及上述膜的改性膜;其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6000~80000。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选自二醋酸纤维素膜、三醋酸纤维素膜、聚砜膜、磺化聚砜膜、聚醚砜膜、磺化聚醚砜膜、聚砜酰胺膜,聚偏氟乙烯膜、聚丙烯腈膜;其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000~70000。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处理的操作工艺条件如下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0.5MPa,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25~0.5kPa;料液温度为15~50℃;料液的pH值控制在5~9;当料液原液被浓缩1/15~1/5时,再加水或稀醇溶液超滤1~2次。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超滤的过程中单独或者联合采用下述方法周期性压力波动、周期性流量波动、间歇地通入惰性气体;其中周期性压力波动的压力波动差为0.1~0.2Mpa,周期性流量波动的流速波动差为1.0~2.0米/秒,间歇地通入惰性气体为0.5小时~2小时通气一次,每次1分钟。
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含有任何一种或一种以上选自以下的药剂学辅料淀粉、糊精、乳糖、微晶纤维素、羟丙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木糖醇、乳糖醇、葡萄糖、甘氨酸、甘露醇、甘氨酸。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以丹参、三七和降香油或苏合香为原料药制成,其制备工艺步骤为(1)将丹参、三七混合或单独制成水提液或醇提液;(2)对所述的提取液进行初步澄清处理;(3)进一步对所述的提取液进行超滤处理;(4)将超滤液浓缩,加入降香油或苏合香按常规方法制成制剂。
文档编号A61P9/10GK1778344SQ200410072949
公开日2006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6日
发明者李旭, 郑永锋 申请人: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