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手术缝合结扎及绕线结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9478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外科手术缝合结扎及绕线结扎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快速完成手术中缝合打结或绕线打结操作的辅助器械,属于缝合打结或绕线打结辅助器械的创新技术。
2、背景技术外科手术操作中对组织的游离、缝合、结扎是最基本和最频繁的操作步骤,手术的质量和效率与进行此类操作的方式、技巧密切相关。按目前常规的操作方式,每完成一次缝合后打结或绕线后打结的基本操作,熟练的手术者约需4~6秒钟,而一台完整的手术,这样的基本操作少则数十次,多则数百乃至上千次,这就占据了手术中较多的时间,成为提升外科手术速度的“瓶颈”。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能快速完成手术中缝合打结或绕线打结操作的外科手术缝合结扎及绕线结扎器。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包括有钳体(1)(2)、配线装置(3)和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其中配线装置(3)和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分别安装在钳体(1)(2)两侧的端部,已预编织的缝线一端装设在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上,另一端装设在配线装置(3)上。
上述配线装置(3)包括有壳体(31)、盖板(32)、盖板内弹板(3 3)、活动顶线底座(34)、夹线框(35)、蓄能弹簧(36)、连接件(37),其中夹线框(35)置于壳体(31)的中空腔体(31A)内,活动顶线底座(34)置于夹线框(35)A端所设的空腔(35A)内,蓄能弹簧(36)穿过夹线框(35)B端所设的通孔(35B),且蓄能弹簧(36)的一端与壳体(31)触接,另一端与活动顶线底座(34)触接,盖板内弹板(33)插装在盖板(32)的槽沟(32B)内,盖板(32)置于夹线框(35)的背部,且通过连接件(37)及盖板(32)头端的定位块(32C)与壳体(31)连接,壳体(31)位于钳体(1)的端部,与钳体(1)一体做出。
上述壳体(31)的背部设有中空腔体(31A),壳体(31)头端设有与定位块(32C)相对应的定位孔(31B),中空腔体(31A)下壁下方设有与盖板(32)尾端形状相对应的限位凹面(31C),壳体(31)两侧壁前方各有一倒曲尺形滑槽,两槽转出前壁相连构成一横槽,该槽与两侧滑槽汇合形成缝线滑动槽(31D),缝线滑动槽(31D)前壁的中部设有进针孔(31E)。
上述盖板内弹板(33)上部中间设有可通过特型缝针针尖的直沟(33A),直沟(33A)下方的弹板板面两边各设有限动控制块(33B),限动控制块(33B)经盖板(32)所设的槽孔(32A)向前凸出,上述夹线框(35)框体背部设有的上滑受控凹槽(35C)与限动控制块(33B)对应,夹线框(35)框体前部两边各设有配线槽(35D),框体头端设有针位空隙(35E)。
上述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包括有壳体(41)、外固定罩(42)、内固定筒(43)、内弹簧(44)、上活动座(45)、下底座(46)、线座(47)、特型缝针(48),其中外固定罩(42)安装在壳体(41)上,下底座(46)套装在内固定筒(43)的中空腔体(43A)内,且下底座(46)两侧设有的定位凸缘(46A)插装在内固定筒(43)筒壁两侧所设的滑槽(43B)内,特型缝针(48)底部的曲尺形卡块(48C)卡装在下底座(46)的底部,内弹簧(44)置于下底座(46)的顶面,上活动座(45)置于内弹簧(44)的顶面,且上活动座(45)两侧设有的定位凸缘(45A)插装在内固定筒(43)筒壁两侧所设的滑槽(43B)内,内固定筒(43)套装在外固定罩(42)的中空腔体(42A)内,线座(47)通过内腔的内螺纹(47B)与上活动座(45)的上部外螺纹(45B)连接,壳体(41)位于钳体(2)的端部,与钳体(2)一体做出。
上述外固定罩(42)通过其下端所设的外螺纹(42A)将内固定筒(43)连同装于筒内各组件与壳体(41)凹腔内所设的内螺纹(41A)连接而固定在壳体(41)上,壳体(41)凹腔后壁设有对应特型缝针(48)的曲尺形卡块(48C)的方孔(41B)。
上述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包括有壳体(41)、外固定罩(42)、内固定筒(43)、内弹簧(44)、上活动座(45)、下底座(46)、线座(47)、特型缝针(48)及锁定组合结构C,其中下底座(46)套装在内固定筒(43)的中空腔体(43A)内,且下底座(46)两侧设有的定位凸缘(46A)插装在内固定筒(43)筒壁两侧所设的滑槽(43B)内,特型缝针(48)底部的卡块(48A)卡装在下底座(46)的底部,内弹簧(44)置于下底座(46)的顶面,上活动座(45)置于内弹簧(44)的顶面,且上活动座(45)两侧设有的定位凸缘(45A)插装在内固定筒(43)筒壁两侧所设的滑槽(43B)内,内固定筒(43)套装在外固定罩(42)的中空腔体(42A)内,截面为圆形横闩(42B)穿过外固定罩(42)、内固定筒(43)、下底座(46)及特型缝针(48)的卡块(48C)上的通孔将所列组件固装在一起,线座(47)通过内腔的内螺纹(47B)与上活动座(45)的上部外螺纹(45B)连接,外固定罩(42)通过锁定组合结构C安装在壳体(41)上,壳体(41)位于钳体(2)的端部,与钳体(2)一体做出。
上述锁定组合结构C包括有锁定结构主体(49)、内限定块(50)、内弹簧(51)、固定螺栓(52),其中内限定块(50)置于锁定结构主体(49)的龙门框(49A)内,锁定结构主体(49)置于壳体(41)的中空腔体(41A)内,且内限定块(50)通过穿过壳体(41)上的通孔(41B)及穿过内限定块(50)上的通孔(50A)的固定螺栓(52)而固装在壳体(41)内,内弹簧(51)的一端与壳体(41)的内壁触接,另一端与锁定结构主体(49)的龙门框(49A)的一侧触接,锁定结构主体(49)的龙门框(49A)的另一侧设有楔形面(49B),外固定罩(42)通过其外侧所设的楔块(42A)与龙门框(49A)的楔形面(49B)配合而卡定在壳体(41)的凹腔(41C)上。
上述特型缝针(48)通过其底部所设的卡块(48A)卡装在下底座(46)底部设有的卡槽(46B)上,特型缝针(48)的针体上部设有能有效地勾住缝线的斜三角形凹槽(48B),针尖下的圆锥面(48C)的宽度大于盖板内弹板(33)的直沟(33A)的宽度。
上述线座(47)中心设有可通过特型缝针(48)的通孔(47A),线座(47)的底部的圆柱形内腔设有内螺纹(47B),线座(47)通过内螺纹(47B)与上活动座(45)的外螺纹(45B)连接。
本实用新型能快速完成手术中缝合打结或绕线打结操作,其操作使用简单,易为外科医师掌握;另外,本实用新型能在狭小的空间中工作,在一些组织不易暴露的部位也能完成操作,因而也特别适用于微创外科领域。使用本实用新型完成的线结接近传统外科操作完成的线结,完成的线结有足够的牢固性,从而保证手术的质量,且完成线结所需的缝线成本低廉,适合各级医疗单位大范围使用。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外科手术缝合结扎及绕线结扎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缝线安装在本实用配线装置(3)及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配线装置(3)的结构示意图;图4、5为本实用新型配线装置(3)中壳体(31)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配线装置(3)中盖板(32)的结构示意图;图7、8为本实用新型配线装置(3)中盖板内弹板(33)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配线装置(3)中夹线框(35)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配线装置(3)中夹线框(35)与活动顶线底座(34)组合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的结构分解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的内固定筒(43)、内弹簧(44)、上活动座(45)、下底座(46)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的外固定罩(42)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的壳体(41)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的结构分解图;图16、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中的线座(47)、内弹簧(44)、上活动座(45)、下底座(46)及截面为圆形的横闩(42B)的组合安装示意图;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中内固定圈(43)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中外固定罩(42)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中的壳体(41)、固定螺栓(52)及锁定组合结构C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中线座(47)的结构示意图;图22(a)(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中特型缝针(48)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图22中特型缝针(48)的针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14所示,包括有钳体(1)(2)、配线装置(3)和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其中配线装置(3)和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分别安装在钳体(1)(2)两侧的端部,已预编织的缝线一端装设在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上,另一端装设在配线装置(3)上。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操作,钳体(1)(2)两侧在距钳端顶部28mm处约弯曲20°,在两侧钳端宽度和厚度不足6mm的钳端安装配线装置(3)及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本实用新型的弯曲造型设计有利于手术者获得满意的视野和深部操作上的方便。
上述配线装置(3)包括有壳体(31)、盖板(32)、盖板内弹板(33)、活动顶线底座(34)、夹线框(35)、蓄能弹簧(36)、连接件(37),其中夹线框(35)置于壳体(31)的中空腔体(31A)内,活动顶线底座(34)置于夹线框(35)A端所设的空腔(35A)内,蓄能弹簧(36)穿过夹线框(35)B端所设的通孔(35B),且蓄能弹簧(36)的一端与壳体(31)触接,另一端与活动顶线底座(34)触接,盖板内弹板(33)插装在盖板(32)的槽沟(32B)内,盖板(32)置于夹线框(35)的背部,且通过连接件(37)及盖板(32)头端的定位块(32C)与壳体(31)连接,壳体(31)位于钳体(1)的端部,与钳体(1)一体做出。
上述壳体(31)的背部为长方体形中空腔体(31A),壳体(31)头端有与定位块(32C)相对应的定位孔(31B),中空腔体(31A)下壁下方有与及盖板(32)尾端形状相对应的限位凹面(31C),壳体(31)两侧壁前方各有一倒曲尺形滑槽,两槽转出前壁相连构成一横槽,该槽与两侧滑槽汇合形成缝线滑动槽(31D),缝线滑动槽(31D)前壁的中部有类圆形进针孔(31E)。本实施例中,定位块(32C)为方块,定位孔(31B)为方孔。
上述盖板内弹板(33)上部中间设一直沟(33A),直沟(33A)宽度仅可通过特型缝针针尖,直沟(33A)下方的弹板板面两边各设有限动控制块(33B),限动控制块(33B)经盖板(32)所设的槽孔(32A)向前凸出。上述夹线框(35)框体背部有上滑受控凹槽(35C)与限动控制块(33B)对应,夹线框(35)框体前部两边各设有配线槽(35D),框体头端设有针位空隙(35E),缝线一端可经壳体(31)的缝线滑动槽(31D)卡入配线槽(35D),缝线在下拉时在配线槽(35D)内被活动顶线底座(34)顶紧于夹线框(35)的中空腔体(31A)上壁,同时蓄能弹簧(36)被压缩蓄能,盖板内弹板(33)的限动控制块(33B)卡入上滑受控凹槽(35C),夹线框(35)处于待触发上滑状态。
上述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包括有壳体(41)、外固定罩(42)、内固定筒(43)、内弹簧(44)、上活动座(45)、下底座(46)、线座(47)、特型缝针(48),其中外固定罩(42)安装在壳体(41)上,下底座(46)套装在内固定筒(43)的中空腔体(43A)内,且下底座(46)两侧设有的定位凸缘(46A)插装在内固定筒(43)筒壁两侧所设的滑槽(43B)内,特型缝针(48)底部的曲尺形卡块(48C)卡装在下底座(46)的底部,内弹簧(44)置于下底座(46)的顶面,上活动座(45)置于内弹簧(44)的顶面,且上活动座(45)两侧设有的定位凸缘(45A)插装在内固定筒(43)筒壁两侧所设的滑槽(43B)内,内固定筒(43)套装在外固定罩(42)的中空腔体(42A)内,线座(47)通过内腔的内螺纹(47B)与上活动座(45)的上部外螺纹(45B)连接,壳体(41)位于钳体(2)的端部,与钳体(2)一体做出。
本实施例中,上述外固定罩(42)通过其下端所设的外螺纹(42A)将内固定筒(43)连同装于筒内各组件与壳体(41)凹腔内所设的内螺纹(41A)连接而固定在壳体(41)上,壳体(41)凹腔后壁有对应特型缝针(48)的曲尺形卡块(48C)的方孔(41B)。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至图20所示,上述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包括有壳体(41)、外固定罩(42)、内固定筒(43)、内弹簧(44)、上活动座(45)、下底座(46)、线座(47)、特型缝针(48)及锁定组合结构C,其中下底座(46)套装在内固定筒(43)的中空腔体(43A)内,且下底座(46)两侧设有的定位凸缘(46A)插装在内固定筒(43)筒壁两侧所设的滑槽(43B)内,特型缝针(48)底部的长方体形卡块(48A)卡装在下底座(46)的底部,内弹簧(44)置于下底座(46)的顶面,上活动座(45)置于内弹簧(44)的顶面,且上活动座(45)两侧设有的定位凸缘(45A)插装在内固定筒(43)筒壁两侧所设的滑槽(43B)内,内固定筒(43)套装在外固定罩(42)的中空腔体(42A)内,截面为圆形的横闩(42B)穿过外固定罩(42)、内固定筒(43)、下底座(46)及特型缝针(48)的卡块(48C)上的通孔将所列组件固装在一起,线座(47)通过内腔的内螺纹(47B)与上活动座(45)的上部外螺纹(45B)连接,外固定罩(42)通过锁定组合结构C安装在壳体(41)上,壳体(41)位于钳体(2)的端部,与钳体(2)一体做出。
上述锁定组合结构C包括有锁定结构主体(49)、内限定块(50)、内弹簧(51)、固定螺栓(52),其中内限定块(50)置于锁定结构主体(49)的龙门框(49A)内,锁定结构主体(49)置于壳体(41)的中空腔体(41A)内,且内限定块(50)通过穿过壳体(41)上的通孔(41B)及穿过内限定块(50)上的通孔(50A)的固定螺栓(52)而固装在壳体(41)内,内弹簧(51)的一端与壳体(41)的内壁触接,另一端与锁定结构主体(49)的龙门框(49A)的一侧触接,锁定结构主体(49)的龙门框(49A)的另一侧设有楔形面(49B),外固定罩(42)通过其外侧所设的楔块(42A)与龙门框(49A)的楔形面(49B)配合而卡定在壳体(41)的凹腔(41C)上。本实施例的外固定罩(42)利用其下部一侧所设的楔块(42A)与锁定组合结构C连接安装,更方便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的整体安装和拆卸。各组件拆卸、安装及清洗均较方便,且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非耗材组件能经高温消毒,可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中线座(47)与特型缝针(48)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1至图23所示,上述特型缝针(48)通过其底部所设的卡块(48A)卡装在下底座(46)底部设有的卡槽(46B)上,卡块(48A)可为曲尺形或长方形。特型缝针(48)的针体上部设有能有效地勾住缝线的斜三角形凹槽(48B),针尖下的圆锥面(48C)宽度大于盖板内弹板(33)的直沟(33A)的宽度,特型缝针(48)进针时向后推动配线装置(3)中的盖板内弹板(33),触发夹线框(35)上滑,完成送线、套线和释线的操作。上述线座(47)由避免损伤组织的有一定柔软性的医用塑料材料制成,外观呈圆柱体,线座(47)外壳套装已预编织的一端缝线,线座(47)中心有可通过特型缝针(48)的略大于缝针直径的通孔(47A),通孔(47A)周边的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可在特型缝针(48)进针勾线后夹紧缝线,线座(47)的底部在约八分之七线座高度处的通孔周围扩大为圆柱体形内腔,内腔上部设有宽螺纹距的内螺纹(47B),线座(47)通过内螺纹(47B)与上活动座(45)的外螺纹(45B)连接,方便线座的快速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配线装置安置在一侧钳端,各组件相互配合,负责完成夹线、下拉蓄能、被触发弹开送线、套线和释线的操作。该装置的组件可拆卸、调节或耗损后更换。配线装置各组件制作精细,设计巧妙、合理,完成操作的准确性高。各组成部分采用符合医用标准的不锈钢材料制成,能经高温消毒,可反复清洗使用。进针纳线成结装置安置在另一侧钳端,负责完成安置线座,夹针进针、向前推动对侧配线装置内的弹板从而触发夹线框上滑送线、继而勾线和夹线、弹开组织、从线座推出线结圈、辅助缝线成结的操作。进针纳线成结装置上的耗材组件,实施例1包括特型缝针和线座两部分,实施例2包括连结和固定特型缝针和线座的外固定罩等组合部分。特型缝针由具韧性的不锈钢材料制成,其特殊的造型具有的功能有针尖的尖锐穿刺作用;针尖下的圆锥起触发作用,针体上的斜三角形凹槽能有效的勾住缝线,实施例1呈曲尺型的针体尾部保证针体的稳固安装和正确的针体方位。该针作为耗材在每台手术使用后废弃。实施例2将连结和固定特型缝针和线座的外固定罩等组合部分(可由医用塑料材料制成)也作为耗材在每台手术使用后废弃。已预编织的缝线圈套在线座上后可由进针纳线成结装置准确适时推出;所用缝线与目前通用的多种医用缝线兼容,线座材料在一次性使用后废弃。该部分耗材生产工艺较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如推广应用产品需求量大,可作为普通商品广泛使用。
本实用新型独创的器械辅助缝线快速成结技术为独创的一种将缝线预编织后的置线法。所需的各型缝线按该法预先将一端缝线编成各有两个交叉线圈的两部分,然后将两部分的线圈对合,再将编织后线圈套在塑料线座上后拉紧。(该操作过程可在术前通过手工或机械化生产成批完成)。缝线及线座通过内螺纹结构连接在一侧钳端的进针纳线成结装置上的上活动座。缝线另一端在对侧的配线装置上卡入后下拉夹紧并蓄能。将本实用新型对准需要缝扎/绕线的组织钳合后自然弹开,器械操作完成进针、穿透组织/绕过组织、套线、勾线、夹线和下推线圈成结等动作,至此,成结的初步骤已完成,大部分成结的繁复过程由机械操作紧密配合在瞬间连贯完成。紧接著用手工一拉一推完成线结的紧缩调节以达到牢固。该法创造性地将器械和手工的操作有机地统一起来,器械操作明显提升打结速度,手工操作则保证线结的牢固性,手术者可按需要调节线结的松紧度,从而最终可靠地控制线结的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外科手术缝合结扎及绕线结扎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钳体(1)(2)、配线装置(3)和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其中配线装置(3)和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分别安装在钳体(1)(2)两侧的端部,已预编织的缝线一端装设在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上,另一端装设在配线装置(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手术缝合结扎及绕线结扎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配线装置(3)包括有壳体(31)、盖板(32)、盖板内弹板(33)、活动顶线底座(34)、夹线框(35)、蓄能弹簧(36)、连接件(37),其中夹线框(35)置于壳体(31)的中空腔体(31A)内,活动顶线底座(34)置于夹线框(35)A端所设的空腔(35A)内,蓄能弹簧(36)穿过夹线框(35)B端所设的通孔(35B),且蓄能弹簧(36)的一端与壳体(31)触接,另一端与活动顶线底座(34)触接,盖板内弹板(33)插装在盖板(32)的槽沟(32B)内,盖板(32)置于夹线框(35)的背部,且通过连接件(37)及盖板(32)头端的定位块(32C)与壳体(31)连接,壳体(31)位于钳体(1)的端部,与钳体(1)一体做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科手术缝合结扎及绕线结扎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31)的背部设有中空腔体(31A),壳体(31)头端设有与定位块(32C)相对应的定位孔(31B),中空腔体(31A)下壁下方设有与盖板(32)尾端形状相对应的限位凹面(31C),壳体(31)两侧壁前方各有一倒曲尺形滑槽,两槽转出前壁相连构成一横槽,该槽与两侧滑槽汇合形成缝线滑动槽(31D),缝线滑动槽(31D)前壁的中部设有进针孔(31E)。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科手术缝合结扎及绕线结扎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盖板内弹板(33)上部中间设有可通过特型缝针针尖的直沟(33A),直沟(33A)下方的弹板板面两边各设有限动控制块(33B),限动控制块(33B)经盖板(32)所设的槽孔(32A)向前凸出,上述夹线框(35)框体背部设有的上滑受控凹槽(35C)与限动控制块(33B)对应,夹线框(35)框体前部两边各设有配线槽(35D),框体头端设有针位空隙(35E)。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手术缝合结扎及绕线结扎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包括有壳体(41)、外固定罩(42)、内固定筒(43)、内弹簧(44)、上活动座(45)、下底座(46)、线座(47)、特型缝针(48),其中外固定罩(42)安装在壳体(41)上,下底座(46)套装在内固定筒(43)的中空腔体(43A)内,且下底座(46)两侧设有的定位凸缘(46A)插装在内固定筒(43)筒壁两侧所设的滑槽(43B)内,特型缝针(48)底部的曲尺形卡块(48C)卡装在下底座(46)的底部,内弹簧(44)置于下底座(46)的顶面,上活动座(45)置于内弹簧(44)的顶面,且上活动座(45)两侧设有的定位凸缘(45A)插装在内固定筒(43)筒壁两侧所设的滑槽(43B)内,内固定筒(43)套装在外固定罩(42)的中空腔体(42A)内,线座(47)通过内腔的内螺纹(47B)与上活动座(45)的上部外螺纹(45B)连接,壳体(41)位于钳体(2)的端部,与钳体(2)一体做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科手术缝合结扎及绕线结扎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固定罩(42)通过其下端所设的外螺纹(42A)将内固定筒(43)连同装于筒内各组件与壳体(41)凹腔内所设的内螺纹(41A)连接而固定在壳体(41)上,壳体(41)凹腔后壁设有对应特型缝针(48)的曲尺形卡块(48C)的方孔(41B)。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手术缝合结扎及绕线结扎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包括有壳体(41)、外固定罩(42)、内固定筒(43)、内弹簧(44)、上活动座(45)、下底座(46)、线座(47)、特型缝针(48)及锁定组合结构C,其中下底座(46)套装在内固定筒(43)的中空腔体(43A)内,且下底座(46)两侧设有的定位凸缘(46A)插装在内固定筒(43)筒壁两侧所设的滑槽(43B)内,特型缝针(48)底部的卡块(48A)卡装在下底座(46)的底部,内弹簧(44)置于下底座(46)的顶面,上活动座(45)置于内弹簧(44)的顶面,且上活动座(45)两侧设有的定位凸缘(45A)插装在内固定筒(43)筒壁两侧所设的滑槽(43B)内,内固定筒(43)套装在外固定罩(42)的中空腔体(42A)内,截面为圆形横闩(42B)穿过外固定罩(42)、内固定筒(43)、下底座(46)及特型缝针(48)的卡块(48C)上的通孔将所列组件固装在一起,线座(47)通过内腔的内螺纹(47B)与上活动座(45)的上部外螺纹(45B)连接,外固定罩(42)通过锁定组合结构C安装在壳体(41)上,壳体(41)位于钳体(2)的端部,与钳体(2)一体做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科手术缝合结扎及绕线结扎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定组合结构C包括有锁定结构主体(49)、内限定块(50)、内弹簧(51)、固定螺栓(52),其中内限定块(50)置于锁定结构主体(49)的龙门框(49A)内,锁定结构主体(49)置于壳体(41)的中空腔体(41A)内,且内限定块(50)通过穿过壳体(41)上的通孔(41B)及穿过内限定块(50)上的通孔(50A)的固定螺栓(52)而固装在壳体(41)内,内弹簧(51)的一端与壳体(41)的内壁触接,另一端与锁定结构主体(49)的龙门框(49A)的一侧触接,锁定结构主体(49)的龙门框(49A)的另一侧设有楔形面(49B),外固定罩(42)通过其外侧所设的楔块(42A)与龙门框(49A)的楔形面(49B)配合而卡定在壳体(41)的凹腔(41C)上。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外科手术缝合结扎及绕线结扎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特型缝针(48)通过其底部所设的卡块(48A)卡装在下底座(46)底部设有的卡槽(46B)上,特型缝针(48)的针体上部设有能有效地勾住缝线的斜三角形凹槽(48B),针尖下的圆锥面(48C)的宽度大于盖板内弹板(33)的直沟(33A)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外科手术缝合结扎及绕线结扎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线座(47)中心设有可通过特型缝针(48)的通孔(47A),线座(47)的底部的圆柱形内腔设有内螺纹(47B),线座(47)通过内螺纹(47B)与上活动座(45)的外螺纹(45B)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缝合结扎及绕线结扎器。包括有钳体(1)(2)、配线装置(3)和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其中配线装置(3)和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分别安装在钳体(1)(2)两侧的端部。使用时将已预编织的缝线一端装设在进针纳线成结装置(4)上,将另一端装设在配线装置(3)上。本实用新型能快速完成手术中缝合打结或绕线打结操作,其操作使用简单,易为外科医师掌握;另外,本实用新型能在狭小的空间中工作,在一些组织不易暴露的部位也能完成操作,因而也特别适用于微创外科领域。使用本实用新型完成的线结接近传统外科操作完成的线结,最后形成的线结有足够的牢固性,从而保证手术的质量,且完成线结所需的缝线成本低廉,适合各级医疗单位大范围使用。
文档编号A61B17/04GK2783943SQ20042010348
公开日2006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31日
发明者洪丰 申请人:洪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