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状体的制造方法和装置以及使用了片状体的一次性吸收物品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1935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片状体的制造方法和装置以及使用了片状体的一次性吸收物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片状体的制造方法和装置以及使用了片状体的一次性吸收物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在涂布有粘接剂的基材片和被覆片之间夹入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并粘接一体化而形成片状吸水体的制造装置(参照例如国际公开WO01/89439号公报)。
另外,也提出了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连续制造方法(参照例如特开2002-345883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在涂布有粘接剂的基材片上自然落下高吸水性树脂粒子而形成层状后,将基材片、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和被覆片粘接一体化,从而制造片状吸水体。
但是,在自然落下高吸水性树脂粒子时,高吸水性树脂粒子会在基材片上弹起,从而存在难以得到将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稳定地固定在规定位置的片状吸水体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可以将粉粒体层稳定地固定在规定位置的片状体的制造方法和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片状体的一次性吸收物品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是在涂布有粘接剂的基材片和被覆片之间夹入粉粒体层并粘接一体化而形成片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各自抱住滚筒面的状态移动上述基材片、粉粒体层和被覆片的同时,使粉粒体层转印到基材片上,然后将基材片、粉粒体层和被覆片粘接一体化。
根据上述发明,由于粉粒体层以抱住滚筒面的状态移动的同时可以转印到基材片上,因此与自然落下粉粒体而形成层状的情况不同,可以防止粉粒体弹起,从而可以得到将粉粒体层稳定地固定在规定位置的片状体。
另外,由于基材片、粉粒体层和被覆片各自以抱住滚筒面的状态移动的同时可以粘接一体化,因此容易控制各材料的移动速度和粘接工序,同时由于在狭窄的空间也可以进行控制,当粉粒体层为权利要求5的发明这样的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时,会容易地组合到一次性吸收物品的连续制造生产线中。


图1是表示组合有片状吸水体制造装置的一次性吸收物品制造装置的系统图;图2(a)是片状吸水体制造装置的侧视图,(b)是具有保护板部件的片状吸水体制造装置的要部侧视图;图3(a)是临时支撑滚筒的主视图,(b)是临时支撑滚筒的要部放大侧面截面图,(c)是转印了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后不久的基材片的俯视图,(d)是(c)的侧视图,(e)是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成为直线状后的基材片的俯视图,(f)是(e)的侧视图;图4(a)~(h)分别是以各种方式转印了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的基材片的俯视图;图5是片状吸水体,(a)是俯视图,(b)是(a)的D-D线放大截面图;图6是一次性吸收物品,(a)是俯视图,(b)是(a)的E-E线放大截面图;图7(a)是多层片状吸水体制造装置的侧视图,(b)是多层片状吸水体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涉及的发明如上所述。
权利要求2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记载的片状体的制造方法中,将粉粒体层向与基材片相同的方向移动的同时转印到基材片。根据权利要求2的发明,由于将粉粒体层向与基材片相同的方向移动的同时转印到基材片,因此粉粒体不会弹起,可以流畅地转印粉粒体层。
权利要求3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记载的片状体的制造方法中,将基材片、粉粒体层和被覆片的移动速度设定为相同或者粉粒体层较慢。根据权利要求3的发明,由于基材片、粉粒体层和被覆片以相同速度移动,或者粉粒体层以较慢的速度移动,从而对于相同速度,粉粒体层难以流动,可以得到稳定地固定在规定位置的片状体。
权利要求4的特征在于,向基材片转印粉粒体层的工序和粘接被覆片的工序在同一滚筒面进行。根据权利要求4的发明,由于向基材片转印粉粒体层后在短时间内可以粘接被覆片,因此可以快速地在2个片之间封入粉粒体层,从而得到稳定地固定在规定位置的片状体。另外,由于在狭窄的空间也可以进行,当粉粒体层为权利要求5的发明这样的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时,会容易地组合到一次性吸收物品的连续制造生产线中。
根据权利要求5的发明,由于粉粒体层是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因此片状体可以形成片状吸收体。
在此,所谓粉粒体是具有至少一个粉粒体可以不改变形状地放入边长3毫米的正立方体中的粒度(大小)的固体物质。只要是上述粒度,像薄片状、纤维状等,任何形状均可以。并且,粉粒体为流动性指数大于等于40的物质。进而,粒子彼此间、粒子和粒子搬送工序内的物质为不会因为分子间力、磁力或化学反应等产生附着、结合、凝集、交联的电和化学性质稳定的物质。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作为粉粒体,以用于片状吸收体的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为例,但是要是使粉粒体为如下所述的物质,作为片状体也可以用于其他用途。
即,作为粉粒体存在有沥青、铝、氯化铝、氯化钾、氯化钙、黄铁矿、活性炭、粘土(高岭土)、合成蜡、醋酸纤维素、氧化锌、氧化铁、羧甲基纤维素(CMC)酸及盐、重晶石、碳酸氢钠、硝酸铵、硼化锆(ジラスバル一ン)、氢氧化镁、硬脂酸钡、沙子、沸石、碳酸氢三钠、石灰石、石膏、滑石、碳化钨、碳酸锌、碳酸钾、淀粉、调色剂、铅、尿素、麦芽、焦磷酸钠、磷酸盐岩、氧化铝粉末、硼砂、萤石、矾土、聚乙烯球粒、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芒硝、无烟煤、木粉、熟石膏、油岩、硫酸铵、硫酸钠、磷酸二氢钙、磷酸氢钙、磷酸三钙、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三钠等,可以根据用途适宜地选择。
例如,作为粉粒体使用了活性炭或沸石的片状体可以用作除去来自人体或动物的排泄物的恶臭的除臭片。另外,作为粉粒体使用了石灰石的片状体要是埋在水田或旱田的土壤中使用,则可以用作肥料片。
权利要求6是在涂布有粘接剂的基材片和被覆片之间夹入粉粒体层并粘接一体化而形成片状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以抱住滚筒面的状态移动上述基材片的传送滚筒,在以抱住滚筒面的状态移动上述粉粒体层的同时向基材片转印粉粒体层的临时支撑滚筒,以及在以抱住滚筒面的状态移动上述被覆片的同时使基材片、上述粉粒体层和被覆片粘接一体化的压合固定滚筒。根据权利要求6的发明,由于可以在以抱住滚筒面的状态移动粉粒体层的同时向基材片转印粉粒体层,因此与自然落下而将粉粒体形成层状不同,可以防止粉粒体弹起,从而可以得到将粉粒体层稳定地固定在规定位置的片状吸水体。
另外,由于可以在以抱住滚筒面的状态分别移动基材片、粉粒体层、被覆片的同时将基材片、粉粒体层、被覆片粘接一体化,因此容易控制各材料的移动速度和粘接工序,同时由于即使在狭窄的空间也可以进行控制,因此当粉粒体层为权利要求14的发明这样的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时,会容易地组合到一次性吸收物品的连续制造生产线中。
权利要求7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装置中,传送滚筒、临时支撑滚筒和压合固定滚筒的表面线速度被设定为相同或者临时支撑滚筒较慢。根据权利要求7的发明,由于传送滚筒、临时支撑滚筒和压合固定滚筒的表面线速度相同,或者临时支撑滚筒以较慢的速度移动,因此对于相同速度,粉粒体层难以流动,可以得到稳定地固定在规定位置的片状体,同时由于以抱住各滚筒的状态移动的各材料以相同速度移动,因此可以简单地进行控制。
权利要求8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装置中,在临时支撑滚筒的滚筒面形成有凹沟,所述凹沟收入粉粒体层并使粉粒体层以保持成层状的状态移动。根据权利要求8的发明,由于可以将粉粒体层收入在凹沟中并以保持成层状的状态向基材片转印,因此与自然落下粉粒体层而形成层状的情况不同,可以防止粉粒体弹起,从而可以得到将粉粒体层稳定地固定在规定位置的片状体。另外,由于凹沟分别保持着粉粒体层,因此即使伴随着临时支撑滚筒的旋转,凹沟呈横向或者朝下的情况,粉粒体也不会从凹沟散出,从而不会污染装置周边。
权利要求9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装置中,与临时支撑滚筒的滚筒面对置地设有保持粉粒体层用的导引部件。根据权利要求9的发明,由于可以用导引部件堵住凹沟的收入口、并将粉粒体层以封闭在凹沟内的状态向基材片转印,因此与自然落下粉粒体而形成层状的情况不同,可以防止粉粒体弹起,从而可以得到将粉粒体层稳定地固定在规定位置的片状体。另外,粉粒体不会从凹沟散出,从而不会污染装置周边。
权利要求10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装置中,压合固定滚筒和传送滚筒的至少一者为热滚筒。根据权利要求10的发明,片彼此间由于受热可以部分融合,同时不需要另外设置热滚筒,从而使装置空间紧凑,并且易于控制,当粉粒体层为权利要求14的发明这样的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时,会容易地组合到一次性吸收物品的连续制造生产线中。
权利要求11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装置中,在压合固定滚筒的前面设有向传送滚筒的基材片压接被覆片的压接滚筒。根据权利要求11的发明,由于通过压接滚筒向基材片转印粉粒体层后可以立刻盖上被覆片而压接,因此粉粒体层不会流动,可以得到稳定地固定在规定位置的片状体。
权利要求12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装置中,在传送滚筒上设有防止粉粒体层流动的保护板部件。根据权利要求12的发明,通过保护板部件,可以在向基材片转印粉粒体层后直至盖上被覆片用压合固定滚筒进行压合固定的期间,防止粉粒体层流动,因此可以得到稳定地固定在规定位置的片状体。
权利要求13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装置中,传送滚筒的滚筒面和保护板部件的间隔设定在0.5-5毫米的范围。根据权利要求13的发明,通过将传送滚筒的滚筒面和保护板部件的间隔设定在0.5-5毫米的范围,可以确实地防止粉粒体层流动。
权利要求14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装置中,粉粒体层为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根据权利要求14的发明,由于粉粒体层是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因此片状体可以形成片状吸收体。另外,粉粒体层的粒度等或种类与权利要求5的发明的说明事项相同。
权利要求15的特征在于,在透液性顶片(top sheet)和不透液性背片(backsheet)之间夹入用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片状体,并粘接一体化,从而制造一次性吸收物品。根据权利要求15的发明,可以得到具有将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稳定地固定在规定位置的片状吸水体的一次性吸收物品。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图1是表示组合有片状吸水体1(参照图5)的制造装置的一次性吸收物品2(参照图6)的连续制造装置的系统图。
在一次性吸收物品2的连续制造生产线中,传送片3从图中右侧的滚筒体向长度方向(左侧方向)A以连续移动的方式被引出。
在工序(1)中,在传送片3的上面用热熔融粘接剂涂布器4涂布热熔融粘接剂。
在工序(2)中,在提花滚筒5的外周面吹附混合有高吸水性树脂粒子的纤维6并层积,该层积后的纤维集合体7在吸力式输送机8的位置被连续地放在传送片3的上面,并粘接而行进。
工序(3)是连续制造片状吸水体1的工序,其详细情况在后面进行说明,在该工序(3)中,如图5所示会连续地制造在基材片10和被覆片11之间、在宽度方向间歇地夹入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并粘接一体化而形成的片状吸水体1。
在工序(4)中,会连续地制造在下面(朝向纤维集合体7的面)涂布有热熔融粘接剂的片状吸收体1的下面放在纤维集合体7的上面、并用压制滚筒13压合而粘接一体化所形成的吸收体17。
在工序(5)中,吸收体17被切毡机(mat cutter)14切割成规定长度,随后用速度快的传送带15一边调整每个单一制品的一次性吸收物品2的节距P一边移动行进。
在工序(6)中,在从滚筒体引出的不透液性背片18的内面用热熔融粘接剂涂布器20涂布热熔融粘接剂,再在该背片18的内面间歇地放上吸收体17,并粘接而行进。
另外,在从滚筒体引出的透液性顶片19的内面用热熔融粘接剂涂布器21涂布热熔融粘接剂,并将该背片18的内面(朝向吸收体17的面)放在吸收体17的上面,从而可以连续地制造在背片18和顶片19之间夹入吸收体17并粘接一体化而形成的一次性吸收物品2。
随后的工序没有图示,将背片18和顶片19切割成每个单一制品的一次性吸收物品2,进而为了紧密化,在长度方向折叠2次或者折叠3次,再以每规定个数进行包装。
图1的一次性吸收物品2的连续制造装置通过组合片状吸水体1和纤维集合体7而制造了吸收体17,但是不使用纤维集合体7而仅以片状吸水体1也可以形成吸收体17。
另外,在一次性吸收物品2的连续制造装置中组合有片状吸水体1的制造装置,但是也可以在不同的场所(工厂)设置一次性吸收物品2的制造装置和片状吸水体1的制造装置。此时,可以以片状吸水体1为滚筒体,并用工序(4)进行供给。
用图2(a)详细地说明上述制造片状吸水体1的工序(3)。
片状吸水体1的制造装置被组合到框架体26中,在该框架体26的上部设有临时支撑滚筒27,在下部设有传送滚筒28,在右侧部设有压合固定滚筒29,并且使临时支撑滚筒27和传送滚筒28在上下方向接近,使传送滚筒28和压合固定滚筒29在左右方向接近。上述临时支撑滚筒27和传送滚筒28之间的间隙优选为小于等于3毫米,更优选为1毫米。
上述临时支撑滚筒27向左旋转,传送滚筒28向右旋转,压合固定滚筒29向左旋转,各表面线速度被设定为相同或者临时支撑滚筒27稍慢。即,各滚筒27~29被设定为基本相同的表面线速度,但是对于临时支撑滚筒27可以改变表面线速度,可以设定成较其他滚筒28,29稍慢的表面线速度。其理由在后面说明。
如图3(a)的正面视图所示,在上述临时支撑滚筒27的滚筒面上,在滚筒长度方向形成有相隔一定间隔t1并沿着滚筒面周围的多个(本例中为4个)凹沟27a的列。如图3(b)的要部侧面截面所示,该各凹沟27a以在滚筒面周围(旋转移动方向)相隔一定间隔t2并成为断续状的方式被形成。该各凹沟27a的底面27b在滚筒面周围形成为圆弧状。
该各凹沟27a收入高吸水性树脂粒子12’并使高吸水性树脂粒子12’以保持成层状的状态移动。另外,如果在传送滚筒28的滚筒面也形成与临时支撑滚筒27相同图案的凹沟,则高吸水性树脂粒子12’可以稳定被转印,从而可以防止向周围飞散。
在上述临时支撑滚筒27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向滚筒面的各凹沟27a供给高吸水性树脂粒子12’的料箱31,同时设有用于保持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被供给到各凹沟27a并呈层状的圆弧状导引部件32,该导引部件32与从该料箱31直至上述传送滚筒28的滚筒面之间的临时支撑滚筒27的滚筒面相对置。另外,在料箱31的上部也可以连接用于贮藏高吸水性树脂粒子12’的储罐。
上述临时支撑滚筒27和导引部件32之间的间隙优选为小于等于1毫米,更优选为小于等于0.2毫米。另外,临时支撑滚筒27和导引部件32优选使用高硬度的金属材料。这是由于时常接触高吸水性树脂粒子12’,磨耗严重。作为临时支撑滚筒27的金属材料,优选硬度为HRC61±1的SKH51;作为导引部件32的金属材料,优选硬度为HRC63±1的SKH51。
从滚筒体向长度方向连续移动而引出的基材片10卷绕在传送滚筒28的滚筒面上,在上面(内面)用热熔融粘接剂涂布器33(参照图1)涂布热熔融粘接剂后,下面(外面)从左侧方接触传送滚筒28的滚筒面,同时其被向下方引出。也就是说,基材片10会以抱住传送滚筒28的滚筒面的状态被移动。
高吸水性树脂粒子12’从上述料箱31被供给到临时支撑滚筒27的滚筒面的各凹沟27a。此时,在料箱31内的旋转方向的下流壁部设有刮落部件34,因此超出各凹沟27a容积的高吸水性树脂粒子12’可以被刮落,盛满刮平各凹沟27a,仅一杯的定量的高吸水性树脂粒子12’会被收入。
收入到该各凹沟27a中并呈层状的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通过导引部件32以被保持在各凹沟27a内的状态被传送滚筒28移动至抱住滚筒面的基材片10的正上方,大致在脱离导引部件32的端部32a的同时,被转印到涂布有热熔融粘接剂的基材片10的上面。也就是说,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会以被临时支撑滚筒27的滚筒面抱住的状态移动。
如图3(c)(d)所示,上述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在转印后立刻形成在纵向和横向分别保持上述间隔t1和t2的四方形,要是使上述间隔t2变窄,则如图3(e)(f)所示,在移动途中会以在宽度方向保持间歇的间隔t1的状态在基材片10的移动方向呈直线形状。
在图3(a)(b)中,在纵向和横向设置了四方形的凹沟27a,因此在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转印后立刻形成如图4(a)所示的比较用的四方形,如果在纵向上设置横向长的长方形的凹沟27a,则在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转印后立刻可以形成如图4(b)所示的横向长的长方形。
同样,如图4(c)所示,如果使凹沟27a为环状,则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也呈相同的形状;如图4(d)所示,如果组合四方形的凹沟27a而形成环状,则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也呈相同的形状;如图4(e)所示,如果将凹沟27a形成X形状,则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也呈相同的形状;如图4(f)所示,如果组合四方形的凹沟27a而形成X形状,则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也呈相同的形状。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是各凹沟27a也可以形成菱形或椭圆形,另外,也可以在滚筒面周围(旋转移动方向)弯曲地排列各凹沟27a。
这样,要是适宜地选择凹沟27a的形状,则可以形成各种图案的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
如上所述,如果使上述间隔t2变窄,则如图3(e)(f)所示,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在移动途中会以在宽度方向保持间歇的间隔t1的状态在基材片10的移动方向呈直线形状。如果将临时支撑滚筒27设定为较其他滚筒28,29稍慢的表面线速度,则对于图4(a)的例子,如图4(g)所示,与图3(e)(f)同样会以在宽度方向保持间歇的间隔t1的状态在基材片10的移动方向呈直线形状;对于图4(b)的例子,如图4(h)所示,在基材片10的移动方向呈直线形状。这里,图4(c)(d)(e)(f)也可以在移动方向形成模糊的图案。另外,转印到基材片10上的高吸水性树脂粒子12’的量由凹沟27a的容积决定,因此如果调整凹沟27a的容积,也可以在移动方向改变图案的模糊程度。
从滚筒体在长度方向连续移动而引出的被覆片11卷绕在压合固定滚筒29的滚筒面上,在上面(内面)用热熔融粘接剂涂布器35(参照图1)涂布热熔融粘接剂后,下面(外面)从右侧方接触压合固定滚筒29的滚筒面,同时其被向下方引出。也就是说,被覆片11会以抱住压合固定滚筒29的滚筒面的状态被移动。
随后,转印有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的基材片10和被覆片11在传送滚筒28和压合固定滚筒29之间合流,通过压合固定滚筒29的压合,会连续地制造在基材片10和被覆片11之间夹入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并粘接一体化的片状吸水体1。
如工序(4)中所说明的,这样连续制造的片状吸水体1在下面(朝向纤维集合体7的面)用热熔融粘接剂涂布器36(参照图1)涂布热熔融粘接剂后,并放在纤维集合体7的上面。
上述压合固定滚筒29为热滚筒,在该压合固定滚筒29的滚筒面形成段部,熔合基材片10和被覆片11的两端部的同时,将相邻的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之间也熔合了,如图5(b)所示,对于片状吸水体1会形成密封部1a。另外,优选传送滚筒28也是热滚筒。
要是使转印有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的基材片10尽可能快地与被覆片11合流并粘接一体化,则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可以快地且稳定地固定在规定位置,从而为优选。
因此,如图2(a)所示,在临时支撑滚筒27和压合固定滚筒29之间的位置,在压合固定滚筒29的前面优选设有用于向传送滚筒28的基材片10压接被覆片11的压接滚筒38。该压接滚筒38用油压缸(空压缸也可以,以下同样)39的活塞杆39a支撑,在将被覆片[符号(11)]卷绕在该压接滚筒38上,并从临时支撑滚筒27和传送滚筒28之间出来后,要立刻向转印有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的基材片10压接覆盖被覆片11。随后,通过压合固定滚筒29的压合,在基材片10和被覆片11之间会夹入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并粘接一体化。这里,由于可以用油压缸39调整压接滚筒38的压接力,因此可以对应由于转印在基材片10的上面的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的量而变化的厚度。另外,也可以替代压合固定滚筒29,将上述形成密封部1a的段部形成在压接滚筒38的滚筒面。上述压接滚筒38优选直径为14毫米左右。
如图2(b)所示,也可以替代上述压接滚筒38,在与传送滚筒28的滚筒面之间设有相隔规定间隔t3而接近的圆弧状保护板部件40。
在从向基材片10转印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直至用压合固定滚筒29覆盖被覆片11并压合固定的期间,该保护板部件40会防止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流动。该传送滚筒28的滚筒面和保护板部件40的间隔t3优选设定为0.5-5毫米。
通过该保护板部件40,可以得到稳定地固定在规定位置的片状吸水体1。上述间隔t3如果不足0.5毫米,则过于狭窄,高吸水性树脂粒子12’会堵塞,或者基材片10的内面(上面)的热熔融粘接剂会粘住保护板部件40,从而变得难以控制;如果超过5毫米,则不能实现防止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流动这样的目的。
图5中表示了在上述工序(3)中连续制造的片状吸水体1,(a)是俯视图,(b)是(a)的D-D线放大截面图。
对于上述片状吸水体1,在基材片10和被覆片11之间夹入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并粘接一体化,在相邻的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之间形成有密封部1a。33a是用热熔融粘接剂涂布器33在基材片10上涂布的热熔融粘接剂层,35a是用热熔融粘接剂涂布器35在被覆片11上涂布的热熔融粘接剂层。
上述基材片10和被覆片11优选为透液性的无纺布材料。优选为由亲水性纤维(棉花、人造丝、纤维素等)、通过表面活性剂等对疏水性纤维(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尼龙、聚酰胺等)进行了亲水化处理后的纤维、或者混合这些纤维后的纤维构成的无纺布材料。
上述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可以使用聚丙烯酸盐系、纤维素系、淀粉、聚丙烯腈系、聚酰胺系、聚氨基酸系等用于一次性吸收物品的公知的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对于粒径,优选全部质量的90质量%或以上为粒径37-1000微米,更优选为150-700微米。
上述热熔融粘接剂可以利用烯烃系、橡胶系、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系等公知的热熔融粘接剂,其中橡胶系的热熔融粘接剂具有柔软性,因此优选。涂布方法可以利用涂布机涂布、珠形涂布、螺旋涂布、熔融吹附涂布、欧米加涂布等公知的涂布方法,其中螺旋涂布不会妨碍涂布到基材片10的热熔融粘接剂的吸收速度,因此是有效的;为了使涂布到被覆片11的热熔融粘接剂具有固定稳定性,熔融吹附涂布是有效的。
上述纤维集合体7是,在亲水性的纤维(主要是粉碎浆料纤维)中混合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并成形为规定形状,再用棉纸或透液性的无纺布被覆的通常以一次性吸收物品使用的吸收体。
图6表示在上述工序(5)中连续制造的一次性吸收物品2,(a)是俯视图,(b)是(a)的E-E线放大截面图。
上述一次性吸收物品2是在背片18和顶片19之间夹入吸收体17并粘接一体化而形成的吸尿衬垫形态,但是在该一次性吸收物品2的两侧部也可以设有添设了弹性部件42a的竖立翼片42。另外,为了吻合相配于穿着者的体型,一次性吸收物品2也可以形成葫芦形等形状。
另外,也可以形成设有止粘带的带型一次性吸收物品的形态、沿着腰开口部和左右一对脚开口部设有伸缩弹性部件的短裤型一次性吸收物品的形态。
上述背片18优选不透液性的膜状材料、疏水性的无纺布材料或者它们的复合材料等,顶片19优选透液性的无纺布材料。
上述竖立翼片42优选疏水性的无纺布材料。
上述弹性部件42a可以使用聚氨酯线、聚氨酯膜、天然橡胶等用于一次性吸收物品的公知的伸缩性材料。
如果是如上所述的片状吸水体1的制造装置,则通过设置以抱住滚筒面的状态移动基材片10的传送滚筒28、以抱住滚筒面的状态移动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的同时使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向基材片10转印的临时支撑滚筒27、以及以抱住滚筒面的状态移动被覆片11的同时使基材片10、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和被覆片11粘接一体化的压合固定滚筒29,由于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可以以抱住滚筒面的状态移动的同时向基材片10转印,与自然落下高吸水性树脂粒子12’而形成层状的情况不同,可以防止高吸水性树脂粒子12’弹起,因此可以得到将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稳定地固定在规定位置的片状吸水体1。
另外,由于基材片10、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被覆片11可以以各自抱住滚筒面的状态移动的同时粘接一体化,容易控制各材料10-12的移动速度和粘接工序,同时由于即使狭窄的空间也可以进行控制,从而容易组合到一次性吸收物品2的连续制造生产线中。
进而,如果使传送滚筒28、临时支撑滚筒27和压合固定滚筒29的表面线速度相同,则由于以抱住各滚筒27-29的状态移动的各材料10-12以相同速度移动,因此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难以流动,可以得到稳定地固定在规定位置的片状吸水体1,同时也可以简单地进行控制。特别是,将片状吸水体1的制造装置组合到一次性吸收物品2的制造装置而使用的情况,一次性吸收物品2的制造装置由于片状吸水体1以外的要素的影响,制造速度容易发生变化,因此如果可以以同一线速度控制的部分稍多一些,则容易运转,品质也容易稳定。
另外,由于将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在与基材片10相同方向移动的同时向基材片10转印,因此高吸水性树脂粒子12’不会弹起,可以顺利地转印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
进而,由于向基材片10转印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后在短时间内可以粘接被覆片11,可以在2个片10,11之间快速地封入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因此可以得到稳定地固定在规定位置的片状吸水体1。
另外,由于可以将高吸水性树脂粒子12’收入到各凹沟27a并以保持成层状的状态向基材片10转印,因此与通过自然落下形成层状的情况不同,可以防止高吸水性树脂粒子12’弹起,从而可以得到将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稳定地固定在规定位置的片状吸水体1。由于该凹沟27a分别保持高吸水性树脂粒子12’,因此即使伴随着临时支撑滚筒27的旋转,凹沟27a成为横向或者朝下的情况,高吸水性树脂粒子12’也不会从凹沟27a散出,并且不会污染装置周围。
进而,在向基材片10转印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时,在凹沟27a的底部不会残留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从而可以顺利地全部转印。
另外,由于用导引部件32堵塞凹沟27a的收入口,可以将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以闭合在凹沟27a内的状态向基材片10转印,因此与通过自然落下形成层状的情况不同,可以防止高吸水性树脂粒子12’弹起,从而可以得到将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稳定地固定在规定位置的片状吸水体1。另外,高吸水性树脂粒子12’不会从凹沟27a散出,并且不会污染装置周围。
进而,由于压合固定滚筒29是热滚筒(传送滚筒28也可以是热滚筒),因此片10,11间由于受热可以部分熔合,同时不需要另外设置热滚筒,装置空间变得紧凑,易于控制,从而容易组合到一次性吸收物品2的连续制造生产线中。
另外,如果设置压接滚筒38,则由于在向基材片10转印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后可以立刻覆盖被覆片11并压接,因此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不会流动,可以得到稳定地固定在规定位置的片状吸水体1。
再者,通过将如上所述的片状吸水体1的制造装置组合到一次性吸收物品2的连续制造装置中,可以高速地制造具有将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稳定地固定在规定位置的片状吸水体1的一次性吸收物品2,同时由于可以直进式(inline)地制造片状吸水体1,因此可以提供价格便宜的具有片状吸水体1的一次性吸收物品2。
实施例2图7(a)是多层片状吸水体44的制造装置,图7(b)是多层片状吸水体44的截面图。
如图7(a)所示,基材片10在内面用热熔融粘接剂涂布器33涂布热熔融粘接剂等后,使其抱住基材片侧传送滚筒28(A),同时使从基材片侧料箱31(A)供给的高吸水性树脂粒子12’抱住基材片侧临时支撑滚筒27(A),使形成层状的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转印到基材片10上。
被覆片11在内面用热熔融粘接剂涂布器35涂布热熔融粘接剂等后,使其抱住被覆片侧传送滚筒28(B),同时使从被覆片侧料箱31(B)供给的高吸水性树脂粒子12’抱住被覆片侧临时支撑滚筒27(B),使形成层状的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转印到被覆片11上。
在基材片侧传送滚筒28(A)的基材片10和被覆片侧传送滚筒28(B)的被覆片11之间夹入中间片45。
该中间片45的两面用热熔融粘接剂涂布器46,47分别涂布热熔融粘接剂,再在基材片侧传送滚筒28(A)和被覆片侧传送滚筒28(B)之间将基材片10和被覆片11粘接一体化,从而可以制造多层片状吸水体44。
如果是上述制造装置,只要基材片侧传送滚筒28(A)和被覆片侧传送滚筒28(B)的任意一个是热滚筒,就可以将基材片10、中间片45和被覆片11熔合。
另外,如果使传送滚筒28(A,B)的直径大于临时支撑滚筒27(A,B),则可以确保导入中间片45的空间。此时,为了以相同速度移动各材料10,11,45,需要使传送滚筒28(A,B)慢于临时支撑滚筒27(A,B)旋转。
在作为多层片状吸水体44的截面图的图7(b)中,如果在上下方向的大致相同位置配置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12,则可以一次性熔合基材片10、中间片45和被覆片11,并形成密封部44a,但是并不限于该配置。另外,46a是用热熔融粘接剂涂布器46在中间片45的一个面上涂布的热熔融粘接剂层,47a是用热熔融粘接剂涂布器47在中间片45的另一个面上涂布的热熔融粘接剂层。
上述中间片45优选透液性的无纺布材料,优选为由亲水性纤维(棉花、人造丝、纤维素等)、通过表面活性剂等对疏水性纤维(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尼龙、聚酰胺等)进行了亲水化处理后的纤维、或者混合这些纤维后的纤维构成的无纺布材料。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根据本发明的片状体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以将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这样的粉粒体层稳定地固定在规定位置。该片状体以一次性吸收物品的吸收体为代表,通过改变粉粒体的种类可以适用于各种用途。
权利要求
1.一种片状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在涂布有粘接剂的基材片和被覆片之间夹入粉粒体层并粘接一体化而形成片状体,其特征在于,以各自抱住滚筒面的状态移动所述基材片、粉粒体层和被覆片的同时,使粉粒体层转印到基材片上,然后将基材片、粉粒体层和被覆片粘接一体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粉粒体层向与基材片相同的方向移动的同时转印到基材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片、粉粒体层和被覆片的移动速度被设定为相同或者粉粒体层较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片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基材片转印所述粉粒体层的工序和粘接被覆片的工序在同一滚筒面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片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粒体层为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
6.一种片状体的制造装置,该制造装置在涂布有粘接剂的基材片和被覆片之间夹入粉粒体层并粘接一体化而形成片状体,其特征在于,该制造装置具有以抱住滚筒面的状态移动所述基材片的传送滚筒、将所述粉粒体层以抱住滚筒面的状态移动的同时向基材片转印的临时支撑滚筒、以及以抱住滚筒面的状态移动所述被覆片的同时使基材片、所述粉粒体层和被覆片粘接一体化的压合固定滚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状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滚筒、临时支撑滚筒和压合固定滚筒的表面线速度被设定为相同或者临时支撑滚筒较慢。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片状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临时支撑滚筒的滚筒面形成有用于收入所述粉粒体层并使所述粉粒体层以保持成层状的状态移动的凹沟。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片状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临时支撑滚筒的滚筒面对置地设有保持所述粉粒体层用的导引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片状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固定滚筒和传送滚筒的至少一者为热滚筒。
11.根据权利要求6-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片状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合固定滚筒的前面设有向所述传送滚筒的基材片压接被覆片的压接滚筒。
12.根据权利要求6-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片状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送滚筒上设有防止所述粉粒体层流动的保护板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片状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滚筒的滚筒面和保护板部件的间隔设定在0.5-5毫米的范围内。
14.根据权利要求6-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片状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粒体层为高吸水性树脂粒子层。
15.一种使用了片状体的一次性吸收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透液性的顶片和不透液性的背片之间夹入用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片状体并粘接一体化,制造一次性吸收物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片状体(1)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在涂布有粘接剂的基材片(10)和被覆片(11)之间夹入粉粒体层(12)并粘接一体化而形成片状体(1),其特征在于,以各自抱住滚筒面的状态移动所述基材片(10)、粉粒体层(12)和被覆片(11)的同时,使粉粒体层(12)转印到基材片(10)上,然后将基材片(10)、粉粒体层(12)和被覆片(11)粘接一体化。根据本发明,粉粒体层可以稳定地固定在规定的位置。
文档编号A61F13/472GK1819811SQ20048001967
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31日
发明者森浦理, 丸畠和也 申请人:利卫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