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痹丸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08850阅读:8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痹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成药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各种关节病症的通痹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关节病症名目繁多,诸如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肩周炎、骨质增生等等,是一种常见且难以根治的疾病。祖国医学认为这类病的发病原因多为内因肝肾不足,外感风、寒、湿、热,从而引起气滞血瘀所致。临床症状多为颈、肩、腰、腿疼痛,周身麻木,肌肉、关节、筋骨酸痛,屈伸不利,活动受限等。中医多采用固本散寒、祛风除湿、宣通脉络的治疗原则。通常采用中药汤剂、大活络丸、抗骨质增生丸、颈复康、腰痛宁等中药方剂和中成药等。而目前治疗这类病症的新药仍在不断推出,中国专利中也有若干这类新技术公开。然而,现实生活中仍有诸多关节病久治不愈,临床就医者病程在3个月以内者甚少,许多病人痛苦不堪。这说明,现有药物尚不能完全满足此类病症的治疗需要,祖国医学宝库有待于进一步发掘,临床需要更好的新药问世,以解除更多病痛之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临床需要,提供一种疗效显著的用于治疗各种关节病症的通痹丸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通痹丸,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鹿衔草浓缩干粉10g,乌星制苍术10g,川牛膝10g,生乳香10g,生没药10g,全蝎10g,白僵蚕10g,白花蛇10g,甲珠20g,制马前子200g。
一种通痹丸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步骤完成(1)取干燥鹿衔草60g,加水120g,浸泡3小时后文火煮40分钟,待冷除渣过滤,滤液加热浓缩成糊状,干燥得鹿衔草浓缩干粉;
(2)取干品生川乌10g,生附子10g,生南星20g,生姜5g,加水450g,米醋15g,浸泡6小时后文火煮20分钟,去渣得药水备用,再取生苍术若干,并以1g苍术3ml药水的比例浸泡6小时后晾干得乌星制苍术;(3)按鹿衔草浓缩干粉10g,乌星制苍术10g,川牛膝10g,生乳香10g,生没药10g,全蝎10g,白僵蚕10g,白花蛇10g,甲珠20g,制马前子200g组方配伍,共为细粉,等量蜂蜜,常规成丸1200粒。
本发明成药理念在于虽然关节病名目繁多,但归纳起来皆属中医痹症范畴。中医治“痹”源远流长,当今医学,科技发展,手段先进,新药层出不穷,可是,为什么诸多关节病却久治不愈呢?本发明人积三十余年临床经验得出两点其一,在患者方面,病之初受起居环境、生活条件、工作性质、劳动强度、跌扑损伤情况等因素影响,本人能忍则忍,能推则推,得就则就,因而延误病情,致使初患成久疾。其二,在医疗方面,通阅医籍,遍览上市方药,其理论认识,施治方法皆大同小异,不外采用固本散寒、祛风除湿、宣通脉络等方法,九九归一,重蹈覆辙,这样自然就会药效近似,因此,难以在治疗效果上出现突破。鉴于此,本发明更新理念,在治疗关节病上立足“久”字,着眼“痛”字。即病程久,其病因、病机、病症都会发生质的变化,疼痛则是患者的第一大碍,正所谓病邪久羁,留而不去,血行不畅,津液凝结,瘀阻不通,不通则痛,痛极则无功,无功则用废也。此时若再只顾一味地祛风、散寒、除湿则很难奏效。故本发明主要采用活血、化瘀、止痛的治疗原则,通过减轻或消除疼痛,使受限的肢体和关节随之活动起来,导致血液循环流畅,能量增加,神经功能恢复,这时,什么风、寒、湿等外邪自然清除,从而达到血行风自灭,瘀去肿则消,痛则已之目的。
方中马前子兴奋中枢增进血液循环,药效猛烈,能搜筋骨入骨介之风湿,祛皮里肉外凝结之痰毒,开通经络止痛之功效远胜它药;穿山甲性善走窜,功专散血消肿,攻坚排脓,搜风通络直达病所;乳香专活血,没药长散血,二药合用推陈致新,达瘀血除新血生,肿消痛止自有补益之妙;白花蛇功专祛风湿通经络扩张血管,不论新久皆效;川牛膝补益肝肾散瘀止痛,活血通络利关节;鹿衔草补腰肾强筋骨祛风湿之力最适于年老体弱用之,浓缩干燥品,更是汲取精华,加大剂量,增强药效;苍术《本经》中曰“主风寒湿痹死肌痛疸”,为去湿要药,用乌附星制之,意在借用乌附星之辛烈峻猛之力,增强其祛风散寒之功;全蝎、僵蚕均能祛风解痉化瘀散结,且能扩张血管,抗惊厥,较重的风湿痹痛必不可少,又能对抗马前子的毒副作用。故上药合用共凑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祛风散寒,除湿消肿,通百骸,利关节,复体用之功效。适用于各种关节病痛,只要按疗程服用无不凑效。
本药服用方法因药力峻猛,故应视患者对药物的耐受程度而定,一般年老体弱病势较轻者,每次一粒,每日2-3次,年轻体壮或病势较重耐受力强者,每次两粒,每日2次,120粒为一疗程。饭后白开水送服。
疗效标准治愈病灶局部及受累部位酸、麻、肿、痛感完全消失,活动自如,功能恢复,6个月以上未见复发者。显效酸、麻、肿、痛感基本消失,功能基本恢复,但症状偶有复发,用药后症状又消失,功能随之恢复者。有效酸、麻、肿、痛感部分消失,活动力度及功能有所改善,但易复发者。无效诸症无明显改善者。
治疗效果本组病历共1013例,其中男582例,女431例;30-40岁169例,41-70岁768例,71-80岁76例;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406例,老年性退行性关节炎109例,颈椎病(综合)167例,腰间盘突出155例,腰肌劳损56例,坐骨神经痛38例,肩周炎42例,骶椎(隐)裂8例,梨状肌综合症13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2例,强直性脊柱炎2例,中风后遗症8例。病程最长者33年,最短者1个月。通过用本药治疗,治愈952例,显效38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9.8
典型病例例1,秦玉甫,男,51岁,住承德县新杖子乡,建筑工人。1998年11月7日就诊,搀扶入室。自述腰部时好时坏疼痛3年余,始只腰痛,逐渐加重,近年来右侧腰髋部疼痛较重,连及右大腿外侧,有时小腿也有牵拉感,酸软麻木无力,一个月来,平仰卧可以,但不能翻身起坐。查仰卧状尚可,转侧困难,不能起坐,搀扶直立后腰部及右骶部疼痛较重,侧曲受限,L2-S1右侧弯,L3-L5后凸,椎棘旁压痛明显,并向右腿及足跟放射。直腿抬高试验(+),右大腿肌肉比左侧松弛无力,膝及跟腱反射亢进,右母趾背伸无力。疑为腰椎侧弯腰间盘突出,嘱其拍片。次日承德附属医院片示L1-L2为右侧弯曲,L3-L5生理前凹消失,L3-L5间盘后凸,且椎棘唇样变,椎间隙狭窄,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增生。给予本药通痹丸治疗2丸/次2次/日,一个疗程后。12月5日患者自来复诊,曰诸症均减轻,走路自如。继服一个疗程后,1999年1曰16日,患者自来买药,曰诸症皆无,为巩固再服一个疗程。后追访至今未复发。
例2,张志发,男,52岁,住承德市双桥区,司机。2002年3月14日就诊,主诉因车坐破旧不平时而自觉臀部不适月余,未引起重视,半月前因下车不慎,坠蹲在地,从此右臀部及下肢疼痛逐渐加剧,甚则如刀割难忍,且沿下肢后外侧出现串麻痛,重时不能翻身。视其跛行,明显外“八”字,外旋鸭步。查腰部无明显压痛及扣击痈,右臂部环跳穴处压痛明显,可触及明显条索状肌束,右侧直腿抬高试验60°前明显疼痛,超过60°时明显减轻。梨状肌紧张试验(+),诊断为梨状肌综合症。届时患者自曰,发病后在某医院找专家看过也诊为此病,用舒筋活血药、万通筋骨片、又针灸10天均无效,经人介绍来此就诊。嘱其服本药通痹丸2丸/次2次/日。一个疗程即愈。
例3,江岸,男,38岁,住承德市滦河镇,承钢工人,2003年8月15日就诊。诉腰部和臀部疼痛半年余,时发时止,腰部转侧前屈和侧弯时疼痛加重,且伴向右膝上放射痛,经几处治疗,先后针灸15天,按摩10天,服双氯灭痛、腰痛宁、风湿骨痛片、风湿马前片等均未见效。经人介绍来此就诊。刻诊,腰背部疼痛,臂部疼伴右膝上放射痛,腰部不能大幅度活动,休息时则缓解。查右侧腰肌紧张,第三腰椎横突尖部有明显压痛,右侧尤甚,右臂部肌有明显条索状物,直腿抬高试验(+),患者做腰旋和前屈时疼痛明显加重,腹压增加不加重疼痛。印象为第三腰椎综合症,嘱其拍片。次日X线片示第三腰椎横突明显增长,右侧突出肥大,诊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嘱服本药通痹丸2丸/次2次/日。一个疗程,9月17日复诊,诸症已除,再服半个疗程药以巩固。
例4,马晓云,女,63岁,住承德市双塔山,丝绸厂工人,2003年9月2日就诊,步履蹒跚,跛行入室。曰双膝疼痛17年,近两年加重,上坡过坎或走路多时严重,休息几天则减轻,膝关节屈伸时发紧。查双侧膝关节肿胀明显,左比右重,双膝眼饱满,屈伸运动受限,股四头肌轻度萎缩,膝关节内侧压痛明显,髌骨研磨试验(+)。视其两个月前X线片示,膝关节内胫骨棘变尖,关节边缘唇样变,右关节间隙变窄,印象为老年退行性(增生性)膝关节炎。询其治疗过程曰多年来曾针灸、电疗、服各种药多得很,如风湿骨痛片、万通筋骨片、抗骨增生片、木瓜丸等,还曾打封闭3次终未好转。嘱服本药通痹丸2丸/次2次/日1个疗程好转,4个疗程治愈。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通痹丸产品。本发明提供的通痹丸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鹿衔草浓缩干粉10g,乌星制苍术10g,川牛膝10g,生乳香10g,生没药10g,全蝎10g,白僵蚕10g,白花蛇10g,甲珠20g,制马前子200g。
实施例2,通痹丸制备方法。制备前述通痹丸的方法具体由下述步骤完成(1)取干燥鹿衔草60g,加水120g,浸泡3小时后文火煮40分钟,待冷除渣过滤,滤液加热浓缩成糊状,干燥得鹿衔草浓缩干粉;(2)取干品生川乌10g,生附子10g,生南星20g,生姜5g,加水450g,米醋15g,浸泡6小时后文火煮20分钟,去渣得药水备用,再取生苍术若干,并以1g苍术3ml药水的比例浸泡6小时后晾干得乌星制苍术;(3)按鹿衔草浓缩干粉10g,乌星制苍术10g,川牛膝10g,生乳香10g,生没药10g,全蝎10g,白僵蚕10g,白花蛇10g,甲珠20g,制马前子200g组方配伍,共为细粉(中国药典8-9号筛),再用等量蜂蜜,依蜜丸药的常规制备方法制成1200粒药丸,其中每丸重0.5g。
该通痹丸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祛风散寒,除湿消肿,通百骸,利关节,复体用之功效。适用于各种关节病痛。
权利要求
1.一种通痹丸,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鹿衔草浓缩干粉10g,乌星制苍术10g,川牛膝10g,生乳香10g,生没药10g,全蝎10g,白僵蚕10g,白花蛇10g,甲珠20g,制马前子200g。
2.一种通痹丸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步骤完成(1)取干燥鹿衔草60g,加水120g,浸泡3小时后文火煮40分钟,待冷除渣过滤,滤液加热浓缩成糊状,干燥得鹿衔草浓缩干粉;(2)取干品生川乌10g,生附子10g,生南星20g,生姜5g,加水450g,米醋15g,浸泡6小时后文火煮20分钟,去渣得药水备用,再取生苍术若干,并以1g苍术3ml药水的比例浸泡6小时后晾干得乌星制苍术;(3)按鹿衔草浓缩干粉10g,乌星制苍术10g,川牛膝10g,生乳香10g,生没药10g,全蝎10g,白僵蚕10g,白花蛇10g,甲珠20g,制马前子200g组方配伍,共为细粉,等量蜂蜜,常规成丸1200粒。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药通痹丸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痹丸是由鹿衔草浓缩干粉10g,乌星制苍术10g,川牛膝10g,生乳香10g,生没药10g,全蝎10g,白僵蚕10g,白花蛇10g,甲珠20g,制马前子200g等原料药制成的。其制备方法包括制取鹿衔草浓缩干粉和乌星制苍术以及依照前述组方常规制备蜜丸的几个过程。该通痹丸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祛风散寒,除湿消肿,通百骸,利关节,复体用之功效。适用于诸如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肩周炎、骨质增生等各种关节病痛。
文档编号A61K9/20GK1739621SQ200510012780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30日
发明者程玉峰 申请人:程玉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