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用于肝胆性疾病和药物研发的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4795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作用于肝胆性疾病和药物研发的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实验医学中用于基础研究和实验药理学以及药物研发的一种新型实验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胆道疾病以发病率高,并发症多,治疗复杂而困扰着人类健康。肝胆疾病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病生理变化复杂,是其广大医务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认识疾病的发病机理和选择最佳的治疗手段,最关键的是利用相似的动物模型,进行病生理研究和药效学研究,以达到治愈其疾病的目的。目前临床上胆道疾病发病率高,并发症也高,治疗复杂,而探讨其基础研究时,现有的动物模型有很大的局限性,常采用大批量的实验动物靠不同时点成批活杀、收集标本的方法,工作量大,费用高,且组间动物差异难以控制,又不能动态的反映动物体内的代谢变化,而失去实验的意义。
综合上述现存的问题,本发明人结合多年来对肝胆疾病综合指标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动物模型的改进探索。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在体的能动态反映肝胆代谢指标的活体动物模型,以利于肝胆疾病的病生理研究和肝胆疾病的治疗药物研发的动物模型,以达到适合于药理学、药效学观察的新型胆汁动态观测的实验动物模型,提供一种制作用于肝胆性疾病和药物研发的动物模型的方法及模型应用。
本发明是制作用于肝胆性疾病研究的实验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应用,其方法包括,选用实验用鼠、兔、狗、猴,采取常规的外科手术方法,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不同规格的引流导管,行腹部正中切口,将引流导管的输出端1,插入胆总管并固定,经皮下绕行经过动物的颈后部再回到腹部的另一侧,输入端2插入近端空肠,缝合固定于空肠肠壁,形成“背负式”胆肠循环引流通道,引流导管的中部形成开放式插接口,其插接口3由相同直径的金属管相连,置留在动物的颈后部,而形成一种活体置留循环引流导管的可动态观察试验指标的动物模型。
本发明的引流导管为采用医用硅橡胶、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不同规格的引流导管,并配置具有与引流导管内径相同的外径的金属管或金属棒4,连接插接口3。
本发明方法提供的实验动物模型适用于肝胆疾病基础性研究,还适用于肝胆性疾病的新药研发及试验药理学、药效学的多项指标的研发的实验性动物模型的应用。
该实验动物模型的优点在于①该模型动物不影响胆汁肝肠循环,并保持原有肝胆正常生理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稳定。
②便于长期动态观察和随机收取胆汁。
③在模型基础上,通过在体外连接引流导管的简单处理可随机建立胆道感染、狭窄、梗阻以及梗阻后再通等多种肝胆疾病实验动物模型。
④适合于肝胆性疾病的新药研发及试验药理学、药效学的多项指标的研发。

图1是动物胆道插管和空肠插管局部解剖示意图;图2是动物在体经导管胆肠内引流术示意图;图3是动物颈背部导管插接口示意图。
图中所示1输出端;2输入端;3插接口;4金属管或金属棒。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发明实验动物模型的具体制作方法一种适用于肝胆性疾病研究的实验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选用实验用鼠、兔、狗、猴,采取常规的外科手术方法,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不同规格的引流导管,行腹部正中切口,将引流导管的输出端1,插入胆总管并固定,经皮下绕行经过动物的颈后部再回到腹部的另一侧,输入端2插入近端空肠,缝合固定于空肠肠壁,形成“背负式”胆肠循环引流通道,引流导管的中部形成开放式插接口3,置留在动物的体外颈后部,其插接口3由具有与引流导管内径相同的外径的金属管或金属棒4相连,形成体外插接口3,而形成一种活体置留循环引流导管的可动态观察试验指标的动物模型。
本发明的引流导管为采用医用硅橡胶、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不同规格的引流导管,并配置具有与引流导管内径相同的外径的金属管或金属棒4,连接插接口3,插接口留置于动物体外。
实施例2如图1-3所示,以大鼠为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模型的建立[1]Wistar大鼠称重后以10%水和氯醛(1.5ml/100g体重)腹腔注射麻醉。
(2)皮下隧道的建立颈部背侧剃毛,碘伏消毒,铺无菌巾,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刀片戳空至皮下(两孔,间距1.0cm),用直径0.8mm的导丝经颈背侧孔沿皮下窦道至腹侧剑突下,穿出皮肤。将引流导管(外径0.8mm,内径0.6mm)套在导丝上,在导丝的牵引下经皮下窦道分别将导管输出端1、输入端2引至腹部切口处。
(3)经体外胆肠内引流术将大鼠仰卧固定于手术台,腹部剃毛,碘伏消毒,铺无菌巾,在无菌操作下行剑突下正中切口,逐层进腹。将十二指肠第一段移至切口间,将预留的导管输出端1从十二指肠前壁荷包线内经十二指肠乳头逆行插至第一肝门胆管内,结扎荷包线。提出近段空肠,于距菜氏韧带1.5cm处,在肠系膜对侧缘用5-0无损伤缝合线作荷包,肠壁戳空,将硅胶管输入端2插入空肠远端约2.5cm,结扎荷包固定。近端空肠浆肌层缝合包埋硅胶管约1.0cm。逐层关腹,将硅胶管埋于皮下,术毕。即形成符合胆道生理功能的“经导管的胆肠内引流术”的动物模型;如制作胆道梗阻型动物模型,则将插接口3处的金属管4改为金属棒,即形成胆道梗阻型动物模型。
该实验动物模型的优点在于⑤模型动物不影响胆汁肝肠循环,并保持原有肝胆正常生理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稳定。
⑥便于长期动态观察和随机收取胆汁的动物模型。
⑦在模型基础上,通过在体外对导管插接口的简单处理可随机建立胆道感染、狭窄、梗阻以及梗阻后再通等多种肝胆疾病实验动物模型。
⑧适合于肝胆性疾病的新药研发及试验药理学、药效学的多项指标的研发。
实施例3参考附图再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模型,并不局限于本发明,以实验家兔为例(1)家兔称重后以20%氨基甲酸乙脂(1g/kg体重)耳缘静脉注射麻醉。
(2)皮下隧道的建立颈部背侧剃毛,碘伏消毒,铺无菌巾,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刀片戳空至皮下(两孔,间距2mm),用直径2.0mm的导丝经颈背侧孔沿皮下穿隧道至腹侧剑突下,穿出皮肤。将引流导管(外径2.0mm,内径1.5mm)套在导丝上,在导丝的牵引下穿过皮下窦道,将导管输出端1、输入端2引至腹部切口处。
(3)经体外胆肠内引流术将兔仰卧固定于手术台,腹部剃毛,碘伏消毒,铺无菌巾,在无菌操作下行剑突下正中切口,逐层进腹。将十二指肠第一段移至切口间,将预留的导管输出端1从十二指肠前壁荷包线内经十二指肠乳头逆行插至第一肝门胆管内,结扎荷包线。提出近段空肠,于距菜氏韧带15cm处,在肠系膜对侧缘用3-0无损伤缝合线作荷包,肠壁戳空,将硅胶管另一端插入空肠远端约5cm,结扎荷包固定。近端空肠浆肌层缝合包埋硅胶管约2cm。逐层关腹,术毕。
实施例4、实验动物模型的具体应用标本收集术后1,3,7,14天各时相点,每日上午经兔颈后导管插接口3无菌收取胆汁标本2ml,立刻置于-70℃超低温冰箱冻存待测。手术中抽取家兔胆管胆汁2ml(-70℃超低温冰箱冻存待测)作为正常对照。
标本检测及方法
(1)总胆红素(TB)、游离胆红素(UCB)重氮试剂法测定[3](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并计算出游离胆红素/总胆红素的比值。
(2)总胆汁酸(TBA)酶比色法测定[4](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3)钙离子(Ca2+)甲基麝香草酚蓝比色法测定[5](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用Excel软件绘图。
结果模型组胆汁中TB、UCB、UCB/TB的动态变化情况(见表1-1)。模型组胆汁中TB、UCB、UCB/TB术后各时相虽然较正常对照略有波动(见图1-1),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1模型组胆汁TB、UCB、UCB/TB动态变化(x±s)
注各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权利要求
1.制作用于肝胆性疾病和药物研发的动物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选用实验用鼠、兔、狗、或猴,采取常规的外科手术方法,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引流导管,行腹部正中切口,将引流导管的一端,插入胆总管并固定,经皮下绕行经过动物的颈后部再回到腹部的另一侧,插入近端空肠,缝合固定于空肠肠壁,形成“背负式”胆肠循环引流通道,引流导管的中部形成开放式插接口,其插接口由金属管相连,置留在动物的颈后部,而形成一种活体置留循环引流导管的可动态观察试验指标的动物模型。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制作动物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引流导管为采用医用硅橡胶、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引流导管,并配置具有与导管内径相同的外径的金属管或金属棒,连接插接口。
3.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作的动物模型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模型适用于肝胆疾病基础性研究,还适用于肝胆性疾病的新药研发及试验药理学、药效学的多项指标的研发的实验性动物模型的应用。
全文摘要
制作适合临床医学、基础病生理研究、在体的能动态反映肝胆代谢指标的实验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其应用。选用实验用鼠、兔、狗、猴,手术方法行腹部正中切口,将引流导管的一端,插入胆总管并固定,经皮下绕行经过动物的颈后部再回到腹部的另一侧,插入近端空肠,缝合固定于空肠肠壁,形成“背负式”胆肠循环引流通道,引流导管的中部形成开放式插接口,其插接口由金属管或棒相连,置留在动物的颈后部,而形成活体置留循环引流导管的可动态观察试验指标的动物模型。该模型适用于肝胆疾病基础性研究,还适用于肝胆性疾病的新药研发及试验药理学、药效学的多项指标的研发的实验性应用。该模型动物不影响胆汁肝肠循环,便于长期动态观察和随机收取胆汁。
文档编号A61K49/00GK1733315SQ20051001497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5日
发明者崔乃强, 孙百军, 李东华 申请人:崔乃强, 孙百军, 李东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