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软胶囊及其制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001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软胶囊及其制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软胶囊及其制备。
背景技术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的软骨逐渐退化,细胞的弹性减小,骨关节在不知不觉中被磨损,尤其是活动量较大的颈、腰、膝关节、足跟、损伤的关节软骨在没有血管供给营养时,就很难修复,这时在关节软骨的周围血液循环比较旺盛,就会出现代偿性软骨增长,此即为骨质增生的前身,时间久了,增生的软骨又被钙化,这就是骨质增生,也叫骨刺。骨质增生是是当前国内外极为普遍的一种疑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一是病程缓慢时间较长,二是疼痛难忍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三是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
骨刺平是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成方制剂》第11册,剂型为糖衣片剂。中国专利申请号03124424.4的一种骨刺平丸及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基于骨刺平原配方将骨刺平制成丸剂的方法。
本发明给出了将骨刺平配方制成软胶囊、分散片的制备方法,满足了人们对剂型选择的需求,所得骨刺平制剂生物利用度及药效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基于传统中药的配方药材提取物中加适量辅料,而提供一种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及药效的治疗骨质增生的滴丸、或软胶囊、或分散片。
本发明的骨刺平组方重量配比为黄精180~220g独活80~120g 威灵仙80~120g 鸡血藤280~320g骨碎补280~320g 熟地黄280g~320g 两面针80~120g 川乌(制)80~120g锁阳80~120g 狗脊180~220g枸杞子80~120g 莱服子80~120g,优选如下配比黄精200份独活100份威灵仙100份鸡血藤300份骨碎补300份 熟地黄300份 两面针100份川乌(制)100份锁阳100份狗脊200份枸杞子100份莱服子100份本发明治疗骨质增生的软胶囊是这样制成的制剂的药材组份重量配比为黄精200份 独活100份 威灵仙100份 鸡血藤300份骨碎补300份 熟地黄300份 两面针100份 川乌(制)100份锁阳100份狗脊200份枸杞子100份莱服子100份i)制备骨刺平干浸膏取黄精、独活、威灵仙、鸡血藤、骨碎补、熟地黄、两面针、川乌(制)、锁阳、狗脊、枸杞子、莱服子等十二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25℃),喷雾干燥,制成干浸膏,备用。
ii)调制囊液取上述骨刺平干浸膏,加入分散介质、防腐剂、助悬剂、乳化剂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搅拌均匀,研磨均质,即得软胶囊囊液。
iii)压制或滴制成软胶囊用软胶囊压制或滴制设备将囊液包封于甘油、明胶、水等组成的囊材中,即得软胶囊。
制成软胶囊的分散介质为橄榄油或其他天然植物油,或是甘油三酯油类,或油酸山梨醇酯,或油酸甘油酯∶丙二醇按重量比为90∶10的混合物,或椰子油C8/C10甘油单酯或双酯,或椰子油C8/C10丙二醇酯,或椰子油甘油三酯,或纯化乙酰化的单甘油酯,或油酸甘油酯,或亚油酸甘油酯,或聚乙二醇月桂酸甘油酯,或纯化向日葵油单甘油酯等的一种或多种。
制成软胶囊的助悬剂为能增加分散介质粘度的固体物质,如蜂蜡或单硬脂酸铝或乙基纤维素、或卡伯波树脂等一种或两种;制成软胶囊的防腐剂为甘油、或丙二醇或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或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或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或对羟基苯甲酸丁酯、或对羟基苯甲酸苄酯、或对羟基苯甲酸苯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或最佳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各辅料优用量为骨刺平浸膏190g,(即2000g药材所得的药材提取物)与分散介质(80~320g)、助悬剂(4~55g)、防腐剂(0.1~5g)制成软胶囊;选用量为分散介质为橄榄油,用量210g;其助悬剂为蜂蜡∶卡伯波树脂(Carbopol树脂)3∶1的混合物,用量25g。
本发明治疗骨质增生的分散片是这样制成的1)制备骨刺平干浸膏取黄精、独活、威灵仙、鸡血藤、骨碎补、熟地黄、两面针、川乌(制)、锁阳、狗脊、枸杞子、莱服子、等十二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25℃),喷雾干燥,制成干浸膏,备用。
2)制备分散片制备分散片取上述提取物190g,加入填充剂及部分崩解剂混合均匀,以润湿剂润湿制粒,干燥,整粒,加入其余的剩余崩解剂和润滑剂、混合均匀,压片,即得分散片,或压片后包衣,即得包衣分散片。
其分散片中的崩解剂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等的一种或几种。
分散片中的粘合剂是40%乙醇~95%乙醇溶液或淀粉浆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
分散片中填充剂为淀粉,或乳糖或微晶纤维素,或预焦化淀粉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分散片中的润滑剂是硬脂酸镁,或微粉硅胶,或滑石粉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其分散片中的崩解剂为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5∶4.5)的混合物;粘合剂是3.5%聚乙烯吡咯烷酮的70%乙醇溶液;填充剂为淀粉∶预焦化淀粉(3∶2);分散片中的润滑剂是微粉硅胶;填充剂用量为120~350g,崩解剂用量为8~60份;或填充剂用量优选为210g,崩解剂用量为35g。
本发明治疗骨质增生滴丸是这样制成的(1).制备骨刺平干浸膏取黄精、独活、威灵仙、鸡血藤、骨碎补、熟地黄、两面针、川乌(制)、锁阳、狗脊、枸杞子、莱服子、等十二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25℃),喷雾干燥,制成干浸膏,即得。
(2).滴丸制备取滴丸基质加热融化,加入步骤1制得的药材提取物干膏粉190g与之混合均匀,在50℃~90℃条件下保温,混合均匀,滴入冷却剂中成形,除去冷却液即得滴丸,或再经包衣工艺制成包衣滴丸。
其滴丸中的基质是聚乙二醇6000,还可以为分子量由2000~12000的聚乙二醇,或聚氧乙烯单硬脂酸,或硬脂酸钠或甘油明胶,或泊洛沙姆或硬脂酸,或单硬脂酸甘油脂,或虫腊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优选使用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9300=5∶1的混合物,用量为200~450g;或优选用量为320g;其滴丸中的冷却剂为二甲基硅油或液体石蜡或茶油或菜油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本发明的效果骨刺平治疗腰椎骨质增生临床总结为客观评价骨刺平治疗骨质增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我院骨科门诊2003年3以来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的试验方法,软胶囊组(服骨刺平软胶囊)87例(男53例,女34例)、分散片(服骨刺平分散片)组85例(男54例,女31例)、对照组(服骨刺平片)43例(男26例,女17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1各组性别比较

各组在性别上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检验,具有可比性(P>0.05)。
1.1.2各组年龄比较

各组年龄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
1.2诊断标准凡入选的患者均有腰痛或伴腿痛、腿麻;并经X线片或CT确诊为腰椎骨质增生者。
1.3排除标准(1)经实验室、B超、CT检查确诊或可疑为肿瘤者;(2)因不配合而中断治疗者;(3)孕妇不作为受试对象。
2治疗及观察方法2.1治疗方法软胶囊组口服骨刺平软胶囊,1次5粒,1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
分散片组口服骨刺平分散片,1次5片,1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
对照组口服骨刺平片,1次5片,1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
2.3观察方法全部思者治疗前后均进行一次X线片或CT检查。所有病例每10日作一次包括腰痛、下肢痛、下腰麻木、腰椎、下肢功能馈况、拉赛格征、椎旁压痛、舌苔、脉象变化情况的详细记录。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X2检验。
3治疗结果3.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制定的《新药(中药)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判定标准制定。痊愈疼痛消失,肌肉紧张与痉挛消失节严重,腰部活动恢复正常,无压痛点,可以恢复原来工作。有效腰脊柱活动正常或基本正常,腰部无压痛或压痛轻微,工作与生活不受影响,疲劳后偶见轻度疼痛。无效症状与体征改善较少或无改警。
3 两组疗效及复发率比较表4 病例疾病疗效比较(例)

经统计学处理,各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优于对照组。
3.3各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各组3种主要症状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
表4 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例)

经统计学处理,各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优于对照组。
试验结论腰椎骨质增生属中老年的常见、多发病,常引起腰部及下肢功能障碍。现代医学认为是椎体退行性变所致骨刺压迫腰部血管、神经组织所致。目前西医治疗本病的主要本病属中医之“痹症”、“腰痛”范畴,多因少年过早负重、中年劳力过度,或外伤损筋伤骨致气滞血密,或先天禀赋不足,年高体弱,房劳过度,妇女妊娠多产,致肝肾亏损,脉络空虚,复感风寒湿邪,使营卫气血不和,经脉筋骨失于儒养或闭塞不通引起腰痛、下肢痈或下肢麻,严重者佝偻屈背、腰椎变形,行走困难,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素问》称“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急矣”,指出腰痛与肾相关。肾主骨,肝主筋,筋附骨、中年以上,肝肾渐衰。肾虚骨失所养,肝虑筋失滋荣,慢性劳损。加以外伤及风咳湿邪侵袭,可诱发或加重病情;本病多为本虚标实,治宜法邪通络补虚固本。骨刺平补精壮髓,壮筋健骨,通络止痛。
骨刺平治疗腰椎骨质增生在临床的应用中疗效比较满意,有效率高,疗程短,无不良反应,是一个比较安全、有效的药物。骨刺平软胶囊、分散片等在消除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优于骨刺平片,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骨刺平片)(P<0.05)。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骨刺平滴丸的制备组份重量配比黄精200g独活100g威灵仙100g鸡血藤300g 骨碎补300g熟地黄300g 两面针100g 川乌(制)100g 锁阳100g 狗脊200g枸杞子100g 莱服子100g,上述药材约制得190g干浸膏粉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9300(5∶1) 200g制成 5000粒制备药材提取物取黄精、独活、威灵仙、鸡血藤、骨碎补、熟地黄、两面针、川乌(制)、锁阳、狗脊、枸杞子、莱服子、等十二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25℃),喷雾干燥,制成干浸膏,即得。
制备滴丸药材提取物粉碎至80目,取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9300(5∶1)水浴60~85℃加热融化,加入药材提取物的细粉,混合均匀,趁热滴入二甲级硅油冷却液中,滴制成滴丸,除去冷却液,即得商品滴丸。
实施例2骨刺平滴丸的制备组份重量配比黄精200g独活100g威灵仙100g鸡血藤300g 骨碎补300g熟地黄300g 两面针100g 川乌(制)100g 锁阳100g狗脊200g枸杞子100g 莱服子100g,上述药材约制得190g干浸膏粉聚乙二醇6000450g制成5000粒步骤一制备药材提取物取黄精、独活、威灵仙、鸡血藤、骨碎补、熟地黄、两面针、川乌(制)、锁阳、狗脊、枸杞子、莱服子、等十二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25℃),喷雾干燥,制成干浸膏,即得。
步骤二制备滴丸药材提取物粉碎至100目,取聚乙二醇6000水浴85℃加热融化,加入药材提取物的细粉,混合均匀,趁热滴入二甲级硅油冷却液中,滴制成滴丸,除去冷却液,即得商品滴丸。
其滴丸中的基质是聚乙二醇6000,还可以为分子量由2000~12000的聚乙二醇,或聚氧乙烯单硬脂酸,或硬脂酸钠或甘油明胶,或泊洛沙姆或硬脂酸,或单硬脂酸甘油脂,或虫腊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优选使用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9300=5∶1的混合物,用量为200~450g;或优选用量为320g;其滴丸中的冷却剂为二甲基硅油或液体石蜡或茶油或菜油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实施例3骨刺平滴丸的制备组份重量配比黄精200g 独活100g威灵仙100g鸡血藤300g 骨碎补300g熟地黄300g 两面针100g 川乌(制)100g 锁阳100g 狗脊200g枸杞子100g 莱服子100g,上述药材约制得190g干浸膏粉聚乙二醇6000 320g制成 10000粒滴制条件为滴制时保持药材提取物与基质的混合物于75~90℃,冷却柱有效柱长110厘米,冷却液6℃,滴速每份钟50滴,滴管口外径2.6mm,内径2.2mm。
实施例4骨刺平滴丸的制备组份重量配比黄精200g独活100g威灵仙100g鸡血藤300g 骨碎补300g熟地黄300g 两面针100g 川乌(制)100g 锁阳100g 狗脊200g枸杞子100g 莱服子100g,上述药材约制得80g干浸膏粉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9300(5∶1) 180g制成 2000粒制备药材提取物取黄精、独活、威灵仙、鸡血藤、骨碎补、熟地黄、两面针、川乌(制)、锁阳、狗脊、枸杞子、莱服子、等十二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25℃),加入65%乙醇等倍量,搅匀,静置24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25℃),喷雾干燥,制成干浸膏,即得。
制备滴丸药材提取物粉碎至80目,取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9300(5∶1)水浴60~85℃加热融化,加入药材提取物的细粉,混合均匀,趁热滴入二甲级硅油冷却液中,滴制成滴丸,除去冷却液,即得商品滴丸。
实施例5骨刺平软胶囊的制备组份重量配比黄精200g独活100g威灵仙100g鸡血藤300g 骨碎补300g熟地黄300g 两面针100g 川乌(制)100g 锁阳100g 狗脊200g枸杞子100g 莱服子100gi)制备骨刺平干浸膏取黄精、独活、威灵仙、鸡血藤、骨碎补、熟地黄、两面针、川乌(制)、锁阳、狗脊、枸杞子、莱服子等十二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25℃),喷雾干燥,制成干浸膏,备用;辅料 蜂蜡 55g;橄榄油320g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5g制成 1000粒ii)调制囊液取上述骨刺平干浸膏190g,加入分散介质、防腐剂、助悬剂、乳化剂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搅拌均匀,研磨均质,即得软胶囊囊液。
iii)压制或滴制成软胶囊用软胶囊压制或滴制设备将囊液包封于甘油、明胶、水等组成的囊材中,即得软胶囊。
实施例6骨刺平软胶囊的制备组份重量配比黄精200g 独活100g 威灵仙100g 鸡血藤300g 骨碎补300g
熟地黄300g 两面针100g 川乌(制)100g锁阳100g 狗脊200g枸杞子100g 莱服子100gi)制备骨刺平干浸膏取黄精、独活、威灵仙、鸡血藤、骨碎补、熟地黄、两面针、川乌(制)、锁阳、狗脊、枸杞子、莱服子等十二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25℃),喷雾干燥,制成干浸膏,备用;辅料蜂蜡卡伯波树脂3∶1的混合物 25g;橄榄油 210g丙二醇 50gii)调制囊液取上述骨刺平干浸膏190g,加入分散介质、防腐剂、助悬剂、乳化剂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搅拌均匀,研磨均质,即得软胶囊囊液。
iii)压制或滴制成软胶囊用软胶囊压制或滴制设备将囊液包封于甘油、明胶、水等组成的囊材中,即得软胶囊。
实施例7骨刺平软胶囊的制备组份重量配比黄精200g独活100g威灵仙100g鸡血藤300g 骨碎补300g熟地黄300g 两面针100g 川乌(制)100g 锁阳100g狗脊200g枸杞子100g 莱服子100gi)制备骨刺平干浸膏取黄精、独活、威灵仙、鸡血藤、骨碎补、熟地黄、两面针、川乌(制)、锁阳、狗脊、枸杞子、莱服子等十二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25℃),喷雾干燥,制成干浸膏,备用;辅料 蜂蜡 4g;橄榄油 80g;甘油 0.1gii)调制囊液取上述骨刺平干浸膏190g,加入分散介质、防腐剂、助悬剂、乳化剂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搅拌均匀,研磨均质,即得软胶囊囊液。
iii)压制或滴制成软胶囊用软胶囊压制或滴制设备将囊液包封于甘油、明胶、水等组成的囊材中,即得软胶囊。
控制囊液重量为0.55g,制成500粒。每次服用2~3粒。
制成软胶囊的分散介质除上述橄榄油,还可以是或其他天然植物油,或是甘油三酯油类,或油酸山梨醇酯,或油酸甘油酯∶丙二醇按重量比为90∶10的混合物,或椰子油C8/C10甘油单酯或双酯,或椰子油C8/C10丙二醇酯,或椰子油甘油三酯,或纯化乙酰化的单甘油酯,或油酸甘油酯,或亚油酸甘油酯,或聚乙二醇月桂酸甘油酯,或纯化向日葵油单甘油酯等的一种或多种。
制成软胶囊的助悬剂为能增加分散介质粘度的固体物质,如蜂蜡或单硬脂酸铝或乙基纤维素、或卡伯波树脂等一种或两种;制成软胶囊的防腐剂为甘油、或丙二醇或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或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或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或对羟基苯甲酸丁酯、或对羟基苯甲酸苄酯、或对羟基苯甲酸苯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或最佳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各辅料优用量为骨刺平浸膏190g,(即2000g药材所得的药材提取物)与分散介质(80~320g)、助悬剂(4~55g)、防腐剂(0.1~5g)制成软胶囊;选用量为分散介质为橄榄油,用量210g;其助悬剂为蜂蜡∶卡伯波树脂(Carbopol树脂)3∶1的混合物,用量25g。
实施例8骨刺平软胶囊的制备组份重量配比黄精200g独活100g威灵仙100g鸡血藤300g 骨碎补300g熟地黄300g 两面针100g 川乌(制)100g 锁阳100g 狗脊200g枸杞子100g 莱服子100gi)取黄精、独活、威灵仙、鸡血藤、骨碎补、熟地黄、两面针、川乌(制)、锁阳、狗脊、枸杞子、莱服子、等十二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25℃),加入65%乙醇等倍量,搅匀,静置24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25℃),喷雾干燥,制成干浸膏,即得。
辅料 蜂蜡 4g;橄榄油 80g;甘油 0.1g制成 200粒ii)调制囊液取上述骨刺平干浸膏190g,加入分散介质、防腐剂、助悬剂、乳化剂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搅拌均匀,研磨均质,即得软胶囊囊液。
iii)压制或滴制成软胶囊用软胶囊压制或滴制设备将囊液包封于甘油、明胶、水等组成的囊材中,即得软胶囊。
实施例9骨刺平分散片的制备药材组份重量配比黄精200g 独活100g威灵仙100g鸡血藤300g 骨碎补300g熟地黄300g 两面针100g 川乌(制)100g 锁阳100g 狗脊200g枸杞子100g 莱服子100g,1)制备骨刺平干浸膏取黄精、独活、威灵仙、鸡血藤、骨碎补、熟地黄、两面针、川乌(制)、锁阳、狗脊、枸杞子、莱服子、等十二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25℃),喷雾干燥,制成干浸膏,备用。
填充剂 预胶化淀粉∶乳糖=3∶2 210g;崩解剂 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5∶4.535g;润滑剂 微分硅胶 15g;3.5%聚乙烯吡咯烷酮的70%乙醇溶液共制成1000片2)制备分散片制备分散片取上述提取物190g,加入填充剂及部分崩解剂混合均匀,以润湿剂润湿制粒,干燥,整粒,加入其余的剩余崩解剂和润滑剂、混合均匀,压片,即得分散片,或压片后包衣,即得包衣分散片。
其分散片中的崩解剂为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5∶4.5)的混合物;粘合剂是3.5%聚乙烯吡咯烷酮的70%乙醇溶液;填充剂为淀粉∶预焦化淀粉(3∶2);分散片中的润滑剂是微粉硅胶;填充剂用量为120~350g,崩解剂用量为8~60份;或填充剂用量优选为210g,崩解剂用量为35g。
实施例10骨刺平分散片的制备药材组份重量配比同实施例9。
1)制备骨刺平干浸膏取黄精、独活、威灵仙、鸡血藤、骨碎补、熟地黄、两面针、川乌(制)、锁阳、狗脊、枸杞子、莱服子、等十二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25℃),喷雾干燥,制成干浸膏,备用。
填充剂 淀粉∶乳=糖1∶1 120g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1∶1)8g
润滑剂 硬脂酸镁 10g矫味剂为木糖醇10g粘合剂是9%聚乙烯吡咯烷酮的70%乙醇溶液2)制备分散片制备分散片取上述提取物190g,加入填充剂及部分崩解剂混合均匀,以润湿剂润湿制粒,干燥,整粒,加入其余的剩余崩解剂和润滑剂、混合均匀,压片,即得分散片,或压片后包衣,即得包衣分散片。
其分散片中的崩解剂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等的一种或几种。
分散片中的粘合剂是40%乙醇~95%乙醇溶液或淀粉浆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
分散片中填充剂为淀粉,或乳糖或微晶纤维素,或预焦化淀粉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实施例11骨刺平分散片的制备药材组份重量配比黄精200g独活100g威灵仙100g鸡血藤300g 骨碎补300g熟地黄300g 两面针100g 川乌(制)100g 锁阳100g狗脊200g枸杞子100g 莱服子100g,1)制备骨刺平干浸膏取黄精、独活、威灵仙、鸡血藤、骨碎补、熟地黄、两面针、川乌(制)、锁阳、狗脊、枸杞子、莱服子、等十二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25℃),喷雾干燥,制成干浸膏,备用。
填充剂 淀粉∶乳=糖1∶1350g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1∶1) 60g润滑剂硬脂酸镁15g矫味剂为木糖醇10g粘合剂是11%聚乙烯吡咯烷酮的70%乙醇溶液2)制备分散片制备分散片取上述提取物190g,加入填充剂及部分崩解剂混合均匀,以润湿剂润湿制粒,干燥,整粒,加入其余的剩余崩解剂和润滑剂、混合均匀,压片,即得分散片,或压片后包衣,即得包衣分散片。
实施例12骨刺平分散片的制备药材组份重量配比同实施例11。
1)制备骨刺平干浸膏取黄精、独活、威灵仙、鸡血藤、骨碎补、熟地黄、两面针、川乌(制)、锁阳、狗脊、枸杞子、莱服子、等十二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25℃),加入65%乙醇等倍量,搅匀,静置24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25℃),喷雾干燥,制成干浸膏,即得。
辅料填充剂 预胶化淀粉∶乳糖=3∶2210g;崩解剂 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5∶4.5)35g;润滑剂 微分硅胶 15g;3.5%聚乙烯吡咯烷酮的70%乙醇溶液共制成1000片2)制备分散片制备分散片取上述提取物190g,加入填充剂及部分崩解剂混合均匀,以润湿剂润湿制粒,干燥,整粒,加入其余的剩余崩解剂和润滑剂、混合均匀,压片,即得分散片,或压片后包衣,即得包衣分散片。
包衣液为聚乙烯吡咯烷酮18g羟丙甲基纤维素6g95%乙醇溶液 185ml滑石粉4~6g硬脂酸镁 2g钛白粉4~6g聚乙二醇6000 2g色素 1~2g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骨刺平制剂,其特征在于所用药材为黄精180~220g 独活80~120g 威灵仙80~120g 鸡血藤280~320g骨碎补280~320g 熟地黄280g~320g 两面针80~120g 川乌(制)80~120g锁阳80~120g 狗脊180~220g 枸杞子80~120g 莱服子80~120g,经提取制成骨刺平干浸膏,与分散介质、助悬剂、防腐剂、乳化剂、制成软胶囊;或与填充剂、崩解剂、润湿剂、润滑剂制成分散片;或与滴丸基质制成滴丸。
2.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骨刺平软胶囊,由囊液和囊壳组成,其特征在于其所用药材的最佳配比为黄精200g独活100g威灵仙100g鸡血藤300g 骨碎补300g熟地黄300g 两面针100g 川乌(制)100g 锁阳100g狗脊200g枸杞子100g 莱服子100g,制成骨刺平干浸膏,取骨刺平浸膏190g与分散介质(80~320g)、助悬剂(4~55g)、防腐剂(0.1~5g)制成软胶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骨刺平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i)制备骨刺平干浸膏取黄精、独活、威灵仙、鸡血藤、骨碎补、熟地黄、两面针、川乌(制)、锁阳、狗脊、枸杞子、莱服子等十二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25℃),喷雾干燥,制成干浸膏,备用;ii)调制囊液取上述骨刺平干浸膏,加入分散介质、防腐剂、助悬剂、乳化剂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搅拌均匀,研磨均质,即得软胶囊囊液;iii)压制或滴制成软胶囊用软胶囊压制或滴制设备将囊液包封于甘油、明胶、水等组成的囊材中,即得软胶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骨刺平软胶囊,其特征在于制成软胶囊的分散介质为橄榄油或其他天然植物油,或是甘油三酯油类,或油酸山梨醇酯,或油酸甘油酯∶丙二醇按重量比为90∶10的混合物,或椰子油C8/C10甘油单酯或双酯,或椰子油C8/C10丙二醇酯,或椰子油甘油三酯,或纯化乙酰化的单甘油酯,或油酸甘油酯,或亚油酸甘油酯,或聚乙二醇月桂酸甘油酯,或纯化向日葵油单甘油酯等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骨刺平软胶囊,其特征在于①制成软胶囊的助悬剂为能增加分散介质粘度的固体物质,如蜂蜡或单硬脂酸铝或乙基纤维素、或卡伯波树脂等一种或两种;②制成软胶囊的防腐剂为甘油、或丙二醇或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或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或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或对羟基苯甲酸丁酯、或对羟基苯甲酸苄酯、或对羟基苯甲酸苯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或最佳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骨刺平软胶囊,其特征在于各辅料优选用量为分散介质为橄榄油,用量210g;其助悬剂为蜂蜡∶卡伯波树脂(Carbopol树脂)3∶1的混合物,用量25g。
7.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骨刺平分散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如下1)制备骨刺平干浸膏取黄精、独活、威灵仙、鸡血藤、骨碎补、熟地黄、两面针、川乌(制)、锁阳、狗脊、枸杞子、莱服子、等十二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25℃),喷雾干燥,制成干浸膏,备用;2)制备分散片制备分散片取上述提取物190g,加入填充剂及部分崩解剂混合均匀,以润湿剂润湿制粒,干燥,整粒,加入其余的剩余崩解剂和润滑剂、混合均匀,压片,即得分散片,或压片后包衣,即得包衣分散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骨刺平分散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分散片中的崩解剂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等的一种或几种,分散片中的粘合剂是40%乙醇~95%乙醇溶液或淀粉浆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分散片中填充剂为淀粉,或乳糖或微晶纤维素,或预焦化淀粉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分散片中的润滑剂是硬脂酸镁,或微粉硅胶,或滑石粉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骨刺平分散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分散片中的崩解剂为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5∶4.5)的混合物;粘合剂是3.5%聚乙烯吡咯烷酮的70%乙醇溶液;填充剂为淀粉∶预焦化淀粉(3∶2);分散片中的润滑剂是微粉硅胶;填充剂用量为120~350g,崩解剂用量为8~60份;或填充剂用量优选为210g,崩解剂用量为35g。
10.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骨刺平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骨刺平干浸膏取黄精、独活、威灵仙、鸡血藤、骨碎补、熟地黄、两面针、川乌(制)、锁阳、狗脊、枸杞子、莱服子、等十二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25℃),喷雾干燥,制成干浸膏,即得;(2).滴丸制备取滴丸基质加热融化,加入步骤1制得的药材提取物干膏粉190g与之混合均匀,在50℃~90℃条件下保温,混合均匀,滴入冷却剂中成形,除去冷却液即得滴丸,或再经包衣工艺制成包衣滴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中药骨刺平滴丸,其特征在于其滴丸中的基质是聚乙二醇6000,还可以为分子量由2000~12000的聚乙二醇,或聚氧乙烯单硬脂酸,或硬脂酸钠或甘油明胶,或泊洛沙姆或硬脂酸,或单硬脂酸甘油脂,或虫腊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优选使用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9300=5∶1的混合物,用量为200~450g;其滴丸中的冷却剂为二甲基硅油或液体石蜡或茶油或菜油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中成药骨刺平片基础上,通过提取、干燥等工艺,而后添加药学上可接受的基质或辅料制成软胶囊、分散片或包衣分散片及制备骨刺平滴丸的辅料配方及制备方法。该方法所获得的制剂药效较高、服用剂量少,商品外观精致,易于贮存。
文档编号A61P19/00GK1679792SQ20051003262
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0日
发明者叶耀良, 廖志钟 申请人:叶耀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