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气血两亏症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455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气血两亏症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的治疗气血两亏症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学认为气不通则痛,血不通则肿。气血在身体内运行就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气血一旦出现运行不畅的现象,身体就会相应地出现痛、肿现象,身体痛实则气血不通,气血通则百病全无。
当今社会,由于人们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及繁重的工作、生活压力,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的患有心肌缺血、胸闷气短、脑供血不足、动脉硬化、心跳、四肢无力、全身无劲、头晕迷糊等病症,上述病症在中医学上被称为亏气亏血症,这些病症如果及时对症治疗会很容易的药到病除;相反,如果不及时治疗则很容易引起或转移成其它一些疑难杂症,从而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遭受了巨大的病痛,还有可能造成不治之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药物配伍科学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服药方便的治疗亏气亏血症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祖传秘方和中医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以党参、黄芪、白术、香附、川芎、延胡索、郁金、鸡血藤、当归、白芍药、枸杞子、百合、神曲、桂枝、远志、熟地黄、甘草、柏子仁为原料,通过科学配伍制得本发明的中药制剂。
上述各原料成分的方解及主要功效为党参性味与归经 甘,平。入手、足太阴经气分。
功用与主治 补中,益气,生津。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
黄芪性味与归经 甘,温.归肺、脾经。
功用与主治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白术性味与归经 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 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香附性味与归经 辛微苦甘,平。归肝、三焦经。
功能与主治 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川芎性味与归经 辛,温。入肝、胆经。
功能与主治 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紧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
延胡索性味与归经 辛苦,温。归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 活血,散瘀,理气,止痛。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癥瘕,崩中,产后血晕,恶漏不尽,跌打损伤。
郁金性味与归经 辛苦,凉。归心、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 行气解郁,凉血破瘀。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妇女倒经,黄疸。
鸡血藤性味与归经 苦甘,温。归心、脾二经。
二功能与主治 活血,舒筋,治腰膝酸痛,麻木瘫痪,月经不调。
当归性味与归经 甘辛,温。归心、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 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癥瘕结聚;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白芍药性味与归经 苦酸,凉。归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 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枸杞子性味与归经 甘、平。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治疗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症。
百合性味与归经 甘微苦,平。归心、肺经。
功能与主治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治肺痨久嗽,咳唾痰血,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脚气浮肿。
神曲性味与归经 甘辛,温。入脾、胃经。
功用与主治 健脾和胃,消食调中。治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呕吐泻痢,产后瘀血腹痛,小儿腹大坚积。
桂枝性味与归经 辛甘,温。入膀胱、心、肺经。
功能与主治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治风寒冷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
远志性味与归经 苦辛、温。归心、肾经。
功能与主治 安神益智,祛痰,解郁。治惊悸,健忘,梦遗,失眠,咳痰多痰,痈疽疮肿。
熟地黄性味与归经 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 滋阴,补血。治阴虚血少,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
甘草性味与归经 甘,平。入脾、胃、肺经。
功能与主治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瘘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柏子仁性味与归经 甘、平。入心、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治惊悸,失眠,遗精,盗汗,便秘。
本发明的治疗亏气亏血症的中药制剂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配比而成党参1-5份黄芪1-5份 白术1-4份香附1-4份川芎0.5-2份延胡索1-4份 郁金1-4份 鸡血藤1-5份 当归1-5份白芍药1-4份枸杞子1-5份 百合1-4份 神曲1-4份桂枝0.5-2份 远志1-4份熟地黄1-5份 甘草1-4份 柏子仁1-4份所述原料重量份数的优选配比为党参2-4份黄芪2-4份 白术1-3份香附1-3份 川芎0.5-1.5份延胡索1-3份 郁金1-3份 鸡血藤2-4份 当归2-4份 白芍药1-3份枸杞子2-4份 百合1-3份 神曲1-3份桂枝0.5-1.5份 远志1-3份熟地黄2-4份 甘草1-3份 柏子仁1-3份所述原料重量份数的最佳配比为党参3份黄芪3份 白术2份香附2份 川芎1份延胡索2份 郁金2份 鸡血藤3份 当归3份 白芍药2份枸杞子3份 百合2份 神曲2份桂枝1份 远志2份熟地黄3份 甘草2份 柏子仁2份重病患者还可加入下述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药人参1-4份。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的剂型为散剂、丸剂、胶囊剂或汤剂。
本发明的治疗气血两亏症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是由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其制备工序如下a、选料根据上述原料配比进行备料、选料;b、从选取的原料中,将小粒的百合用蜜炒后备用,将生的熟地黄用蜜蒸熟后备用;c、配料称取上述重量比的原料药;
d、按照现有技术制取上述类型的药剂。
本发明基于祖国传统医学对于气血两亏症发病机理的认识和治疗原则,经长期临床经验及对中草药配伍的探索与研究,并根据患者气血两亏症的症状及类型特点,从调而补之入手,由一组天然中草药组成的方剂制成多种类型的中成药剂,针对患者心肌缺血、胸闷气短、脑供血不足、动脉硬化、心跳、四肢无力、全身无劲、头晕迷糊等病症,对症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起效迅速,疗效确切,经临床观察有效率达100%,本药剂纯属中药复方制剂,经选料、对特殊的中草药成分进行特殊的加工处理、按一定比例进行配料、按照传统技术制取多种类型的药剂,如散剂、丸剂、胶囊剂或汤剂等,可长期保存,该药口感适宜,服用方便。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气血两亏症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该药物配伍科学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服药方便,专治心肌缺血、胸闷气短、脑供血不足、动脉硬化、心跳、四肢无力、全身无劲、头晕迷糊等病症。
经临床实验和观察,将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制成汤剂具有更好的效果便于服用,易于吸收。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取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党参15克黄芪15克 白术10克香附10克 川芎5克延胡索10克 郁金10克 鸡血藤15克 当归15克 白芍药10克枸杞子15克 百合10克 神曲10克桂枝5克 远志10克熟地黄15克 甘草10克 柏子仁10克其制备工序如下a、选料根据上述原料配比进行备料、选料;b、从选取的原料中,将小粒的百合用蜜炒后备用,将生的熟地黄用蜜蒸熟后备用;c、配料称取上述重量比的原料药;d、按照现有技术制取丸剂。
实施例2取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党参10克黄芪20克 白术10克 香附10克 川芎7克延胡索15克 郁金5克 鸡血藤5克 当归20克 白芍药15克枸杞子15克 百合15克 神曲10克桂枝10克 远志10克熟地黄20克 甘草15克 柏子仁15克其制备工序如下实施例1,并采用现有技术制成散剂。
实施例3取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党参5克 黄芪10克 白术20克香附15克 川芎9克延胡索10克 郁金15克 鸡血藤10克 当归25克 白芍药10克枸杞子20克 百合5克神曲15克桂枝8克 远志15克熟地黄10克 甘草5克柏子仁20克其制备工序如下实施例1,并采用现有技术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4取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党参20克黄芪25克 白术15克香附5克 川芎10克延胡索5克 郁金20克 鸡血藤20克 当归10克 白芍药20克枸杞子25克 百合20克 神曲20克桂枝10克 远志20克熟地黄10克 甘草5克 柏子仁20克 人参10克其制备工序如下实施例1,并采用现有技术制成汤剂。
实施例5取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党参25克黄芪5克 白术5克 香附20克 川芎2.5克延胡索20克 郁金20克 鸡血藤25克 当归10克 白芍药20克枸杞子25克 百合20克 神曲20克桂枝2.5克 远志20克熟地黄10克 甘草5克 柏子仁20克 人参15克其制备工序如下实施例1,并采用现有技术制取丸剂。
下面是对本发明的中药制剂进行的临床实验对100例亏气亏血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其中,男性病例65例,女性病例35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4岁,通过一年时间的跟踪观察分析、研究总结,90%以上的患者都认为此药具有独特疗效,其有效率达到100%。
典型病例病例1陈更江之妻,时年30岁,黑龙江尚志市人,患者症状为心跳过快、头晕迷糊、不爱吃饭、全身无力、起身稍猛便出现眼冒金星等症状,经人介绍到我处治疗,服用本制剂的汤药两天后上述症状即可消失,第三天再服用一天巩固疗效,病情完全痊愈,其感觉就是睡觉容易了,且全身也有劲了,食欲大增。其注意事项是服药期间禁食生、冷、凉、辣食物,且不可生气。
病例2陈平,男,14岁,亚布力林业一中学生,在当地卫生院打点滴4、5天都不退烧,出院后经人介绍来到我处,根据患者的描述,按亏气亏血症状进行对症施治,中午服用蜜药做的药丸,等到傍晚时分又喝上汤药,第二天早晨起来觉得好多了,连续吃了三付该药剂,又吃了三付补肾的汤药后,病症基本痊愈。
病例3刘芳美 女 62岁 黑龙江尚志市亚布力镇人,年老体衰,经查为亏气亏血症,经人介绍到我处求药,根据患者描述,按上述配方制成汤剂,连续服用五天后,症状明显减轻。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气血两亏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配比而成党 参1-5份 黄芪1-5份 白 术1-4份 香附1-4份川芎0.5-2份延胡索1-4份 郁金1-4份 鸡血藤1-5份 当归1-5份白芍药1-4份枸杞子1-5份 百合1-4份 神 曲1-4份 桂枝0.5-2份 远 志1-4份熟地黄1-5份 甘草1-4份 柏子仁1-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气血两亏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重量份数的配比为党 参2-4份 黄芪2-4份 白 术1-3份 香附1-3份 川芎0.5-1.5份延胡索1-3份 郁金1-3份 鸡血藤2-4份 当归2-4份 白芍药1-3份枸杞子2-4份 百合1-3份 神 曲1-3份 桂枝0.5-1.5份 远志1-3份熟地黄2-4份 甘草1-3份 柏子仁1-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气血两亏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重量份数的配比为党 参3份 黄芪3份 白 术2份 香附2份 川 芎1份延胡索2份 郁金2份 鸡血藤3份 当归3份 白芍药2份枸杞子3份 百合2份 神 曲2份 桂枝1份 远 志2份熟地黄3份 甘草2份 柏子仁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治疗气血两亏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还加入下述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药人参1-4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气血两亏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制剂为散剂、丸剂、胶囊剂或汤剂。
6.一种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治疗气血两亏症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工序进行a、选料根据上述原料配比进行备料、选料;b、从选取的原料中,将小粒的百合用蜜炒后备用,将生的熟地黄用蜜蒸熟后备用;c、配料称取上述重量比的原料药;d、按照现有技术制取上述类型的药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气血两亏症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其制剂是由以下组分及重量配比组成党参1-5份、黄芪1-5份、白术1-4份、香附1-4份、川芎0.5-2份、延胡索1-4份、郁金1-4份、鸡血藤1-5份、当归1-5份、白芍药1-4份、枸杞子1-5份、百合1-4份、神曲1-4份、桂枝0.5-2份、远志1-4份、熟地黄1-5份、甘草1-4份、柏子仁1-4份,上述中草药经选料、处理、配料和传统加工工艺处理而成,制成的制剂可以是散剂、丸剂、胶囊剂或汤剂,该制剂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药物配伍科学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服药方便等优点,广泛用于心肌缺血、胸闷气短、脑供血不足、动脉硬化、心跳、四肢无力、全身无劲、头晕迷糊等病症的预防和治疗,起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功效,经临床观察,其有效率为100%。
文档编号A61P1/14GK1850254SQ20051004540
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5日
发明者王东良 申请人:王东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