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腰椎滑脱的骨盆脊柱复位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6361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腰椎滑脱的骨盆脊柱复位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腰椎滑脱的骨盆脊柱复位的内固定装置,属于外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腰椎滑脱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轻则疼痛、活动受限,重则不能行动、丧失活动能力,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椎弓根钉内固定器械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下腰椎复位矫形逐渐变为现实。椎弓根钉内固定器械种类较多,常见的有Roy-Canille钢板、Dick的固定器械、CD椎弓根钉器械、Steffee钢板、AO内固定器械、协和钢板等。这些器械在后路腰椎间融合结合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融合率高,术中可对受压神经组织进行充分减压的优点。但是在临床实践中也发现,这些器械还有一些缺点,主要表现在①固定钉和提拉钉均在脊柱,是一种脊柱到脊柱的固定,力臂短,提拉复位作用较小;②局部应力集中,易产生断钉断棒;③椎弓根钉为直钉,在手术过程中或术后患者活动时易拔出;④固定钉和提拉钉均为椎弓根钉,增加了椎弓根爆裂和神经损伤的危险性。上述缺点使得手术后存在复位作用小、直钉易拔出、固定强度和稳定性低、易断钉断棒等隐患,不但降低了手术的效果和成功率,还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得不再次实施手术的痛苦。因此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迫切希望技术人员研制出更加先进的椎弓根钉内固定器械,以提高治疗腰椎滑脱复位固定手术的效果,使医务人员手术操作更加方便、快捷,也使患者更快地得到康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椎弓根钉内固定器械的缺点,能够实施稳固的固定、复位作用良好、固定钉不易拔出和损坏的治疗腰椎滑脱的骨盆脊柱复位的内固定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腰椎滑脱的骨盆脊柱复位内固定装置,它由提拉椎弓根螺钉、双头钩、骶骨棒组成,提拉椎弓根螺钉包括椎弓根段和提拉段,它们均为杆状,椎弓根段的一端是螺钉螺纹,另一端与提拉段相连接,椎弓根段和提拉段的连接处由万向关节连接锁紧,锁紧后椎弓根段与提拉段呈80°-180°夹角α,提拉段的另一端有连接螺纹6,双头钩2的两端分别设有钩4-1、4-2,提拉段的连接螺纹6与双头钩2的一端4-1由锁紧螺母5固定连接,骶骨棒上设有螺纹;所述提拉椎弓根螺钉1、双头钩2均为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骶骨棒3-1、3-2上下横向设置。
上述治疗腰椎滑脱的骨盆脊柱复位内固定装置,所述的椎弓根段和提拉段连接处的万向关节的结构是椎弓根段的连接端有连接螺纹,在连接螺纹的根部,即靠近椎弓根段中部的位置有球状凸起,在提拉段的连接端是球窝结构,它与椎弓根段的球状凸起相吻合,在球窝的圆弧中心有固定孔,椎弓根段的连接端的连接螺纹穿过球窝固定孔由固定螺母与球窝锁紧,提拉段的螺纹部分与球窝[8]的外部相连。
上述治疗腰椎滑脱的骨盆脊柱复位内固定装置,提拉椎弓根螺钉的椎弓根段的螺钉螺纹为锯齿形螺纹,其牙顶为伞状锐角β,锐角的一边为直边,垂直于螺钉的轴线,它的斜边位于螺钉旋入的方向。
上述治疗腰椎滑脱的骨盆脊柱复位内固定装置,在近端骶骨棒和双头钩交接处设有调高的垫片10。
上述骨盆脊柱复位内固定器,所述椎弓根段与提拉段间的夹角α为90°-150°。
采用本发明治疗腰椎滑脱的骨盆脊柱复位内固定装置有以下优点
①提拉钉选用椎弓根钉螺钉,有很强的抓握力,拉力负荷大,两侧椎弓根螺钉在固定椎内构成一个三角形稳定角,椎弓根段和提拉段之间万向关节锁紧固定后又可形成一个80°-180°角,因此在椎体内和椎体外构成两个三角形稳定角,产生“斜钉效应”,增加了提拉复位强度,避免了直钉易拔出的弊病;②以固定于骨盆的骶骨棒作为固定点,增加了固定点强度和稳定性;③以近端骶骨棒为支点,使两根双头钩产生提拉复位作用,除术中瞬间的提拉复位作用外,由于双头钩的弹性回缩产生持续的提拉悬吊作用;④操作方便,损伤小。


图1是治疗腰椎滑脱的骨盆脊柱复位内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治疗腰椎滑脱的骨盆脊柱复位内固定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4是提拉椎弓根螺钉椎弓根段的螺纹齿形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提拉椎弓根螺钉1、双头钩2、骶骨棒3-1、3-2、钩4-1、4-2、锁紧螺母5、连接螺纹6、球状凸起7、球窝8、固定螺母9、垫片10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这种治疗腰椎滑脱的骨盆脊柱复位内固定装置由提拉椎弓根螺钉1、双头钩2、骶骨棒3三部分组成,它们均为2个,提拉椎弓根螺钉1和双头钩2分别位于其滑脱的腰椎两侧,骶骨棒3与两侧髂骨连接。
提拉椎弓根螺钉1包括椎弓根段和提拉段,它们均为杆状,椎弓根段的一端是螺钉螺纹,其作用是旋入滑脱的腰椎内将椎弓根段与腰椎固定,椎弓根段的另一端有连接螺纹6与提拉段相连接,连接处是万向关节,提拉段的另一端与双头钩2固定连接,椎弓根段与提拉段连接后,二者的夹角α为80°-180°,一般为90°-150°。提拉椎弓根螺钉1的椎弓根段的螺钉螺纹为锯齿形螺纹,其牙顶为伞状锐角,锐角的一边为直边,垂直于螺钉的轴线,它的斜边位于螺钉旋入的方向,这样的螺纹旋入容易,直边承受拉力大,不易拔出。
双头钩2的两端为半圆形钩,双头钩2一端的半圆钩4-1与提拉椎弓根螺钉1的提拉段由锁紧螺母5紧固连接,另一端的半圆钩4-2与骶骨棒3-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提拉椎弓根螺钉1的椎弓根段和提拉段连接处的万向关节采用的结构是在椎弓根段的连接端有连接螺纹6,在连接螺纹6的根部,即靠近椎弓根段中部的位置有球状凸起7,在提拉段的与椎弓根段的连接端为球窝8,它与椎弓根段的球状凸起7相吻合,在球窝8的圆弧中心有固定孔,椎弓根段的连接端的连接螺纹6穿过提拉段球窝8的固定孔,使得其球状凸起7与球窝8相吻合,再由固定螺母9在球窝8的后方与连接螺纹6锁紧,将椎弓根段与提拉段连接固定。
实施手术时,连续硬膜外麻醉,俯卧位,正中纵形切口,于滑脱腰椎两侧椎弓根内打入提拉椎弓根螺钉1,两侧髂嵴间放置两根骶骨棒3,将双头钩2钩端4-2钩住远侧骶骨棒3-2,以近侧骶骨棒3-1为支点,必要时在近侧骶骨棒3-1和双头钩2之间放置调高的马鞍形垫片10。双头钩2的半圆钩4-1与提拉椎弓根螺钉1的提拉段相连,调整提拉段的球窝8的方向后,用固定螺母9锁紧固定,再旋紧提拉段的锁紧螺母5,使双头钩2与提拉椎弓根螺钉1锁紧,同时产生提拉复位和纵向撑开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腰椎滑脱的骨盆脊柱复位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提拉椎弓根螺钉、双头钩、骶骨棒组成,提拉椎弓根螺钉包括椎弓根段和提拉段,它们均为杆状,椎弓根段的一端是螺钉螺纹,另一端与提拉段相连接,椎弓根段和提拉段的连接处由万向关节连接锁紧,锁紧后椎弓根段与提拉段呈80°-180°角α,提拉段的另一端有连接螺纹[6],双头钩[2]的两端分别设有钩[4-1]、[4-2],提拉段的连接螺纹[6]与双头钩[2]的一端[4-1]由锁紧螺母[5]固定连接,骶骨棒上设有螺纹;所述提拉椎弓根螺钉[1]、双头钩[2]均为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骶骨棒[3-1]、[3-2]上下横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腰椎滑脱的骨盆脊柱复位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椎弓根段和提拉段连接处的万向关节的结构是,椎弓根段的连接端有连接螺纹[6],在连接螺纹[6]的根部有球状凸起[7],在提拉段的连接端是球窝[8]结构,它与椎弓根段的球状凸起[7]相吻合,在球窝[8]的圆弧中心有固定孔,椎弓根段的连接端的连接螺纹[6]穿过球窝固定孔由固定螺母[9]与球窝[8]锁紧,提拉段的螺纹部分在球窝[8]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腰椎滑脱的骨盆脊柱复位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提拉椎弓根螺钉[1]的椎弓根段的螺钉螺纹为锯齿形螺纹,其牙顶为伞状锐角,锐角的一边为直边,垂直于螺钉的轴线,它的斜边位于螺钉旋入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腰椎滑脱的骨盆脊柱复位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近端骶骨棒[3-1]和双头钩交接处有调高的垫片[1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腰椎滑脱的骨盆脊柱复位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椎弓根段与提拉段间的夹角α为90°-150°。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腰椎滑脱的骨盆脊柱复位内固定装置,属外科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能实施稳固固定、复位作用好、固定钉不易拔出和损坏的治疗腰椎滑脱的骨盆脊柱复位的内固定装置。由提拉椎弓根螺钉、双头钩、骶骨棒组成,提拉椎弓根螺钉包括杆状椎弓根段和提拉段,椎弓根段的一端是螺钉螺纹,另一端与提拉段相连接,椎弓根段和提拉段的连接处由万向关节锁紧,锁紧后两段夹角为80°-180°,提拉段的另一端有连接螺纹,该螺纹与双头钩的一端由锁紧螺母固定连接,骶骨棒上设有螺纹;提拉椎弓根螺钉、双头钩均为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骶骨棒上下横向设置。可增加提拉复位强度;增加固定点强度和稳定性;产生持续的提拉悬吊作用;操作方便,损伤小。
文档编号A61B17/70GK1666718SQ20051005676
公开日2005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5日
发明者张英泽, 宋朝晖 申请人:张英泽, 宋朝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