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桂枝茯苓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0907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桂枝茯苓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技术,具体是指一种以中药提取物为原料制备的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滴丸的商品名称为“桂枝茯苓滴丸”。
背景技术
桂枝茯苓丸方剂源于《金匮要略·卷下妇人妊娠脉症并治》篇,由山桂枝、茯苓、桃仁、芍药所组成。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性状品呈长圆柱形,多分枝,长30~75cm,粗端直径0.3~1cm。表面棕色至红棕色,有纵棱线、细皱纹及小疙瘩状的叶痕、枝痕、芽痕,皮孔点状或点状椭圆形。质硬而脆,易折断。切片厚2~4mm,断面皮部红棕色,木部黄白色至浅黄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皮部味较浓。性味与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能与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限上。野生或栽培,主产于云南、湖北、四川等地。原植物形态菌核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直径10-30厘米或更大,常生于松树等根上。新鲜时软,干后变硬。有深褐色、多皱的皮壳,内部粉粒状,白色或淡粉红色。子实体伞形。性味归经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具有利水渗湿功效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如五苓散。健脾宁心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种子。功效破血行瘀,润燥滑肠。主治经闭,癥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含苦杏仁甙(amygdalin)、苦杏仁酶(emulsin)、脂肪油等。性平,味苦、甘。
芍药是一种毛茛科植物,又叫做离草,是多年生草本。每年4~5月开花,色泽鲜妍绚丽多彩。古人评花牡丹第一,芍药第二,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因为它开花较迟,故又称为“殿春”。然而,芍药被称为女科之花,并不是因为它的花美,而是因为它的根好。芍药的根仍称为“芍药”,是著名的中药材。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医药著作《本经》里,已有芍药的名称记载。南北朝杰出的医学家陶弘景开始把它分为白芍、赤芍两种。它们不同之处在于赤芍为野生品,入药以原药生用,其功用长于凉血逐瘀、补血养阴。其中尤以浙江出产的芍药,品质最佳,称为“杭白芍”。古方以白芍为主要药物的数以百计,如“桂枝汤”用芍药和肌表之荣卫;“黄芩汤”用芍药和腹中之荣气;“炙甘草汤”用芍药补血脉之阴液。
牡丹皮别名丹皮、粉丹皮、木芍药、洛阳花。为毛莨科植物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 Sndr.的粗皮。化学成分含牡丹皮原甙(paeonolide)、牡丹酚(paeonol)、芍药甙(paeoniflorin)、羟基芍药甙、苯甲酰芍药甙及挥发油。性味 性寒,味苦、辛。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行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金匮要略论注》“药用桂枝茯苓丸者,桂枝、芍药,一阴一阳,茯苓、丹皮,一气一血,调其寒温,扶其正气。桃仁以之破恶血消癥癖,而不嫌伤胎血者,所谓有病则病当之也。患证之初必因寒,桂能化气而消除本寒;癥之成必挟湿热为窠囊,茯苓渗湿气,丹清血热,芍药敛肝血而扶脾,使能统血,则养正即所以去邪耳。”本方中茯苓作为主药,具有利水渗湿,补脾宁心的的功效。与桂枝相合温阳利水,消饮除湿的作用尤强。目前尚只有丸剂和胶囊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中药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或白芍、桃仁的提取物干浸膏为原料的中药桂枝茯苓滴丸。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中药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或白芍、桃仁提取物干浸膏为原料的中药桂枝茯苓滴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施。
本发明的一种中药桂枝茯苓滴丸,它是由中药材以重量计桂枝100份、茯苓100份、牡丹皮100份、赤芍或白芍100份、桃仁100份配伍组成的主药提取物10%~60%,加上基质40%~90%所制成的。
上述的基质可以为聚乙二醇类、泊洛沙姆、甘油、明胶、吐温-80。
其中聚乙二醇类可以是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1500和聚乙二醇400之间的任意配比。
上述组方的桂枝茯苓滴丸的制备方法,它主要包括下列工艺步骤(1)取处方量的茯苓80%粉碎成细粉;牡丹皮用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分取挥发性成分,备用;(2)药渣与桂枝、桃仁、赤芍或白芍及剩余的茯苓用8倍量的9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减压浓缩至1.20~1.30(60℃)的清膏;(3)药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30(60℃)的清膏,与上述清膏合并,与茯苓细粉混匀,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上述挥发性成分,制得主药提取物备用;(4)取辅料60℃~105℃加热成熔融物与前述的主药提取物混合;(5)将熔融混合药液移入滴丸机控制温度在70℃~100℃滴制;(6)药液滴至温度为5℃~30℃的甲基硅油或植物油或液状石蜡冷却剂中冷却,除去冷却剂,选丸即得。
本发明的中药桂枝茯苓滴丸在常规滴丸制备方法的基础上对滴丸辅料与主药的种类和配比剂量及制备过程中的各种温度经过多次实验研究优选,具有配比合理、质量稳定、携带、给药方便、有效溶出快、生物利用度高的优点;而滴丸的制备方法则具有工艺简单,易于控制,产质量稳定,无有害残留的特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对本发明并没有限制。
实施例一称取处方量的桂枝500g、茯苓500g、牡丹皮500g、赤芍500g、桃仁500g,取其中的茯苓400g粉碎成细粉;牡丹皮全部用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分取挥发性成分,备用;牡丹皮药渣与桂枝、桃仁、赤芍及剩余的茯苓用8倍量的9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减压浓缩至1.20~1.30(60℃)的清膏;药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30(60℃)的清膏,与上述清膏合并,与茯苓细粉混匀,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上述挥发性成分,制得主药提取物备用;再取辅料750g在85℃加热成熔融物与前述的主药提取物中称取500g混合;将熔融混合药液移入滴丸机控制温度在80±2℃滴制;药液滴至温度为15℃的甲基硅油植物油冷却剂中冷却,除去冷却剂,选丸即得。
实施例二称取处方量的桂枝500g、茯苓500g、牡丹皮500g、白芍500g、桃仁500g,取其中的茯苓400g粉碎成细粉;牡丹皮全部用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分取挥发性成分,备用;牡丹皮药渣与桂枝、桃仁、白芍及剩余的茯苓用8倍量的9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减压浓缩至1.20~1.30(60℃)的清膏;药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30(60℃)的清膏,与上述清膏合并,与茯苓细粉混匀,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上述挥发性成分,制得主药提取物备用;再取辅料1000g在85℃加热成熔融物与前述的主药提取物中称取500g混合;将熔融混合药液移入滴丸机控制温度在75±2℃滴制;药液滴至温度为30℃的液状石蜡冷却剂中冷却,除去冷却剂,选丸即得。
实施例三称取处方量的桂枝500g、茯苓500g、牡丹皮500g、赤芍500g、桃仁500g,取其中的茯苓400g粉碎成细粉;牡丹皮全部用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分取挥发性成分,备用;牡丹皮药渣与桂枝、桃仁、赤芍及剩余的茯苓用8倍量的9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减压浓缩至1.20~1.30(60℃)的清膏;药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30(60℃)的清膏,与上述清膏合并,与茯苓细粉混匀,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上述挥发性成分,制得主药提取物备用;再取辅料1500g在85℃加热成熔融物与前述的主药提取物中称取500g混合;将熔融混合药液移入滴丸机控制温度在90±2℃滴制;药液滴至温度为5℃的植物油冷却剂中冷却,除去冷却剂,选丸即得。
实施例四称取处方量的桂枝500g、茯苓500g、牡丹皮500g、白芍500g、桃仁500g,取其中的茯苓400g粉碎成细粉;牡丹皮全部用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分取挥发性成分,备用;牡丹皮药渣与桂枝、桃仁、白芍及剩余的茯苓用8倍量的9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减压浓缩至1.20~1.30(60℃)的清膏;药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30(60℃)的清膏,与上述清膏合并,与茯苓细粉混匀,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上述挥发性成分,制得主药提取物备用;再取辅料2000g在85℃加热成熔融物与前述的主药提取物中称取500g混合;将熔融混合药液移入滴丸机控制温度在90±2℃滴制;药液滴至温度为10℃的植物油冷却剂中冷却,除去冷却剂,选丸即得。
实施例五称处方量的桂枝500g、茯苓500g、牡丹皮500g、白芍500g、桃仁500g,取其中的茯苓400g粉碎成细粉;牡丹皮全部用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分取挥发性成分,备用;牡丹皮药渣与桂枝、桃仁、白芍及剩余的茯苓用8倍量的9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减压浓缩至1.20~1.30(60℃)的清膏;药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30(60℃)的清膏,与上述清膏合并,与茯苓细粉混匀,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上述挥发性成分,制得主药提取物备用;再取辅料335g在85℃加热成熔融物与前述的主药提取物中称取500g混合;将熔融混合药液移入滴丸机控制温度在75±2℃滴制;药液滴至温度为30℃的液状石蜡冷却剂中冷却,除去冷却剂,选丸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桂枝茯苓滴丸,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中药材以重量计桂枝100份、茯苓100份、牡丹皮100份、赤芍或白芍100份、桃仁100份配伍制成的主药提取物10%~60%,加上基质40%~90%所制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桂枝茯苓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质为聚乙二醇类、泊洛沙姆、甘油、明胶、吐温-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桂枝茯苓滴丸,其特征在于其聚乙二醇类是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1500和聚乙二醇400之间的任意配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桂枝茯苓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工艺步骤(1)取处方量的茯苓80%粉碎成细粉;牡丹皮用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分取挥发性成分,备用;(2)药渣与桂枝、桃仁、赤芍或白芍及剩余的茯苓用8倍量的9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减压浓缩至1.20~1.30(60℃)的清膏;(3)药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30(60℃)的清膏,与上述清膏合并,与茯苓细粉混匀,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上述挥发性成分,制得主药提取物备用;(4)取辅料60℃~105℃加热成熔融物与前述的主药提取物混合;(5)将熔融混合药液移入滴丸机控制温度在70℃~100℃滴制;(6)药液滴至温度为5℃~30℃的甲基硅油或植物油或液状石蜡冷却剂中冷却,除去冷却剂,选丸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桂枝茯苓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是由中药材桂枝、茯苓份、牡丹皮、赤芍或白芍、桃仁配伍组成的主药10%~60%,加上基质40%~90%制成的。其制备方法主要步骤是取辅料加热60℃~105℃成熔融物与主药混合;将熔融混合药液移入滴丸机在70℃~100℃滴制;药液滴入冷却剂冷却;除去冷却剂,选丸即可。该滴丸的制备方法是在常规滴丸剂制备方法的基础上对制备过程中的各种温度、提取时间、辅料种类和配比的确定经过多次实验研究优选,具有起效快、配比合理、无有害残留、产品质量稳定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P43/00GK1748738SQ20051006081
公开日2006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7日
发明者王天亮, 樊雪君, 王永华 申请人:浙江天一堂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