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炎症的中药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715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炎症的中药胶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胶囊及其制备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炎症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作为治疗炎症的本发明原有剂型为片型。而胶囊作为一种药物剂型,根据我国药品管理的相关法规,改变剂型作为新药研究管理。
现有片剂的工艺技术特点是将处方药材经粉碎、提取等处理后,混合,制粒、干燥,压片、包衣即得。
现有的治疗炎症的中药片剂存在崩解时限较长等缺点。为了改变该中药的上述弊端,同时保持该方独到的疗效,促进该中药的现代化生产,对在保留原配方,原疗效的同时,对该中药的剂型、辅料和工艺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日趋成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药方便,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稳定性好、可掩盖药物不适的气味,便于服用的中药胶囊。本发明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保护药物不受湿气、空气中氧以及光线的影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治疗炎症的中药胶囊的制备工艺。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控制,产品质量稳定,无有害残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面的方法一种治疗炎症的中药胶囊,以1000粒计,有效药用成份是石榴皮干膏粉148g、黄芩干膏粉78g、地榆干膏粉108g和黄芩细粉16g。
一种治疗炎症的中药胶囊的制备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a)取石榴皮、黄芩、地榆,分别加水煎煮2次,石榴皮加14倍量水每次煎煮10分钟,黄芩、地榆加12倍量水每次煎煮40分钟,均分别合并煎液,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分别于8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30(50℃)以上,60℃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三种干膏粉;b)取石榴皮干膏粉148g、黄芩干膏粉78g、地榆干膏粉108g并与黄芩细粉16g混匀,制成颗粒,60℃干燥,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1、剂型选择依据胶囊剂具有外观光洁、美观,可掩盖药物不适的气味,便于服用;生物利用度高,与片剂比较,制备时可不加粘合剂和压力,在胃肠中崩解快;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保护药物不受湿气、空气中氧以及光线的影响。因此该制剂选择胶囊剂型。
进行了原剂型片剂与本品胶囊剂的溶出度试验比较,结果如下溶出度试验分别取片剂、胶囊剂(本品),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 C溶出度测定法第一法进行试验。试验方法与结果如下量取经脱气处理的蒸馏水900ml,注入操作容器为1000ml的溶出杯内,加温使溶剂温度保持在37℃±0.5℃,调整转速在80转并使其稳定。取原剂型片剂(黄芩苷含量69.85mg/g)6片,分别投入6个转篮内,将转篮降入容器中,立即开始计时,分别在15、20、25、30分钟时在规定的取样点吸取溶液50ml(溶出杯内立即加水50ml补足溶剂),蒸干,加适量甲醇使溶解,以下照质量标准正文测定方法进行测定,计算溶出量。再取本品(批号040722,黄芩苷含量82.51mg/g)6粒照上述方法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片剂与胶囊剂溶出度试验比较结果

溶出度试验数据曲线图如图1。
以上溶出度试验数据说明,本品由片剂改为胶囊剂型,提高了溶出度,剂型改革具有一定的意义。
2、制备工艺2.1石榴皮煎煮条件的研究在原石榴皮的提取工艺中,有煎煮次数、时间,而无加水量,因此需对加水量进行优化。
石榴皮主要含鞣质类成分,此类成分具有抗菌、收敛止泻的作用,该成分与本制剂的功效相符,故以鞣质作为石榴皮加水量筛选的考察指标。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称取石榴皮40g,分别加12,14,16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0分钟,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1000ml,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总水溶性部分的测定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25ml,蒸干,残渣于105℃干燥3小时,称重(T1)。
不与皮粉结合的水溶性部分的测定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00ml,加皮粉(干燥品6g),振摇15分钟,滤过,精密量取滤液25ml,蒸干,残渣于105℃干燥3小时,称重(T2)。
皮粉水溶性部分的测定精密量取水100ml,加皮粉(干燥品6g),振摇15分钟,滤过,精密量取滤液25ml,蒸干,残渣于105℃干燥3小时,称重(T0)。
按下式计算鞣质的百分含量

试验结果见下表石榴皮提取工艺加水量优化结果

结论结果表明,加水量为14、16倍量时,鞣质提取率相当,故选择石榴皮的加水量为14倍量。
2.2黄芩煎煮条件的研究在原黄芩的提取工艺中,有煎煮次数、时间,而无加水量,因此需对加水量进行优化。
黄芩主要含黄芩苷等黄酮类成分,此类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该成分与本制剂的功效相符,故以黄芩苷作为黄芩加水量筛选的考察指标。
(1)仪器与试药Sumit P68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黄芩苷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供含量测定用;甲醇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色谱条件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7∶53∶0.2);流速1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80nm。
(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6.44m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4)线性关系的考察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2,4,6,8,10,12,16,20μl,进样,测定峰面积。以进样量(μg)为横坐标(x)、吸收峰面积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50.374x(r=0.9999)。黄芩苷在0.1288~1.288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5)黄芩提取工艺加水量的试验结果见下表

结论黄芩优选提取工艺为黄芩加12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40分钟。
2.3地榆煎煮条件的研究在原地榆的提取工艺中,有煎煮次数、时间,而无加水量,因此需对加水量进行优化。
地榆主要含鞣质类成分,此类成分具有抗菌、收敛止泻的作用,该成分与本制剂的功效相符,故以鞣质作为石榴皮加水量筛选的考察指标。
试验方法与石榴皮的试验方法相同,地榆提取工艺加水量优化结果见下表

结论结果表明,加水量为12、14倍量时,地榆鞣质提取率相当,故选择地榆的加水量为12倍量。
2.4各提取液精制工艺的优化在原剂型的精制工艺中,静置时间为24小时,已确定;除杂方式为滤过,故对此因素不需再进行考察。
2.5浓缩与干燥工艺研究浓缩工艺原剂型未规定浓缩的方式,为使工艺参数具体化,便于生产操作,规定8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50℃)。若过稠,易造成浓缩过程中的结焦现象,且从浓缩罐中倾出困难,造成浓缩液损失。
干燥工艺原剂型未规定干燥方式。三味药材选择以黄芩的干燥方式进行试验。称取200g黄芩药材2份,按上述最佳工艺,进行黄芩的提取、浓缩,分别进行常压、减压干燥,比较经不同干燥方式干燥后浸膏中黄芩苷的含量。干燥方法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见下表

由上表分析可见,不同的干燥方式对浸膏中黄芩苷含量、干燥时间均有影响。以黄芩苷含量为指标,减压干燥明显优于常压干燥;以干燥时间为指标,则减压干燥短于常压干燥。因此干燥方式以60℃减压干燥为宜。
2.6中间体粉碎工艺的研究以高速组织粉碎机(PHILIPS-HR2839型)对提取干膏进行小试,结果易于粉碎,粉碎的混合物室温放置吸潮现象不明显。之后又在DWF-100A型植物粉碎机上试验,也得出相同的结论。最后在中试生产使用的SF-8213(2)型高速粉碎机上试验,试验结果见下表

结果表明,干浸膏量越大,得粉率越高。说明粉碎工艺基本可行。
2.7制剂的成型研究2.7.1制粒工艺分别各取1000粒处方量的石榴皮干膏粉、黄芩干膏粉、地榆干膏粉以及黄芩细粉三份,分别以水、10%乙醇、20%乙醇制粒,制粒工艺试验结果见下表


故制粒粘合剂选择20%乙醇制粒。
原剂型颗粒的干燥温度未明确,规定干燥温度为60℃。
2.7.2颗粒流动性研究采用休止角的方法测定颗粒流动性。将漏斗固定于水平放置的坐标纸,使漏斗下口距坐标纸的距离为H=6cm,将颗粒缓慢的倒入漏斗中,直到漏斗下形成的圆锥体的尖端接触漏斗的出口为止,由坐标测出圆柱的半径R。根据公式tgα=H/R计算出颗粒的休止角。颗粒流动性试验结果见下表。

由上表可见,颗粒的休止角均小于30°,表明流动性良好。经全自动胶囊填充机生产试验表明,物料的流动性良好,成品的分剂量准确。
2.7.3内容物引湿性研究取样品15粒,倾出内容物,置φ60×12mm培养皿中,摊成约5mm厚,敞口放在25℃、RH92.5%(密闭干燥器下放置KNO3饱和溶液)密闭干燥器中,放置10天,并分别于5天、10天取出称重。内容物引湿性试验结果见下表

2.7.3胶囊规格的选择原剂型服用剂量为一次4~5片,一日4次。经改变剂型后,由于1000粒处方量不变,胶囊装量为0.35g/粒,即与原服用量一致。


图1为本发明与片剂溶出度的比较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本发明中药胶囊一种治疗炎症的中药胶囊,以1000粒计,有效药用成份石榴皮干膏粉148g、黄芩干膏粉78g、地榆干膏粉108g和黄芩细粉16g。
本发明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一种治疗炎症的中药胶囊的制备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a)取石榴皮、黄芩、地榆,分别加水煎煮2次,石榴皮加14倍量水每次煎煮10分钟,黄芩、地榆加12倍量水每次煎煮40分钟,均分别合并煎液,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分别于8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30(50℃)以上,60℃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三种干膏粉;b)取石榴皮干膏粉148g、黄芩干膏粉78g、地榆干膏粉108g并与黄芩细粉16g混匀,制成颗粒,60℃干燥,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之一而已,不能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对熟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举凡运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炎症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以1000粒计,有效药用成份是石榴皮干膏粉148g、黄芩干膏粉78g、地榆干膏粉108g和黄芩细粉16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炎症的中药胶囊的制备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a)取石榴皮、黄芩、地榆,分别加水煎煮2次,石榴皮加14倍量水每次煎煮10分钟,黄芩、地榆加12倍量水每次煎煮40分钟,均分别合并煎液,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分别于8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30(50℃)以上,60℃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三种干膏粉;b)取石榴皮干膏粉148g、黄芩干膏粉78g、地榆干膏粉108g并与黄芩细粉16g混匀,制成颗粒,60℃干燥,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炎症的中药胶囊,以1000粒计,有效药用成份是石榴皮干膏粉148g、黄芩干膏粉78g、地榆干膏粉108g和黄芩细粉16g。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药方便,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稳定性好、可掩盖药物不适的气味,便于服用的中药胶囊。本发明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保护药物不受湿气、空气中氧以及光线的影响。
文档编号A61K9/48GK1883588SQ20051008110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1日
发明者杨次龄 申请人:杨次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