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给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592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骨折给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骨折给药器涉及的是一种适用于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给药湿敷装置。
背景技术
骨折(骨或骨小梁连续中断)是由于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于在软组织和骨胳的某个部位上所造成的损伤——软组织挫伤及骨折,各年龄段均有发生,是国内外常见的创伤性疾病。目前治疗方法分为两种1、用高分子绷带及石膏固定治疗;2、外敷草药或粉剂、膏剂后进行竹木小夹板或松皮小夹板固定治疗。前者存在对创伤组织不能局部用药,组织肿胀,疼痛较重,愈合期较长,甚至出现骨不连等弊端,后者存在因不断换药造成组织出血、血肿,骨折错位而畸形愈合以及工作量大等弊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骨折给药器,具防水材料布、吸附材料层、输药液管,对进行石膏或夹板固定等治疗的闭合性骨折、软组织挫伤给药湿敷,进行给药配合治疗,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骨折给药器是采取以下方案实现的骨折给药器结构包括防水材料布、吸附材料层、输药液管,吸附材料层外部设置有防水材料布,防水材料布可采用塑料或橡胶布等到防水材料构成,以防止药液渗漏,在防水材料布两侧设置有搭扣或尼龙搭扣,用于将骨折给药器包裹在骨折或挫伤部位。在吸附材料层内装置有输药液管。
输药液管具有输药液主管、输药液叉管,输药液叉管装夹在吸附材料层内,输药液叉管上设有漏孔,用于渗出药液。输药液主管与输药液叉管相连,一端外露在吸附材料层外,以便从输药液主管定期输入药液(药物),通过输药液叉管两端及漏孔均匀渗出,让吸附材料布吸附对患者骨折部位、挫伤部位进行药液湿敷治疗。输药液管可采用塑料软管或橡胶管。
骨折给药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将药液(搽剂)对进行石膏或夹板等固定治疗的闭合性骨折、软组织挫伤给药湿敷。本法具有无须拆板换药的特点,同时又弥补了石膏固定疗法中不能进行局部给药的不足,使得石膏疗法也能局部给药。给药的方法具有灵活、方便、及时、易操作等优点,且骨折给药器设计合理,可将药液(搽剂)送至夹板或石膏固定下的骨折部位,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杜绝了因换药引起骨折错位而畸形愈合的现象,并减少了工作量,克服了现在中西医骨折疗法的各种弊端。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骨折给药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骨折给药器结构包括防水材料布1、吸附材料层2、输药液管,吸附材料层外部设置有防水材料布,防水材料布可采用塑料或橡胶布等防水材料构成,以防止药液渗漏,在防水材料布两侧设置有搭扣或尼龙搭扣3,用于将骨折给药器包裹在骨折或挫伤部位。在吸附材料层内装置有输药液管。输药液管具有输药液主管4、输药液叉管5,输药液叉管5装夹在吸附材料层2内,输药液叉管上设有漏孔6,用于渗出药液。输药液主管4与输药液叉管5相连,一端外露在吸附材料层外,以便从输药液主管定期输入药液(药物),通过输药液叉管两端及漏孔均匀渗出,让吸附材料布吸附,对患者骨折部位、挫伤部位进行药敷治疗。
吸附材料层2由若干层吸附材料布构成,可以采用2~8层吸附材料布,吸附材料布可采用纯棉纱布或丝绵、对人体皮肤无副作用的化纤布等材料构成。
权利要求1.一种骨折给药器,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防水材料布、吸附材料层、输药液管,吸附材料层外部设置有防水材料布,在防水材料布两侧设置有搭扣或尼龙搭扣,在吸附材料层内装置有输药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给药器,其特征在于防水材料布可采用塑料或橡胶布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给药器,其特征在于输药液管具有输药液主管、输药液叉管,输药液叉管装夹在吸附材料层内,输药液叉管上设有漏孔,输药液主管与输药液叉管相连,一端外露在吸附材料层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吸附材料层由若干层吸附材料布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折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吸附材料布采用纯棉纱布或丝绵、对人体皮肤无副作用的化纤布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骨折给药器涉及的是一种适用于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给药湿敷装置。结构包括防水材料布、吸附材料层、输药液管,吸附材料层外部设置有防水材料布,在防水材料布两侧设置有搭扣或尼龙搭扣,在吸附材料层内装置有输药液管。防水材料布可采用塑料或橡胶布构成。输药液管具有输药液主管、输药液叉管,输药液叉管装夹在吸附材料层内,输药液叉管上设有漏孔,输药液主管与输药液叉管相连,一端外露在吸附材料层外。吸附材料层由若干层吸附材料布构成。吸附材料布采用纯棉纱布或丝绵、对人体皮肤无副作用的化纤布构成。
文档编号A61M35/00GK2796741SQ200520072048
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5日
发明者朱镜秦 申请人:朱镜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