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下导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578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硬膜下导向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颅脑手术用的手术器械,尤其适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及“慢性硬膜下积液”等神经外科疾病的手术的过程中。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及“慢性硬膜下积液”的手术方式主要为钻孔硬膜下冲洗引流术。其手术操作过程为颅骨钻孔后切开硬脑膜,放出部分血性液后,于骨孔处置入引流管进行反复冲洗,待冲洗彻底后,留置引流管。通常在手术操作中,由于骨孔空间小,引流管头端置入硬膜下腔角度受限,会碰到脑组织等“障碍物”而改变方向,文献常有引流管插入脑组织而致脑挫裂伤的报道,因此,该手术要求医生在种置管时须动作轻柔,且常需要以一弧形神经剥离子引导引流管,以尽量避免戳伤脑组织;有时血肿液放出之后,受血肿压迫的脑组织会膨复,此时如置管冲洗硬膜下残留的血肿液,则极易刺伤脑组织,有的医生以咬除骨缘扩大骨孔的方式进行置管,这样虽增加了骨孔空间,利于置管,但却延长了手术的时间,加大了手术中的创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在不扩大骨孔条件下,易操作的,安全稳定的硬膜下导向器。
硬膜下导向器,其特征在于一端制有导向头,导向头为弧形,另一端制有手柄,导向头和手柄之间制有导向槽。
在导向槽上与导向头连接的一端安装限位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导向头为弧形,使得引流管在通过骨孔时改变方向,避免了直接碰到脑组织而造成了脑组织损伤;由于采用了导向槽,使得引流管的稳定性增加,减少了操作误差带来的脑组织受伤;整个装置可使引流管弯曲达到手术所需要达到的角度,甚至贴着硬膜向内延伸,从而使引流管可以尽可能大范围的深入血肿部,避免了现有手术中通过扩大骨孔而造成的延长手术的时间,加大手术中的创伤的问题。
采用了限位轴,限位轴安装在导向槽上与导向头连接的一端,有效的抗拒了引流管在通过导向槽在导向头处弯成角度时产生的弹力,使引流管紧贴在导向器上,有效的控制了引流管的方向性,安全稳定性,使整个装置具有更高的可控制性和易操作性。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可使得脑损伤的几率大大减小,避免扩大骨孔的费时操作和额外创伤,从而降低了手术难度,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病人痛苦。


图1为硬膜下导向器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2为硬膜下导向器结构示意图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硬膜下导向器一端制有导向头1,导向头1为弧形,另一端制有手柄4,导向头1和手柄4之间制有导向槽3,在导向槽3上与导向头1连接的一端安装限位轴2。硬膜下导向器除限位轴2之外可由一块板材剪裁、弯折制成,后在导向槽3上的与导向头1连接的一端打孔,安装限位轴2,限位轴2与导向槽底部的距离要与引流管的外径相等或接近相等,引流管可以在其上顺利滑过。
实施例1硬膜下导向器的应用手术过程中,先将硬膜切开放出部分血肿液后,将硬膜下导向器导向头1置于骨孔中央,硬膜下血肿腔内,握手柄4调整适宜角度,使导向头1的弧形突面朝向脑组织,沿导向槽3和导向头1缓慢置入引流管至血肿腔范围的周边深度,以等渗盐水进行冲洗引流;换方向时将引流管缓慢取出,硬膜下导向器也取出转换方向,重复前操作;最后留置引流管时,以枪形镊夹持住导向头1处引流管,慢慢将硬膜下导向器取出。
实施例2硬膜下导向器的应用手术过程中,先将硬膜切开放出部分血肿液后,将硬膜下导向器导向头1置于骨孔中央,硬膜下血肿腔内,握手柄4调整适宜角度,使导向头1的弧形突面朝向脑组织,沿导向槽3,经限位轴2限定沿导向头1缓慢置入引流管至血肿腔范围的周边深度,以等渗盐水进行冲洗引流;换方向时将引流管缓慢取出,硬膜下导向器也取出转换方向,重复前操作;最后留置引流管时,以枪形镊夹持住导向头1处引流管,慢慢将硬膜下导向器取出。
权利要求1.硬膜下导向器,其特征在于一端制有导向头,导向头为弧形,另一端制有手柄,导向头和手柄之间制有导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膜下导向器,其特征在于在导向槽上与导向头连接的一端安装限位轴。
专利摘要硬膜下导向器,涉及颅脑手术用的一种手术器械;其一端制有导向头,导向头为弧形,另一端制有手柄,导向头和手柄之间制有导向槽,在导向槽上与导向头连接的一端安装限位轴;主要用于应用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及“慢性硬膜下积液”等神经外科疾病手术中,作用是在冲洗引流过程中辅助调整引流管的角度以达到减少脑组织损伤以及在扩大骨孔而造成的额外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痛苦,易操作,安全稳定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B19/00GK2815277SQ20052009225
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4日
发明者林军, 寇云 申请人:林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