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内镜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306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肛肠内镜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肛肠治疗仪,直接涉及带内窥镜的肛肠治疗仪。
背景技术
肛门直肠病属常见病,人群中发病率在70%以上。其中的内痔、直肠粘膜内套叠、直肠脱垂、直肠息肉等占比重较大,而这些疾病的发病部位又都在肛门齿状线以上,治疗操作不便,治疗难度相对加大。传统的治疗要借助肛门拉钩或单一套筒式肛门镜,然而借助这两种工具的治疗,受结构限制一般仅能在肛门口附近位置。对于直肠深部位置的疾病,这两种工具已很难奏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肛肠内镜治疗仪,它能有效地克服借助肛门拉钩或肛门镜治疗肛肠疾病存在的深度治疗难以奏效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肛肠内镜治疗仪,其特征是内窥镜导管、治疗导管同时在肛肠管中穿过,并在其一端显露出光源和镜头及治疗导管端口,内窥镜导管在肛肠管的另一端引出与主机联接,主机上装有显示屏,治疗导管在肛肠管的另一端引出形成闭缩口,治疗导管在肛肠管引出的一端还接有导气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是在所述肛肠管中穿过的治疗导管为并列的两根。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带内窥镜导管、治疗导管的肛肠管结构,同时还由于治疗导管与导气管相联接,因而使直肠在充气状态,可方便实现用电钳、电刀对直肠不同深度部位疾病的治疗,而且在肠内出现积液时可用吸引管直接吸引。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肛肠内镜治疗仪的结构原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肛肠内镜治疗仪的结构,内窥镜导管6、治疗导管7同时在肛肠管3中穿过,并在其一端显露出光源1和镜头2及治疗导管端口10,内窥镜导管6在肛肠管3的另一端引出与主机5联接,主机5上装有显示屏4,治疗导管7在肛肠管3的另一端引出形成闭缩口8,治疗导管7在肛肠管3引出的一端还接有导气管9。内窥镜导管6、主机5及显示屏4与现有医学上常用的腹腔镜、结肠镜上采用的该部分具有相同的结构原理,制造本实用新型时,可直接选用该部分的结构。同时,在肛肠管3中穿过的治疗导管7还可以为并列的两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主机5接通电源,将肛肠管3从病人肛门中插入,开通导气管9向直肠内充气,在光源1照射下,镜头2观察到的直肠部位信息反映在显示屏4上,当发现病灶时,锁定肛肠管3在肛肠中的位置,根据病情的种类选择电钳或电刀从闭缩口8插入治疗导管7,在治疗导管端口10对病灶进行治疗处理。当直肠内有积液时,通过治疗导管7插入吸引管吸出后,可继续治疗。闭缩口8随工具的插入、取出而张开,动作完成后自动复位闭合。本实用新型的肛肠内镜治疗仪在所采用的治疗导管7为并列的两根时,可一根插入夹持钳,另一根插入电钳配合工作。治疗完成后,通过导气管9放掉直肠中的气体,拔出肛肠管3,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肛肠内镜治疗仪,其特征是内窥镜导管(6)、治疗导管(7)同时在肛肠管(3)中穿过,并在其一端显露出光源(1)和镜头(2)及治疗导管端口(10),内窥镜导管(6)在肛肠管(3)的另一端引出与主机(5)联接,主机(5)上装有显示屏(4),治疗导管(7)在肛肠管(3)的另一端引出形成闭缩口(8),治疗导管(7)在肛肠管(3)引出的一端还接有导气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肛肠内镜治疗仪,其特征是在所述肛肠管(3)中穿过的治疗导管(7)为并列的两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肛肠内镜治疗仪,其特征是内窥镜导管、治疗导管同时在肛肠管中穿过,并在其一端显露出光源和镜头及治疗导管端口,内窥镜导管在肛肠管的另一端引出与主机联接,主机上装有显示屏,治疗导管在肛肠管的另一端引出形成闭缩口,治疗导管在肛肠管引出的一端还接有导气管。本实用新型使直肠在充气状态下,可方便实现用电钳、电刀对直肠不同深度部位疾病的治疗,而且在肠内出现积液时,可用吸引管直接吸引。
文档编号A61B18/14GK2860382SQ20052012531
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9日
发明者李军, 孙迎秋, 王彬, 张海英, 邱梦琦, 杨建香 申请人:李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