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煎膏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12487阅读:8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黄连煎膏剂及制备方法
所属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黄连膏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双黄连制剂能抗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并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还可增强机体产生α-干扰素能力,可显著地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作用,对抗病毒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能中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同时具抗感染及免疫双重作用,临床主要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流感以及肺炎、气管炎、扁桃体炎等症,其疗效确切、安全、有效,目前双黄连颗粒、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片、双黄连粉针剂、双黄连糖浆等广泛应用于临床,且疗效确切,双黄连膏滋目前国内没有生产及制备的,为煎膏剂,煎膏剂是传统医药技术的继承,在抗衰老、保健、治疗慢性病中都独具特点,宜于慢性病人长期服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浸出药物品质高、宜于慢性病人治疗的双黄连膏滋的制备方法。
该药物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金银花500~1500g 黄芩500~1500g连翘1000~3000g辅料蜂蜜辅料加入量600g~1500g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黄芩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温度80℃,相对密度1.05~1.10,于80℃时加入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1.0~2.0,保温1小时,静置24小时,滤过,沉淀用水洗至pH值5.0,继用70%乙醇洗至pH值为7.0,低温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半小时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温度70~80℃,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清膏,冷至40℃时,搅拌下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加75%乙醇适量,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至温度80℃,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清膏,加入上述黄芩提取物,混合均匀,称定重量,加入蜂蜜,加热混合均匀,灌装即得。
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品制剂保持了中药特色,群药共煎、文火细煎的传统作法,是传统医药技术的继承,它能随症加减,组方灵活,不悖离于中医药的用药习惯,药物浓度高、含量大、溶解快、易吸收、质量稳定、便于保存,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又保持了传统的用药习惯。
2.宜于慢性病人长期服用,药浓、量小,冲服兑服都可,减少了药物苦味口感,对有慢性病的患者,更适于这种长期服用的剂型。
3.因本品为煎膏剂,在配剂工艺中,直接在提取的浸膏中加入辅料,加热混合均匀之后即可灌装成成品,没有了原颗粒剂的干燥及制粒的过程,不论是在能源消耗还是制备工艺的复杂性方面,都优于颗粒剂。
4.本发明服用前无需煎煮,剂量准确,服用方便,符合国家各项药政法规定。
5.本发明是双黄连制剂的一种,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可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在治病的同时兼有固本培元、滋补调和的作用。
6.本制剂中不加入任何防腐剂。
7.双黄连制剂在临床上的功效确切,下面以双黄连制剂临床试验结果的报告总结如下


图1为两组的性别、年龄分布情况表图2为病种分布表图3为治疗组、对比组疗效比较表图4为治疗组、对比组症状及体征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为一种双黄连制剂-双黄连膏滋的制备方法,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金银花500g黄芩500g连翘1000g辅料蜂蜜600g制备方法黄芩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温度80℃,相对密度1.05~1.10,于80℃时加入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1.0~2.0,保温1小时,静置24小时,滤过,沉淀用水洗至pH值5.0,继用70%乙醇洗至pH值为7.0,低温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半小时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温度70~80℃,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清膏,冷至40℃时,搅拌下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加75%乙醇适量,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至温度80℃,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清膏,加入上述黄芩提取物,混合均匀,称定重量,加入蜂蜜,加热混合均匀,灌装即得。
实施例2金银花1000g黄芩1000g连翘2000g辅料蜂蜜725g制备方法黄芩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温度至80℃,相对密度1.05~1.10,于80℃时加入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1.0~2.0,保温1小时,静置24小时,滤过,沉淀用水洗至pH值5.0,继用70%乙醇洗至pH值为7.0,低温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半小时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70~80℃,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清膏,冷至40℃时,搅拌下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加75%乙醇适量,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温度至80℃,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清膏,加入上述黄芩提取物,混合均匀,称定重量,加入蜂蜜,加热混合均匀,灌装即得。
实施例3金银花1500g黄芩1500g连翘3000g辅料蜂蜜1500g制备方法黄芩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80℃测),于80℃时加入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1.0~2.0,保温1小时,静置24小时,滤过,沉淀用水洗至pH值5.0,继用70%乙醇洗至pH值为7.0,低温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半小时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温度70~80℃,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清膏,冷至40℃时,搅拌下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加75%乙醇适量,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至温度80℃,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清膏,加入上述黄芩提取物,混合均匀,称定重量,加入蜂蜜,加热混合均匀,灌装即得。
本品为红棕色稠厚的半流体;味甜,微苦。
一般资料将符合病例标准的9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病程分布情况见图1、图2。
两组病人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治疗方法治疗组予以双黄连口服液,<5岁每次1/2支,每日两次;对照组予以病毒唑10mg/kg.d,口服。两组均连用5-7d,其它基础治疗两组相同,均不用其它抗病毒药物。
疗效判定治愈体温正常,喘息消失,肺部啰音消失。好转体温正常,喘息明显好转,肺部啰音减少。无效病情无改善或加重。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x2检验或t检验。
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见图3。
结果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比较见图4。
与对照组比较*P<0.05 **P<0.01由上面的统计结果可知,治疗组症状及体征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双黄连制剂能加快缓解发热、喘息、咳嗽及加速吸收肺部啰音。
(1)取本品3g,加75%乙醇30ml,置水浴中加热振摇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苷对照品、绿原酸对照品,分别加入75%乙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u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5cm×7cm)上,以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光(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本品1.5g,加甲醇30ml,置水浴上加热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连翘对照药材0.5g,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数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25(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 F)其它应符合煎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I F)[含量测定]黄芩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冰醋酸(50∶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1g,置50ml量瓶中,加50%甲醇适量,超声处理20分钟,放置至室温,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黄芩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10.7mg。
舒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口服,一次15g,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密封,避光,置阴凉处。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黄连煎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药物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金银花500~1500g 黄芩500~1500g连翘1000~3000g辅料蜂蜜 辅料加入量600g~150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剂型为煎膏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黄连膏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黄芩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温度80℃,相对密度1.05~1.10,于80℃时加入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1.0~2.0,保温1小时,静置24小时,滤过,沉淀用水洗至pH值5.0,继用70%乙醇洗至pH值为7.0,低温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半小时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温度70~80℃,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清膏,冷至40℃时,搅拌下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加75%乙醇适量,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至温度80℃,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清膏,加入上述黄芩提取物,混合均匀,称定重量,加入蜂蜜,加热混合均匀,灌装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黄连煎膏剂及制备方法,由以下原料组成金银花、黄芩、连翘、炼蜜或转化糖。本发明制备方法是将黄芩经过煎煮、过滤、浓缩、酸处理、静置、水洗和醇洗等提取过程制成黄芩提取物加入到由金银花、连翘经过煎煮、醇沉、浓缩至温度80℃,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清膏中,混合均匀,称定重量,加入不超过清膏总重量3倍的炼蜜或转化糖文火加热,混合均匀灌装即得。本发明的特点是在治病的同时兼有滋补功效,且药物浓度高、含量大、溶解快、易吸收、质量稳定、便于保存,可治疗慢性疾病,还有抗衰老及延年益寿之功效。
文档编号A61K9/06GK1895362SQ20061001014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2日
发明者刘雅芹 申请人:刘雅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