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三瓣木兰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4438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从三瓣木兰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三瓣木兰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及其应用,属生物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Thom.)Samson]属半知菌纲丝孢菌目、丝孢菌科真菌。它广泛腐生于土壤、植物根际等,从耕作土壤,如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田间,到非耕作土壤,如松柏林、草原,甚至荒芜土壤、沙丘、矿井中都发现其存在,是一类典型的土壤腐生真菌。条件适宜时,可以寄生一些植物线虫的卵、幼虫、成虫及胞囊,具有功效高、寄主广、易培养等优点,在控制植物病原线虫方面功效卓著。但是研究表明,部分拟青霉属(Paecilomyces)的真菌是人体的病原菌,能引起人的眼内炎,眼眶蜂窝织炎,人工瓣膜置换后心膜炎,皮肤和肺感染等多种人体疾病。近年的研究表明,淡紫拟青霉能引起人的全窦炎,首例儿童全窦炎就是由该菌引起的(Nayak,D.R.et al.,2000)。这种由广泛存在的真菌引起的人的疾病受到广泛关注。
迄今已发现的抗生素主要来源于植物和微生物,其中许多已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微生物感染性疾病。近年来由于病原真菌及病原细菌的抗性,原有的医用抗菌素使用受到限制。急需不断开发新的抗生素,特别是由的新病原菌引起的人类疾病更是受到重视。
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是双子叶植物最原始的科。我国资源丰富,有约10个属73个种,均为乔木或灌木。木兰科树种能在各种环境下吸收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的物质,部分树皮、叶、花是中医的常用药。同时,内含芳香物质,可提取植物香精和制浸膏,种子含油量高,可供工业用,该科植物在园林观赏,绿化,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及促进医药,香料,油料等方面的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三瓣木兰[Magnolia tripetala Linn(Okt)]属木兰科植物,原产地北美,用途观赏,目前未见三瓣木兰具有抗真菌活性的报道和专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从植物产生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对人体病原真菌淡紫拟青霉(P.lilacinus)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的活性成分,作为制备医用抗生素的应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1、活性成分的制备本发明所用的三瓣木兰(M.tripetala)采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园内。
将三瓣木兰的枝用水洗干净后,在烘箱中于60℃下烘干。将20克烘干后的枝切碎,放入三角瓶内,用80%的乙醇浸泡,在40℃的水浴锅上提取。第一次浸泡提取的时间为2小时,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时间分别为4和8小时。将三次浸提的提取液合并后,低压浓缩至溶剂蒸发后,得1.419克浸膏。该浸膏用甲醇溶解,制备成浓度为5mg/ml抗菌活性成分,即本发明使用的活性成分。三瓣木兰的叶洗净烘干后,取20克也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得到2.476克浸膏,同样用甲醇溶解制备成浓度为5mg/ml备用。
本发明所述的从植物三瓣木兰中提取抑制病原真菌活性成分的方法系常规方法,用常用的有机溶剂乙醇提取。且在该植物的不同部位包括枝和叶都能提取到活性成分。
2、制备试验用的病原真菌将淡紫拟青霉(P.lilacinus)接种于常用的PDA(马铃薯培养基,马铃薯200克加水1000ml后煮沸过滤,用水补足1000ml后加蔗糖20g、琼脂18g)上,于28℃下培养10天。用无菌水将孢子洗下后,加入到PDA培养基中,调整孢子浓度为104,将含有淡紫拟青霉孢子的PDA培养基倒入9cm的平板中,待培养基凝固后即可。
3.、实验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在无菌操作台上用微量注射器将样品注入纸片(做三个剂量,0.5mg/disc,0.1mg/disc,0.05mg/disc),用电吹风将纸片吹干待溶剂挥发后,置于含有淡紫拟青霉孢子的PDA平板上,28℃下培养48小时后,观察抑菌结果,测量抑菌圈的大小(含纸片的直径0.6cm)。
同时在纸片上加入提取过程中使用过的溶剂80%乙醇和甲醇作为对照,同时还做空白纸片对照。整个实验重复3次,取3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
将实验获得的活性浸膏在80℃水浴加热1小时后,用甲醇溶解,用同样的方法做抑菌实验。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将三瓣木兰的枝用水洗干净后,在烘箱中60℃温度下烘干;将烘干后的枝或叶切碎,放入三角瓶内,用80%的乙醇浸泡,在40℃的水浴锅上提取,第一次浸泡提取的时间为2小时,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时间分别为4和8小时;将三次浸提的提取液合并后,在低压0.07MPa下浓缩至溶剂蒸发后得1.419克浸膏;将浸膏用甲醇溶解,制备成浓度为5mg/ml的活性成分。同时按前述实验方法设置对照,结果见表1。
表1三瓣木兰枝的80%乙醇提取物对淡紫拟青霉(P.lilacinus)的抑菌作用

-没有抑菌圈出现结果表明本发明提取的活性成分对人体病原真菌淡紫拟青霉(P.lilacinus)有明显的抑菌活性,提取物在0.1mg时就出现强的抑菌活性,抑菌圈的大小为1.2cm,0.05mg时也出现抑菌活性,但活性较弱,抑菌圈的大小为0.7cm。
本发明具有强的抑制病原菌的作用,可作为制备抑制人体病原真菌淡紫拟青霉(P.lilacinus)制剂的应用,开发为新的抗菌剂。
实施例二基本同实施例一,不同之处是材料采用三瓣木兰的叶。20克叶提取得到2.476克浸膏,用甲醇溶解,制备成浓度为5mg/ml,用于做活性测定。同时做对照,结果见表2。
表2 三瓣木兰叶的提取物对淡紫拟青霉(P.lilacinus)的抑菌作用

-没有抑菌圈出现与枝的提取物相比,叶的提取物的量较大,但抑菌活性较枝的提取物的弱些,可能是叶的成分复杂,提取物较多,活性化合物的含量相对较低,因此活性较弱,也有可能是在枝和叶中存在不同的活性成分,因而活性强弱不同。但叶的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也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0.5mg时抑菌圈的大小为1.2cm。
实施例三基本同实施例一,不同之处是提取的浸膏在80℃水浴加热1小时后,用甲醇溶解,制备成浓度为5mg/ml做活性。结果见表3。
表3 三瓣木兰枝的提取物经高温处理后对淡紫拟青霉(P.lilacinus)的抑菌作用

-没有抑菌圈出现结果表明,经过高温处理后的样品与未经高温处理的样品具有同样的抑菌活性,说明该成分对热稳定。
本发明对人体病原菌有抑菌作用,具有高效、热稳定等优点,可开发为新的抗生素。
权利要求
1.一种从三瓣木兰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其特征在于该活性成分经如下步骤得到a.将三瓣木兰的枝或叶用水洗干净后,在烘箱中60℃温度下烘干;b.将烘干后的枝或叶切碎,放入三角瓶内,用80%的乙醇浸泡,在40℃的水浴锅上提取,第一次浸泡提取的时间为2小时,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时间分别为4和8小时;c.将三次浸提的提取液合并后,在低压0.07MPa下浓缩至溶剂蒸发后得浸膏;d.将浸膏用甲醇溶解,制备成浓度为5mg/ml的活性成分。
2.权利要求1所说的活性成分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活性成分对人体病原真菌淡紫拟青霉具有抑制作用,作为制备抑制人体病原真菌淡紫拟青霉制剂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三瓣木兰植物中提取的抗真菌活性成分及其应用,属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活性成分经如下步骤得到a.将三瓣木兰的枝或叶用水洗干净后,在烘箱中于60℃温度下烘干;b.将烘干后的枝或叶切碎,放入三角瓶内,用80%的乙醇浸泡,在40℃的水浴锅上提取,第一次浸泡提取的时间为2小时,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时间分别为4和8小时;c.将三次浸提的提取液合并后,在低压0.07MPa下浓缩至溶剂蒸发后得浸膏;d.将浸膏用甲醇溶解,制备成浓度为5mg/ml的活性成分。本发明的活性成分具有对人体病原真菌淡紫拟青霉有抑制作用、高效、热稳定等优点,可作为制备抑制人体病原真菌淡紫拟青霉制剂的应用。
文档编号A61K135/00GK1843411SQ20061001068
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4日
发明者李国红, 张克勤 申请人:云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