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用双黄连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10037阅读:14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禽用双黄连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家禽传染性法氏囊等病毒性疾病和雏鸡受寒感冒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禽用双黄连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鸡最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育雏阶段发病率最高,以20-40日龄多发。其特征为突然发病,病鸡腹泻、精神沉郁,法氏囊肿大、出血,肾肿大和肌肉出血。目前,我国的养殖户养殖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相关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知识,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显著提高,尤其因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鸡的呼吸道疾病、球虫病、肠道病等,由于市场上西药的泛滥应用,使得一般的药物很难收到理想效果。有很多兽药厂家致力于中药的研究和生产,但目前市售的一般中药散剂粗纤维含量高,而家禽的消化道短,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弱,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溶出困难,效果不确实,造成浪费。因此采用合理的生产工艺,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对中药散剂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组方简单合理、密度高、清热解毒效果好、不容易沉淀和堵塞饮水器且使用极为方便的禽用双黄连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禽用双黄连口服液,其特征是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制而成金银花和连翘提取物2-8份,黄芩提取物2-8份。
上述金银花与连翘提取物的比例为1∶2。
本发明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1)将原料金银花、连翘、黄芩分别经乙醇浸泡溶解,然后浓缩、吹干后成粉得到提取物;(2)按重量份数取上述金银花和连翘提取物2-8份,黄芩提取物2-8份,所述金银花与连翘提取物的比例为1∶2;(3)将黄芩提取物加入上述原料总重量7~14倍且温度在50-90℃以上的水中,充分搅拌至溶解;(4)向上述溶解后的黄芩提取物溶液中加入三乙醇胺1-7份,搅拌均匀;(5)在上述溶液中加入步骤(1)中称取的金银花和连翘提取物2-8份搅拌至溶解,自然冷却,并浓缩达到密度为0.8-1.7,即制成禽用双黄连口服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是本品为纯中药制剂,方中各味药材均为由“道地药材”的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高,杂质含量少,且本发明在制作过程中采用特殊工艺,保持高温,制成的最终成品稳定性高,含量具有可测性,解决了传统中药质量难以监控的缺点,并大大减少和避免贮存过程发生分解和沉淀的几率。
二是治疗家禽传染性法氏囊等病毒性疾病和雏鸡受寒感冒的口服液配方是在黄芩提取物的基础上加入金银花、连翘提取物,使其清热解毒的功能明显增强,并调节药性,充分发挥了中药“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的理论,标本兼治,同时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毒的功能,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平时预防可使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大大减轻发病症状,有效降低死亡率。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其中每份重量取100kg)禽用双黄连口服液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制而成金银花1份、连翘提取物3份,黄芩提取物4份。
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将原料金银花、连翘、黄芩分别利用惯常的工艺经乙醇浸泡溶解,然后浓缩、吹干后成粉得到提取物;(2)按重量份数取金银花1份、连翘提取物3份,黄芩提取物4份;(3)将黄芩提取物加入所述原料总重量10倍,即重量份数80份且温度在90℃的水中,充分搅拌至溶解;(4)向上述溶解后的黄芩提取物溶液中加入三乙醇胺5份,搅拌均匀;(5)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金银花1份、连翘提取物3份,搅拌至溶解,溶解过程使温度持续保持在60℃以上,然后自然冷却,并浓缩达到密度为1.1,即制成禽用双黄连口服液;(6)包装规格为250m1-500ml,或根据需要量分装。
实施例2(其中每份重量取500kg)禽用双黄连口服液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制而成金银花2份、连翘提取物4份,黄芩提取物4份。
一种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1)将原料金银花、连翘、黄芩分别经乙醇浸泡溶解,然后浓缩、吹干后成粉得到提取物;(2)按重量份数取金银花2份、连翘提取物4份,黄芩提取物4份;(3)将黄芩提取物加入所述原料总重量8倍,即重量份数80份且温度在80℃以上的水中,充分搅拌至溶解;(3)加入三乙醇胺6份,搅拌均匀;(4)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金银花2份、连翘提取物4份,搅拌至溶解,使温度持续保持在55℃以上,自然冷却,并浓缩达到密度为1.2,即制成禽用双黄连口服液;(5)包装规格为250ml~500ml,或根据需要量分装。
实施例3(其中每份重量取300kg)禽用双黄连口服液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制而成金银花1份、连翘提取物2份,黄芩提取物5份。
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将原料金银花、连翘、黄芩分别经乙醇浸泡溶解,然后浓缩、吹干后成粉得到提取物;(2)按重量份数取金银花1份、连翘提取物2份,黄芩提取物5份;(3)将黄芩提取物加入所述原料总重量12倍,即重量份数为96份且温度在60℃的水中,充分搅拌至溶解;(4)加入三乙醇胺7份,搅拌均匀;(5)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金银花1份、连翘提取物2份搅拌至溶解,使温度持续保持在50℃,自然冷却,并浓缩达到密度为1.0,即制成禽用双黄连口服液;(6)包装规格为250ml~500ml,或根据需要量分装。
实施例4(其中每份重量取600kg)禽用双黄连口服液,其特征是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制而成金银花3份、连翘提取物4份,黄芩提取物3份。
一种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1)将原料金银花、连翘、黄芩分别经乙醇浸泡溶解,然后浓缩、吹干后成粉得到提取物;(2)按重量份数取金银花3份、连翘提取物4份,黄芩提取物3份;(3)将黄芩提取物加入所述原料总重量11倍,即重量份数为110份且温度在70℃的水中,充分搅拌至溶解;(4)加入三乙醇胺6份,搅拌均匀;(5)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金银花3份、连翘提取物4份搅拌至溶解,使温度持续保持在70℃以上,自然冷却,并浓缩达到密度为0.8,即制成禽用双黄连口服液。
(6)包装规格为250ml~500ml,或根据需要量分装。
实施例5(其中每份重量取300kg)禽用双黄连口服液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制而成金银花3份、连翘提取物5份,黄芩提取物7份。
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将原料金银花、连翘、黄芩分别经乙醇浸泡溶解,然后浓缩、吹干后成粉得到提取物;(1)按重量份数取金银花3份、连翘提取物5份,黄芩提取物7份;(2)将黄芩提取物加入所述原料总重量13倍,即重量份数为195份且温度在50℃以上的水中,充分搅拌至溶解;(3)加入三乙醇胺6份,搅拌均匀;(4)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金银花3份、连翘提取物5份搅拌至溶解,使温度持续保持在65℃以上,自然冷却,并浓缩达到密度为1.7,即制成禽用双黄连口服液。
(5)包装规格为250ml~500ml,或根据需要量分装。
一、临床试验举例说明1、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选典型IBD自然发病鸡群随机分成A组、B组、C组共三组,A组肌注琼扩效价为1∶128的高免卵黄液,B组口服“双黄连口服液”0.5ml/只,C组对照。
实验结果见下表

由表可见,“治疗禽传染性法氏囊等病毒性疾病疾病和雏鸡受寒感冒的口服液”试验组治愈率为86.7%,比IBD卵黄抗体组治愈率高14.5%,差异显著(P<0.05),而C组的存活率仅为22.2%。
对各组死亡鸡逐渐进行病理学剖检,从剖检情况看,几乎所有死亡鸡法氏囊浆膜水肿乃至胶冻样;泄殖腔有散在出血点,股部、胸肌、腿肌大腿内侧出血;心包积液,冠状沟出血;肾肿大,时间长的病例,尿酸盐沉积明显;腺胃有出血斑,法氏囊黄白色肿大,大多数充血出血明显。A组死亡鸡出血较轻,尤其是胃肠道和法氏囊变化不明显。
2.临床治疗应用实例治疗雏鸡感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地址天津市静海 张某品种AA肉仔鸡日龄7日龄发病情况因育雏期饲养管理不当,温度低于正常要求,导致鸡群受寒感冒,30%的出现咳嗽和甩鼻现象,并精神沉郁,粪便变稀,使用该药物组合物3天,采食增加,咳嗽、甩鼻的明显减少,又用2天,症状消失,病程被控。
二、临床实验资料本实验通过测定雏鸡外周血细胞值及酸性a-醋酸萘脂酶阳性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来证明中药对雏鸡免疫系统功能的促进作用,以探讨和说明中药禽用双黄连口服液防治禽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功效和作用机理。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动物1日龄京白904混合雏鸡150只,经临床检查健康,抽样检测IBD沉淀反应为阴性,设专人饲养管理,舍内笼养,自由采食、饮水。
2.中药方剂由天津市海纳德动物药业有限公司自行研制,主要配方为金银花、连翘提取物2-8份,黄芩提取物2-8份。
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强毒株JIC7F3(0.1g 10-2)点眼。应用前复状,每只鸡点眼、口服0.2ml。
4.IBD-CT801ANTGEN和IBD-CT801SERUM购自北京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5.实验设计将150只1日龄京白904混合雏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50只。I组在雏鸡的饮水中按每只0.5-3ml添加禽用双黄连口服液,II组除饮水中不加中药外,其他条件均与I组相同,III组为空白对照组(不加中药,不攻毒)。自1日龄起连续使用至30日龄时,将III组隔离饲养,I组与II组进行攻毒,经点眼、口服接种IBDV0.2ml/只。于攻毒前(30日龄)及攻毒后1、3、6、10、15天时每组翅静脉采血、涂片。用直接染色记数法进行白细胞计数。用瑞氏染色法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用ANAE染色法标记T淋巴细胞,并计算出ANAE阳性淋巴细胞的百分率。
(二)试验结果1.禽用双黄连口服液对人工感染IBDV前后雏鸡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数的影响,结果见下表


由表可见,攻毒前即30日龄时,两组白细胞总数与白细胞分类计数无明显差异,攻毒后1-6天,I组、II组白细胞总数与淋巴细胞均下降,II组较I组下降明显,两组中性粒细胞有所增加。到攻毒后10天时,I组、II组白细胞总数基本恢复正常,但II组淋巴细胞始终低于I组。
2.禽用双黄连口服液对人工感染IBDV前后雏鸡外周血ANAE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的影响,结果见表

(三)讨论与小结
1.由表1可见,人工感染IBDV1天后,I组、II组白细胞总数下降,这可能是IBD病毒抑制了骨髓的造血机能所致。通过白细胞计数发现,I组、II组淋巴细胞值低于III组。说明IBDV侵害中枢淋巴器官法氏囊后,限制了淋巴细胞的繁殖,致使血液内淋巴细胞数减少。这可能是本病引起免疫抑制的主要因素。到攻毒后6天时I组、II组白细胞总数又有所回升。到攻毒10天后基本恢复正常水平。在整个试验期内,II组淋巴细胞始终低于I组,这证明禽用双黄连口服液不仅能提高雏鸡法氏囊的相对重量,还能维持外周血淋巴细胞值的相对稳定。
2.由表2可见,人工感染IBDV1天后,外周血ANAE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下降。这说明IBDV不仅能侵害B淋巴细胞,同时也侵害T淋巴细胞。到攻毒后6天时,II组降到最低点,与III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攻毒后6天时,I组ANAE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也明显高于II组(P<0.05)。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中药能维持外周血ANAE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的相对稳定。攻毒10天后,II组ANAE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有所回升,这可能是感染后期,大部分病毒被排出体外,机体处于恢复阶段,直到攻毒后15天,II组ANAE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虽呈上升趋势,但仍低于I组II组,这表明II组雏鸡细胞免疫水平不如I、III组高,因此,我们认为在雏鸡饮水中添加一定量的双黄连口服液,对提高雏鸡免疫力,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的发生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禽类传染性法氏囊病和受寒感冒等疾病。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治疗家禽传染性法氏囊等病毒性疾病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禽用双黄连口服液,其特征是,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制而成金银花和连翘提取物2-8份,黄芩提取物2-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禽用双黄连口服液,其特征是,所述金银花与连翘提取物的比例为1∶2。
3.一种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1)将原料金银花、连翘、黄芩分别经乙醇浸泡溶解,然后浓缩、吹干后成粉得到提取物;(2)按重量份数取上述金银花和连翘提取物2-8份,黄芩提取物2-8份,所述金银花与连翘提取物的比例为1∶2;(3)将黄芩提取物加入上述原料总重量7~14倍且温度在50-90℃以上的水中,充分搅拌至溶解;(4)向上述溶解后的黄芩提取物溶液中加入三乙醇胺1-7份,搅拌均匀;(5)在上述溶液中加入步骤(1)中称取的金银花和连翘提取物2-8份搅拌至溶解,自然冷却,并浓缩达到密度为0.8-1.7,即制成禽用双黄连口服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家禽传染性法氏囊等病毒性疾病和雏鸡受寒感冒的禽用双黄连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禽用双黄连口服液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制而成金银花和连翘提取物2-8份,黄芩提取物2-8份。本发明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制备方法为将黄芩提取物2-8份原料总重量7~14倍且温度在50-90℃以上的水中,然后加入三乙醇胺1-7份,金银花和连翘提取物2-8份,自然冷却,并浓缩达到密度为0.8-1.7。本发明不仅治疗家禽传染性法氏囊等病毒性疾病和雏鸡受寒感冒,同时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毒的功能,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平时预防可使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大大减轻发病症状,有效降低死亡率。
文档编号A61K9/10GK1907337SQ200610015418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22日
发明者王连民, 樊爱丽, 赵会芹 申请人:天津生机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