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艾滋病的卡德离胺注射液和冻干粉针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2224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艾滋病的卡德离胺注射液和冻干粉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脉滴注型注射液和冻干粉针,是一种治疗艾滋病效果显著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是一种治疗艾滋病的卡德离胺注射液和冻干粉针。
联合国于2004年7月6日发表《2004年度全球艾滋病报告》,向人们发出严重警告全球艾滋病仍在迅速蔓延,目前全球艾滋病的感染人数已从2001年的3500万增加到2003年的3800万。去年又有5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有300万人死亡,是自从1981年艾滋病发现以来,一年中增加最多的。报告说,亚洲的情况不甚理想,艾滋病发展的很快,特别是在中国、印尼和越南。该地区去年有110万人感染艾滋病,目前艾滋病感染人数已达740万人。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数字,在今后6到10年的时间里,印度将有1500万艾滋病毒携带者,中国将有1000万的艾滋病毒携带者,而只有6000万人口的泰国已经有100万艾滋病毒携带者。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即使在发病率不高的情况下艾滋病也可能有很大的绝对数量,我国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我国对于治疗艾滋病药物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艾滋病病毒侵犯人体是由艾滋病病毒的包膜GP120首先与靶细胞表面CD4受体分子选择性地吸附并相互作用。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被靶细胞“内吞”后脱去外壳,其核心蛋白和病毒RNA进入靶细胞,借助自身特有的逆转录酶使HIV RNA转化为HIV DNA,再通过靶细胞聚合酶把病毒DNA整合到靶细胞染色体DNA中,从此,HIV DNA成为靶细胞的组分,这个靶细胞就变成了带有HIV遗传信息的感染细胞。此后,HIV呈现休眠状态,对靶细胞并不产生干扰和破坏,甚至多年潜伏不动,即出现抗HIV阳性,但没有临床症状的较长间歇期。感染HIV的个人在其机制至今尚不清楚的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的作用下,休眠病毒苏醒,并可激化进入活跃状态即HIV利用靶细胞的条件使病毒DNA复制、转录成RNA,同时合成病毒蛋白,并组装成大量新的HIV颗粒,破坏原先居住的靶细胞,释放入血,再攻击新的靶细胞。如此周而复始,HIV不断复制增殖,CD4细胞不断破坏死亡,导致免疫缺陷,病理组织上则可见淋巴结、胸腺、脾脏及骨髓病变,从而继发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以及神经性疾病等。
迄今为止,艾滋病的治疗在临床医学界始终是一大技术难题。尽管市场上已有17种抗艾滋病药物,它们大体上可分为2大类,即核苷类药物如齐多夫定,拉米夫定等,以及2蛋白酶抑制类如福地那韦、茚地那韦等,实际上这些药物不仅价格昂贵如美国一名艾滋病人年均治疗费用约1.5万美元,而且只能使艾滋病进程变缓而非治愈。目前全世界现有17个专利防治艾滋病的药物(抑制HIV的逆转录,抑制HIV蛋白水解等)都十分昂贵,且副作用大,全球推广性差,所以尚不能有效地控制艾滋病在世界的蔓延,其形式越来越严峻,研发新型抗艾滋病药物已成为全球药物界的当务之急和研究热点之一,其中抑制HIV进入人体细胞和HIV在人体细胞内表达的两类新药成为未来治疗艾滋病药物市场中的佼佼者。
毋容置疑,世界艾滋病药物是大市场,2005年全球艾滋病药物市场总销售额已超过120亿美元。据联合国卫生署官员估计,在已发病的650万名艾滋病人中仅有不到40%的人得到治疗,而绝大多数贫穷的非洲艾滋病人迄今仍未接受过任何有效的药物治疗,当地政府也无力提供免费的抗HIV药物。假如世界各地的艾滋病病人都得到药物治疗,估计全球抗艾滋病药物市场规模可达300亿美元。
我国已有5种治疗艾滋病的国产药物正式获得批准生产。这5种药物是齐多夫定、司他夫定、苷去羟肌、奈韦控平、茚地那韦,其中前3种是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奈韦控平属于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茚地那韦是蛋白酶抑制剂。目前世界各国临床医学界面临的新问题是,艾滋病伴随多种并发症,最常见的有卡波腹泻和肺结核等。而现有抗艾滋病药物不仅疗效差而且价格奇高,致使发展中国家的病人难以承受高额医疗费用。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可的艾滋病治疗方法为联合治疗(鸡尾酒疗法),但鸡尾酒疗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价格昂贵,抗艾滋病药物国外进口,价格很高,治疗一名患者,一年需要人民币12万元以上,国内治疗费用一年也需要人民币8万元左右。这在国内大多数病人都不能承受的。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艾滋病效果显著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针对艾滋病毒的自身复制功能起到成功地阻止1型艾滋病病毒(HIV-1)入侵人体细胞。HIV可以将有自身的遗传物质插入到宿主细胞基因组内部,并随宿主细胞分子复制。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研制开发对艾滋病毒产生抑制作用,可以延缓艾滋病的进程。本发明的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抑制艾滋病毒侵入宿主细胞。这一特点不同于其他艾滋病毒的治疗药物,独特的阻止艾滋病毒侵入体内细胞的特性,将对艾滋病毒临床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中医药学就开始使用斑蝥虫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该药物性味辛寒,有毒,可攻毒蚀疮,破血散结,是作用明显的攻逐类中药。但毒副作用很大,服用后口腔、咽部粘膜充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尿痛、尿频、血尿等。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成份是斑蝥素,经过科学提取的斑蝥素有效剂量仍然含有毒性,因此经过半合成的甲基斑蝥胺能去毒增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国内外抗艾滋病药物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长期服用、安全可靠、价格低廉的临床常用的抗艾滋病的卡德离胺注射液和冻干粉针。
本发明在完成了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药效、毒理的基础上,经过初步临床实验,能显著降低病人HIV-1病毒载量,提高病人免疫力和生活质量。
本发明卡德离胺注射液和冻干粉针是通过对甲基斑蝥胺采用增溶手段和复合溶媒的方法制得的注射液和冻干粉针。
本发明是由甲基斑蝥胺经合理的配方及加工工艺制备而成的。
甲基斑蝥胺在水中微溶,在配制注射液时,就需设法增加其溶解度,以适应临床需要。
卡德离胺注射液和冻干粉针其特征是采用增溶手段和复合溶媒增加溶解度。用亲水性的丙二醇、乙醇、甘油、聚乙二醇、酸或碱制成低浓度的水溶液为增溶手段和复合溶媒,以增加主药的溶解度,防止水解及增加溶液的稳定性。
本发明卡德离胺注射液和冻干粉针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如下
1.配制增溶手段和复合溶媒,增溶手段和复合溶媒是丙二醇、乙醇、甘油、聚乙二醇、酸或碱。将原料甲基斑蝥胺溶解于溶剂中。
2.按注射液制备方法,配料、滤过、灌封或冻干、灭菌、包装。
本发明的药效学实验及临床试验实验中所用的本发明均按实施例1制备。
1、药理作用本发明为斑蝥素的衍生物,可抑制HIV复制,干扰细胞分裂的M期。动物实验表明,本发明对小鼠HIV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16~18.5mg/ml血浓度时,可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31%-103%。本品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静脉注射本发明有增强动物机体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抑制抗体生成的作用。
取正常小鼠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静脉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另一组为本发明组,静脉注射本发明150mg/kg,每天一次,连续7天,测定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结果见表1。结果示本发明能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表1 本发明对正常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注*P<0.05,**P<0.012、毒理作用对小鼠按Reed&Muench法采用本发明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本发明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375.2mg/kg,灌胃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813.7mg/kg。
对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取大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60-90克,分为4组,本发明三个剂量组分别灌胃本发明100、200、300mg/kg,对照组灌胃蒸馏水10ml/只,每天一次,连续三周。给药期间每周称体重一次,每21天各组处死一半动物,进行血象和肝、肾功能(SGPT、NPN)的测定,并取出肝、肾、心进行组织切片检查,结果发现本发明各剂量组对血象、肝、肾功能均无影响(见表2),组织切片也未见异常。余下动物继续给药二周,除300mg/kg组未改变剂量外,其余二组增加剂量,100mg/kg增至500mg/kg,200mg/kg增至400mg/kg,对照组灌胃的蒸馏水西黄芪胶10ml/只,二周后处死动物,测定上述项目,结果发现对血象无影响,但对肝、肾功能有一定损害(见表2),组织切片示肝、心无病变,但500mg/kg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浆有明显玻璃样变。
表2 本发明对大鼠血象及肝、肾功能的影响
注*P>0.05,**P<0.05,***P<0.013、药代动力学本品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的速度较快,半衰期(t1/2)为0.72小时。卡德离胺进入人体后,迅速广泛地分布到机体各组织,特别是肝与胆汁分布较多,且能与HIV组织结合。药物经代谢后,大部分呈分解产物形式由尿排出,而仅有一小部分以原形排泄。
4、本发明对艾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病例选择标准根据艾滋病的诊断标准,确诊为艾滋病发病者。
治疗方法病人分为三组卡德离胺片组,31例,卡德离胺片90mg/天,分三次口服;本发明注射液小剂量组,37例,卡德离胺90mg/天,静脉注射一天一次;本发明注射液大剂量组,35例,卡德离胺400mg/天,静脉注射一天一次。
统计结果表3 本发明对艾滋病发病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结论同剂量的注射液作用优于卡德离胺片,在大剂量时的治疗效果有显著提高。
通过上述配方及制备工艺所得的治疗艾滋病的卡德离胺注射液和冻干粉针具有以下优点及疗效。
1.本发明卡德离胺注射液静脉滴注。一日1次,每次2至10ml,以0.9%氯化钠或5%至10%葡萄糖注射液适量稀释后滴注。
2.本发明采用注射剂的形式,作用直接、迅速,与口服途径比较,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增加药效,降低副作用,同时解决了重症病人不能口服的难题。
3.本发明的卡德离胺注射液,经艾滋病病人服用后病情有显著的缓解,明显地减轻病人的疼痛,改善病人的睡眠,增加病人的食欲。
4.本发明系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抑制HIV复制,干扰细胞分裂的M期。提高免疫功能,增强NK细胞活性。又可在早期缩短白细胞在骨髓内成熟、释放的时间,后期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
5.卡德离胺注射液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的速度较快。在机体内很容易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主要分布于胆、肝。24小时内,大部分人都从尿粪中排出体外,无积蓄现象。
6.卡德离胺注射液对治疗艾滋病具有独特的作用。它能减轻病人疼痛,提高人的免疫力和生活质量。并且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毒副反应小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治疗艾滋病的注射液。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2ml∶20mg卡德离胺注射液制备。
处方甲基斑蝥胺 20.0g95%乙醇100ml亚硫酸钠2g活性炭 1g注射用水加至2000ml制成1000支(2ml∶20mg)将处方量甲基斑蝥胺加入约1500ml注射用水中,加入乙醇与亚硫酸钠,搅拌溶解,加水至全量,加热至80℃,加活性炭,搅拌吸附15分钟,脱炭,0.22μm膜过滤,灌封,100℃,30分钟灭菌即得。
实施例2100ml∶20mg卡德离胺氯化钠注射液制备。
处方甲基斑蝥胺 20.0g95%乙醇200ml亚硫酸钠4g氯化钠 900g注射用水加至100000ml制成1000瓶(100ml∶20mg)
将处方量甲基斑蝥胺加入约80L注射用水中,加入乙醇、亚硫酸钠、氯化钠,搅拌使溶解,加水至全量,加热至80℃,加活性炭适量,搅拌吸附15分钟,脱炭,0.22μm膜过滤,灌封,121℃,20分钟灭菌即得。
实施例320mg卡德离胺冻干粉针制备。
处方甲基斑蝥胺20.0g盐酸 适量亚硫酸钠 2g山梨醇70g注射用水加至 1500ml制成 1000支将处方量甲基斑蝥胺加入约1200ml注射用水中,加入盐酸、亚硫酸钠及山梨醇,搅拌使溶解,加水至全量,加热至80℃,加活性炭适量,搅拌吸附15分钟,脱炭,0.22μm膜过滤,灌装(1.5ml/瓶)。冻干,轧盖,包装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艾滋病效果显著的抗逆转录病毒的卡德离胺注射液和冻干粉针,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对甲基斑蝥胺增溶手段和复合溶媒的方法制得的注射液和冻干粉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艾滋病的卡德离胺注射液和冻干粉针,其特征在于增溶手段和复合溶媒的方法为添加增加甲基斑蝥胺溶解度的增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艾滋病的卡德离胺注射液和冻干粉针,其特征在于增溶剂是丙二醇、乙醇、甘油、聚乙二醇、酸或碱。
4.治疗艾滋病的卡德离胺注射液和冻干粉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添加适量增溶剂,将甲基斑蝥胺溶解于溶剂中;b.按注射剂制备方法,配料、脱炭、过滤、灌装、封口或冻干、灭菌、包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脉滴注型注射液和冻干粉针,是一种治疗艾滋病效果显著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是一种抗艾滋病的卡德离胺注射液和冻干粉针。它是通过增溶手段和复合溶媒的方法添加适量增溶剂,将原料甲基斑蝥胺溶解于溶剂中,按注射剂制备方法,配料、脱炭、过滤、灌装、封口或冻干、灭菌、包装制备而成。本发明采用注射剂的形式,作用直接、迅速,增加药效、降低副作用,是一种能长期服用、安全可靠、价格低廉的临床常用的治疗艾滋病的卡德离胺注射液和冻干粉针药物。
文档编号A61K9/19GK1887256SQ200610029279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4日
发明者孙国建, 周来生, 黄煌, 濮毅华, 俞锋 申请人:俞锋, 濮毅华, 孙国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