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505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正面膏的制作方法
一 正面膏属于一种外敷膏剂,主要用于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祖国医学称吊斜风)二 面神经麻痹,其发病多由局部经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内引痰浊,以致风痰阻滞,经遂不利,气血运行不畅,面部神经肌肉失养,纵缓不用而成此病。治当祛风化痰,活血化淤通络。
三 自制正面膏中荆芥、防风、桂枝疏散风邪;川芎、当归、赤芍养血活血;胆南星、白附子祛风荡痰;全蝎、蜈蚣、僵蚕搜风通络。诸药相合,熬膏外敷使药效直达病所。共奏祛风化痰,活血化淤通络之效。体现祖国医学祛风先行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使风除痰化,气血通畅,筋脉肌肉得养,面瘫随之而愈。
四 自制正面膏是由荆芥50克、防风50克、桂枝50克、川芎50克、当归50克、赤芍50克;胆南星50克、白附子50克;全蝎30克、蜈蚣10条、僵蚕50克。香油1000克、黄丹500克组成。上药浸入香油中24小时,用文火熬致药枯,去渣过滤,加入黄丹充分攪匀,文火徐徐成膏。存棉布1块,大小以将周边下关、颊车、四白、地仓等穴完全敷盖为宜。药膏适量,均匀涂于棉布上,厚约0.2cm,敷贴患处.3日更换1次,5次为1疗程,在熬制膏药的过程中,须严格掌握火侯,以保证其疗效与质量。
权利要求
1.正面膏是一种外敷膏剂由荆芥50克、防风50克、桂枝50克、川芎50克、当归50克、赤芍50克;胆南星50克、白附子50克、全蝎30克、蜈蚣10条、僵蚕50克、香油1000克、黄丹500克组成,其特征是治疗面神经麻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面膏,其特征是上药浸入香油中24小时用文火熬致药枯,去渣过滤,加入黄丹充分攪匀,文火徐徐成膏,药膏适量,均匀涂于棉布上,厚约0.2cm,大小以将周边下关、颊车、四白、地仓等穴完全敷盖为宜,敷贴患处3日更换1次,5次为1疗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面膏,其特征是正面膏中荆芥、防风、桂枝疏散风邪;川芎、当归、赤芍养血活血、胆南星、白附子祛风荡痰、全蝎、蜈蚣、僵蚕搜风通络,诸药共奏祛风化痰,活血化淤通络之效。
全文摘要
正面膏属于一种外敷膏剂,主要用于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祖国医学称吊斜风)主要成分是由荆芥、防风、桂枝、川芎、当归、赤芍、胆南星、白附子、全蝎、蜈蚣、僵蚕。香油1、黄丹组成。其功效驱风化痰,活血通络,主要治疗面部神经麻痹所致面部肌肉活动不灵,口眼歪斜。上药浸入香油中24小时,用文火熬致药枯,去渣过滤,加入黄丹充分攪匀,文火徐徐成膏。存棉布1块,大小以将周边下关、颊车、四白、地仓等穴完全敷盖为宜。药膏适量,均匀涂于棉布上,厚约0.2cm,敷贴患处.3日更换1次,5次为1疗程,在熬制膏药的过程中,须严格掌握火候,以保证其疗效与质量。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1045117SQ20061007420
公开日200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30日
发明者赵云志, 韩雪银, 张玉英, 于春荣 申请人:赵云志, 韩雪银, 张玉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