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65481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可愈肝调脾的中药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使用中药制剂治疗肝病非常普遍,药物种类和数量远远超过西药,几乎每个肝病患者都使用过中药制剂,在西药尚无方法根治肝病的情况下,中药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中药治疗肝病往往也是解决一些表面问题,如缓解症状、改善肝功等,对于肝病的实质问题无明确疗效。中药制剂在肝病的辅助治疗,恢复肝功、调整免疫功能以及抗肝纤维化方面取得一定突破,占有一定优势,但是在解决肝病的抗病毒治疗方面,即尚无重大进展。因此,中药制剂治疗肝病普遍有效,但缺乏特效药物,尚难根治。近些年来,肝病新药不断推出,如肝脾康、熊胆乙肝胶囊、速立特、转因肝得治、澳泰乐颗粒、双虎清肝颗粒、草仙乙肝胶囊、虎驹乙肝胶囊等等,这些药物都是近些年国家批准的治疗肝病的新药,共同特点是中药复方、药理实验及动物实验证实对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可降低血清中转氨酶含量、促进肝细胞修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2001年10月31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公报上公开了一种专利号为98111493.8的“用于治疗甲、乙肝病症的散剂”专利,它含有陈皮、当归、青皮、川侯朴、苍术、生麦芽、生铁渣、川花椒、小山楂、甘生草。此发明对甲、乙型肝炎可以疗效,但此组合物对其他的肝病和肝硬化病却疗效甚微、且制备过程复杂、治愈疗效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各种肝病治愈率高、制备简单并无副作用的中药散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散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由下列组分组成当归2-4%、白芍2-4%、茯苓2-4%、炒白术2-4%、苍术2-4%、郁金2-4%、陈皮2-4%、丹参2-4%、蒲黄2-4%、厚朴3-5%、五味子5-7%、三七5-7%、柴胡7-9%、薄荷7-9%、焦山楂7-9%、地耳草7-9%、垂盆草7-9%、甘草7-9%。
制备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配方优选重量百分比范围是当归3.24-3.6%、白芍3.24-3.6%、茯苓3.24-3.6%、炒白术3.24-3.6%、苍术3.24-3.6%、郁金3.24-3.6%、陈皮3.24-3.6%、丹参3.24-3.6%、蒲黄3.24-3.6%、厚朴4-4.22%、五味子6-7.7%、三七6-7.7%、柴胡8-9.12%、薄荷8-9.12%、焦山楂8-9.12%、地耳草8-9.12%、垂盆草8-9.12%、甘草8-9.12%。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最佳重量百分比配比是当归3.42%、白芍3.42%、茯苓3.42%、炒白术3.42%、苍术3.42%、郁金3.42%、陈皮3.42%、丹参3.42%、蒲黄3.42%、厚朴4.11%、五味子6.85%、三七6.85%、柴胡8.56%(25/6-8.56%)、薄荷8.56%、焦山楂8.56%、地耳草8.56%、垂盆草8.56%、甘草8.56%。
制备本发明中药散剂组合物的方法是1、炒白术的制备将买来的白术放在锅里炒,按照白术与黄土1∶5的比例,炒30分钟后过筛,备用。
2、焦山楂的制备将买来的山楂直接放在锅里翻炒,焦黄色后过筛,备用。
3、称重将上述制备的炒白术和焦山楂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的其余16种中药材按照重量百分比进行称重。
4、粉碎将18种中药材共同干燥粉碎至120目细粉。
5、包装粉碎后的细粉,按每包3克,装袋。
用法用蜂蜜水冲服,1日3次,每次2包。每15天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中药剂也可制备为汤剂1、炒白术的制备将买来的白术放在锅里炒,按照白术与黄土1∶5的比例,炒30分钟后过筛,备用。
2、焦山楂的制备将买来的山楂直接放在锅里翻炒,焦黄色后过筛,备用。
3、将18种中药材按照重量百分比进行称重、分为15份进行水煎;其中每份药剂要外加生姜3片、红枣3枚为药引。
每日一剂、每剂煎2次。
本发明上述配方是依据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确立的,本发明中药散剂“愈肝浊酶冲剂”主要运用了1、当归别名干归。
主要成分根含挥发油,根的皂化部分中含棕榈酸、硬脂酸、肉豆蔻酸及不饱和油酸、亚油酸;不皂化成分中有β-谷甾醇。
功能主治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能扩冠,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养量,降低血小板聚集并有抗炎作用、有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作用、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淋巴母细胞转化、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能防止肝糖元降低。
2、白芍别名金芍药、白芍、芍药、离草等。
主要成分根主含芍药甙及少量羟基芍药甙,另含苯甲酰芍药甙、苯甲酰羟基芍药甙、牡丹酚原甙、牡丹酚甙、白芍药甙。尚含苯甲酸约1.1%,数种新的并没食子鞣质、挥发油、胡萝卜甙、蔗糖。另分得d-儿茶精和没食子酸。
功能主治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具有养血敛阴止汗、平抑肝阳,柔肝止痛。
3、柴胡别名软柴胡、硬柴胡、酒柴胡、醋柴胡等。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柴胡醇、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廿四酸、葡萄糖及皂甙等。
功能主治能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常配补气药。
4、茯苓别名茯菟、茯灵、茯零、伏苓、伏菟等。
主要成分菌核含B-茯苓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乙酰茯苓酸,茯苓酸,3B-羟基羊毛甾三烯酸。
功能主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茯苓皮用于水湿外泛、皮肤浮肿之症。茯神用于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具有利水渗湿、健脾。
5、甘草其他名称美草、蜜甘、蜜草、灵通等。
主要成分甘草的根和根茎含三萜皂甙甘草酸,即甘草甜素,是甘草次酸的二葡萄糖醛酸甙,为甘草的甜味成分。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厥;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本品性和缓,配入复方中能调和诸药,减少毒副作用、缓急止痛。
6、白术主要成分含挥发油1.4%,主要成分为苍术醇、苍术酮等,并含有维生素A。根茎含挥发油约1.4%,油中含苍术酮,尚含白术内酯甲、乙、芹烷二烯酮、β-芹油烯、桉树萜;另含氧香豆素类、糖类及树脂等。
功能主治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具有补脾益气、固表止汗、健脾燥湿、可治疗便秘,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体倦无力,表虚自汗、水肿等。
7、薄荷别名苏薄荷。
主要成分主成分为薄荷醇,其次为薄荷酮,还含乙酸薄荷脂、莰烯、柠檬烯、异薄荷酮、蒎烯、薄荷烯酮、树脂及少量鞣质、迷迭香酸。
具有疏风散热、善于疏散上部之风热、疏肝解郁,用于肝气郁结的胸闷胁痛8、厚朴
别名厚皮、重皮、赤朴、烈朴。
主要成分皮含厚朴酚、四氢厚朴酚、异厚朴酚、和朴酚、挥发油。
功能主治治胸腹痞满胀痛,反胃,呕吐,宿食不消,痰饮喘咳,寒湿泻痢。具有行气除满适用于积滞腹满。燥湿消痰。
9、丹参其他名称紫丹参炒丹参。
主要成分含结晶性呋喃并菲醌类色素,主为丹参酮1A、IIB,隐丹参酮,二氢异丹参酮I以及多种含量较少的醌类色素,如羟基丹参酮;异丹参酮I、II,异隐丹参酮,次丹参醌等;另含丹参素,鼠尾草酚,原儿茶醛等酚类分。此外,含维生素E,B一谷甾醇,甾体衍生物提果皂甙元等。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10、蒲黄其他名称蒲厘花粉、蒲花、蒲棒花粉、蒲草黄。
主要成分长苞香蒲的花粉含异鼠李素的甙;廿五烷、挥发油及脂肪油约10%。脂肪油含游离的棕搁酸和硬脂酸约30%,谷甾醇约13%,此外尚含棕搁酸、硬脂酸及油酸的甘油醇。花粉含香蒲新甙,即异鼠李素-3-(2G-鼠李糖基)-芸香糖甙,还含山柰酚-3-(2G鼠李糖基)-芸香糖甙、异鼠李素-3-新橙皮甙、山柰酚-3-鼠李糖基葡萄糖甙、槲皮素-3-橙皮糖甙。尚分得β-谷甾醇棕榈酸酯、棕榈酸、胡萝卜甙、β-谷甾醇、异鼠李素、山柰酚、槲皮素、柚皮素,以及异鼠李素和槲皮素的糖甙等。
功能主治生用治经闭腹痛,产后入瘀阻作痛,跌扑血闷,疮疗肿毒;炒黑止吐血,衄血,崩漏,泻血,尿血,血痢,带下,治重舌,口疮,耵耳流脓,耳中出血,阴下湿痒。具有止血可用于咳血、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等多种出血证,活血散瘀,此外还能利尿,用于血淋涩痛。
11、郁金主要成分块根含挥发油6.1%,其中莰烯0.8%,樟脑2.5%,倍半萜烯65.5%,主为姜黄烯,倍半萜烯醇22%等。还含姜黄素0.3%、脱甲氧基姜黄素、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姜黄酮和芳基姜黄酮。另含淀粉30~40%,脂肪油3%,橡胶,黄色染料,葛缕酮及水芹烯。
功能主治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妇女倒经,黄疸。具有活血止痛、清心凉血止血、利胆退黄,又常用治湿热黄疸、胆道结石等疾病。
12、山楂主要成分果实中含酒石酸、柠檬酸、山楂酸、黄酮类、内酯、糖类及甙类。野山楂果实中含柠檬酸、苹果酸、山楂酸、鞣质、皂甙、果糖、维生素C、蛋白质及脂肪等。种子含苦杏仁甙、金丝桃甙、脂肪油等。树皮含马栗树皮甙。果中尚含牡荆素鼠李糖甙,果核中含廿九烷醇-10,熊果酸、齐墩果酸、胡萝卜甙、豆甾醇、香草醛、延胡索酸、琥珀酸。
功能主治治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具有消食化积、活血化瘀及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高血脂等。
13、苍术别名茅术、南苍术、穹窿术。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含苍术素、β-桉油醇、茅术醇、羟基苍术酮等。
性味性温,味辛、苦。
功能主治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辟、风湿痹痛、风寒感冒、雀目夜盲。
14、陈皮别名红橘、大红袍、川橘。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ianco的果皮。
气香,味辛、苦。
化学成分含橙皮甙、川陈皮素、柠檬烯、a-蒎烯、B-蒎烯、B-水芹烯等。
功能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多痰。能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15、五味子其他名称菋、玄及 会及、五梅子。
主要成分果实含挥发油约3%,其中有多量的倍半皆烯、β2-甜没药烯、β-花柏烯及衣兰烯等。干果中含柠檬酸12%,苹果酸10%,及少量酒石酸。尚含有单糖类、树脂等。
功能主治治肺虚久咳,肺肾虚咳,自汗,盗汗,消渴,梦遗,滑精,久泻不止,心悸,失眠。具有敛肺滋肾、涩精止泻、生津,宁心安神、敛汗、还可用治消渴。
16、地耳草别名田基黄,地耳草。
主要含黄酮类、内脂、酚类、糖类、蒽醌等。
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有抗噬菌体作用。体外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对牛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17、三七因根含人参皂甙Rb1、Rd、Re、Rg1、Rg2、Rh,20-O-葡萄糖人参皂甙Rf,三七皂甙R1、R2、R3、R4,七叶胆皂甙X VII。尚含人参皂甙Rb2。块状根茎中含人参皂甙Rb1、Rb2、Rd、Re、Rg1和三七皂甙R1。
主要功能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症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18、垂盆草别名狗牙齿、半枝莲、三叶佛甲草。
含N-甲基异石榴皮碱二氢-N-甲基异石榴皮碱、景天庚酮糖、葡萄糖、果糖、蔗糖。
性味性凉,味甘、凉。
功能主治清利湿热,有降低谷丙转氨酶作用。
方中利用三七、垂盆草和五味子的化瘀止血、活血定痛、清利湿热、降低谷丙转氨酶及敛肺滋肾、涩精止泻的功效,来抑制肝异常;用当归、白芍、丹参、郁金和蒲黄的养血生血的作用,来增加血液循环助于肝功能迅速复原;以苍术、白术、厚朴、陈皮和茯苓来进行燥湿健脾;柴胡可疏肝解郁,配以薄荷协助柴胡以调肝木;焦山楂和地耳草能消食降酶以解热毒;甘草调和之药以解百毒。
本发明的特点是药剂中不仅含有大量的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山楂酸、黄酮类、内酯、糖类及甙类,而且还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及脂肪等;此药物组合物能疏肝健脾、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特别是对长期各肝功能指标不正常者,有治愈作用。
本发明的成品为散剂,也可为液剂。
本发明为纯中药材,无毒,制备工艺简单,疗效快。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为了测验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毒性实验取健康家鼠10只分两组,每只约80克。每组5只,实验组在每天的干饲料中添加每只每次3毫克的药物组合物,每天3次。而对照组只喂普通的干饲料,观察20天。20天后,两组家鼠均无任何反常反应。经解剖观察血象、肝功能,各脏器管组织形态无任何异常。
二、临床实验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肝病治疗效果,根据病史、病情、年龄、性别,选取100例患者进行测试。试验组取50人,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停止肝药服用,改服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而对照组取50人,按照常规服用常规等量的肝病药物。采用相同方法定期检查肝功能,及谷丙转氨酶ALT(U/L)、谷草转氨酶AST(U/L)、谷胺酰转肽酶GGT(U/L)、麝浊试验TTT(U)和转氨酶GPT的对比测试项目。为了观察其效果,观察期选为1个月,15天为一疗程。服用方法2包/次,日服3次,用蜜蜂水冲服。
表中治疗前(前),治疗后(后)。
1、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结果 表1

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2、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综合治疗比较结果 表2

病例1吴谭午,男,24岁,1999年12月2日就诊时,已患有乙型肝炎,面黄青暗,形体消瘦,干恶心,协肋疼痛,大便不畅,苔色白,诊为乙肝性肝功能异常。肝功能化验GPT(转氨酶)200单位以上,TTT(麝浊)是9个单位均不正常。在某医院治疗3个月没有好转后,不得已来就诊。通过服用本发明中药散剂“愈肝浊酶冲剂”,按照每天3次/天,2包/次。15天后,经复查,GPT(转氨酶)19单位上,TTT(麝浊)是3个单位,症状全部消失,痊愈。
病例2田小花,女,20岁,2000年2月22日就诊时已患有乙型肝炎小三阳,肋疼、腹胀、食欲不振、四肢无力、面色发青、脉象弦细、质紫苔厚腻,导致经期无定。肝功能化验GPT(转氨酶)200单位以上,TTT(麝浊)是8个单位均不正常。通过服用本发明中药散剂“愈肝浊酶冲剂”,按照每天3次/天,2包/次。15天后,经复查,GPT(转氨酶)21单位,TTT(麝浊)是4个单位,属于正常。
病例3宋刚,男,19岁,2000年3月20日就诊时右肋疼痛,腹胀口臭、大便稀日二行、口渴、小便发黄,肝功能化验GPT(转氨酶)1093.3单位,TTT(麝浊)是10个单位,诊断为急性肝炎复发。通过服用本发明中药散剂“愈肝浊酶冲剂”,按照每天3次/天,2包/次。15天后症状全部消失,经复查,GPT(转氨酶)和TTT(麝浊)均正常,至今未复发。
病例4宋朝风,女,46岁,2000年11月14日就诊。
患者1年前曾患有黄疸性肝炎,以后久治不愈,成为慢性肝炎。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200单位以上,属于气阴不足,肝郁脾虚。自服用本发明中药散剂“愈肝浊酶冲剂”15天后,经复查,谷丙转氨酶15单位,已痊愈。
病例5梁庆华,女,24岁,新娘。
2003年1月17日就诊时双肋疼痛,面色青暗,恶心,质紫苔白腻,检查肝功能化验谷丙转氨酶440单位,谷草转氨酶438单位,诊断为乙肝长期不愈型。自服用本发明中药散剂“愈肝浊酶冲剂”45天后,经复查,谷丙转氨酶为27单位,谷草转氨酶降至38单位,属正常。
实施例11、按照下述重量克选取原料当归10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苍术10克、郁金10克、陈皮10克、丹参10克、蒲黄10克、厚朴12克、五味子20克、三七20克、柴胡25克、薄荷25克、山楂25克、地耳草25克、
垂盆草25克、甘草25克。
2、炒白术的制备将买来的白术放在锅里炒,按照白术与黄土1∶5的比例,炒30分钟后过筛,备用。
3、焦山楂的制备将买来的山楂直接放在锅里翻炒,焦黄色后过筛,备用。
4、称重将上述制备的炒白术和焦山楂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的其余16种中药材按照重量百分比进行称重。
5、粉碎将18种中药材共同干燥粉碎至120目细粉。
6、包装粉碎后的细粉,按每包3克装袋。
用法用蜂蜜水冲服,1日3次,每次2包。每15天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21、按照下述重量克选取原料当归20克、白芍20克、茯苓20克、白术20克、苍术20克、郁金20克、陈皮20克、丹参20克、蒲黄20克、厚朴25克、五味子35克、三七35克、柴胡45克、薄荷45克、山楂45克、地耳草45克、垂盆草45克、甘草45克。
2、炒白术的制备将买来的白术放在锅里炒,按照白术与黄土1∶5的比例,炒30分钟后过筛,备用。
3、焦山楂的制备将买来的山楂直接放在锅里翻炒,焦黄色后过筛,备用。
4、称重将上述制备的炒白术和焦山楂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的其余16种中药材按照重量百分比进行称重。
5、粉碎将18种中药材共同干燥粉碎至120目细粉。
6、包装粉碎后的细粉,按每包3克装袋。
用法用蜂蜜水冲服,1日3次,每次2包。每15天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31、按照下述重量克选取原料当归20克、白芍20克、茯苓20克、白术20克、苍术20克、郁金20克、陈皮20克、丹参20克、蒲黄20克、厚朴15克、五味子25克、三七25克、柴胡35克、薄荷35克、山楂35克、地耳草35克、垂盆草35克、甘草35克。
2、炒白术的制备将买来的白术放在锅里炒,按照白术与黄土1∶5的比例,炒30分钟后过筛,备用。
3、焦山楂的制备将买来的山楂直接放在锅里翻炒,焦黄色后过筛,备用。
4、称重将上述制备的炒白术和焦山楂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的其余16种中药材按照重量百分比进行称重。
5、粉碎将18种中药材共同干燥粉碎至120目细粉。
6、包装粉碎后的细粉,按每包3克装袋。
用法用蜂蜜水冲服,1日3次,每次2包。每15天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41、按照下述重量克选取原料当归16.2克、白芍16.2克、茯苓16.2克、白术16.2克、苍术16.2克、郁金16.2克、陈皮16.2克、丹参16.2克、蒲黄16.2克、厚朴20克、五味子30克、三七30克、柴胡40克、薄荷40克、山楂40克、地耳草40克、垂盆草40克、甘草40克。
2、炒白术的制备将买来的白术放在锅里炒,按照白术与黄土1∶5的比例,炒30分钟后过筛,备用。
3、焦山楂的制备将买来的山楂直接放在锅里翻炒,焦黄色后过筛,备用。
4、称重将上述制备的炒白术和焦山楂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的其余16种中药材按照重量百分比进行称重。
5、粉碎将18种中药材共同干燥粉碎至120目细粉。
6、包装粉碎后的细粉,按每包3克装袋。
用法用蜂蜜水冲服,1日3次,每次2包。每15天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51、按照下述重量克选取原料当归18克、白芍18克、茯苓18克、白术18克、苍术18克、郁金18克、陈皮18克、丹参18克、
蒲黄18克、厚朴21.1克、五味子38.5克、三七38.5克、柴胡45.6克、薄荷45.6克、山楂45.6克、地耳草45.6克、垂盆草45.6克、甘草45.6克。
2、炒白术的制备将买来的白术放在锅里炒,按照白术与黄土1∶5的比例,炒30分钟后过筛,备用。
3、焦山楂的制备将买来的山楂直接放在锅里翻炒,焦黄色后过筛,备用。
4、称重将上述制备的炒白术和焦山楂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的其余16种中药材按照重量百分比进行称重。
5、粉碎将18种中药材共同干燥粉碎至120目细粉。
6、包装粉碎后的细粉,按每包3克装袋。
用法用蜂蜜水冲服,1日3次,每次2包。每15天为一个疗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散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由下列组分组成当归2-4%、白芍2-4%、茯苓2-4%、炒白术2-4%、苍术2-4%、郁金2-4%、陈皮2-4%、丹参2-4%、蒲黄2-4%、厚朴3-5%、五味子5-7%、三七5-7%、柴胡7-9%、薄荷7-9%、焦山楂7-9%、地耳草7-9%、垂盆草7-9%、甘草7-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散剂,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优选重量百分比为,当归3.24-3.6%、白芍3.24-3.6%、茯苓3.24-3.6%、炒白术3.24-3.6%、苍术3.24-3.6%、郁金3.24-3.6%、陈皮3.24-3.6%、丹参3.24-3.6%、蒲黄3.24-3.6%、厚朴4-4.22%、五味子6-7.7%、三七6-7.7%、柴胡8-9.12%、薄荷8-9.12%、焦山楂8-9.12%、地耳草8-9.12%、垂盆草8-9.12%、甘草8-9.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散剂,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最佳重量百分比为当归3.42%、白芍3.42%、茯苓3.42%、炒白术3.42%、苍术3.42%、郁金3.42%、陈皮3.42%、丹参3.42%、蒲黄3.42%、厚朴4.11%、五味子6.85%、三七6.85%、柴胡8.56%(25/6-8.56%)、薄荷8.56%、焦山楂8.56%、地耳草8.56%、垂盆草8.56%、甘草8.56%。
4.一种制备本发明中药散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①炒白术的制备将买来的白术放在锅里炒,按照白术与黄土1∶5的比例,炒30分钟后过筛,备用。②焦山楂的制备将买来的山楂直接放在锅里翻炒,焦黄色后过筛,备用。③称重将已制备的炒白术和焦山楂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的其余16种中药材按照重量百分比进行称重。④粉碎将18种中药材共同干燥粉碎至120目细粉。⑤包装粉碎后的细粉,按每包3克,装袋。
5.一种制备本发明中药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①、炒白术的制备将买来的白术放在锅里炒,按照白术与黄土1∶5的比例,炒30分钟后过筛,备用。②、焦山楂的制备将买来的山楂直接放在锅里翻炒,焦黄色后过筛,备用。③、将18种中药材按照重量百分比进行称重、分为15份进行水煎;其中每份药剂要外加生姜3片、红枣3枚为药引。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它由当归、白芍、茯苓、炒白术、苍术、郁金、陈皮、丹参、蒲黄、厚朴、五味子、三七、柴胡、薄荷、焦山楂、地耳草、垂盆草和甘草组成。本发明为纯中药材、无毒、制备工艺简单、疗效快,不仅中药剂中含有大量的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山楂酸、黄酮类、糖类及甙类等,而且还含有多种维生素C、蛋白质及脂肪,能疏肝健脾、清热解毒、活血化淤,对各种肝病可快速治愈。
文档编号A61K9/14GK1895639SQ20061009001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3日
发明者倪晓畴 申请人:倪晓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