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516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修复脊椎骨折 或变形或是椎间盘变形的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
背景技术
脊椎是人体的主要支撑骨架而且也保护着人体中枢的重要神经,而有些 人因为长期姿势不良使得脊椎逐渐弯曲而造成脊椎的椎体或椎间盘变形,或 是因为受伤造成脊椎骨破损或骨折,除了会造成疼痛或是妨碍身体活动,严 重者还会造成受脊椎保护的神经坏死。
现有的脊椎修护装置,可分为三种使用目的,其一是用以改善椎间变形 的装置,如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TWI 2 3 3 3 4 7的[用于置入二椎体间的 支撑体结构],以一镂空的长形框体置入于脊椎椎体之间以支撑起脊椎。其二 是用以调整弯曲的脊椎,如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TWI 2 3 6 8 9 0的[可调 整的脊椎骨固定器],是以多数螺杆分别置于两横突间以达到固定并矫正脊椎 的效果。其三是用以修复骨折或破损的脊椎体,如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TWM 2 5 8 7 1 4的[人工脊椎替代植体],顾名思义就是将该植体植入脊椎体骨 折或破损的部位,以替代这些骨折或破损的部位来支撑人体,上述三种脊椎 修护装置都由设计的目的而执行各自适用的病症,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既可 用以替代植体也可用于椎间支撑的脊椎修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其用于 矫正与修复脊椎骨折或变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其包括一第 一部、 一第二部、 一第一支撑杆及一第二支撑杆;该第一部具有一凹槽,并 在该凹槽底部设置多个孔洞,且该第二部也具有一凹槽,同样也在该凹槽底.
部设置多个孔洞,而该第一部与该第二部对合形成一容置空间;该第一支撑 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于该第一部及该第二部的凹槽内部,并以连结件分别连结 该第一部与该第二部,该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同样设置于该第一部与该第二部 的凹槽内部,也以连结件分别连结该第一部与该第二部,通过机械结构的带 动,即可使该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扩展,以达到适用于椎间支撑或是替代植 体的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 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的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扩展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用于椎间支撑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用于替代破损或骨折椎体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 1 :第一部
11:凹槽 111:底部
12:孔洞 13:侧孔
14:滑轨 15:表面
151:斜面 16:侧壁
17:侧壁 17':侧壁
18:内侧表面 181 :螺槽
2 :第二部 20:凹槽 202 :底部
24:侧孔洞
201:定位件
21:孔洞 23:滑轨 25:滑杆
251 :螺纹252:嵌合槽
26:滑块261:连结件
27:表面271 :斜面
27':内侧表面271,螺槽
28:侧壁29:侧壁
29':侧壁
3 :第一支撑杆
31:连结件32:连结件
33:连结件34:连结件
35:固定件
4 :第二支撑杆
41:连结件42:连结件
43:连结件44:连结件
5:脊椎
51:椎体52:椎体
53:椎体
6 :支撑杆
61:螺头62:第一螺纹
63:第二螺纹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其包括一第一部l、 一
第二部2、 一第一支撑杆3及一第二支撑杆4 。第一部l具有一凹槽11、多 个孔洞12、 二侧孔13及二滑轨14,凹槽ll使第一部l形成盆状,而该孔洞 12设置于凹槽11的底部111并穿透底部111延伸至第一部l向外的表面 15,表面15有一端形成一斜面151,而且表面15及斜面151以粗化处理。 另外,该二侧孔13与该二滑轨14以一侧孔13与一滑轨14配对的方式分别 设置在第一部1的二侧壁16上,而该侧孔13与斜面151同一端。至于侧壁 17分别连接侧壁16与表面15,而侧壁17'则是连接侧壁16及斜面151。
第二部2也具有一凹槽20、多个孔洞21、 二侧孔22及二滑轨23,而且
还有一侧孔洞24、 一滑杆25、 一滑块26及一定位件201。凹槽20也令第二 部2呈现盆状,而该孔洞21也是设置在凹槽20的底部202并穿透底部202 延伸至第二部2向外的表面27,表面27的一端也设置一斜面271,而且表面 27及斜面271也是粗化处理。另外,二侧孔22及二滑轨23也是以一侧孔22 配上一滑轨23的方式分别设置在侧壁28上,而该侧孔22跟斜面271设置在 同一侧。至于侧孔洞24则是设置在未设置侧孔22及滑轨23并靠近滑轨23 的侧壁29上,而侧壁29分别连接侧壁28及表面27,另有一侧壁29'连接斜 面271及侧壁28。至于滑杆25则穿过侧孔洞24与滑块26以固定在定位件 201上,此定位件201可以是一横杆或是一隔板;而且滑杆25表面有设置螺 纹251以供与滑块26螺接,而滑杆25朝向侧壁29外面的端面上则设置一嵌 合槽252,该嵌合槽252可为一六角形的嵌合槽。另一方面,滑块26的侧面 则具有一个连结件261,该连结件261可于滑块26移动时,在靠近滑块26 的滑轨23上面滑动,而定位件201设置在侧孔22与滑轨23之间,定位件 201的两端固定在侧壁28上。
第一支撑杆3分别连结第一部1与第二部2 ,第一支撑杆3的两端的两 侧面上设置四个连结件31 34,连结件31及32用以在该滑轨14上滑动, 而连结件33及34插入该侧孔22以避免连结件33及34移动,但是连结件 33及34可以转动;而且连结件31及33的长度相同,而连结件32及34的 长度相同。 一般来说,连结件31 34可以用两等长的杆状元件(如插销)分 别穿过该侧孔22及第一支撑杆3的杆体以形成连结件33及34,以及穿过该 滑轨14及第一支撑杆3的杆体以形成连结件31及32;或者是在制造时,便 将该连结件31 34制作上去以跟第一支撑杆3的杆体一体成形。
第二支撑杆4与第一支撑杆3交错设置并分别连结第一部1与第二部 2,且在第二支撑杆4的两端的两侧面具有四个连结件41 44,连结件41 及42插入该侧孔13以避免连结件41及42移动,但是连结件41及42可以 转动,而连结件43用以在靠近第二支撑杆4的滑轨23上滑动,至于连结件 44连接到滑块26;而且连结件41及43具有相同的长度,但是连结件42及 44的长度不同。与第一支撑杆3相同,连结件41及42可以用一杆状元件 (如插销)以形成连结件41及42或与第二支撑杆4的杆体一体成形;但是 连结件43及44仅能用一杆状元件穿过靠近第二支撑杆4的第二部2的侧孔 22及第二支撑杆4的杆体以形成连结件43及44。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的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的操作方式以一扳手 (如六角扳手)或螺丝起子(如六角螺丝起子)插入嵌合槽252以转动滑杆 25,则滑块26会慢慢向斜面271的方向移动而带动第二支撑杆4与滑块26 连结的一端移动,当第二支撑杆4连结滑块26的一端向斜面271的方向移动 时,第二支撑杆4会逐渐竖立同时带动第一支撑杆3连结滑轨14的一端向斜 面151的方向移动,而使得第一支撑杆3也逐渐竖立,而慢慢撑开第一部l 及第二部2进而使该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由闭合状态变成扩展状态。
如图4及图5所示,当脊椎5因椎间盘变形进而有压迫到神经,则必须 动手术将两椎体51及52撑开而后在两侧分别塞入一本发明的可扩式脊椎修 护装置,然后以前述的操作方式将该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扩展至合适程度, 进而支撑脊椎5。当脊椎5的其中一椎体53因骨折而造成破损进而产生碎 片,则必须动手术将碎片取出,而后将一个或多个本发明的可扩式脊椎修护 装置置入清除碎片后椎体53所产生的空间中,然后将该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 扩展至稳固顶住椎体53碎片空间的上下两壁,进而替代被清除的碎片原本的 椎体进行支撑。而第一部1及第二部2的多个孔洞12及21便为了使骨细胞 能够继续生长,最后能通过所有孔洞12及21然后使椎体53自体修复成完好 的椎体,而且通过将表面15及27与斜面151及271进行粗化处理,该表面 及斜面即可与椎体具有较稳固的接触。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具有一第一部l、 一 第二部2、 一第一支撑杆3及一第二支撑杆4。而且第一部l同样具有凹槽 11、多个孔洞12、表面15、斜面151及侧壁16、 17及17,;而第二部2也同 样具有凹槽20、定位件201、多个孔洞21、侧孔洞24、滑杆25、滑块26、 表面27、斜面271及侧壁28、 29及29';至于第一支撑杆3及第二支撑杆4 也同样具有连结件31 34及41 44。
而此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此实施例中第一部1及第二部2 的二侧孔13及22以滑轨14及23替代,使得第一部1及第二部2分别各具 有四滑轨14及23且两两设置于侧壁16及28上,而此时定位件201则横跨 侧壁28设置于该两对滑轨23之间,而侧孔洞24则同样设置在侧壁29上, 滑杆25也是穿过侧孔洞24并且固定于定位件201上,滑块26也同样是设置
于滑杆25上并被滑杆25穿过。
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以一固定件35 (如插销)穿过第一支撑杆3及第二 支撑杆4的中点,使此二支撑3及4的中点固定成一支点。当以扳手或螺丝 起子转动滑杆25以推动滑块26进而推动第二支撑杆4与滑块26连结的一 端,使得第二支撑杆4以该支点为圆心转动而逐渐竖立,而该支点也随着第 二支撑杆4而慢慢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支撑杆3转动并逐渐竖立,而使得该
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由闭合状态逐渐变为扩展状态。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其具有一第一部l、 一第二部2及一支撑 杆6 ;第一部1设置多个孔洞12,该孔洞12设置于第一部1的内侧表面18 上,并由内侧表面18延伸至第一部l向外的表面15;而第二部2与第一部
1对合,设有多个孔洞21,且多个孔洞21由第二部2的内侧表面27,延伸至 第二部2向外的表面27;而且表面15与表面27分别设置斜面151及斜面 271于同一端;另一方面,第一部1及第二部2也在其内侧表面18及27,的 中央分别设置一螺槽181及271'。另外,支撑杆6设置于第一部1与第二部
2之间,支撑杆6设有一螺头61于支撑杆6的中点,且还以螺头61为分界 分别设置相同螺距且相反方向的第一螺纹62及第二螺纹63以分别与第一部
1及第二部2的螺槽181及271'螺接。当以一扳手转动螺头61以带动支撑杆
6转动,而通过第一螺纹62及第二螺纹63的作用,第一部1及第二部2即 能够分别向相反方向移动,使该可扩式脊椎修复装置由闭合状态变成扩展状 态。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 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 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部,具有一凹槽及多个孔洞,该孔洞设置于该凹槽底部并穿透该底部延伸至该第一部向外的表面;一第二部,与该第一部对合,该第二部也具有一凹槽及多个孔洞,并且在该第二部与该第一部对合时,其内部形成一空间,该孔洞设置于该凹槽底部并穿透该底部延伸至该第二部向外的表面;一第一支撑杆,其两端分别设置于该第一部凹槽及该第二部凹槽的内部,并以连结件分别连结该第一部及该第二部;以及一第二支撑杆,其两端也分别设置于该第一部凹槽及该第二部凹槽的内部,与该第一支撑杆处于相对位置,也以连结件分别连结该第一部及该第二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 及该第二部朝外的表面粗化处理。
3. 根据权利要求1项述的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 及该第二部朝外的表面在同一端各设置一斜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 撑杆及该第二支撑杆交错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 撑杆及该第二支撑杆的连结件穿越过该支撑杆杆体的杆状元件。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 撑杆两端的连结件及该第二支撑杆连结该第一部的连结件与支撑杆杆体以一 体成形的方式制造。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 还具有二侧孔及二滑轨,以一侧孔与一滑轨配对的方式分别设置于该第一部 的两相对侧壁上。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侧孔与 该第二支撑杆其中一端的连结件固接,该第二支撑杆通过连结件以将该侧孔 为支点来转动。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轨与该第一支撑杆其中一端的连结件连接,而该连结件可在该滑轨上滑动。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部 还包含二侧孔、二滑轨、 一定位件、 一侧孔洞、 一滑杆及一滑块,该侧孔及 该滑轨以一侧孔与一滑轨配对的方式分别设置于该第二部的两相对侧壁上, 该侧孔洞设置于未设置滑轨并靠近该滑轨的侧壁上,该定位件设置于该第二 部凹槽的内部空间中介于该侧孔及该滑轨的位置,该滑杆穿过该侧孔洞并固 定于该定位件上,该滑块设置于该滑杆上并被该滑杆穿过。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与滑 轨配对的侧孔与该第一支撑杆的连结件固接,该第一支撑杆通过连结件以将 该侧孔为支点来转动。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块 与该第二支撑杆以一连结件连结。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块 具有一与该滑块一体成形的连结件。
14.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杆 设置螺纹及与手工具嵌合的嵌合槽。
15.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 件为一横杆或一隔板。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 固定件贯穿该第一支撑杆及该第二支撑杆的中点,使该第一支撑杆及该第二 支撑杆以中点为支点。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 部还包含四滑轨,该滑轨两两成对分别设置于该第一部的两相对侧壁上。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轨 分别连接该第一支撑杆及该第二支撑杆的连结件,该连结件可在该滑轨上滑 动。
19.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 部还包含四滑轨、 一侧孔洞、 一定位件、 一滑杆及一滑块,该滑轨两两成对 设置于该第二部的两相对侧壁上,该侧孔洞设置于该第二部未设置滑轨的其 中的一侧壁上,该定位件设置于该第二部的内部空间中介于相邻两滑轨的中 间位置,该滑杆设置于该第二部的内部空间,穿过该侧孔洞并固定于该定位 件上,该滑块设置于该滑杆上。
20. —种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用以支撑及修护骨折或变形的脊椎,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部,具有多个孔洞,该孔洞由该第一部面向第二部的内侧表面延 伸至该第一部向外的表面以形成通孔;一第二部,与该第一部对合并具有多个孔洞,该孔洞由该第二部面向第 一部的内侧表面延伸至该第二部向外的表面以形成通孔;一支撑杆,设置于该第一部及该第二部之间并分别与该第一部及该第二 部连接。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 部及该第二部各设置一螺槽于该第一部及该第二部的内侧表面。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 杆的中点设置一螺头。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 杆在该螺头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两相同螺距且往相反方向的螺纹。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其包括一第一部、一第二部、一第一支撑杆及一第二支撑杆;该第一部及该第二部都设置一凹槽及多个孔洞,该第一支撑杆及该第二支撑杆分别以连结件连结该第一部及该第二部;该第二部的凹槽内设置一滑杆、一滑块及一定位件,该滑杆固定于该定位件,该滑块设置于该滑杆上;该滑块会随着操作者转动该滑杆而移动,带动第二支撑杆逐渐竖立以使该可扩式脊椎修护装置由闭合状态展开为扩展状态,以支撑并修护变形或受损的脊椎。
文档编号A61B17/56GK101095623SQ200610090540
公开日2008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7日
发明者施天佑, 李健明, 许盛发 申请人:冠亚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