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红分散片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04292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花红分散片及制备方法一种花红分散片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妇女慢性盆腔炎等疾病的中成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分散片。技术背景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妇女常见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卵巢炎及盆腔腹膜与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的炎症。引起盆腔炎的病原体主要有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该病发病率较高,据有关资料报道其发病率在30%—60%,且病情顽固,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严重困扰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治疗该病的药物,主要有妇科千金片、花红片、金鸡胶囊等。其中广西花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花红片疗效明确,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2005年在同类药物中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二位。目前市场上与花红片处方相同的还有花红颗粒、花红胶囊,但这三种剂型均有其不足之处,如部分特殊患者对花红片和花红胶囊吞咽困难,而花红颗粒含糖量较大,不适宜糖尿病患者、肥胖患者等特殊人群服用,等等。专利"治疗妇女慢性盆腔炎的中药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0410060184.7)还公开了一种包括花红片活性成分在内的口服液剂型,但该剂型也有携带不便的缺陷。由于分散片剂型恰能够弥补上述不足,因此,如何将花红片药材有效成分和分散片剂型易崩解、易服用的特点有效的结合起来,制备出花红分散片,以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公开一种花红分散片,以克服现有剂型的不足,满足上述特殊患者的治疗需要;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公开所述花红分散片的制备方法,以便于工业化生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所述的花红分散片由活性成分、稀释剂和崩解剂,它们按重量份的比例为活性成分1Q0300份;稀释剂30300份;崩解剂1260份。所说的活性成分是采用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的一点红1323份白花蛇舌草515份地桃花1323份白背叶根515份菥蓂515份鸡血藤1020份桃金娘根1323份。所说的活性成分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的将一点红、白花蛇舌草、地桃花、白背叶根、菥蓂、鸡血藤、桃金娘根共七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水量均为药材总重量的620倍,煎煮时间均为15小时,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181.23(80°C),得清膏A,在清膏A中加乙醇至乙醇的体积含量为5075%,搅匀,静置1236小时,滤过,滤液浓縮相对密度为1.251.30(:8(TC),得清膏B,加入二氧化硅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该细粉即为活性成分。所说的稀释剂为磷酸氢钙、硫酸钙、微晶纤维素、甘露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说的崩解剂为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垸酮、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经试验,稀释剂优选微晶纤维素和磷酸氢钙,二者的重量份比例为微晶纤维素磷酸氢^=10:12崩解剂优选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活性成分、稀释剂和崩解剂的重量份比例优选为活性成分100份;微晶纤维素50份;磷酸氢钙60份;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25份;本发明所述的花红分散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一点红、白花蛇舌草、地桃花、白背叶根、菥蓂、鸡血藤、桃金娘根共七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水量均为药材总重量的620倍,煎煮时间均为广5小时,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181.23(8(TC),得清膏A,在清膏A中加乙醇至乙醇的体积含量为5(T75y。,搅匀,静置1236小时,滤过,滤液浓縮相对密度为1.251.30(80°C),得清膏B,加入二氧化硅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得活性成分。将活性成分和稀释剂、部分崩解剂混匀,湿法制粒,6080"C干燥,加入剩余崩解剂混匀,压片(按每93.5公斤药材压制10000片的比例压制),即获得本发明的花红分散片。在研究中发现,如果直接以清膏B干燥制粒,制成的活性成分易吸潮后结块,且干燥干困难,对贮存条件要求较高。经研究,发现在清膏B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硅混匀后易于干燥,而且可以改善活性成分的易吸潮后结块的缺陷。但二氧化硅不溶于水,加量过多会影响分散片的口感。经过多次试验得出,以二氧化硅和清膏的重量份比例为14份20份,是比较合适的。二氧化硅的加入量的研究二氧化硅加入量(g)清膏量(g)是否利于干燥是否结块分散片口感1100否是良2100否是良4100较难少许结块良5100是否良10100是否良15100是否良20100是否良25100是否差30100是否差40100是否差为了筛选出最合适的稀释剂和崩解剂,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以下是部分试验数据以崩解时限为考査指标(分散片崩解时限在20°C±1'C水中,3分钟应全部崩解并通过2号筛。)按重量份比例活性成分崩解剂稀释剂崩解时限处方一活性成分(100份)微晶纤维素(3份)磷酸氢钙(50份)6分钟处方二活性成分(100份)微晶纤维素(15份)+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5份)微晶纤维素(30份)+磷酸氢钙(12份)l分钟50秒处方三活性成分(100份)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26份)甘露醇(30份)l分钟30秒处方四活性成分(IOO份)交联羧甲纤维素钠(10份)硫酸钙(50份)4分钟<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从试验数据可以看出,选择处方八的崩解剂和稀释剂组成搭配为最佳。本发明的花红分散片,可用于治疗妇女慢性盆腔炎等疾病。与现有的花红片、花红颗粒、花红胶囊相比,本发明的花红分散片具有崩解迅速,易于吞咽、不含糖等特点,特别适合于是对片剂和胶囊剂等剂型吞咽困难的人群,以及适合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和肥胖患者服用。本发明的花红分散片可以按常规吞服,也可以置入水中待数分钟崩解后服用,服用量为3片/次,3次/日,七天一疗程。以市售花红胶囊为对照,用实施例一的花红分散片所做的动物药理试验结果如下(两组所采用的剂量折算成有效成分相等)一、本发明的花红分散片对金葡菌感染、大肠杆菌小鼠的保护作用表1本发明的花红分散片对金葡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_<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与花红胶囊组比较#P>0.05表2本发明的花红分散片对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小鼠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后6小时、22小时、48小时死亡率及48小时内总死亡率分别为30%、60%、10%和100%,花红分散片组分别为15%、55%、10%和80%,提示花红分散片组对小鼠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后的死亡率有保护作用的趋势,见表l;空白对照组小鼠感染大肠杆菌后6小时、22小时、48小时死亡率及48小时内总死亡率分别为20%、70%、5%和95%,花红分散片组则分别为15%、55%、15%和85%,提示花红分散片组对小鼠感染大肠杆菌后的死亡率也有保护作用的趋势。与花红胶囊组比较,花红分散片组对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后的小鼠保护作用与花红胶囊组相当。二、本发明的花红分散片的镇痛作用表3本发明的花红分散片的镇痛作用(扭体法,实验动物小鼠)<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结果表明花红分散片组有镇痛作用,与花红胶囊组相比效果相当,见表3。三、本发明的花红分散片对大肠杆菌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的影响表4本发明的花红分散片对大肠杆菌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的影响组别剂量药前体温给大肠杆菌内毒素后不同时间体温升高值(°C)(1/kg)(°c)2小时4小时6小时空白对照组38.03±0.241.57±0.421.30±0.310.77±0.32花红胶囊组0.27g37.93±0.380.83±0.27*0.92±0.16*0.53±0.21花红分散片组0.5g37.80±0.500.88±0.30*#0.97±0.370.60±0.30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花红胶囊组比较#P>0.05#结果表明花红分散片组对大肠杆菌内毒素引起的体温升高有明显的抑制的作用,与花红胶囊组相比效果相当,见表4。四、本发明的花红分散片的抗炎作用表5本发明的花红分散片对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组别剂量(1/Kg)动物数肿胀度(mg)抑制率(%)空白对照组1511.38±3.59花红胶囊组0.9g157.87±3.21*30.8花红分散片组1.7g158.35±2.79**26.6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花红胶囊组比较SP〉0.05表6本发明的花红分散片对小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组别剂量动物数棉球肉芽肿重量抑制率(%)_a/Kg)__^_空白对照组1510.96±3.58花红胶囊组0.9g156.51±3.31*40.6花红分散片组1.7g157.00±3.67**36.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花红胶囊组比较#P>0.05结果表明花红分散片组对急性炎症(巴豆油性炎症)、以及慢性炎症(棉球肉芽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花红胶囊组相比效果相当,见表5、表6。五、本发明的花红分散片对小鼠足趾瘀血水肿的作用表7本发明的花红分散片对小鼠足趾瘀血水肿的影响组别剂量(1/Kg)动物数肿胀度(mg)抑制率(%)空白对照组1252.8±27.7花红胶囊组0.9g1220.6±13.2*61.0花红分散片組1.7g1223.3±13.8*"55.6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花红胶囊组比较SP>0.05结果表明,花红分散片组对小鼠足趾瘀血水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花红胶囊组相比效果相当见表7。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原料药处方一点红2500克,白花蛇舌草1500克,地桃花2500克,白背叶根1500克,菥蓂1500克,鸡血藤2000克,桃金娘根2500克。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将一点红、白花蛇舌草、地桃花、白背叶根、菥蓂、鸡血藤、桃金娘根共七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水量均为药材总重量的6倍,煎煮时间均为2.5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縮至相对密度为L20(8(TC),获得清膏,加乙醇至乙醇的含量为60%,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25(80°C)的清膏(630g),加入二氧化硅32g混匀,65"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获得活性成分300克。将活性成分和磷酸氢钙180克、微晶纤维素150克、交联聚维酮35克混合均匀,湿法制粒,再加入交联聚维酮4()克混匀,压片,即得本发明的花红分散片。实施例2原料药处方一点红2600克,白花蛇舌草1000克,地桃花2600克,白背叶根1000克,菥蓂1000克,鸡血藤2000克,桃金娘根2600克。将一点红、白花蛇舌草、地桃花、白背叶根、菥蓂、鸡血藤、桃金娘根共七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水量均为药材总重量的8倍,煎煮时间均为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18(80°C),获得清膏,加乙醇至乙醇的含量为50%,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25(80°C)的清膏(500g),加入二氧化硅80g混匀,70。C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获得活性成分320g。将活性成分和甘露醇84克、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53克混合均匀,湿法制粒,再加入取代羟丙级纤维素20克混匀,压片,即得本发明的花红分散片。实施例3原料药处方一点红2300克,白花蛇舌草1500克,地桃花2300克,白背叶根1500克,菥蓂1500克,鸡血藤2000克,桃金娘根2300克。将一点红、白花蛇舌草、地桃花、白背叶根、菥蓂、鸡血藤、桃金娘根共七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水量均为药材总重量的10倍,煎煮时间均为5小时,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23(80°C),获得清膏,加乙醇至乙醇的含量为75%,搅匀,静置36小时,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30(80°C)的清膏(600g),加入二氧化硅40g混匀,8(TC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获得活性成分350g。将活性成分和磷酸氢钙175克、微晶纤维素70克、交联羧甲基淀粉钠15克混合均匀,湿法制粒,再加入交联羧甲基淀粉钠20克混匀,压片,即得本发明的花红分散片。实施例4原料药处方一点红1800克,白花蛇舌草1200克,地桃花2000克,白背叶根1000克,菥蓂1000克,鸡血藤1500克,桃金娘根1800克。将一点红、白花蛇舌草、地桃花、白背叶根、菥蓂、鸡血藤、桃金娘根共七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水量均为药材总重量的9倍,煎煮时间均为4小时,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20(80°C),获得清膏,加乙醇至乙醇的含量为65%,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C)的清膏(460g),加入二氧化硅50g混匀,65。C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获得活性成分280克。将活性成分和磷酸氢钙140克、交联羧甲纤维素钠14克混合均匀,湿法制粒,再加入交联羧甲纤维素钠14克混匀,压片,即得本发明的花红分散片。实施例5原料药处方一点红1500克,白花蛇舌草1500克,地桃花1800克,白背叶根1200克,菥蓂1000克,鸡血藤1500克,桃金娘根2000克。将一点红、白花蛇舌草、地桃花、白背叶根、菥蓂、鸡血藤、桃金娘根共七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水量均为药材总重量的8倍,煎煮时间均为1小时,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20(80°C),获得清膏,加乙醇至乙醇的含量为60%,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30(80°C)的清膏(485g),加入二氧化硅50g混匀,65。C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获得活性成分290克。将活性成分和甘露醇87克、微晶纤维素130克、交联聚乙烯吡咯垸酮44克混合均匀,湿法制粒,再加入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24克,混匀,压片,即得本发明的花红分散片。权利要求1.一种花红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活性成分、稀释剂和崩解剂,三者的重量份数比例为活性成分100~300份;稀释剂30~300份;崩解剂12~60份。所说的活性成分是采用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的一点红13~23份白花蛇舌草5~15份地桃花13~23份白背叶根5~15份菥蓂5~15份鸡血藤10~20份桃金娘根13~23份所说的稀释剂为磷酸氢钙、硫酸钙、微晶纤维素、甘露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说的崩解剂为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中的一种或几种。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花红分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稀释剂和崩解剂的重量份比例为活性成分100份;稀释剂110份;崩解剂2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花红分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释剂为微晶纤维素和磷酸氢钙,崩解剂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花红分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稀释剂和崩解剂的重量份比例为活性成分100份;微晶纤维素50份;磷酸氢钙60份;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25份。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花红分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将一点红、白花蛇舌草、地桃花、白背叶根、菥蓂、鸡血藤、桃金娘根共七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水量均为药材总重量的620倍,每次煎煮时间均为15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减压浓縮,获得清膏,加乙醇至乙醇的体积含量为50~75%,搅匀,静置,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0°C)的清膏B,加入二氧化硅混匀,干燥,粉碎,获得活性成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和所述清膏B的重量份比例为二氧化硅14份;清膏B:20份。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花红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点红、白花蛇舌草、地桃花、白背叶根、菥蓂、鸡血藤、桃金娘根共七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水量均为药材总重量的620倍,每次煎煮时间均为15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减压浓縮,获得清膏,加乙醇至乙醇的体积含量为5075%,搅匀,静置,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0°C)的清膏,加入二氧化硅混匀,干燥,粉碎,获得活性成分。然后按比例将活性成分和稀释剂、部分崩解剂混匀,湿法制粒,608(TC干燥,加入剩余崩解剂混匀,压片,即得。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红分散片及制备工艺方法。花红分散片由活性成分和稀释剂和崩解剂组成,其中稀释剂优选磷酸氢钙、微晶纤维素,崩解剂优选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本发明还公开了花红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对其活性成分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本发明的花红分散片不含糖,崩解迅速,服用方便,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等妇科炎症,能够满足对吞咽片剂和胶囊剂有困难的患者以及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用药要求。文档编号A61K36/74GK101209300SQ20061017258公开日2008年7月2日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7日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7日发明者进聂,洲陆,韦飞燕申请人:广西壮族自治区花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