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突发性聋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04295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突发性聋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突发性聋等疾病的中成药剂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滴丸。
背景技术
突发性聋是一种病因复杂且不完全清楚的感音神经性聋,属中医"暴聋"范畴,在数小 时或几天内听力下降至最低点,发病率逐年增高,是耳科急症之一。目前研究推测突发性聋 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内耳供血障碍、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及外淋巴瘘 等。所以突聋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案,主要是根据所推测的病因进行治疗,缺乏针对性。很多根 据病因的治疗方案已被应用于临床,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主要有类固醇、高压氧、营 养神经剂、能量合剂、血管扩张剂等。临床中常规全身应用类固醇激素治疗突聋收到了一定 的效果,但大剂量的全身应用可引起明显的毒副作用,如感染、溃疡病、骨质疏松等。而且 激素的主要作用部位在内耳,所以现在很多学者进行鼓室内激素局部注射,取得了较好的效 果,但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有可能损伤中耳结构,造成中耳感染或中耳粘连。因而选 择合适的中药,配合其他西药及高压氧治疗,对于提高突发性聋的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口服治疗突发性聋的中药滴丸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治疗突发性聋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滴丸是固体分散技术的产物,其特点是采用熔融法使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于生理惰性 而易溶于水的载体中,形成分散系统。药物粒子(0.001 0.1um)比微粉化粒子(3 4um) 还小,从而大大提高了表面积,其生物利用度大大高于一般剂型的药物。进入肠胃后,水溶 性载体迅速溶解,由于粒子小,固体分散物溶解速度快,可迅速被细胞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从而达到高效和速效的作用,滴丸制剂的这些特点对于发病急骤需药物迅速起效的突发性聋 具有较大的优势。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基于我国中医学对突发性聋的总体认识和现代耳科学对本症发病机 理及治疗原则,根据突发性聋患者属六淫侵袭、肝火上逆、气滞血瘀、心脾两虚、阴精亏虚, 以活血化瘀、益气充耳、升清通窍而立法,选用纯天然中草药,按中医理论组方,结合现代 先进工艺制法组合而成。基本配方由如下药物及重量份组成-
黄芪60 150份、葛根60 150份、川芎30 100份、石菖蒲30 100份、丹参50 120份、柴胡50 120份、升麻30 100份、枸杞5() 120份、黄萃30 100份、地龙20 50份、党参60 150份、桃仁20 50份、红花30 100份、钩藤50 120份、适量辅料, 其中辅料为聚乙二醇。
本发明的优选配方如下
黄芪100份、葛根100份、川芎60份、石菖蒲60份、丹参80份、柴胡80份、升麻 50份、枸杞100份、黄芩80份、地龙40份、党参100份、桃仁60份、红花60份、钩藤 80份、适量辅料,其中的辅料为选自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1500、聚乙二醇4000、聚 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辅料与黄芪、葛根、川芎、石菖蒲、柴胡、升麻、枸杞、黄芩、地龙、党参、 桃仁、红花、钩藤制得的提取物重量份之比为1: 0.1~1: 1。
优选的辅料与上述中药提取物重量份之比为1: 0.1~1: 0.6。
进一步优选的辅料与上述中药提取物重量份之比为1: 0.2~1: 0.5。
最佳的辅料与上述中药提取物重量份之比为1: 0.3~1: 0.4。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
1、 将上述药物按配比取份切碎。
2、 取黄芪、葛根、川芎、石菖蒲、丹参、柴胡、升麻、枸杞、黄芩、地龙、党参、桃
仁、红花、钩藤各药,加水煮卜5次,每次0.5~2小时,合并煎液,浓縮适量,力卩1~4倍量 的乙醇,静置12 36小时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1 1.5稠膏备用。
3、 将聚乙二醇-6000放入干燥的容器中加热熔融,取上述稠膏加入熔融的辅料聚乙二醇 -6000中,在80 95。C化料均匀,得到待滴制的药液。
4、 冷凝剂液状石蜡预冷至10~15°C,将上述药液逐滴滴入冷凝剂中,取出,擦净冷凝剂, 晾干,即得成型的滴丸。
优选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 将上述药物按配比取份切碎。
2、 取黄芪、葛根、川芎、石菖蒲、丹参、柴胡、升麻、枸杞、黄芩、地龙、党参、桃仁、 红花、钩藤各药,加水煮2 4次,每次0.8~1.5小时,合并煎液,浓縮适量,加1.5 3倍量 的乙醇,静置18~30小时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2~1.45稠膏,
稠膏备用。
3、取上述稠膏加入熔融的聚乙二醇-6000中,在70 10CTC化料均匀,滴入5 1(TC冷却 的液体石蜡、甲基硅油或植物油中,滴速约为30滴/分,取出,擦净冷凝剂,晾干,即得成
型的滴丸。
最佳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 将上述药物按配比取份切碎。
2、 取黄芪、葛根、川芎、石菖蒲、丹参、柴胡、升麻、枸杞、黄芩、地龙、党参、桃仁、 红花、钩藤各药,加水煮3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浓縮适量,加2倍量的乙醇,静置 24小时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3~1.4稠膏,稠膏备用。
3、 取上述稠膏,加入熔融的聚乙二醇-6000,在80 95'C化料均匀,滴入冷却的6~8°C 液体石蜡中,滴制成滴丸,滴速约为30滴/分,取出,擦净石蜡,即得滴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 滴丸制剂是一种具有高效、速效的新型中药制剂,中药材组方配制合理,制备工艺简 单,药物提纯度高,药物有效成分高,能充分有效地利用药物资源,其高效、速效的作用尤 其适合对突发性聋治疗,且治愈后不易复发。
2、 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不含有激素物质,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不需煎煮,可随身 携带。克服了以往中药制剂的缺点与不足。
3、 本发明组方合理,所制成的制剂适应大规模生产,是一种经济、实惠、疗效确定的治 疗突发性聋的药物。
本发明可以制成片剂、颗粒剂、胶囊、丸剂、口服液、滴丸等,也可以治疗其他类型的 感音神经性聋、耳鸣患者。
以上组成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的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公斤或以吨为单 位,小规模生产也可以以克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料重量配 比比例不变。
以上各组成中的单味中药,尤其是佐药、使药或佐药与使药,可以单独或同时被适当的 具有相同药性、功效的中药替换,替换后中药制剂及其药物作用不变。
用法及用量本发明的药物在使用时可根据病人的情况确定用法用量,可每日卜3次, 每曰各生药用量以国家药典用药量为准,不超过药典规定量。
方解与药理分析
黄芪、党参补中益气,黄芪具有利尿祛湿、固表排脓、托毒生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 减低其他药物的毒副作用;葛根中的葛根黄酮能增加脑及冠状血管流量,扩张脑及内耳血管, 调节血运,促进血细胞代谢作用,大剂量能改善内耳血液循环,对内耳毛细胞功能恢复有明 显帮助;川芎辛散温通,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功效,为血中之气药,能直接扩张血管,增 加血流量;石菖蒲涤痰开窍;丹参活血化瘀,有利于清除血管内凝血,还具有清除自由基, 阻止脂质过氧化反应作用,有效地减轻和防止耳蜗组织由于自由基产生而导致的耳蜗组织过 氧化损伤,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丹参与川芎联用可活血行气,养血安神,能解除血管痉挛, 增加微循环血流速度,增加耳蜗血流量,保证毛细胞的能量供应;柴胡为少阳经药,在本 组方中具有疏利胆气,能使胆气升发,胆气升,少阳经气通,元气运行正常,有利于降浊、 降泻,以通耳窍。升麻提升清阳,以达清窍;枸杞填精益肾养血;地龙疏经通络;桃仁能破 血行瘀,长于破瘀生新,有抗血小板凝集功能;红花能舒肝、助血行、和血养血、能补能泻, 对缺血缺氧之内耳有保护作用,专于活血化瘀;黄芩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钩藤祛风定 眩,有直接扩张血管的作用。上述诸药配伍,具有良好的活血散瘀、养血通窍、滋补肝肾、 温通经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改善内耳供血,促进内耳毛细胞功能恢复,抑制自身免疫反 应,清除体内自由基,提高听力。
本发明的适应症包括各种突发性聋患者。
疗效观察
发明人应用本发明药物对50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治疗,男29例(36耳),女21例(25 耳)。年龄23 62岁,平均46.3±2.7岁。从发病至初诊时间1 3d者2例、4 6d者7例、7 9d者18例、10 20d者17例、20d以上者6例,平均(8.73±5.32) d。平均听阈(71.37±21.29) dB。
对照组50例应用通窍耳聋丸治疗,男24例(24耳),女26例(26耳)。19 57岁,平 均(43.15±13.34)岁,从发病至初诊时间1 3d者1例、4 6d者7例、7 9d者16例、10 20d者22例、20d以上者4例,平均(6.35±5.36) d。平均听阈(76.4U18.49)犯。
以上患者均按中华耳鼻咽喉科头颈外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分会制定的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诊断和评定。
诊断依据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内;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可为轻、中或重度,甚至全聋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以上多为单侧,偶有双 侧或先后发生;病因不明(未发现明确原因包括全身或局部因素);可伴耳鸣、耳堵塞感;可 伴眩晕、恶心、呕吐,但不反复发作;除第八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受损症状。疗效分级治愈受损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显 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以上;有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以上;无效 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dB。
结果本发明药物组治愈率71.32%,显效率94.17%;对照组治愈率52.19%,显效率 76.12%,本发明药物组的治愈率、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取黄芪、葛根、川芎、石菖蒲、丹参、柴胡、升麻、枸杞、黄芩、地龙、党参、桃仁、 红花、钩藤各药,加水煮1 5次,每次0.5~2小时,合并煎液,浓縮适量,加1~4倍量的乙 醇,静置12 36小时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1M.5稠膏备用。将 聚乙二醇-6000放入干燥的容器中加热熔融,取上述稠膏加入熔融的辅料聚乙二醇-6000中, 在80 95t:化料均匀,得到待滴制的药液。冷凝剂液状石蜡预冷至10 15"C,将上述药液逐 滴滴入冷凝剂中,滴速约为30滴/分,取出,擦净冷凝剂,晾干,即得成型的滴丸。
实施例2
取黄芪、葛根、川芎、石菖蒲、丹参、柴胡、升麻、枸杞、黄芩、地龙、党参、桃仁、 红花、钩藤各药,加水煮2 4次,每次0.8 1.5小时,合并煎液,浓縮适量,加1.5 3倍量 的乙醇,静置18 30小时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2~1.45稠膏备 用。将聚乙二醇-1000放入干燥的容器中加热熔融,取所制稠膏加入熔融的聚乙二醇-1000, 在80 95"C化料均匀,滴入冷却的5 1(TC液体石蜡中,滴制成滴丸,取出,擦净石蜡,即得。
实施例3
取黄芪、葛根、川芎、石菖蒲、丹参、柴胡、升麻、枸杞、黄芩、地龙、党参、桃仁、 红花、钩藤各药,加水煮1~5次,每次0.5 2小时,合并煎液,浓縮适量,加1 4倍量的乙 醇,静置12~36小时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3~1.4稠膏备用。将 聚乙二醇-1500放入干燥的容器中加热熔融,取所制稠膏加入熔融的聚乙二醇-1500,在 80 95'C化料均匀,滴入冷却的6 8'C液体石蜡中,滴制成滴丸,取出,擦净冷凝剂,即得 滴丸。
实施例4
取黄芪、葛根、川芎、石菖蒲、丹参、柴胡、升麻、枸杞、黄芩、地龙、党参、桃仁、 红花、钩藤各药,加水煮1 5次,每次0.5~2小时,合并煎液,浓縮适量,加1~4倍量的乙 醇,静置12 36小时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3~1.4稠膏备用。将 聚乙二醇4000放入干燥的容器中加热熔融,取所制稠膏加入熔融的聚乙二醇"4000,在 80 95""C化料均匀,滴入冷却的10 15。C甲基硅油中,滴制成滴丸,取出,擦净甲基硅油, 即得。
实施例5
取黄芪、葛根、川芎、石菖蒲、丹参、柴胡、升麻、枸杞、黄苳、地龙、党参、桃仁、 红花、钩藤各药,加水煮2 4次,每次0.8 1.5小时,合并煎液,浓縮适量,加1.5 3倍量 的乙醇,静置18~30小时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3~1.4稠膏备用。 将聚乙二醇-8000放入干燥的容器中加热熔融,取所制稠膏加入熔融的聚乙二醇-8000,在 80 95"C化料均匀,滴入冷却的5 1(TC植物油中,滴制成滴丸,取出,擦净植物油,即得滴 丸。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突发性聋的中药滴丸,其特征在于主料包括有黄芪、葛根、川芎、石菖蒲、柴胡、升麻、枸杞、黄芩、地龙、党参、桃仁、红花、钩藤,经提取后入药,其特征在于辅料为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15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各味主料的重量份为黄芪60~150份、葛根60~150份、川芎30~100份、石菖蒲30~100份、丹参50~120份、柴胡50~120份、升麻30~100份、枸杞50~120份、黄芩30~100份、地龙20~50份、党参60~150份、桃仁20~50份、红花30~100份、钩藤50~120份;辅料药材提取物重量份之比为1∶0.1~1∶1。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突发性聋的中药滴丸,其特征在于该药物包括黄芪 100份、葛根100份、川芎60份、石菖蒲60份、丹参80份、柴胡80份、升麻50份、枸 杞100份、黄芩80份、地龙40份、党参100份、桃仁60份、红花60份、钩藤80份、适量辅料。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突发性聋的中药滴丸,其特征在于辅料药材提取物 重量份之比为1: 0.卜1: 0.6。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突发性聋的中药滴丸,其特征在于辅料药材提取物 重量份之比为1: 0.2~1: 0.5。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突发性聋的中药滴丸,其特征在于辅料药材提取物 重量份之比为1: 0.3~1: 0.4。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突发性聋的中药滴丸,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卜步骤:(1)将黄芪、葛根、川芎、石菖蒲、丹参、柴胡、升麻、枸杞、黄芩、地龙、党参、桃 仁、红花、钩藤按配比取份切碎;(2) 取上述各药,加水煮1~5次,每次0.5~2小时,合并煎液,浓縮适量,加1~4倍量 的乙醇,静置12~36小时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1~1.5稠膏备用;(3) 将聚乙二醇-6000放入干燥的容器中加热熔融,取上述稠膏加入熔融的辅料聚乙二醇 -6000中,在80 95。C化料均匀,得到待滴制的药液(4) 冷凝剂液状石蜡预冷至10~15°C,将上述药液逐滴滴入冷凝剂中,滴速约为30滴/ 分,取出,擦净冷凝剂,晾干,即得成型的滴丸。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突发性聋的中药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步骤(2)中,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2~1.45稠膏备用。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突发性聋的中药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步骤(2)中,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3~1.4稠膏备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突发性聋的中药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冷凝剂为液体石蜡、甲基硅油或植物油等。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领域,是用于用于治疗突发性聋的滴丸。本发明基本配方由如下药物组成黄芪、葛根、川芎、石菖蒲、丹参、柴胡、升麻、枸杞、黄芩、地龙、党参、桃仁、红花、钩藤、适量辅料,其中的辅料为选自聚乙二醇-1000~8000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本发明高效、速效的作用尤其适合对突发性聋治疗,可改善内耳供血,促进内耳毛细胞功能恢复,抑制自身免疫反应,清除体内自由基,提高听力,且治愈后不易复发。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不含有激素物质,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克服了以往中药制剂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可以制成片剂、颗粒剂、胶囊、丸剂、口服液、滴丸等,也可以治疗其他类型的感音神经性聋、耳鸣患者。
文档编号A61K36/88GK101194983SQ20061017278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9日
发明者周宣岩, 峰 张, 谦 陶 申请人:周宣岩;陶 谦;张 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