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加热磁化输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457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加热磁化输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加热磁化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输液治疗法是一种常规的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这种疗法多年来及时地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但经过医学界多年的实践经验发现,这种治疗方法也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输液与人体的活温差大,患者副作用明显,影响治疗效果。造成输液温差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炎热的天气,为了防止输液因长时间温度过高而变质失效,输液通常在低温下保存。这样在使用时,从低温存放处取出的输液和人体的温度就有很大的温差。原因二是在寒冷的冬季,自然低温对输液的保存虽然有好处,但输液温度和患者的体温显然有很大的差距。通常患病者的体质本来就很差,天气又寒冷,另外还要向血液里数小时地输送低温的液体,这对患病者真是冷上加冷。有的体质差的患者在输液时反应很强烈,如出现脸色苍白,浑身发抖的不良症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加热磁化输液装置,它能自动提升并恒定输液瓶的温度,消除患者体温与输液的温差,同时磁化装置使输液磁化产生离子增加渗透能力,而有利人体细胞吸收,加快治疗速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杯形弹性框架、保温阻燃织物、电热丝、自动调温器、输液架、圆形托盘,其特征是在杯形弹性框架上连接两层保温阻燃织物,保温阻燃织物的夹层内连接电热丝和温控感应元件,杯形弹性框架的底部连接铰链,铰链固定在承架上,承架连在圆形托盘上,在承架与杯形弹性框架的腰部连接复位压力弹簧,输液瓶的瓶颈外侧,由两块半环形磁体固定在圆形托盘上,圆形托盘连接可调滑筒,可调滑筒和自动调温器连在输液架上。
本实用新型能承载不同直径的输液瓶,对低温状态的输液能自动加热,并恒定至人体适应温度,解决了由于输液温差对患者带来的副作用,同时磁化装置能对输液磁化产生大量离子,使输液渗透能力大大加强,利于人体细胞的吸收,加快治疗效果,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操作安全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输液瓶2、杯形弹性框架3、保温阻燃织物4、电热丝5、压力弹簧6、铰链7、承架8、圆形托盘9、磁体10、输液架11、自动调温器12、可调滑筒13、温控感应元件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杯形弹性框架(2)、保温阻燃织物(3)、电热丝(4)、自动调温器(11)、输液架(10)、圆形托盘(8),在杯形弹性框架(2)上连接两层保温阻燃织物(3),保温阻燃织物的夹层内连接安全电压供电的柔性电热丝(4)和温控感应元件(13),其发热温度由温度自动调温器(11)控制,先设定人体适宜的温度,当电热丝发热上升到设定的温度,自动调温器自动切断电源,电热丝停止工作,当温度下降到低于设定的温度时,自动调温器自动接通电源,这样周而复始循环,使输液温度恒定在设定温度范围内,消除了输液温差造成的不良输液反应,为了使输液装置适合不同直径的输液瓶,保持良好的热传导作用,在杯形弹性框架(2)的底部连接铰链(6),并固定在承架(7)上,在承架(7)与杯形弹性框架(2)的腰部连接复位压力弹簧(5),通过铰链(6)与压力弹簧(5)配合作用,使杯形弹性压力弹性框架的开口可张开变大或合拢变小,由于杯形弹性框架与保温阻燃织物两种材料都具有一定弹性,因此不同直径的输液瓶均能与保温阻燃织物很好地吻合,使热量充分传导吸收。在输液瓶(1)的瓶颈外侧,由两块半环形磁体(9)固定在圆形托盘(8)上,磁体外形与瓶颈吻合,即能固定输液瓶,又能对流经瓶颈处的输液起磁化作用。圆形托盘固定在可调滑筒(12)上,可调滑筒和自动调温器(11)连在输液架(10)上,根据需要在输液架(10)可上下左右调整圆形托盘位置。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加热磁化输液装置,它包括杯形弹性框架、保温阻燃织物、电热丝、自动调温器、输液架、圆形托盘,其特征是在杯形弹性框架上连接两层保温阻燃织物,保温阻燃织物的夹层内连接电热丝和温控感应元件,杯形弹性框架的底部连接铰链,铰链固定在承架上,承架连在圆形托盘上,在承架与杯形弹性框架的腰部连接复位压力弹簧,输液瓶的瓶颈外侧,由两块半环形磁体固定在圆形托盘上,圆形托盘连接可调滑筒,可调滑筒和自动调温器连在输液架上。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加热磁化输液装置,其特征是在杯形弹性框架上连接两层保温阻燃织物,阻燃织物的夹层内连接电热丝和温控感应元件,杯形弹性框架的底部连接铰链,铰链固定在承架上,承架连在圆形托盘上,在承架与杯形弹性框架的腰部连接复位压力弹簧,输液瓶的瓶颈外侧,由两块半环形磁体固定在圆形托盘上。本实用新型能承载不同直径的输液瓶,对低温状态的输液能自动加热,并恒定至人体适应温度,解决了由于输液温差对患者带来的副作用,同时磁化装置能对输液磁化产生大量离子,使输液渗透能力大大加强,利于人体细胞的吸收,加快治疗效果,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操作安全方便。
文档编号A61M5/14GK2873230SQ20062009533
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5日
发明者黄平 申请人:黄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