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预充气的流体过滤方法和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773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预充气的流体过滤方法和器械的制作方法
可预充气的流体过滤方法和器械发明背景1. 发明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流体的方法和器械。更具体地说,本发 明涉及一种方法和器械,其用于处理生物流体,例如捐赠的血液,使 其成为具有治疗价值的成分。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方 法和器械,其用于处理捐赠的血液,使其成为具有治疗价值的成分,其使用 一种改进的无排放口 (ventless)的系统,从而极大地增加了从捐 赠的血液或预制的血液成分中复原所有血液产品的能力。2. 相关技术论述用于处理血液的方法和器械在现有技术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授 予Djerassi的美国专利第3,892,236号显示了一种器械,其用于连续从 人类供体中回收血液,迫使供体血液在粒细胞的分离下进行体外循 环,并通过白细胞-贫乏的全血的重力而返回供体。授予Matkovich的美国专利第5,126,054号显示了 一种排放装置, 其用于排放来自液体输送系统的传送管线中的气体,该装置包括外 壳、携带于所述外壳中,从而与传送管线相通的第一液体可浸湿的4敬 孔膜,以及第二非液体可浸湿的透气的微孔膜,其重迭在所述微孔膜 上,位于外壳的外侧。输送系统中的气体从系统中排放出来,只要第 一微孔膜保持不被输送的液体浸湿即可。授予Matkovich的美国专利第5,451,321号显示了一种血液处理系 统,其用于处理血叙或血液成分,^吏其成为具有〗介值的血液产品,所 述系统具有第一容器、位于第一容器下游的第二容器、在第一容器和 第二容器之间相通的传送管线、传送管线中所携带的位于第一容器和 第二容器之间的去白细胞过滤器,其具有所述传送管线中所携带的位于去白细胞过滤器下游和第二容器上游的气体出口。授予Matkovich的美国专利第5,472,621号显示了一种方法和器 械,其用于处理过渡区域材料,其具有第一容器、位于第一容器下游 的第二容器、以及红血球屏蔽介质,其可介于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红血球屏蔽介质还可介于第二容器和第三容器之间。气体收集和 置换环连接在红血球屏蔽介质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之间。授予Bellotti等人的美国专利第5,527,472号显示了用于处理血液 的系统和方法,其引导血液通过分离装置的入口,用于除去非适宜的 物质,同时引导基本不含非适宜物质的血液离开分离装置的出口,并 通过第 一端口而引入到收集容器中。授予Matkovich的美国专利第5,863,436号显示了 一种无菌血液处 理系统,其用于对捐赠的血液进行后捐赠处理,使其成为具有价值的 血液产品,该系统具有第一容器、位于第一容器下游的第二容器、以 及去白细胞过滤器,其与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保持流体连通,并介于 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并具有气体入口,以容许气体到达去白细 胞过滤器,并从去白细胞装置中置换血液,其中入口设置在去白细胞 装置和第一容器之间。授予Zia等人的美国专利第6,802,425B2号显示了开环和闭环生 物流体处理系统,其都共享这一概念,即传入或传出或处于生物流体 处理系统中的气体都具有传送管线,其以某种方式设置成或配置成可 防止生物流体接触到上游和/或下游气体入口或出口外壳或排放口 ,或 绕过流体过滤装置。虽然这些装置通常是令人满意的,但是某些现有技术的方法和器 械留下大量的生物流体被截留在流体处理器械的各种元件中,并且它 们都需要一类或另一类气体排放装置或旁路管线,这使其变得更为复 杂,并因而更为昂贵。因此,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持续探求一种方法和器械,以提供从 生物流体处理系统中最佳的复原生物流体的能力,并降低成本,且易于使用。 发明概要本发明通过利用 一种新颖的无排放口的,且可预充气的流体处理 系统来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现有技术系统是带排放口的系统,因为己 经知道流体可从生物流体处理系统的不可收缩的构件,例如血袋中排 出,气体则必须传送到流体柱的后面,以使其从系统中排出。因此,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设计了各种排放装置,以解决这个问题。然而,某 些现有技术装置留下大量的生物流体被截留在流体处理系统的各种 元件中,并且它们是相对较复杂的,且制造昂贵的。本发明通过提供 一种无排放口的系统来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其通过为基本上所有可收 缩和不可收缩的构件提供引流,从而提高生物流体的复原能力。通过 利用对系统预充一定量的气体的新颖思想,可使预定的系统构件排工o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流体过滤器械,其包括具 有入口和出口的流体过滤装置、位于流体过滤装置上游,并具有出口的第一生物流体容器、与第一生物流体容器的出口及流体过滤装置的 入口保持流体连通的第一导管、位于流体过滤装置下游,并具有入口的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以及与所述接收容器的入口及所述流体过滤装 置的出口保持流体连通的第二导管。为了利用器械过滤流体,将预充 气体或过量气体引入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或上游流体容器中。第一 生物流体容器中的流体通过流体过滤装置而进入接收容器(通过本领 域中己知的方法,例如重力引流),以除去非适宜的杂质或污染物。因 为第 一生物流伴容器包含预充气体或过量气体,所以过量气体可进入 上游管道,并从所需的构件中排出流体。过量气体或预充气体优选在 即将过滤流体之前不久导入或注入到上游流体容器中,因为气体,例 如空气会与某些类型的流体发生不合适宜的接触。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4是供了一种流体过滤器械,其包括具有入口和出口的流体过滤装置、位于流体过滤装置上游,并具有出口 的流体容器、与流体容器的出口及流体过滤装置的入口保持流体连通 的第一导管、位于流体过滤装置下游,并具有入口的接收容器、与所 述接收容器的入口及所述流体过滤装置的出口保持流体连通的第二 导管、以及接收容器中足以排空系统的预充气体或过量气体。为了利 用该器械过滤流体,预充气体或过量气体从接收容器通过流体过滤装 置,没有浸湿该装置,并进入到流体容器中。之后将流体容器中的流 体传送回流体过滤装置,并进入到接收容器中,除去了任何预期的杂 质。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流体过滤器械,其包括具 有入口和出口的流体过滤装置或去白细胞装置、位于流体过滤装置或 去白细胞装置上游,并具有出口的流体容器、与所述流体容器的出口 及所述流体过滤装置或去白细胞装置的入口保持流体连通的第 一导 管、位于所述流体过滤装置或去白细胞装置下游,并具有入口的接收 容器、与所述接收容器的入口及所述去白细胞装置的出口保持流体连 通的第二导管、以及接收容器中足以排空系统的预充气体或过量气体。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生物流体过滤器械,其包 括具有入口和出口的流体过滤装置或去白细胞装置、位于所述流体过 滤装置或去白细胞装置上游并高架于其上方,且具有出口的流体容 器、与所述流体容器的出口及所述流体过滤装置或去白细胞装置的入 口保持流体连通的第 一导管、位于所述流体过滤装置或去白细胞装置 下游,并具有入口的接收容器、与所述接收容器的入口及所述去白细 胞装置的出口保持流体连通的第二导管、以及接收容器中足以排空系 统的预充气体或过量气体。可提供随体袋,其可与接收容器相连,从 而与之保持流体连通。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显示了一种利用白 细胞去减系统处理生物流体的方法,所述白细胞去减系统具有第 一生 物流体容器、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和白细胞去减装置,所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位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下游,并预充有一定数量 的气体,其足以排空系统,所述白细胞去减装置与第一生物流体容器 及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保持流体连通,所述方法包括促使预充气体从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传送至第一生物流体容器;并使生物流体 从第一生物流体容器通过白细胞去减装置,并将去白细胞后的生物流 体收集在第二容器中。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显示了 一种利用白细胞去减系统处理 包含白细胞的生物流体的方法,所述白细胞去减系统具有第一生物流 体容器或血液容器、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和白细胞去减装置,所述 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位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下游,并预充一定 量的气体,其足以排空系统,并且白细胞去减装置与第一生物流体容 器及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保持流体连通,所述方法包括促使预充 气体从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传送至第一生物流体容器;并通过首先 倒转器械,之后重新倒转器械而使生物流体从第一生物流体容器通过 白细胞去减装置,并将去白细胞后的生物流体收集在第一生物流体接 收容器中。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显示了 一种用于处理生物流体的方 法,其包括如下步骤使预定量的流体(优选气体例如空气)从第一生 物流体接收容器通过白细胞去减装置而进入第一生物流体容器中,但 没有浸湿该装置,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包含富含白细胞的生物流 体;并通过压力差(例如重心高差、压力套、吸力等等)使富含白细胞 的生物流体从第 一生物流体容器通过白细胞去减装置而进入到第一 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中。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处理流体的方法 和器械。本发'明的又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且成本低廉的用于处理生物 流体的器械。本发明的另 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过滤生物流体的方法和器械。本发明的另 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排放口的白细胞去减系统。 本发明的另 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排放口的白细胞去减系统,其设 有随体袋。本发明的又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排放口的白细胞去减系统,其设 有血浆袋。本发明的另 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排放口的白细胞去减系统,其设 有随体袋和一个或多个添加的袋。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排放口的全血套件,其具有供体 袋、供体管线和连接在供体袋上的血液采样系统。从以下描述和附属权利要求将明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势,其 应参照附图,其中相似的标号在若干视图中表示相应的部件。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正视图,其显示了一种体现本发明的结构。图1A是图1-25中使用的各种剖面线法的图解。 图2显示了在根据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中,图1的结构在被倒转之 后的一见图。图3显示了在已经打开过滤器夹具,并且已经将预充气体或过量 气体从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传递至第一生物流体容器之后的图2的 结构。图4显示了在已经关闭过滤器夹具,并且已经重新倒转结构,从 而将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放回下面位置之后的图3的结构。图5显示了在已经打开夹具,并且预充气体或过量气体已经将流 体从第一生物流体容器驱动至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之后的图4的结 构。 '图6是图5的可视圆圏6中的区域的放大图。图7显示了在已经关闭过滤器夹具,并且已经打开随体袋夹具之后的图5的结构。图8显示了在已经将任何过量气体传递至随体袋,并已经关闭随体袋夹具之后的图7的结构。图9部分类似于图8的视图,其显示了如果在已经打开随体袋夹 具之后,将任何过量气体和一定量的生物流体于随体袋夹具关闭之前 传递至随体袋中将会发生什么。图IO显示了图9的结构,其中第二容器和随体袋通过无菌分离 而脱离了器械的剩余部分。图11显示了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法的实施中,使用了图1结 构的本发明的变型,其中笫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中的预充气体或过量 气体即将通过对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施加压力并打开过滤器夹具 43(和插管28,如果没有打开的话)而传递至第一生物流体容器中。图12显示了在预充气体或过量气体已经4皮传递至第一生物流体 容器中,并且已经关闭了过滤器夹具之后的图11的结构。图13显示了在已经打开过滤器夹具之后,准备将流体传递到第 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时的图12的结构。图14显示了在生物流体已经被传送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中 之后的图13的结构。图14A是图14的可视圆圈14A中的区域的放大图。图15显示了在已经关闭过滤器夹具,且已经打开随体袋夹具之 后,并且刚好在将压力施加于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上,以便将任何 过量气体驱动到随体袋中之前的图14的结构。图16显示了在已经将压力施加于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上,以 便将过量空气传递至随体袋中,且随体袋夹具已经关闭之后的图15 的结构。图17是部分类似于图16的视图,其显示了在关闭随体袋夹具之 前,如果传递过量气体和一定量的生物流体将会发生什么。图18显示了图17的结构,其中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和随体袋通过无菌分离而脱离了器械的剩余部分。图19是显示本发明一种变型的正视图。图20是显示本发明又一变型的正视图。图20A是正视图,其显示了一种与图20中所示基本相同的结构, 但在采样管线上设有可关闭的排放口以替代无菌分离。 图21是显示本发明的又一变型的正视图。图21A是正视图,其显示了一种与图21中所示基本相同的结构, 但在第三导管或管道的另一端设有插管。图21B是正视图,其显示了一种与图21中所示基本相同的结构, 但在第三导管或管道的任一端都没有提供插管。图22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变型的正视图。图22A是正视图,其显示了一种与图22中所示基本相同的结构, 但在第三导管或管道的另一端设有插管。图22B是正视图,其显示了一种与图22中所示基本相同的结构, 但在第三导管或管道的任一端都没有提供插管。图23是显示本发明的又一变型的正视图。图23A是正视图,其显示了一种与图23中所示基本相同的结构, 但在第三导管或管道的另一端设有插管。图23B是正视图,其显示了一种与图21中所示基本相同的结构, 但在第三导管或管道的任一端都没有提供插管。图24是显示本发明一种变型的正视图,其具有血浆袋和添加剂袋。图25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变型的正视图,其具有血浆袋、第一添 加剂袋和第二添加剂袋。图26是显示本发明又一变型的正视图,其中预充气体或过量气 体包含在分流袋中。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在本发明的描述中,以下术语使用如下所述。 "流体"意味着任何液体或气体。"生物流体,,指盐水、医疗溶液、培养液和血液或血液产品。 "多孔介质,,指供流体通过的任何多孔结构。多孔介质可由任何 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微粒或由多孔膜或可透膜组成,其与有待过滤的流体是相适应的。"无菌性"或"无菌"指保持系统没有活性污染性微生物。"连接器,,指穿透性连接器,例如长钉、插管,或针以及配合性 连接器,例如螺旋型、螺钉型、摩擦型连接器,或者是共同结合在任 何结构上,以形成接头或将其本身连接到另 一器件上的连接器。"无菌连接"指位于两个管道之间、管道和装置、容器、袋之间 的接头,其本质上是密闭的,并且保持系统没有活性污染性微生物。"无菌分离"指任何将"管道"密闭起来,同时保持管道内容物 无菌的措施。热密封是"无菌分离"的一个示例。"Liquiphillic(亲液性)"指材料具有比所应用的液体的表面张力更 高的临界浸湿的表面张力,并且容易或自然地被所应用的液体浸湿。"Liquiphobic(疏液性)"指材料具有比所应用的液体的表面张力 更低的临界浸湿的表面张力,并且不容易或自然地被所应用的液体浸 湿。这样,Liquiphobic材料可由放置于表面上的液滴和表面之间的高 的接触角度来表征特征。"管道,,可以是任何导管或装置,其提供了容器之间的流体连通, 并且通常由与用于容器的材料相同的柔性材料制成,优选塑性PVC。"预充气"指其在系统中使用之前^ 1入到系统或系统构件中的一 定量的气体。 '"无排放口(ventless)"指在过滤过程中缺乏排放口 。"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可以是许多装置或组件,其中在该组件 使用之前,空气或气体就已存在和/或可收集或形成,或应该被置换。 典型的装置包括过滤器,例如去白细胞过滤器;分离装置,例如血小板浓缩器,优选非离心的血小板浓缩器;去泡器、泵和连接器。该装 置还可包括用于毁坏生物污染物的装置,例如高强度光波室或用于对 生物液体采样的装置。优选实施例描述现在参看图1,其显示了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中显示了 第一新颖的,预充气的且无排放口的流体处理和/或采样器械或系统,其总体上由标号20表示。其显示了一种采用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形 式的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其具有由用于过滤生物流体的多孔介质22 分隔开的上游腔室21A和下游腔室21B。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具有 与上游腔室21A保持流体连通的入口 23,和与下游腔室21B保持流 体连通出口 24。第一管道27—端连接在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的入口 23上。第一管道27的另一端可通过插管类型的第一连接器28而连接 在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上。如果需要,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可通过 无菌连接而连接在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上。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可 设有第一长钉端口连接器34和第二长钉端口连接器35。连接在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的出口 24上的是第二管道32。多孔 介质22介于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的入口 23和出口 24之间。连接在第二管道32的另一端上的是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 其可具有第三长钉端口连接器39和第四长钉端口连接器40。设于第 二管道32上,位于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的出口 24附近可以是过滤 器夹具43。如果需要可使用止血钳替代过滤器夹具43。止血钳或过 滤器夹具43可在制造过程中提供,或在后面提供。出于以下描述目 的,图中显示过滤器夹具43处于初始关闭位置。通过第三管道44而与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保持流体连通的 是随体袋45。以上述方式设于第三管道44上的可以是随体袋夹具46, 出于描述的目的其显示处于初始关闭位置。随体袋45优选是空的, 并且不包含过量气体。根据要过滤的生物流体,无排放口且可预充气的流体处理器械20 的构件可由各种材料制成。可使用任何实际的材料,只要其与有待过 滤的生物流体相适应即可。当过滤血液时,袋和管道构件优选由符合国际标准IS03826:1993(E)的塑性聚(氯乙烯)(PVC)制成。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法的实施中,不需要其它器械。具体地说, 在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中不存在预充气体或过量气体37。相反, 过量气体或预充气体37被直接注入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中。这优 选在过滤即将发生之前立即进行。过量气体或预充气体计算如下。参 看图5,在将预充气体37注入或引入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中之后, 打开过滤器夹具43(和插管28,如果没有打开),并且有待过滤的流体, 例如血液30,流过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从而除去任何预期的杂质, 在这种情况下为白细胞或白血球。在体现本发明的第二方法的实施 中,为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供给预充气体或过量气体37,其超 过了容器在其松弛的空状态(收缩状态)下所包含的气体容积。过量气 体或预充气体37可在制造期间放置于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132) 中,或在使用之前注入到笫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132)中。有待注入 的气体优选是无菌的,并且以无菌的方式传送到系统中,例如,通过 使非无菌的气体,例如空气通过0.2微米的过滤器,这在本领域中是 已知的。预充气体的体积必须大于或等于制造过程中留在系统构件中的 残余空气的体积,当第一生物流体容器被排空时,这些构件要被排空。 足以排空系统所想部分和构件的气体体积因而被称为足以排空系统 的体积。对于无排放口的流体处理器械20,从以下公式中可获得预充气体积Vp>Vft+Vuc,其中Vp二预充气体积,Vft二第一管道的容积,Vuc二上游腔室的容积。因此,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中的预充气体积或过量气体37的体积大于或等于第一管道27中的气体体积加上上游腔室21A中的 气体体积。如果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中存在气体,那么可从上述公 式的右边减去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中的气体体积。因此, Vp S Vft + Vuc -Vfc其中,Vf^第一生物流体容器中的气体体积。经由上面的解释和公式,如果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包含的气体 体积大于或等于管道和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部分的容积,那么将不需 要预充气体37, —旦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被排空,功能性生物医学 装置将被排空。这是必须的,如以下将解释的那样,当根据本发明方法过滤生物 流体时,生物流体基本上将不会残留在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第一管 道27或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的上游腔室21A中。这将是本发明的优 选实施例中的状态。如果气体可突破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那么可能适合排空系统的 其它构件。例如,如果预充气体或过量气体37突破生物流体过滤装 置21,那么可排空下游腔室21B和第二管道32。通常在从第一生物 流体容器29、第一管道27和上游腔室21A中排空流体之后,预充气 体或过量气体37进入系统中。预充气体积可从以下公式中计算出来<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22</formula>其中Vp二预充气体积, Vft二第一管道的容积, Vs^第二管道的容积, Vuc^上游腔室的容积,Vdc二下游腔室的容积,且Vb =生物流体过滤器的容积-残留在装置中的残余生物流体的体积。上面示例中的预充气体积将排空系统的其它部分,例如过滤介质22、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的下游腔室21B和第二管道32。这恰好地 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在这个示例中,在完成生物流体排入到第一生 物流体接收容器中之后,通过将过量气体从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传 送到随体袋中或经由生物流体过滤装置传送到第 一生物流体容器中, 从而可获得基本没有气体第 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在前述的国际标准3826:1993(E)下,无过滤器的血液收集5^径和 用于收集血液的容器及用于各个传送容器及其相关联的管道所包含 的空气体积将不超过15ml。各个辅助传送容器和相关联的管道中所包 含的空气体积将不超过15ml。因此,可针对各种应用计算预充气体的 数量,其依赖于容器和相关联的管道的数量,以及如何排空系统。这 种要求将妨碍血液或血液产品的存储,其包括添加剂溶液和阻凝剂及 过量气体。在带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例如去白细胞过滤器的血袋套 件中,这种装置的滞留容积通常大于15ml。因此,带功能性生物医学 装置的套件通常具有容纳15ml气体(通常为空气)的构件,并且当流体 进入装置中时,通常将空气从该装置输送到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下游 的容器中。因此,必须除去功能性医疗装置下游的容器中的过剩空气。出于举例说明的目的,因为血液收集路径和容器中的残余空气的 数量是相对较小的,并且可与预充气体或过量气体相混合,所以在以 下图例中未单独显示它。参看图1-10,其显示了在体现本发明的另一方法或第二方法的实 施中所使用的图l的器械。为了实施该方法,并假定第一生物流体容 器29填充了所需数量的有待过滤的流体,其可以是生物流体,例如 血液30,并且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里面具有预充气体37,那么 第一步舉是倒转图1的器械,使过滤器夹具43和随体袋夹具46处于 其关闭位置。这如图2中所示。在这个位置,具有预充气体37的第 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其现在位于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的上面。第一生物流体容器33不必升高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的上面,但是在 这个方法中,出于易于理解的目的,并减少液体过早地进入第一管道 和/或生物过滤装置的机会,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显示被垂直升 高至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的上面。同样,处于举例说明的目的,由 本发明过滤的生物流体显示为血液30,但z使用上面限定的任何"生物 流体"都恰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如图中3所示,该方法实施中的下一步骤是将作用力施加于第一 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的外壁上,如作用力箭头49所示,其与打开第 一生物流体容器29和第 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之间的流体路径(打开 过滤器夹具43和插管28,如果没有打开)基本上是同时的。这迫使预 充气体37从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通过第二管道32、生物流体过 滤装置21和第一管道27,并进入带血液30的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 中。因为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是韧性的,所以其会扩张以适应预充 气体37的体积。然后关闭过滤器夹具43。传送气体的备选方法是在 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周围应用真空,并打开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和 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之间的流体路径。本领域中存在许多己知 的方法,其可用于将气体从一袋传送至另一袋,并且这些都在本发明 的范围内。参看图4,重新倒转或定位系统20, 4吏得现在具有血液30和预 充气体37的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被升高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 33的上面,其现在基本上是空的(不包含任何显著的预充气体或过量 气体)。参看图5,过滤器夹具43现在是打开的,容许血液30从第一生 物流体容器29流过第一管道27、生物流体过滤器21,通过第二管道 32而进入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中,出于举例说明的目的,生 物流体过滤器21是去白细胞过滤器。这些构件中的空气移动并被传 送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中。过量气体或预充气体37的数量优选选择成可使血液30完全从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第一管道27和生物流体过滤装置的上游腔室21A 排出。如果跨越多孔介质22的压差不足以容许某些气体突破多孔介 质,那么血液30将保留在多孔介质22、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的下游 腔室21B和第二管道32中。如之前所述,如果容许气体突破多孔介 质,通过恰当地选择预充气体或过量气体37的体积,将可能使血液 完全从过滤器21和第二管道32中排出,但这并不被认为是优选的实 施例。其它应用可具有不同数量的过量气体37,其有不同的结果。参看图6,直到这时,还没有详细显示第一管道27、第二管道32 和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的上游腔室和下游腔室(21A, 21B)的内容物, 因为其对于理解本发明并不是必须的。然而,在该过程中的这个时刻, 重要的是要懂得,由于已经选择的预充气体37的体积,生物流体过 滤装置21的上游管道27和上游腔室21A现在填充有预充气体,而过 滤介质22、下游腔室21B和第二管道32填充有血液。在图7-10的论 述中,这种情况将持续存在但同样出于便于图示和理解的目的,其未 进4亍详细的显示。参看图7,该方法实施中的下一步骤是关闭过滤器夹具43,并打 开随体袋夹具46。现在参看图8和图9,可得到两种备选方案。其一,如图8中所 示,足够的作用力将应用的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如作用力箭头 49所示,以便刚好将任何过量气体或预充气体37排放至随体袋45中, 或者如图9中所示,足够的作用力将应用于第 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 , 如作用力箭头49所示,以便将任何过量气体或预充气体37及所需数 量的血液30排放至随体袋45中。图9中所示的备选方案是适合的, 例如当需要测试有待过滤的血液30时。在任何情况下,随体袋夹具 46现在都是关闭的。参看图10,不管使用哪种备选方案,该方法实施中的最后的步骤 是通过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方法使随体袋45无菌地脱离第一生物流 体接收容器33,并且使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无菌地脱离过滤装置21。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这通过热密封来实现。这如第一生物流体无菌分离50和第二无菌分离51所示。或者,在过滤器夹具43已经 关闭之后,可无菌地分离第二管道32,并在打开随体袋夹具46之后 将过量气体从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传送到随体袋45中。参看图1和图11-18,其显示了体现本发明的第三方法。在该方 法实施中使用了图1的器械。在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中提供了有待 过滤的一定量的血液30。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与第一管道27保持流 体连通。第一管道27可通过第一插管或连接器28而连接在第一生物 流体容器29上。如果需要,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可无菌地连接在第 一管道27上。血液30需要通过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进行过滤。在第一生物流 体接收容器33中提供了一定量的过量气体或预充气体37。如上所述, 过量气体37的数量选择成足以排空系统20。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 33通过第二管道32而与过滤装置21保持流体连通。图中提供了随体 袋45,其通过第三管道44而与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保持流体连 通。如上所述提供了过滤器夹具43和随体袋夹具46。参看图11,第三方法实施中的第一步骤是通过将压力施加于第一 生物流体容器33上如第二作用力箭头60所示,并且通过过滤器夹具 43和第一插管或连接器28而基本上同时打开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和 第一生物流体容器33之间的流体路径,从而迫使过量气体37进入到 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中。在将压力施加于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 上和打开过滤器夹具之间的时间可能略有变化。优选在施加足够的压 力以防止血液30流入到第一管道27中之后打开过滤器夹具43,并且 当打开过滤器夹具43时,血液可能进入到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中 这通过迫使过量气体37通过第二管道32、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 和第一管道27而进入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中,从而清空了第一生 物流体接收容器33中的过量气体37,而无需如上文所述,如根据本 发明的第一方法实施中那样倒转无排;改口的流体处理器械20。在该操作发生之后,立即关闭过滤器夹具43,使血液30和过量 气体37留在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中。系统20现在出于图12中所示 的状态下。过滤器夹具43现在是打开的(图13)。血液30将流过第一管道27、 过滤装置21、第二管道32,并进入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中。 因为过量气体37存在于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中,所以至少第一生物 流体容器29、管道27和过滤装置21的上游腔室21A将排空,并基 本上是空的。 一旦流体流动停止,就关闭过滤器夹具43(图14)。参看图14A,直到这时,还没有详细显示第一管道27和第二管 道32以及上游腔室21和下游腔室21B中的内容物,因为其对于理解 本发明并不是必须的。然而,现在重要的是要懂得,因为已经选择的 过量气体37的体积足以排空系统,所以如图6中所示的方法中所述, 第一管道27和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的上游腔室21A的内容物将具有 预充气体,并且过滤介质22、下游腔室21B和第二管道32将填充有 血液。可以假定这种情况存在于图15-18。从图14至图18中可看出 如果预充气体的数量刚好等于排空系统所需要的数量,那么第 一生物 流体容器29显示为空的。在预充气体超过该数量的情况下,第一生 物流体容器29将包括预充气体,其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同之前的方 法一样,如果选择不同的过量气体37的体积,可能存在不同的状态, 并且这恰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参看图15,现在打开随体袋夹具46,以提供在第一生物流体接 收容器33和随体袋45之间的流体连通。参看图16和图17,如结合之前所述方法所示,作用力可应用第 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上,以用任何过量气体37填充随体袋45(图16) ,或者足够的作用力可应用于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上,以便 迫使任何过量气体37,加上一定量的血液30进入到随体袋45中(图17) 。不管^f吏用哪种备选方案,随体袋夹具46现在都是关闭的。参看图18,不管使用哪种备选方案,第三方法实施中的最后的步骤是通过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方法使随体袋45无菌地脱离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并且使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无菌地脱离过滤 装置21。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这通过热密封来实现。第一热密封和分 离在过滤器夹具的下游进行,如标号50所示。第二热密封和分离51 在随体袋夹具46的上游进行。或者,在过滤器夹具43已经关闭之后, 可无菌地分离第二管道32,并在打开随体袋夹具46之后将过量气体 从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传送到随体袋45中。既然已经解释了本发明和其工作原理,所以可看出其实施的简单 方式和多种方式,这些器械可供给关心生物流体的收集和/或存储和/ 或管理的血库、医院以及其它冲几构。首先参看图19,其显示了包括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的第一器械 105,过滤装置21具有由多孔介质22分隔开的上游腔室21A和下游 腔室21B,其用于过滤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具有与上游腔室21A 保持流体连通的入口 23和与下游腔室21B保持流体连通出口 24。具 有至少第一端27A和第二端27B的第一管道27,其于第二端27B连 接在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的入口 23上,与之保持流体连通。通过任 何实际方法,例如第三热密封件52关闭或端接第一管道27的第一端 27A。与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的出口 24保持流体连通相连的是第二管 道32。第二管道32具有第一端32A和第二端32B。管道32的第一端 32A通过无菌连接而连接在出口 24上。多孔介质22介于生物流体过 滤装置21的入口 23和出口 24之间。通过无菌连接而与第二管道32的第二端32B保持流体连通相连 的是具有过量气体37的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第一生物流体接 收容器33可具有第三长钉端口连接器39和第四长钉端口连接器40。图20中显示了将采样管道106添加至第一器械105中的图19中 所示的结构,采样管道106具有第一端106A和第二端106B。第二器 械105A因此包括过滤装置21、第一管道27、第二管道32和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其可具有第三长钉端口连接器39和第四长钉端 口连接器40。第一管道27在其第一端27A同样由第三热密封及分离 器52进行端接,而采样管道106在其第二端106B由第四热密封及分 离器53进行端接。图20A显示了与图20中所显示的第二器械105A基本相似的第三 器械105B,其用可关闭的排放口 54替换了第四热密封及分离器53, 排放口 54可以是例如带有活动帽的0.2微米排放口过滤器(优选带有 疏水性多孔介质),或者是如Matkovich在美国专利US 5,126,054中所 述的亲水性和疏水性排放口过滤器。当流体接收容器33装备有可关 闭的排放口 54时,不给器械供应预充气体或过量气体37也在本发明 的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如本申请中所述,可将预充气体或过量气 体37添加至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上,以便在使用时排空系统, 其数量如上述计算所得。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优选通过无菌连接而连接在第一管道27 上。预充气体或过量气体37从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传送到第一 生物流体容器29中。接下来,将流体从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通过过 滤器21传送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中。在液体传送之后,预充 气体或过量气体37通过第一管道27,并基本上排空了系统。通过液 体置换而从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传送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中 的初始的气体体积(过量气体)可从容器33通过可关闭的排;改口 54而 排出。当利用可关闭的排放口 54时,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应该精确 地确定^f可时应该添加预充气体37。参看图21,其显示了第四器械105C,其包括第一管道27、生物 流体过滤装置21、第二管道32、具有过量气体或预充气体37的第一 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第三长钉端口 39和第四长钉端口 40。提供的 随体袋45,其通过具有第一端44A和第二端44B的第三管道或随体 袋管道44而连接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上。随体袋管道44的 第一端44A通过接收袋插管107而与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相连,从而保持流体连通。随体袋管道44的第二端44B与随体袋45相连而 保持流体连通。图21A显示了与图21中所示的第四器械105C基本相似的第五器 械105D,其具有设于第三管道44的第二端44B的接收袋插管107。图21B显示了与图21A中所示的第五器械105D基本相似的第六 器械105E,其没有设于第三管道44任一端上的接收袋插管107。因 此,过量气体或预充气体37也存在于随体袋45中。参看图22,显示了与图21中所示的第四器械105C基本相似的第 七器械105F。唯一的本质区别是添加了第二接收袋插管108,其介于 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和第二管道32的第二端32B之间。图22A显示了图22中所示的第七器械105F基本相似的第八器械 105G,其具有位于第三管道44的第二端44B处的接收袋插管107, 其介于随体袋45和第三管道44之间。图22B显示了图22A中所显示的第八器械105G基本相似的第九 器械105H,其在第三管道44的任一端都没有接收袋插管107。换句 话说,在随体袋45和第三管道44之间,在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和 第三管道44之间没有插入插管。参看图23,第十器械1051包括长钉端口 109,其具有连接在第一 管道27的上游或第一端27A上的长钉端口盖109A。第一管道27的 下游或第二端27B与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的入口 23相连,从而保持 流体连通。器械105I还包括第二管道32,其通过第二接收袋插管108 而连接在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的下游侧之间,以便与生物流体接收 容器33的内部保持流体连通,其包含预充气体或过量气体37,直到 打开第二接收袋插管108时,才会释放出预充气体或过量气体37。在 第十器械1051中,接收袋插管107连接在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上, 其则通过第三管道44而连接在随体袋45上。图23A显示了与图23中所示的第十器械105I基本相似的第十一 器械105J,其具有位于第三管道44的第二端44B处的接收袋插管107,其介于随体袋45和第三管道44之间。图23B显示了与图23A中所显示的第十一器械105J基本相似的 第十二器械105K,其在第三管道44的任一端都没有接收袋插管107。 换句话说,在随体袋45和第三管道44之间,或在生物流体接收容器 33和第三管道44之间没有插入接收袋插管107。因此,过量气体或 预充气体37也存在于随体袋45中。参看图24,其显示了总体上以标号120表示的第二无排放口的且 预充气的流体处理器械和/或釆样器械,其以证明特别适用于收集必须 在以后进行处理和/或采样的生物流体。这种器械还可被称为"全血套 件"(WBS)120。全血套件(WBS)120包括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其可用于收集血 液或血液产品,设于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上游,过滤装置21可以是 例如由Hemerus Medical, LLC of St Paul, Minnesota制造的LeukoSepTM 型号No.HWB-600-W。在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中通常提供了一定量 的阻凝剂126。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具有由多孔介质22分隔开的入口 23和出 口 24。第一生物流体容器通过笫一插管或连接器28以及具有第一端 27A和第二端27B的第一管道27而与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相连接, 从而保持流体连通。在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的下游还提供了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 33,其可用于接收已经被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过滤或减少白细胞之 后的血液或血液产品。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通过具有第一端32A和 第二端32B的第二管道32而与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相连,从而 保持流体连通。如果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中的流体例如血液或血液产品有 待分离成组成部分,那么可提供血浆袋135,其通过红细胞(RBC)插管 141(在打开时)而与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保持流体连通。血浆袋如果需要)而连接在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上。在某些应用中,可在处理期间将一种或多种添加剂添加至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的流体中。这可通过提供第一添加剂袋137来实 现。第一添加剂袋137通过主添加剂管道139和Y型连接器138(当第 一添加剂袋插管142打开时)而与RBC管道136相连,从而保持流体 连通。一个或多个上述容器(29,33,135,137)可能需要在袋或容器和其相 关联的导管或管道之间提供插管。例如,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可具 有第一插管或连接器28,其介于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和第一管道27 的第一端27A之间。血液不能从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传递到第一管 道27(或反之亦然),直到第一插管28被打破或以其它方式受损。由用 于控制血液流动的任何其它实际的装置替代第一插管28,这也恰好在 本发明的范围内。类似地,在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和RBC管道136的第一端 136A之间可插入RBC插管141。在第一添加剂袋137和主添加剂管 道139的第二端139B之间可插入第一添加剂袋插管142。才艮据具体的 应用可添加额外的插管或连接器,并且这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在所 有情况下,通过将各种容器和套件连接(如果需要利用无菌连接)在一 起可组装该系统。在上述容器(135和/或137)上可能需要提供一个或多个全血套件 长钉端口或连接器。上述生物流体处理系统或全血套件120优选包括与^N)连的供体 器械146。这种器械将包括供体管线147,其在其第一端147A处与第 一生物流体容器29保持流体连通,并在其第二端147B处与刺针套件 148保持流体连通。刺针套件148包括与供体管线147保持流体连通 的刺针149,和刺针保护器150。供体器械146只是作为示例而显示 的。使用本领域中己知的其它供体器械或套件恰好在本发明的范围 内。还可提供血液釆样系统152,以便例如,提供用于测试的供体血液样本,或者在容许其传入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中之前使初始的 血液样本转向。采样系统152可包括例如插入供体管线147中的采样 Y型连接器154。采样管道155将于第一端155A处连接在Y型连接 器154上,并且于其第二端155B处连接在真空管固定器156上,或 以其它所需的方式来收集用于测试的血液,例如小袋,或这两者组合。 还可使用本领域中己知的其它采样系统。现在参看图25,其显示了第三无排放口的且预充气的流体处理和 /或采样器械,其还可被称为第二全血套件157,其与第二无排放口的 且预充气的流体处理和/或采样器械或全血套件120几乎是相同的。在 这两者之间的唯一本质区别是添加了第二添加剂袋158,其用于需要 两种或多种添加剂处理生物流体的那些应用。根据本发明的传授知 识,添加所需数量的添加剂袋恰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提供的第二添加剂袋158,其通过第二添加剂袋插管或连接器 159(在打开时)和辅助添加剂管道160而与第一添加剂袋137保持流体 连通。上述所有三种方法可利用图24和图25中所示的器械进行实施。 在第一方法的实施中,在供体用血液填充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之前 或之后,通过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方法将预充气体或过量气体37注 入或引入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其数量如上述计算得出。这将允许血 液和抗凝血剂126流过第一管道27,并通过生物流体过滤装置21而 进入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中。如果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如上所述配备了过量气体或预充 气体37,血液已经被引入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中,供体插管129 如针对插管28所述进行操作,过滤器夹具43如之前所述进行操作, 并且RBC袋插管141如上面针对随体袋夹具46所述进行^操作,那么 可结合图24和图25中所显示和所描述的器械来实施体现本发明的第 二方法。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血浆袋135、第一添加剂袋137和第二添加剂袋158(如果使用)以及后续的添加剂袋将通过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方法而一个接一个地进行放置或固定,但在上述第二方法的实施中,生物流体处理系统157是倒转的或被抬高的,所有其它步 骤保持相同。对于实施上述第三方法,无须改变所显示的构件的位置。现在参看图26,其显示了第四无排放口的且预充气的流体处理和 /或采样器械170。第四无排放口的且预充气的流体处理和/或采样器械 170的使用可实施体现本发明的第四方法。除了供体器械146和血液 采样系统152以外,图26的器械大部分类似于图24的器械。在本发明的这个变型中,使用了与^目连的第二供体器械172。 如之前所述,这种器械将包括供体管线147,其在其第一端147A处 与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保持流体连通,并在其第二端147B处与刺针 套件148保持流体连通。刺针套件148包括与供体管线147保持流体 连通的刺针149,和在使用后盖住刺针149的刺针保护器150。供体 管线夹具176设于供体管线上,位于刺针149和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 之间。第二供体器械172只是作为示例而显示的。使用本领域中己知 的其它供体器械或套件恰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提供了第二血液采样系统174。第二采样系统174可包括例如插 入供体管线147中的采样Y型连接器154。然而,在本发明的这个变 型中,不像采样管道155那样,其于第一端155A连接在Y型连接器 154上,并且于其第二端155B连接在真空管固定器156上,或以其它 所需的方式来收集用于测试的血液,第二采样管道175于其第一端 175A连接在采样插管177上,其则连接在Y型连接器154上。第二 采样管道175于其第二端175B连接在第二 Y型连接器180上。第二 Y型连接器180以本领域中己知的方式进行连接,以便在分流袋182、 第二采样管道175的第二端175B和第三采样管道184的一端之间提 供流体连通。第三采样管道于其另一端连接在真空管固定器156上。 采样系统夹具178设于第二采样管道175上,位于Y型连接器154和 第二 Y型连接器180之间。虽然抗凝血剂126可包含在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中,但是如果 需要,在本发明的这个变型中,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33中可不包 含预充气体37。相反,预充气体37包含在分流袋182中,其数量如 上所述计算得出,换句话说,其数量足以排空系统。基于上面对第四全血套件170的描述,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可理 解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法。在供体管线夹具176和第二采样系统夹具 178最初打开的条件下,在采样插管177受损之后,分流袋182中的 预充气体37被传递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中。这优选在血液收集到 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中之前进行,但也可在之后进行。因为供体刺 针149和真空管固定器156的设计,所以没有预充气体可传送出这些 装置,直至其准备使用为止。因此,预充气体移动通过第二采样管道 175、采样插管177、采样Y型连接器154,并通过供体管线147而进 入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中。然后关闭供体管线夹具176。将供体刺 针149插入到供体中,并使采样系统夹具178保持打开。出于本领域 中己知的目的,将初始量的血液抽吸到分流袋182中(和/或进入到真 空管中,如果需要,其可连接到真空管固定器156上),并关闭采样系 统夹具178。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更多的血液从供体流入到第四全血 套件170中。通过打开供体管线夹具176,可继续供血。之后血液继续流入到 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中,在这里其置换预充气体,比与抗凝血剂混 合,如果有抗凝血剂的话。 一旦收集到足够的血液,就关闭供体管线 夹具176,并/人供体上除去刺针149,并拉入到刺针保护器150中, 以防止针刺意外。然后可使供体管线176与第一生物流体容器29无 菌地断开(如果需要,进行无菌分段)。3^了处理血液,之后打开过滤器夹具43,容许血液流过生物流体 过滤装置21,其余处理如上所述进行。因此,通过仔细地研究存在于之前生物流体过滤装置中的问题, 已经研制出 一种新颖的用于处理生物流体的方法和器械。根据专利法,本发明已经在被认为是其优选实施例的方面进行了 描述。然而应该注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内,还可4要照不 同于特别显示和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处理系统处理生物流体的方法,所述处理系统具有第一生物流体容器、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以及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包含一定量的生物流体,所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位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的下游,并预充一定量的足以排空所述系统的气体,所述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及所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保持流体连通,所述方法包括a)促使所述预充气体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传送至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中;和b)使所述生物流体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通过所述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
2. —种利用白细胞去减系统处理包含白细胞的生物流体的方法, 所述白细胞去减系统具有第一生物流体容器、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 以及白细胞去减装置,所述笫一生物流体容器包含一定量的含白细胞 的生物流体,所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位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 的下游,并预充一定量的足以排空所述系统的气体,所述白细胞去减 装置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及所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保持流 体连通,所述方法包括a) 促使所述预充气体从所迷第 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传送至所述 第一生物流体容器中;和b) 使所述包含白细胞的生物流体从所迷第一生物流体容器通过 所述白细胞去减装置。
3. —种用于处理生物流体的方法,包括a) 使预定量的气体从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通过白细胞去减装 置而进入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中,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包含富含白 细月包的生物流体;和b) 使所述富含白细胞的生物流体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通过所述白细胞去减装置,而进入到所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中。
4. 一种可预充气的流体过滤器械,包括a) 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其具有入口和出口以及介于所述入口和 所述出口之间的多孔介质;b) 第一管道,其一端与所述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的入口相连,从 而保持流体连通;c) 第二管道,其一端与所述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的出口相连,从 而保持流体连通;d) 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其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相连,从 而保持流体连通;和e) 所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中的预充气体,其足以排空所述系统。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至少一个采样管道,其具有至少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于所述第 一端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中的预充气体相连,从而保持流体连 通,并且于所述第二端关闭。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至少一个采样管道,其具有至少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于所述第 一端与所述第 一生物流体容器中的预充气体相连,从而保持流体连 通,并且于所述第二端由可关闭的排;改口关闭。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 至少一个随体袋;和b) 至少一个第三管道,其具有至少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于所述 第一端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的内部相连,从而保持 流体连承,并且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至少一个随体袋的内部相连。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接收袋插管,其介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管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 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接收袋插管,其介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管道的第二端和所述至 少一个随体袋之间。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接收袋插管,其介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管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 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之间。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第二接收袋插管,其介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管道的第二端和所 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之间。
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第二接收袋插管,其介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管道的第二端和所 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之间。
13.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a)长钉,其连接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道的第一端。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a)长钉,其连接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道的第一端。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a)长钉,其连接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管道的第一端。
1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预充气体,其多于或等于在空的收缩状态下,所述无排放口的 生物流体处理系统中所找到的残余空气。
1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a)血浆袋,其连接在所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上。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a)第一添加剂袋,其连接在所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上。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a)第二添加剂袋,其连接在所述第一添加剂袋上。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d)第一生物流体容器,其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相连,从而保持流体连通;和b)供体管线,其具有至少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于其第一端连接在 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上。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采样系统,其连接在所述供体管线上,位于所述供体管线的第 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第二采样系统,其连接在所述供体管线上,位于所述供体管线 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采样 系统包括a) 采样Y型连接器,其插入所述供体管线中,位于所述供体管 线的第 一端和第二端之间;b) 采样插管,其连接在所述采样Y型连接器的一个分支上;c) 分流袋,当所述采样插管受损时,其与所述供体管线保持流体 连通;和d) 血液收集装置,当所述采样插管受损时,其与所述供体管线保 持流体连通。
24.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a)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中的抗凝血剂。
25.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替代或除了所述第一生物流体"l妄收容器以外,所述分流袋中的 预充气伴。
26. —种无排^^口的生物流体处理系统,包括a) 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其具有入口和出口以及介于所述入口和 所述出口之间的多孔介质;b) 第一管道,其具有至少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的入口上;c) 第二管道,其具有至少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的出口相连,乂人而保持流体连通;d) 第一生物流体容器,其与所述笫一管道的第一端相连,从而保 持流体连通;e) 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其与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端相连,从 而保持流体连通;和f) 所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中的预充气体。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a)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中的血液。
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a)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中的抗凝血剂。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所述第二管道上的过滤器夹具,其位于所述功能性生物医学装 置的下游。
30.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 第三管道,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 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相连,从而保持流体连通;和b) 随体袋,其与所述第三管道的第二端相连,从而保持流体连通。
31.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所述第三管道上的随体袋夹具,其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 端之间。
32.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所述第二管道上的过滤器夹具,其位于所述功能性生物医学装 置的下游。
33. —种利用处理系统处理生物流体的方法,所述处理系统具有 第一生物流体容器、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以及功能性生物医学装 置,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包含一定量的生物流体,所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位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的下游,并预充一定量的足以 排空所述系统的气体,所述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与所述第 一生物流体容器及所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保持流体连通,所述方法包括a) 通过在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的周围施加真空而促使所述预 充气体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传送至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 中;和b) 使所述生物流体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通过所迷功能性生 物医学装置,并将所述生物流体收集在所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 中。
34. —种利用处理系统处理流体的方法,所述处理系统具有第一 生物流体容器、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以及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所 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包含一定量的生物流体,所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 容器位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的下游,并预充一定量的足以排空所 述系统的气体,所述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与所述第 一生物流体容器及 所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保持流体连通,所述方法包>^:a) 促使所述预充气体从所述第 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传送至所述 第一生物流体容器,而没有浸湿所述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和b) 使所述流体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通过所述功能性生物医 学装置,并收集被过滤后的流体。
35.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迷流体是液体。
36. 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是生 物流体。
37.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流体 是血液,并且所述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是白细胞去减装置。
38. —种无排放口的可预充气的流体处理系统,包4舌a)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其具有入口和出口以及介于所述入口和 所述出口之间的多孔介质;b) 第一管道,其于第二端与所述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的入口相连,从而保持流体连通,并于其第一端关闭;c) 第二管道,其于第一端与所述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的出口相 连,v^人而保持流体连通;d) 生物流体接收容器,其与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端相连,从而保 持流体连通;和e) 所述第二容器中的预充气体,其足以排空所述系统。
39. —种利用处理系统处理生物流体的方法,所述处理系统具有 第一生物流体容器、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以及功能性生物医学装 置,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包含一定量的生物流体,所述第一生物流 体接收容器位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的下游,所述功能性生物医学 装置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及所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保持流 体连通,所述方法包括a) 将预充气体引入到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中;和b) 使所述生物流体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通过所述功能性生 物医学装置,并将所述去白细胞后的生物流体收集在所述第二容器 中。
40. —种利用处理系统处理流体的方法,所述处理系统具有第一 生物流体容器、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以及流体过滤装置,所述第一 生物,体接收容器位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的下游,所述流体过滤 装置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及所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保持流 体连通,所述方法包括a) 将预定量的预充气体注入到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中;和b) 使所述流体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通过所迷流体过滤装 置,并将所述过滤后的流体收集到所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中。
41. 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是液体。
42. 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是生物流体。
43. 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流体 是血液或血液产品,并且所述流体过滤装置是白细胞去减装置。
44. 一种利用处理系统处理生物流体的方法,所述处理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生物流体容器、至少一个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以及至 少一个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位 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的下游,并预充一定量的足以排空所述系统 的气体,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 生物流体容器及所述至少 一个第 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保持流体连通, 所述方法包括a) 促使所述预充气体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传 送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生物流体容器中;和b) 使所述生物流体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生物流体容器,通过所述 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并将所述过滤后的流体收集在所述至少一个生 物流体接收容器中。
45. —种利用处理系统处理生物流体的方法,所述处理系统具有 第 一 生物流体容器、第 一 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以及功能性生物医学装 置,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包含有待过滤的流体,所述第一生物流体 接收容器位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的下游,所述功能性生物医学装 置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及所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保持流体 连通,所述方法包括a) 促使足以排空所述系统的预充气体注入到所述第一生物流体 容器中;和b) 使所述生物流体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通过所述功能性生 物医学装置,并进入到所述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中。
46. —种利用处理系统处理生物流体的方法,所述处理系统具有 第一生物流体容器、分流袋、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以及功能性生物 医学装置,所述分流袋连接在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上,并包含足以排空所述系统的预充气体,所述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与所述第一生物 流体接收容器及所述生物流体容器保持流体连通,所述方法包括a) 促使所述预充气体从所述分流袋传送至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 器中;b) 将血液引入到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中;和c) 使所述血液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通过所述功能性生物医 学装置。
47. —种利用处理系统处理血液的方法,所述处理系统具有第一 生物流体容器、分流袋、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以及功能性生物医学 装置,所述分流袋连接在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上,并包含足以排空 所述系统的预充气体,所述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与所述第 一生物流体 接收容器及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保持流体连通,所述方法包括a) 将血液引入到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中;b) 促使所述预充气体从所述分流袋传送至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 器中;和c) 使所述血液从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通过所述功能性生物医 学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体过滤器械,其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入口和出口的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与所述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的入口保持流体连通的第一生物流体容器、位于所述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的下游,并与所述功能性生物医学装置的出口保持流体连通的第一生物流体接收容器,并且在所述第一生物流体容器或所述生物流体接收容器中具有过量流体,例如空气或气体(要么在制造期间放置的,或之后添加的),其足以排空所述系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该器械的方法。
文档编号A61B19/00GK101336095SQ200680051890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8日
发明者M·齐亚 申请人:汉默卢斯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