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34299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及 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绿色"疗法的认识, 对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关注,尤其当人们患有疾病用药治疗时,对药物所产生 的副'作用对身体的影响尤为关注。现如今对小儿腹泻的治疗,大多数患者采用 西药消炎输液的方式治疗,然而长时间的反复用抗生素治疗,使人的身体产生 耐药性,导致肠内菌群失调,肠功能紊乱,使腹泻更加难以治愈,或者治标不 治本,此种现象临床中较为常见。这也是药物的副作用对身休所产生的不良影 响,直接影响了小儿的发育和健康,而且小儿输液极为不便,需要陪护,给家 长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无毒副作用可治疗小儿腹泻的 中药制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药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
茯苓12 60白扁豆20 100怀山药15 75
薏苡仁20 100莲子10 50地榆20 100
车前子10 50黄连8 40乌梅10 50
桔梗10 50甘草12 60枳壳15 75
白芍15 75肉豆蔻8 40砂仁8 40
木香12 60黄芩12 60。
而本发明的最佳配比(重量份)是-茯苓36白扁豆60怀山药45
薏苡仁60莲子30地榆60
车前子30黄连24乌梅30
桔梗30甘草36枳壳45
白芍45肉豆蔻24砂仁24
木香36黄芩36。
制备上述中药的方法是
先将茯苓、白扁豆、怀山药、薏苡仁、莲子、地榆、车前子、黄连按上述 重量配比将其进行炮制后粉碎成精粉,再将乌梅、桔梗、甘草、枳壳、白芍、 肉豆蔻、砂仁、木香、黄芩按上述重量配比将其煎至浓縮液,然后将粉碎的精 粉与其混合搅拌均匀,经冷冻干燥后研为细末制成散剂。
药理药效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中;怀山药,补脾止泻、养肺益阴; 薏苡仁,祛湿除痹、健脾止泻;枳壳,行气宽中、通畅气机;白扁豆,补脾止 泻、解毒和中、消暑化湿;莲子,补脾止泻、养心安神、益肾固精;地榆,凉 血止血、消肿止痛;车前子,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清肝明目;黄连,清热泻 火、清热燥湿、解毒;乌梅,濯肠止泻、固下止血、生津止渴;桔梗,宣肺化 痰、排脓消痈;甘草,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合诸药; 白芍,补血蔹阴、柔肝止痛、养阴平肝;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砂仁, 行气止痛、温胃止呕、温脾止泻;黄芩,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木香,行气止 痛、健胃消食。
本发明以茯苓、白扁豆、怀山药、薏苡仁、莲子健脾益气、化湿止湾为君, 地榆、乌梅、黄连、白芍、车前子清热燥湿、涩肠止泻为臣,佐以砂仁、肉豆 蔻、桔梗温中行气、止痛,使以木香、枳壳以行气宽中止痛,健胃以消食,畅 通肠道气机,甘草缓急止痛,调合诸药。上述药物合成后可达到补脾健胃、益 气止泻、清热利湿、消炎镇痛之效,使腹泻的治疗在短时间内达到最佳疗效。
本发明为小儿腹泻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的纯中药制剂,疗效好,制 备简单,成本低,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本实施例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茯苓36白扁豆60怀山药 45
薏苡仁60莲子30地榆 60
车前子30黄连24乌梅 30
桔梗30甘草36枳壳 45
白芍45肉豆蔻24砂仁
木香36黄芩36。
将上述各组分制成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是
先将茯苓、白扁豆、怀山药、薏苡仁、莲子、地榆、车前子、黄连按上述 重量配比将其进行炮制后粉碎成精粉备用,再将乌梅、桔梗、甘草、枳壳、白 芍、肉豆蔻、砂仁、木香、黄芩按上述重量配比将其煎至30分钟后滤出药液, 将得到的药液再浓縮成浓縮液,然后将粉碎的精粉与其混合搅拌均匀,经冷冻
干燥后研为细末制成散剂。六个月至一岁每次0. 5 1. 5g, 二至四岁每次1. 5 2.5g,五至十岁每次2. 5 3. 5g, H"^—岁至十六岁每次4 5.5g,成人每次6 8g,每日三次,5天为一个疗程,轻者一个疗程可愈,重者2 3个疗程可愈。
可通过中药现代化技术将卜.述重量配比制成片剂、丸剂、冲剂,颗粒剂、 口服液.滴丸剂,软胶囊,缓释控释制剂等剂型,也可以在制备不同剂型时添加 所需要的常规辅料。本发明除了治疗小儿腹泻外,还可以治疗成人慢性肠炎、 结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胃溃疡,痢疾等。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
茯苓12白扁豆20怀山药15
薏苡仁20莲子10地榆20
车前子10黄连8乌梅10
桔梗10甘草12枳壳15
白芍15肉豆蔻8砂仁8
木香12黄芩12。上述各组分制成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同理可得。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
茯苓60白扁豆100怀山药75
薏苡仁100莲子50地榆100
车前子50黄连40乌梅50
桔梗50甘草60枳壳75
白芍75肉豆蔻40砂仁40
木香60黄芩60。
上述各组分制成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同理可得。
疗效观察本发明5天为一个疗程,六个月至一岁每次0.5 1.5g, 二至 四岁每次1. 5 5. 5g,五至十岁每次2. 5 3. 5g, H^—岁至十六岁每次4 5. 5g, 成人每次6 8g,每日三次,轻者一个疗程可愈,重者2 3个疗程可愈。经大 量临床实践观察,确有补脾健胃、益气止泻、清热利湿、消炎镇痛之效,尤其 适合小儿腹泻,成人慢性肠炎、结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胃溃疡,痢疾 等疾病的治疗,性能稳定、疗效确切、安全和平,无毒副作用,且操作简单、 服用方便、疗程相对较短,见效快。
典型案例一
刘XX,男,l岁,患者腹泻已半月余,初期较轻,三天后加重,日泻7 8 次,伴有消化差,大便似蛋花样,有时颜色为绿色,初用西药治疗5天,效果 不明显,后又去医院住院治疔,输液一周后效果不佳,腹泻同前未减。舌苔白, 略厚,脉数、面部脱水状。
经中医辨证为脾虚泻泄,水液代谢紊乱,阴阳失衡,给予本发明散剂,每 次1.5g,每日三次,温开水调成糊状喂服,经服用1天后,小儿腹泻减轻,达 到日泻3次,消化比前好转,又以原药物量喂服3天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典型案例二
刘XX,女,1.5岁,其父母代诉,患腹泻6天,近2天加重,日泻6-8次 不等。质稀,消化差,色绿黄,初在当地用西药治疗3天无效,后又输液治疗三天,疗效不佳。诊见舌苔白厚,脉略数,经中医为脾虚泻泄,肠功能紊乱, 阴阳失衡。给予本专利治疗,每次1.5克,每日3次,温开水调成糊状喂服,2 天后腹泻基本消失,为巩固疗效,有继续服用三天治愈,随访一年没有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茯苓12~60白扁豆 20~100 怀山药 15~75薏苡仁 20~100 莲子10~50 地榆20~100车前子 10~50黄连8~40乌梅10~50桔梗10~50甘草12~60 枳壳15~75白芍15~75肉豆蔻 8~40砂仁8~40木香12~60黄芩12~60。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 料的重量配比是茯苓36白扁豆60怀山药45薏苡仁60莲子30地榆60车前子30黄连24乌梅30桔梗30甘草36枳壳45白芍45肉豆蔻24砂仁24木香36黄芩3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茯苓、白扁豆、怀山药、薏苡仁、莲子、地榆、车前子、黄连按上述 重量配比将其进行炮制后粉碎成精粉,再将乌梅、桔梗、甘草、枳壳、白芍、 肉豆蔻、砂仁、木香、黄芩按上述重量配比将其煎至浓縮液,然后将粉碎的精 粉与其混合搅拌均匀,经冷冻干燥后研为细末制成散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先将茯苓、白扁豆、怀山药、薏苡仁、莲子、地榆、车前子、黄连按上述重量配比将其进行炮制后粉碎成精粉,再将乌梅、桔梗、甘草、枳壳、白芍、肉豆蔻、砂仁、木香、黄芩按上述重量配比将其煎至浓缩液,然后将粉碎的精粉与其混合搅拌均匀,经冷冻干燥后研为细末制成散剂。它有补脾健胃、益气止泻、清热利湿、消炎镇痛之效,尤其适合小儿腹泻,性能稳定、疗效确切、安全和平,无毒副作用,且操作简单、服用方便、疗程相对较短,见效快。
文档编号A61K36/88GK101306177SQ200710014768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6日
发明者刘增平, 刘增智, 刘增杰, 刘炼武 申请人:刘炼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