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尾钉固定机构的动力髋钉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74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尾钉固定机构的动力髋钉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折复位后的固定装置,更具体说是一种带尾钉固定机 构的动力髋钉板装置。
技术背景随着禾根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骨折复位和功能恢复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对容易安装、确保骨折部位愈合、便于取出、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的骨折 复位固定装置普遍受至暇生患者的欢迎。目前,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复位固定, 传统的方式是将动力髋钉板装有动力髋螺钉的部分连同动力髋螺钉置入到骨折部 位,待骨折部位愈合后,再将动力髋钉板装置取下。这种传统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的复位固定方法,临床实践证明,动力髋螺钉上的尾钉容易松动, 一旦尾钉出现 松动,动力髋螺钉就活动,导致骨折部位愈合不好或不愈合。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尾钉松动的带尾钉固定机构的动力髋钉板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所提供的带尾钉固定机构的动力髋钉,置,包括动 力髋钉板体,动力髋钉板体呈鈍角弯折成长扁段和短圆筒段,在长扁段上设有固定动力髋钉板体的螺钉安装 L螺钉安装孔为多个并间隔S钸,在短圆筒段的内 腔中装有向外伸出并且空心的动力髋螺钉,动力髋螺钉分为螺纹段和螺杆段,螺 杆段的内腔中旋接有尾钉,其结构特点是在动力髋钉板体的的弯折部位处设有尾
钉固定螺孔,尾钉固定螺孔内旋接有尾钉固定螺钉,该尾钉固定螺钉的钉帽一侧 紧压在尾钉的钉帽上。为了便于安装尾钉固定螺钉,在动力髋钉板体的长扁段靠近尾钉的部位处设 有设有凹槽,尾钉固定螺孔设置在与该凹槽邻接的短圆筒段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带尾钉固定机构的动力髋钉板装置,在使用时,先按例 行的公知方法将动力髋螺钉和动力髋钉板体的短圆筒段置入股骨禾且隆间骨折部位 的远端和近端,再在长扁段的固定动力髋钉板体的螺钉安装孔内装入螺钉并将该 螺钉旋拧到股骨内,将动力髋钉板体固定,然后将尾钉固定螺钉在尾钉固定螺孔 内拧紧,使尾钉固定螺钉的钉帽一侦lj紧压在尾钉的钉帽上,使尾钉在人体活动时 不会松动退出,确保骨折部位的愈合。M:以上的叙述得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带尾钉固定机构的动力髋钉板装 置,在将动力髋螺钉和动力髋钉板体的短圆筒段置入股骨粗隆间骨折部位后,其 上的尾钉不会松动退出,确保骨折部位的愈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说明,其中图1是实施例所述的带尾钉固定机构的动力髋钉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l为长扁段,2为短圆筒段,3为螺钉安装孔,4为动力髋螺钉,5为尾钉,6为尾钉固定螺钉,7为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实施例^M的带尾钉固定机构的动力髋钉皿置,包括动力髋钉板体,动力髋钉板体呈鈍角弯折成长扁段1和短圆筒段2,在长扁段1上设有固定 动力髋钉板体的螺钉安装孔3,螺钉安装孔3为多个并间隔^N5,图中画出了五个,
在短圆筒段2的内腔中装有向外伸出并且空心的动力髋螺钉4,动力髋螺钉4分为 螺纹段和螺杆段,螺杆段的内腔中旋接有尾钉5,在动力髋钉板体的长扁段1靠近 尾钉5的部位处设有凹槽7,在与该凹槽7邻接的短圆筒段2上设有尾钉固定螺孔, 尾钉固定螺孔内旋接有尾钉固定螺钉6,该尾钉固定螺钉6的钉帽一侧紧压在尾钉 5的钉帽上。
权利要求1、一种带尾钉固定机构的动力髋钉板装置,包括动力髋钉板体,动力髋钉板体呈鈍角弯折成长扁段(1)和短圆筒段(2),在长扁段(1)上设有固定动力髋钉板体的螺钉安装孔(3),螺钉安装孔(3)为多个并间隔排布,在短圆筒段(2)的内腔中装有向外伸出并且空心的动力髋螺钉(4),动力髋螺钉(4)分为螺纹段和螺杆段,螺杆段的内腔中旋接有尾钉(5),其特征是在动力髋钉板体的弯折部位处设有尾钉固定螺孔,尾钉固定螺孔内旋接有尾钉固定螺钉(6),该尾钉固定螺钉(6)的钉帽一侧紧压在尾钉(5)的钉帽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尾钉固定机构的动力髋钉板装置,其特征是在动 力髋钉板体的长扁段(1)靠近尾钉(5)的部位处设有凹槽(7),尾钉固定螺孔 设置在与该凹槽(7)邻接的短圆筒段(2)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尾钉固定机构的动力髋钉板装置,包括动力髋钉板体,动力髋钉板体呈鈍角弯折成长扁段和短圆筒段,在长扁段上设有固定动力髋钉板体的螺钉安装孔,螺钉安装孔为多个并间隔排布,在短圆筒段的内腔中装有向外伸出并且空心的动力髋螺钉,动力髋螺钉分为螺纹段和螺杆段,螺杆段的内腔中旋接有尾钉,其结构特点是在动力髋钉板体的的弯折部位处设有尾钉固定螺孔,尾钉固定螺孔内旋接有尾钉固定螺钉,该尾钉固定螺钉的钉帽一侧紧压在尾钉的钉帽上。这种带尾钉固定机构的动力髋钉板装置,在将动力髋螺钉和动力髋钉板体的短圆筒段置入股骨粗隆间骨折部位后,其上的尾钉不会松动退出,确保骨折部位的愈合。
文档编号A61B17/68GK201029924SQ20072002165
公开日2008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30日
发明者厉宣骏, 厉洪光, 栋 范 申请人:厉洪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