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循环吸附滤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735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蛋白循环吸附滤过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净化系统,特别是采用蛋白透析技术的血液净化 系统。
背景技术
采用蛋白透析技术的血液净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蛋白透析循环和 蛋白液净化再生循环两部分。其基本原理是在蛋白透析循环中利用蛋白液 作为透析液,使患者血液中的与蛋白结合的毒素以及其它类型的毒素分 子,通过透析膜转移到蛋白液中,使血液得到净化;与此同时,蛋白液净 化再生循环对已受污染的蛋白液进行净化,使蛋白液能够重复使用。这种 基于蛋白透析技术的血液净化系统是目前净化效果最为理想的血液净化系 统,其中尤以德国Teraklin公司生产的MARS系统处于领先地位。然而, 临床治疗中发现,现有的此类系统在用于治疗体内毒素较多的多器官功能 障碍患者的时候,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经研究发现其中的主要原 因在于,现有的此类系统的蛋白液净化再生循环部分使用低通量透析器, 低通量透析器仅透析出分子量小于15 000的小毒素分子,分子量在15 000 以上的大、中毒素分子仍然留存在蛋白液中,这些留存在蛋白液中的大、 中毒素分子,连同蛋白液中的蛋白结合毒素都交由活性炭和树脂来吸附。 当系统用于治疗一般疾病的时候,不会有明显问题,但当系统用于治疗多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疾病的时候,由于患者体内毒素较多,留存在系统 蛋白液中的未被低通量透析器去除的毒素分子显著增多,很容易使活性炭 和树脂对蛋白结合毒素的吸附能力达到饱和,而蛋白结合毒素又基本上只 能依靠活性炭和树脂吸附去除,所以最终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血液净化效 果。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血液净化系统蛋白循环吸附滤 过系统,以求在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疾病方面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蛋白循环吸附滤过系统包括蛋白透析循环和蛋白液净化再生循环两部分,其中蛋白液净化再生循环部分包括活性炭吸附器和树脂吸附器,还特别地包括有高通量滤过器,替代了MARS蛋白 液净化再生循环部分中的低通量透析器,活性炭吸附器和树脂吸附器串联在高通量滤过器的蛋白液出口端,高通量滤过器内设置有滤过膜,所述的滤过膜是以丙烯和甲磺酸钠的聚合物为材料制成的共聚合膜,膜的平均孔径为178nm。由于滤过膜的平均孔径为178nm,因此蛋白液中的分子量在40000以下的中、小毒素分子都能够通过滤过膜,并从高通量滤过器的废弃液排出口排出;另一方面,由于滤过膜所用的材料在溶液中会表现出负电荷特性,因此滤过膜还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可吸附蛋白液中的分子量在40000以上的大毒素分子,以上特点使得后续的活性炭和树脂的负担大为减轻,活性炭和树脂不易出现饱和,能够长时间保持活性炭和树脂对蛋白结合毒素的吸附能力,从而在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疾病方面可取得更理想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高通量滤过器中的滤过膜有亲水和疏水链段,保证了溶质的通透性和膜的湿态强度;由于提高了蛋白液净化再生循环的净化效果,所以整个系统能够更有效地清除血液中的各种炎症因子、炎症介质、毒素等。与MARS系统比较,这个系统在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等重症疾病方面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高通量滤过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蛋白循环吸附滤过系统包括蛋白透析循 环和蛋白液净化再生循环两部分。蛋白透析循环包括蛋白透析器3和泵 2。蛋白液净化再生循环包括高通量滤过器4、泵5、活性炭吸附罐6和树 脂吸附罐7。参见图2,高通量滤过器4的结构包括一个壳体10,壳体设置有蛋白液出口 11、蛋白液入口 12以及废弃液排出口 13,壳体内部设置 有多条中空纤维管14,中空纤维管14与壳体的蛋白液出入口 11、 12连 通,构成高通量滤过器的内腔,中空纤维管14以外的壳体内部空间构成 高通量滤过器的外腔,外腔与废弃液排出口 13连通。中空纤维管14的管 壁构成外腔与内腔之间的滤过膜。中空纤维管14的管壁是以丙烯和甲磺 酸钠的聚合物为材料制成的共聚合膜,膜的平均孔径为178nm。这种共聚 合膜可以采用市售成品,例如金宝公司生产的AN69膜。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患者的血液在泵2的 驱动下由上往下经过蛋白透析器3,净化后的血液输回给患者。在蛋白透 析器3内部设置有透析膜,透析膜两侧分别是流动的血液和蛋白液(通常 是白蛋白液),血液中的蛋白结合毒素以及其它类型的大中小分子代谢物 质,经过透析膜转移到蛋白液中,使血液得到净化。受污染的蛋白液在泵 5的驱动下进入高通量滤过器4。在高通量滤过器4内部,蛋白液在中空 纤维管14内流动。蛋白液中的分子量在40000以下的中、小毒素分子通 过中空纤维管14的管壁到达净化器的外腔,并从废弃液排出口 13排出汇 入到废液收集罐8,蛋白液中的分子量在40000以上的大毒素分子,例如 以四聚体形式存在的肿瘤坏死因子,被吸附在中空纤维管14的管壁上。 从高通量滤过器4流出的蛋白液再依次经过活性炭吸附罐6、树脂吸附罐 7吸附处理,去除蛋白液中的蛋白结合毒素以及残留的其它类型的毒素分 子,最后已净化的蛋白液回流至蛋白透析器3的外腔。作为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还在高通量滤过器4的蛋白液出口端并联 有置换液供给器9。置换液供给器9所提供的置换液与蛋白液一起进入蛋 白透析器3的外腔。通过调节置换液的溶质浓度,或者调节置换液与废弃 液的流量比,可以达到调节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治疗作用。例如 患者血液中的钾离子偏低,可以通过置换液供给器9提供高钾置换液,使 置换液随净化后的蛋白液一起进入蛋白透析器3的外腔,置换液中的钾离 子经过蛋白透析器3的透析膜进入血液,以此提高患者血液中钾离子的浓 度。
权利要求1、一种蛋白循环吸附滤过系统,包括蛋白透析循环和蛋白液净化再生循环两部分,其中蛋白液净化再生循环包括活性炭吸附器和树脂吸附器,其特征是蛋白液净化再生循环还包括有高通量滤过器,活性炭吸附器和树脂吸附器串联在高通量滤过器的蛋白液出口端,高通量滤过器内设置有滤过膜,所述的滤过膜是以丙烯和甲磺酸钠的聚合物为材料制成的共聚合膜,膜的平均孔径为178nm。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蛋白循环吸附滤过系统,其特征是高通量 滤过器的蛋白液出口端并联有置换液供给器。
专利摘要一种蛋白循环吸附滤过系统,包括蛋白透析循环和蛋白液净化再生循环两部分,其主要特点是用高通量滤过器替代了MARS蛋白液净化再生循环部分中的低通量透析器,并将活性炭吸附器和树脂吸附器串联在高通量滤过器的蛋白液出口端,高通量滤过器内的滤过膜是以丙烯和甲磺酸钠的聚合物为材料制成的共聚合膜,膜的平均孔径为178nm。本实用新型用高通量滤过器对蛋白液进行前期净化,大大减轻了后续活性炭吸附器和树脂吸附器的负担,使活性炭吸附器和树脂吸附器能够长时间保持吸附能力,整个系统能更有效地清除血液中的各种炎症因子、炎症介质、毒素等。与MARS系统比较,本系统在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等重症疾病方面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M1/34GK201171818SQ20072005896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31日
发明者刘全妹, 罗红涛, 谭家驹 申请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