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内导管设置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725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静脉内导管设置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管设置器,特别是指一种可抽测血液及隐藏针体的静脉内导 管设置器。
背景技术
一般临床医疗,对病人施行血管内输液点滴注射时,常借由设置血管内输液导
管以持续输注点滴输液,参阅图l,以一般导管设置器9为例,主要包括有一个针座 91、与该针座91套接的一个导管座92、与该导管座92衔接且中空可挠弯的一支导管 93,及与该针座91衔接且穿经该导管93的一支针体94。当医护人员握持该针座91 , 及以该针体94穿刺入动物体的血管内,就可以引导该导管93进入血管,且能在该针 体94抽出后,将该导管93留置在血管内,及以该导管93可挠弯的特性,避免动物体 有不舒适的感觉。此时,该导管遂92可供点滴的输液管线(图未示)、或填装有药齐'J的 注射针銜图未示)连接,进行血管内输液注射的动作。
但是,该导管设置器9虽然可以做为施打药剂或抽血的媒介,却无法避免在操作 过程中有该针体94不当裸露在外的情形,所以,只要稍有不慎,就会有刺伤医护人 员的危险,造成伤痛甚或致命传染疾病感染的危险,重要的是,该导管设置器9不具 有抽测血液的功能,因此,当病人血压不足以使血液回流时,或病人的目标血管不 明确而需探测性穿剌(如肥胖、老年或女性患者)时,就无法快速判知该针体94与该导 管93是否正确穿置在血管内,而不得不反复进行穿刺的动作,导致操作时间延长、 增加伤害与感染的机会,甚或有增加医疗废弃物等缺点。
因此,为了改善前述导管设置器9在使用上的缺失,本案申请人先前所研发并申 请的第200610090262.7号「具有回抽力的静脉内导管设置器」发明专利申请案,除了 能借由该气口的设置及控制该气口的启、闭而达到抽领恤液的功能,还能借由该连 结件的设置,在导管设置完成时,使回流血液储存于该连结件,并利用回抽力将针 体回抽收纳在针筒内,而可避免回流血液在启动针体回抽机制时,不当地被挤压出 针筒外,及减少针刺伤害的机会。于导管设置器的开发研究,因而发现原发明在导管设置过程中,医护人员是否已将 该针体及该导管正确穿置在血管内的示知结构与操作步骤上,仍有可进歩的空间, 所以,本案发明人不断详思细索与运用巧智,积极潜心加以研究开发,终得有本发 明的问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加速显示正确穿刺目标血管后的回流血液的 静脉内导管设置器。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该静脉内导管设置器包括一支针筒、—针组及一支推送杆。 该针筒具有环绕一轴线且界定出一孔道的一个围绕壁,该围绕壁具有反向的一入口 端与一出口端,及分别邻接该入口端与该出口端的一大管径段与一小管径段。该针 组具有一个定位件、 一个针座、 一支针体、 一个导管座,及一挠性导管,该定位件 是定位在该针筒大管径段内,,该针座具有形成在一端部且抵靠在该针筒小管径段内 的一抵靠部,及由该抵靠部沿该轴线延伸且环绕该轴线界定出一个腔室的一个腔壁, 该腔室是与该针筒孔道大管径段连通,该腔壁是用于由外透视该腔室,且与该定位 件卡固定位在该针筒大管径段内,该针体具有与该针座抵靠部固结且与该腔室导通 的一固接端,及穿出该针筒出口端的一穿刺端,该导管座是套置在该针筒小管径段, 该导管是与该导管座衔接且供该针体穿刺端穿出。该推送杆具有环绕该轴线且界定 一个管腔的一个管壁、卡合该管壁一前端且与该针座腔壁套合的一个连结件、连通 外界气压与该管腔且用于控制启、闭的至少一个通气口、及阻隔在该连结件与该通 气口间且用于透气的一膈片,该连结件具有沿该轴线贯穿且与该管腔、该针座腔室 连通的一条流道,该推送杆是用于推挤该定位件解除与该针座的卡固定位关系,并 解除该连结件与该推送杆管壁的卡合关系,使该连结件、该针座与该针体受一回复 力作用回抽隐藏在该推送杆的管腔内。
本发明的特殊功效是能借由该通气口的设置,及该针座用于透视该腔室的腔 壁,达到可抽测回血、避免回流血液被挤压出该针筒外、减少操作者意外针刺伤害, 及快速显示正确穿刺血管后的回流血液的目的,提升施予血管内点滴输液导管设置 时的效率、方便性与安全性。


6图l是一剖视图,说明一般的静脉内导管设置器。
图2是一分解剖视图,说明本发明静脉内导管设置器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3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组合后的剖视图。
图4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部份放大剖视图。 图5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卸离一前护盖与一后护盖。 图6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一推送杆位移至与一定位件接触。 图7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推送杆推挤该定位件位移至受阻于 --针筒的一肩部。
图8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一弹性元件弹升一针座与一连结件,
并同步连动一针体隐藏在该推送杆内。
图9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二通气口呈封闭状态的一剖视图。 图10是一剖视图,说明本发明静M:内导管设置器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 图11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二较{圭实施例中一推送杆位移至与一定位件接触。 图12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二较f圭实施例中该推送杆推挤该定位件位移至受阻
于一针筒的一肩部。
图13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中一弹性元件弹升一针座与一连结件, 并同步连动一针体隐藏在该推送杆内。
图14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中一限位隔片限位一推送杆定位在远 离一针座的位置。
图15是一剖视图,说明本发明静脉内导管设置器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 图16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中一弹性元件弹升一连结件,并同步
连动一针座与一针体隐藏在一推送杆内。
图17是一剖视图,说明本发明静脉内导管设置器的一第四较佳实施例。 图18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四较佳实施例中一弹性元件牵引一连结件,并同步
连动一针座与一针体隐藏在一推送杆内。
图19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四较佳实施例中该弹性元件的另一实施态样。 图20是一剖视图,说明本发明静脉内导管设置器的一第五较佳实施例。 图21是一剖视图,说明本发明静脉内导管设置器的一第六较佳实施例。 图22是一剖视图,说明本发明静脉内导管设置器的一第七较佳实施例。 图23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七较佳实施例中直立一针筒使一连结件连动一针座与一针体隐藏在一推送杆内。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的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 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2、图3及图4,本发明静脉内导管设置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括 一支针
筒l、 一针组2,及一支推送杆3。
该针筒1具有围绕一轴线且界定出一条孔道11的一个围绕壁12、 一环绕段13、 一 个前护盖14、 一个后护盖15,及二片密封条16、 17。
该围绕壁12具有反向的一入口端121与一出口端122、分别邻接该入口端121与该 出口端122的一大管径段123与一小管径段124、形成在该太、小管径段123、 124间的 一肩部125、形成在该大管径段123—内表面且邻近该入口端121的一个凹沟126、形 成在该小管径段124—内表面的一抵靠阶缘127、形成在该小管径段124—外表面且邻 接该出口端122的一第一阶缘128,及邻接该大管径段123的一第二阶缘129。
该环绕段13是环绕该围绕壁12且邻接该入口端121 ,并具有形成在一端的一个凹 环131,及形成在该针筒1一外表面相对二侧且沿径向水平延伸的二挡止肋片132。前 述挡止肋片132轴向的二顶何供手指抵靠。
该前护盖14是套置于该第二阶缘129且环覆该小管径段124,并具有邻接该围绕 壁l 2且外径与该大管径段123相近似的一端口 141 。
该后护盖15是与该环绕段13的凹环131套合而环护该围绕壁12的入口端121,并 具有邻接该围绕段13且外径与该环绕段13相近似的一端口151。
前述密封条16、 17是可撕裂地分别黏贴该围绕壁12大管径段123与该前护盖14, 及该环绕段13与该后护盖15。该密封条16具有一膜片层161、形成于该膜片层161 — 前端部、 一后端部与该围绕壁12接触面的一黏胶料层162,及形成在该膜片层161后 端部一前缘且便于旋扭裂解的一撕裂缝163。该膜片层161是借由该黏胶料层162分别 黏贴在该大管径段123与该前护盖14一外表面,使该密封条16受旋扭力而沿该撕裂缝 163撕裂时,该围绕壁12的大管径段123只有接触该黏胶料层162的部份残留有黏胶料 层162或部份膜片层161。
该针组2具有一个定位件21、 一个针座22、 一支针体23、 一个导管座24、 一个可挠性导管25,及一个弹性元件26。
该定位件21是可位移地紧迫定位在该针筒1孔道11内,并具有沿该轴线贯穿的一 穿孑L211。
该针座22是限位在该针筒1围绕壁12的抵靠阶缘127与该定位件21的穿 L211间, 并具有形成在一端部且穿出该定位件21穿 L211的一抵靠部221 、由该抵靠部221沿该 轴线延伸且环绕该轴线界定出一个腔室223的一个腔壁224、形成在另-一端部且穿出 该定位件21穿孔211的一卡合部222、形成在该卡合部222且与该腔室223连通的一轴 向入口225与至少一径向入口226,及形成在该腔壁224邻近该卡合部222且与该定位 件21穿 L211紧迫卡固的一凸部227。该抵靠部221是与该抵靠阶缘127间预留有一小 间隙:220作为启动空间。该腔壁224是可透视该腔室223。值得一提是,该密封条16特 殊膜片层161、黏胶料层162与撕裂謝63的设计,可以使该围绕壁12大管径段123相 对于该针座2可透视回血的腔壁224的范围,不会残留该密封条l 6的膜片层161或黏胶 料层162,方便透视该腔室223内的回流血液。
该针体23具有紧迫穿置于该针座22抵靠部221内且与该腔室223连通的一穿固端 231,及穿经该针筒1小管径段124的一穿剌端232。
该导管座24是套置于针筒1围绕壁12的小管径段124而抵靠该第一阶缘128。
该导管25是与该导管座24衔接且供该针体23穿刺端232穿出。
该弹性元件26是一弹张式弹簧,且容置在该围绕壁12小管径段124内而呈压缩状 态,并具有分别抵靠该针筒l出口端122的一抵靠端261与-一弹升端262。
该推送杆3是可位移地穿置在该针筒l孔道l 1内,并具环绕该轴线且界定出-管 腔31的一管壁32、连通外界气压与该管腔31且可由操作者控制启、闭的二通气口33、 穿置在该管腔31内的一连结件34、可透气的一膈片35、 一气密件36及一端盖37。
该管壁32具有朝向该针组2的一前开口端321 、反向于该前开口端321的一后开口 端322、形成在一内表面且邻近该前开口端321的一卡槽323、形成在一外表面且邻近 该后开口端322的多数个凸肋324、形成在该外表面且在该管壁32深入该针筒1孔道11 后可与该凹沟126卡合的一个扣环325,及邻近该前开口端321的一阶缘326。
该通气口33是形成在该管壁32且邻近该后开口端322,可排导该管腔31内的气压。
该连结件34是可卸离地卡合该管壁32前开口端321 ,并具有受阻于该阶纟t326且 与该管壁32卡槽323相互卡合的一卡环341 、沿该轴线方向贯穿且可容纳回流血液的
9一条流道342、形成在一前端且可与该针座22卡合部222套合的一套合部343,及反向 于该套合部343形成在一后端的一端口344。
该膈片35是设置在该连结件34邻近该端口344内,而可透气地阻隔该流道342, 使回流血液留置于该流道342反向于该端口344的空间。
该气密件36是套置在该管壁32且邻接该前开口端321,并与该针筒1围绕壁12气 密接触。
该端盖37是封闭该管壁32后开口端322。
参阅图5、图6,进行静脉血管内输注导管设置作业时,在准备好病体预备设置 导管的部位后,先扭转卸离该针筒l上的前、后护盖14、 15,而撕裂分离前述密封条 16、 17(如图3),以显露该推送杆3与该针体23,然后,预先推送该推送杆3朝该针筒1 出口端122位移,至该气密件36与该定^f立件21抵靠,且该连结件34以该套合部343与 该针座22卡合部222套合(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针座22卡合部222与该连结件34套合 部343为轻度干涉磨擦的套合状态),再以单手的食指、姆指握持该该针筒的围绕壁 12,借由该针体23穿刺端231穿刺入动物体的血管内,就可以导引回流血液沿该针体 23通过该针座22腔室223,再回流至该连结件34的流道342内。由于该针座22腔室223 是直接连通该针体23,因此,该针体23内的回流血液可以迅速的进入并充填该腔室 223,使该可透视的腔壁224显示回血现象,并示知医护人员该针体23与该导管25己 正确进入目标血管内。当该针体23正确进入血管内时,可以同步导引该导管25进入 血管内,此时,只须向前推移该导管座24,使该导管25逐步导入该目标血管内,就 可以将该针体23抽离血管、该导管25及该导管座24,完成将该导管25导入血管内的 作业。而该导管座24则可与一般点滴输液管线衔接进行点滴注射。
参阅图7、图8,由于该针筒1孔道11是透过该连结件34的流道342与该推送杆3 的管腔3l相互连通,使该针筒l与该推送杆3间可借由该膈片35与前述通气口33的可 透气性,形成与外界气压连通的一气道,因此,当完成前述将该导管25导入目标血 管内的作业后,只须保持前述通气口33的畅通,就可以在持续推送该推送杆3朝该针 筒l出口端122方向位移的过程中,使该针筒l内与该推送杆3内的气流由前述通气口 33排出,并导引该针座22腔室223内的血液回流收纳至该连结件34的流道342内,而
不会被推挤出该针筒l外。
此时,只须持续推送该推送杆3,推挤该定位件21与该针座22朝该针筒1出口端 122方向位移,由于该针座22会驻入由该间隙220(如图4)所形成的启动空间至受阻于
10该抵靠阶缘127,因此,在该针座22被推动时具有一活动效果,可以减低启动该针座 22抽离该限位件21与该针筒l小管径段l24时的阻力,使该定位件21在该针座22受阻 于该抵靠阶缘127无法位移的情形下,随该推送杆3推送而释放该针座22的凸部227, 并朝该针筒l出口端122的方向位移,解除该定位件21与该针座22的卡固定位关系。
当该推送杆3朝该针筒1出口端122方向位移至前述凸肋324受阻于该针筒11入口 端131时,该推送杆3恰能推挤该定位件21位移至受阻于该针筒1肩部125,此时,该 无法朝针筒l出口端122方向移动的针座22,会以该针座22的卡合部222与该连结件34 的套合部343套合,并反向挤压该连结件34的卡环341脱离该管壁32的卡槽323,同歩 解除该连结件34与该管壁32的卡合关系,同时,借该针筒1出口端122与该弹性元件 26的反向作用力,启动该弹性元件26的弹性回复力。
该被启动的弹性元件26会弹张并释放回复弹力,而以抵靠在该针座22抵靠面221 的弹升端262,推动该针座22与该连结件34深入该推送杆3管腔31邻近该管壁32后开 口端322的位置,同步带动该针体23隐藏在该推送杆3的管壁32内,使丢弃的针筒l能 以该围绕壁12与该推送杆3的管壁32隔离该针体23,免除医护人员在完成设置该导管 25后,因为收拾该针组2而与该针体23接触,导致针刺伤害、感染的危险。
同时,该推送杆3深入该针筒1的孔道11,完成隔离该针体23的作业后,该推送 杆3会以该管壁32上的扣环325与该针筒1围绕壁12的凹沟126卡合,使该推送杆3受阻 于该扣环325而无法再回拉使用。
参阅图9,在静脉血管内输注导管设置作业进行的过程中,若动物体血压不足以 使血液回流,或目标血管外观不明确,而需探测性穿刺时,医护人员可以-一手握持 己穿刺的针筒l,并以另一手握持该推送杆3的管壁32,较佳的握持方式是以姆指、 食指握持该管壁32并封闭前述通气口33 ,使该针筒l的孔道l 1与该推送杆3管腔31 、 该连结件34的流道342,在该针体23穿剌端231与前述通气口33分别被动物体及操作 者手指封闭的情形下,形成气密的封闭状态。此时,由于该针座22卡合部222与该连 结件34套合部343为轻度干涉磨擦的套合状态,因此,只须以姆指、食指施力回拉该 推送杆3沿该轴线朝反向于该该针筒1出口端122的方向位移,就以分离该针座22与该 连结件34,并使该针筒l孔道ll内形成一低压的唧吸空间,若该针体23穿刺端232已 正确地穿刺入血管内时,就会导引回流血液沿该针体23迅速的充填该腔室223,使该 可透视的腔壁224显示回血现象,并立即示知医护人员该针体23与该导管25已正确进 入目标血管内,相反的,若没有回流血液显^r下该针座22腔室223内时,操作者可以
ii利用已进入动物体的针体23穿刺端232,直接进行探测性穿刺的微调动作,至前述回 流血液显现于该针座22的腔室223 ,就可以顺利、快速地完成血管内导管设置的作业, 不再因导管设置困难而延迟治疗的黄金时间,故能提升临床医疗使用的方便性与效 率。
参阅图IO、图ll,是本发明一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 同,不同处在于
该针筒l还具有呈半圆弧形的一限位隔片18 。该限位隔片18是司-卸离地环覆在该 推送杆3的管壁32,而限位在该围绕壁12的入口端121与该推送杆3的端盖37间,并维 持该推送杆3定位在远离该定位j牛21的^立置。该限位隔片18具有形成在一外表面且沿 轴线延伸的至少一凸肋181 。前述凸肋181可供手指抓取。
该针座22的腔壁224尺寸与腔室223容积大于图2所示的针座22腔壁224与腔室 223,可以导引回流血液迅速的充填流动。
该推送杆3的通气口33是形成在该端盖37上,并具有可控制该通气口33启、闭的 一个盖板38。
进行静脉血管内输、注导管设置作业时,只须先卸离该前、后护盖14、 15与该限 位隔片18,再推送该推送杆3位移至与该针座22套.合,就同样能以单手的食指与姆指 握持该该针筒1的围绕壁12,进行穿刺与导管设置,及可借由透视该腔室223内的回 流血液,示知医护人员该针体23与该导管25己正确进入目标血管内,完成将该导管 25导入血管内的作业。
参阅图12、图13,且同样只须持续推送该推送杆3,就可以推挤该定位件21解除 与该针座22的卡固定位关系,并解除该连结件34与该推送杆3管壁32的卡合关系,使 该针体23受该弹性元件26的回复力作用被回抽隐藏在该推送杆3的管腔31内。同时, 由于该针筒l的孑L道ll、该连结件34的流道342与该推送杆3的管腔31,是透过该膈片 35与前述通气口33与外界气压连通的一气道,因此,可以在持续推送该推送杆3回抽 该针体23的过程中,导引该针座22腔室223内的血液回流收纳至该连结件34的流道 342内,而不会被推挤出该针筒l外。
参阅图14,在静脉血管内输注导管设置作业进行的过程中,若有动物体血压不 足以使血液回流,或目标血管外观不明确,而需探测性穿刺时,医护人员可以先推 挤该盖板38封闭该通气口33,并以一手握持已穿刺病体的针筒l,同时以另一手的姆 指、食指握持该管壁32,并回拉该推送杆3沿该轴线朝反向于该该针筒1出口端122的方向位移,使该针筒l孔道ll内形成一低压的唧吸空间,并可重新将该限位隔片18套
置在该围绕壁12的入口端121与该推送杆3的端盖37间,使该推送杆3限位在远离该定 位件21的位置,以维持前述低压唧吸空间的有效性。而后,若该针体23穿刺端232正 确地穿刺入血管内时,就会借唧吸作用快速导弓i回流血液沿该针体23充填该腔室 223,使该可透视的腔壁224显示回血现象,并立即示知医护人员该针体23与该导管 25已正确进入目标血管内,相反的,若没有回流血液显现于该针座22腔室223内时, 操作者可以利用已进入动物体的针体23穿刺端232,直接进行探测性穿刺的微调动 作,至前述回流血液显现于该针座22的腔室223,就可以快速完成血管内导管设置的 作业,故能提升临床医疗使用的方便性与效率。
参阅图15与图16、图17与图18,及图19,分别是本发明一第三、 一第四较佳实 施例,其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
参阅图15、图16,该针组2还具有一弹张式弹性元件27。该弹性元件27是挤压容 置在该推送杆3的管腔31内,并具有反向的一抵靠端271与一弹升端272 。该抵靠端271 是抵靠该管壁32邻近该前开口端321的一阶纟妇26。该弹升端272是推顶该连结件34, 且在该推送杆3解除该定位件21与该针座22的卡固定位关系,及解除该连结件34与该 管壁32的卡合关系后,借弹性回复力推顶该连结件34带动该已套合的针座22与该针 体23深入该推送杆3的管腔31内。
参阅图17、图18及图19,该针组2还具有一收缩式弹性元件28。该弹性元件28 是拉张容置在该推送杆3的管腔31内,并具有反向的一定位端281与一牵引端282。该 定位端281可以如图17所示,定位在该管壁32邻近该后开口端322,或如图19所示定 位在该端盖37—内环段371。该牵引端282是连结该连结件34,且在该推送杆3解除该 定位件21与该针座22的卡固定位关系,及解除该连结件34与管壁32的卡合关系后, 借弹性回复力牵引该连结件34带动该已套合的针座22与该针体23深入该推送杆3的 管腔31内。
参阅图20、图21,分别是本发明一第五、 一第六较佳实施例,其与该第一较佳 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
参阅图20,该推送杆3还具有形成在该管壁32邻近该后开口端322的多数个挡止 肋327,可挡止该回抽的连结件34避免弹出该针筒1外。且该通气口33是形成在该管 壁32后开口端322,且可由操作者直接以握持该管壁32的手指同步控制该通气口33 启、闭。
13参阅图21,该推送杆3同样可以在邻近该通气口33设置该盖板38,并借由控制该 盖板38启、闭,达到控制该通气口33启、闭的目的,也同样可以达到抽测回血,并 快速显示回血状况,及隐藏回抽该针体23的功效。
参阅图22、图23,是本发明一第七较佳实施例,其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 同,不同处在于该第七较佳实施例是省去如图5、图8所示的弹性元件26。借此,医 护人员同样可以控制该气口33启、闭,达到抽测回血,并快速显示回血状况,且在 该推送杆3解除该定位件21与该针座22的卡固定位关系,及解除该连结件34与管壁32 的卡合关系后,只须以该出口端122朝上、该入口端121朝下的方式直立该针筒1,就 可以使该连结件34连同回流血液及己套合的该针座22与该针体23,借重力形成的回 复力,回抽入该推送杆3的管腔31内,然后,再将该前护盖14回套于该针筒1第二阶 缘129以封闭该针筒1 ,同样可以使丢弃的针筒l以该围绕壁12与该推送杆3的管壁32 隔离该针体23,免除医护人员在完成设置该导管25后,因为收拾该针组2而与该针体 23接触,导致针刺伤害、感染的危险。
据上所述可知,本发明的静脉内导管设置器具有下列优点及功效
1. 本发明同时兼具有设置该导管25、抽测回流血液,及隐藏该针体23等三项功 能,不但可以达到隔离该针体23的目的,且能针对血压不足、或目标血管外观不明 确,需探测性穿刺的病体,在进行静脉血管内输注导管设置时,借同對由测回流血 液的功能,使医护人员能快速正确判别该针体23与该导管25是否正确进入血管内,
而能提升临床医疗使用的效率、方便性及安全性。
2. 本发明可以在完成静脉血管内输注导管设置作业后,方便地将该针体23隐藏 该推送杆3的管腔31内,使丢弃的针筒1能以该围绕壁12与该推送杆3管壁32隔离该针 体23,免除医护人员在完成该导管25设置后,因为收拾该针组2而与该针体23接触,
导致针刺伤害、感染的危险,而能提升临床医疗使用后处置的方便性及安全性。
3. 本发明可以借由控制前述通气口33的启、闭,在施行静脉血管内导管设置时, 将抽测的回流血液导入至该连结件34的流道342内,而不会在启动该针体23的回抽机 制时,被推挤出该针筒l外,避免造成环境及人员的污染。
4. 重要的是,与该针体23邻接的针座22,设置有可经该腔壁224透视回流血液的 腔室223,因此,当该针体23穿刺端231己正确地穿刺入血管内时,就会导引血液沿 该针体23直接充填该腔室223,使该可透视的腔壁224迅速的显示回血现象,借此, 使医护人员可以快速、正确判别该针体23、导管25是否己正确进入血管内,对急诊
14患者而言,是争取治疗黄金时间的关键。
5.该前、后护盖14、 15与该针筒1围绕壁12间,可分别借前述密封条16、 17密封 黏贴,而达到简化无菌包装、储存,与减少包装耗材的功效。
权利要求
1. 一种静脉内导管设置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支针筒,具有环绕一轴线且界定出一孔道的一围绕壁,该围绕壁具有反向的一入口端与一出口端,及分别邻接该入口端与该出口端的一大管径段与一小管径段;一针组,具有一个定位件、一个针座、一支针体、一个导管座,及一支挠性导管,该定位件是定位在该针筒大管径段内,该针座具有形成在一端部且抵靠在该针筒小管径段内的一抵靠部,及由该抵靠部沿该轴线延伸且环绕该轴线界定出一个腔室的一个腔壁,该腔室是与该针筒孔道大管径段连通,该腔壁是用于由外透视该腔室,且与该定位件卡固定位在该针筒大管径段内,该针体具有与该针座抵靠部固结且与该腔室导通的一固接端,及穿出该针筒出口端的一穿刺端,该导管座是套置在该针筒小管径段,该导管是与该导管座衔接且供该针体穿刺端穿出;及一支推送杆,具有环绕该轴线且界定一个管腔的一个管壁、卡合该管壁一前端且与该针座腔壁套合的一个连结件、连通外界气压与该管腔且用于控制启、闭的至少一个通气口、及阻隔在该连结件与该通气口间且用于透气一膈片,该连结件具有沿该轴线贯穿且与该管腔、该针座腔室连通的一条流道,该推送杆是用于推挤该定位件解除与该针座的卡固定位关系,并解除该连结件与该推送杆管壁的卡合关系,使该连结件、该针座与该针体受一回复力作用回抽隐藏在该推送杆的管腔内。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静脉内导管设置器,其特征在于,该推送杆的连结件具有形 成在一端且与该针座腔壁套合的一套合部,及形成在另一端的一端口,该膈片 是设置在该连结件邻近该端口内,而阻隔该流道一端。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静脉内导管设置器,其特征在于,该推送杆还具有套置在该 管壁且邻接该前开口端的一个气密件,该气密件是与该针筒围绕壁气密接触。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静脉内导管设置器,其特征在于,该推送杆具有封闭该管壁 一后端的一端盖,该通气口是形成在该管壁邻近该后端,且由操作者直接握持 该管壁的手指同步控制该通气口启、闭。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静脉内导管设置器,其特征在于,该推送杆还具有封闭该管 壁一后端的一端盖,该通气口是形成在该端盖,且由操作者直接以握持该管壁 的手指同步控制该通气口启、闭。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静脉内导管设置器,其特征在于,该推送杆的通气口是形成 在该管壁一后开口端,且由操作者直接以握持该管壁的手指同歩控制该通气口 启、闭。
7. 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静脉内导管设置器,其特征在于,该推送杆还具有与该通气口气密卡合的一个盖板,而用于控制该通气口的启、闭。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静脉内导管设置器,其特征在于,该针组还具有--个弹张式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是挤压容置在该针筒小管径段内,并具有抵靠该针筒出 口端的一抵靠端,及推顶该针座抵靠部的一弹升端,该弹升端是在该推送杆解 除该定位件与该针座的卡固定位关系及解除该连结件与该推送杆的卡合关系 后,借弹性回复力推送该针座连同该针体与该已套合的连结件位移至隐藏在该 推送杆的管腔。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静脉内导管设置器,其特征在于,该针组还具有一个弹张式 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是挤压容置在该推送杆内,并具有抵靠该推送杆管壁前 端的一抵靠端,及推顶该连结件的一弹升端,该弹升端是在该推送杆解除该定 位件与该针座的卡固定位关系及解除该连结件与该推送杆的卡合关系后,借弹 性回复力推顶该连结抖带动该已套合的针座与该针体深入该推送杆的^腔内。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静脉内导管设置器,其特征在于,该针组还具有一个收缩式 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是拉张容置在该推送杆内,并具有定位在该管壁邻近一 后端的一定位端,及连结该连结件的一牵引端,该牵引端是在该推送杆解除该 定位件与该针座的卡固定位关系及解除该连结件与该推送杆的卡合关系后,借 弹性回复力牵引该连结件带动该己套合的针座与该针体深入该推送杆的管腔 内。
11.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静脉内导管设置器,其特征在于,该针组还具有一个收缩式 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是拉张容置在该推送杆内,并具有反向的一定位端与一 牵引端,该牵引端是连结该连结件,该推送杆还具有封闭该管壁一后端的一端 盖,该端盖具有与该弹性元件定位端连结的一内环段,使该牵引端在该推送杆 解除该定位件与该针座的卡固定位关系及解除该连结件与该推送杆的卡合关系 后,借弹性回复力牵引该连结件带动该已套合的针座与该针体深入该推送杆的 管腔内。
12. 如权禾頓求l所述的静脉内导管设置器,其特征在于,该针筒的围绕壁还具有形 成在该小管径段一内表面的一抵靠阶缘,且该针座的抵靠部是与该抵靠阶缘间预留有一小间隙作为启动空间,该针体的穿刺端是穿经该针筒的小管径段而穿 出该出口端。
1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静脉内导管设置器,其特征在于,该针筒还具有一个前护盖 与一个后护盖,该前护盖是套置于该针筒小管径段且环覆该针体,该后护盖是 套置于该针筒围绕壁且环覆该大管径段与该推送杆。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静脉内导管设置器,其特征在于,该针筒围绕壁还具有形成在该小管径段且邻接该出口端的一第一阶缘,及邻接该大管径段的一第二阶 缘,该导管座是套置于该小管径段而抵靠该第一阶缘,该前护盖是套置于该第 二阶缘。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静脉内导管设置器,其特征在于,该针筒还具有一片密封 条,该密封条是密封黏贴该针筒的大管径段与该前护盖。
16.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静脉内导管设置器,其特征在于,该针筒还具有邻接该入 口端且环绕该围绕壁大管径段的一环绕段,该后护盖是套置于该环绕段,且环 护该入口端。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静脉内导管设置器,其特征在于,该针筒环绕段还具有形 成在一外表面相对二侧且沿径向水平延伸的二挡止肋片,前述挡止肋片用士供 手指抵靠。
18.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静脉内导管设置器,其特征在于,该针筒还具有一片密封 条,且该针筒的环绕段具有形成在一端的一凹环,该后护盖是与该凹环套合, 该密封条是密封黏贴该针筒的环绕段与该后护盖。
1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静脉内导管设置器,其特征在于,该针座还具有形成在另一 端部且穿出该定位件穿孔的一卡合部,及形成在该卡合部且与该腔室连通的--轴向入口与至少一径向入口。
2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静脉内导管设置器,其特征在于,该针筒还具有一限位隔 片,该限位隔片是限位在该针筒入口端与该推送杆一后端间,并维持该推送杆 定位在远离该定位件的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脉内导管设置器,主要包括一支针筒、一针组及一支推送杆。该针组具有定位在该针筒内的一个定位件、限位在该定位件与该针筒间的一个针座、穿出该针筒的一支针体、套置在该针筒的一个导管座,及与该导管座衔接且供该针体穿出的一支挠性导管。该针座具有界定出一个腔室且用于透视该腔室的一个腔壁。该推送杆具有连通外界气压的至少一个通气口,及与该针座套合的一个连结件。当该通气口封闭进行测试性抽血步骤时,透过该腔壁观察该腔室内回流血液流通的情形,当该通气口被开放,可以使回流的血液流窜至该连结件内,并能借该推送杆的位移启动该连结件连动该针座与该针体隐藏在该推送杆内。
文档编号A61M25/06GK101485916SQ20081000187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7日
发明者许明正, 许沛扬, 黄明敏 申请人:许明正;黄明敏;许沛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