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静脉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006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静脉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涉及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静脉输液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使用的输液器是一次性输液器,由瓶针、进气针、输 液管、莫菲氏管、透皮针组成。输液时莫菲氏管内需保持一定的液体
平面,如果空气通过输液管进入静脉,会造成伤亡事故;传统的使用 当莫菲氏管输液结束时,如未被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容易产生回血和 注射针凝血阻塞,无法继续输液,另外输液者活动不方便,移动受限 制。为了保证输液安全,人们发明了安全输液的电信号检测方式,是 以计重或液面位置转换的方式作为报警检测的手段,存在功能稳定性 差、结构和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存在的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 静脉输液装置。
本发明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静脉输液器内容简述 本发明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静脉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是由药袋、 静脉输液器、导管组成;静脉输液器的结构是将上底板、上压板、下 压板和下底板的四角安装在螺杆上,上底板和下底板为固定连接,上 压板和下压板可以在螺杆上上下滑动,在其中间在螺杆上设有弹簧, 加压螺栓的一端固定在上压板上,另一端穿过上底板;在下压板的两 侧设有楔形摩擦块和调节螺丝,在下底板上设有挂钩;药袋放置在下 压板和下底板之间,药袋上的药液出口与导管连接,在导管上设置控 制阀和针头。
本发明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静脉输液器患者在进行点滴输液时 可以随身携带,患者可以自由走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 安全可靠。


图1是可以随身携带的静脉输液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l是螺栓、2是上底板、3是螺杆、4是上压板、5是弹簧、6是下压板、7是摩擦块、8是调节螺丝、9是下底板、10是挂钩、 li是药袋、12是药液出口、 13是导管、14是控制阀、15是针头。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静脉输液器是这样实现的,下面结合 附图做具体说明。
可以随身携带的静脉输液器,是由药袋、静脉输液器、导管组 成;静脉输液器的结构是将上底板2、上压板4、下压板6和下底板 9的四角安装在螺杆3上,上底板2和下底板9为固定连接,在上压 板4和下压板6中间的螺杆3上设有弹簧5,螺栓1的一端固定在上 压板4上,另一端穿过上底板4;在下压板6的两侧设有楔形摩擦块 7和调节螺丝8,在下底板9上设有挂钩10;药袋11放置在下压板6 和下底板9之间,药袋ll上的药液出口 12与导管13连接,在导管 13上设置控制阀14和针头15。旋转调节螺丝8产生的力用以抵消螺 杆3上弹簧5产生的弹力,使在输液时药袋11内部的压强适宜和恒 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静脉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是由药袋、静脉输液器、导管组成;静脉输液器的结构是将上底板(2)、上压板(4)、下压板(6)和下底板(9)的四角安装在螺杆(3)上,上底板(2)和下底板(9)为固定连接,在上压板(4)和下压板(6)中间的螺杆(3)上设有弹簧(5),螺栓(1)的一端固定在上压板(4)上,另一端穿过上底板(4);在下压板(6)的两侧设有楔形摩擦块(7)和调节螺丝(8),在下底板(9)上设有挂钩(10);药袋(11)放置在下压板(6)和下底板(9)之间,药袋(11)上的药液出口(12)与导管(13)连接,在导管(13)上设置控制阀(14)和针头(1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静脉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是由药袋、静脉输液器、导管组成;静脉输液器的结构是将上底板、上压板、下压板和下底板的四角安装在螺杆上,上底板和下底板为固定连接,上压板和下压板可以在螺杆上上下滑动,在其中间在螺杆上设有弹簧,加压螺栓的一端固定在上压板上,另一端穿过上底板;在下压板的两侧设有楔形摩擦块和调节螺丝,在下底板上设有挂钩;药袋放置在下压板和下底板之间,药袋上的药液出口与导管连接,在导管上设置控制阀和针头。本发明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静脉输液器患者在进行点滴输液时可以随身携带,患者可以自由走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61M5/145GK101623523SQ20081001223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9日
发明者李润生 申请人:李润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