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27779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一般服用胃复安等药物,但这些药常常药效不明显,且引起患者腹泻、眩晕、便秘及椎体外系反应。
发明内容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它适用于胃脘胀闷,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舌苔薄白,脉沉弦。它的技术方案为柴胡12重量份、香附12重量份、木香6重量份、乌药6重量份、陈皮12重量份、青皮6重量份、枳实9重量份、厚朴6重量份、砂仁9重量份、佛手9重量份、当归12重量份、白芍18重量份、茯苓12重量份、白术12重量份、山药12重量份、元胡12重量份、川楝子6重量份、饴糖9重量份、薄荷9重量份、大枣9重量份、生姜6重量份和甘草6重量份,将上述药放入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煎出的药液用纱布过滤,最后制成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该发明的优点是制造工艺简单,制成的中药毒副作用小,用该药口服后,疗效持久稳定,不易反弹,药物在消化道吸收好,使慢性浅表性胃炎得到治愈。柴胡、香附、木香、乌药、陈皮、青皮、枳实、厚朴、砂仁、佛手,以上这10味药,疏肝理气止痛,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过程中,起主要治疗作用,故为君药。当归、白芍、茯苓、白术、山药、元胡、川楝子、饴糖,以上8味药,养血和营以柔肝,且能健脾和中,增强止痛之功,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过程中,起辅助作用,故为臣药。薄荷能协同柴胡调达肝气、故为佐药。大枣、生姜、甘草能缓解诸药之毒性,纠正药之偏性,故为使药。君臣佐使,配伍得当,共同起到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养血和营、健脾和中的作用,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最佳配方。柴胡微苦,微辛,微寒。入肝、胆经。疏散退热,舒肝解郁,清胆截疟,升举阳气。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入肝、三焦经,行气止痛,健胃消食。木香辛、苦、温,入脾、胃、大肠、三焦经,行气止痛,健胃消食。乌药辛、温,入脾、肺、肾、膀胱经,行气止痛,温肾散寒。陈皮苦、辛、温,入脾、肺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青皮苦、辛、温,入肝、胆、胃经,疏肝破气,消积化滞。枳实苦、微寒,入脾、胃、大肠经,破气消积,行气除痞。厚朴苦、辛、温,入脾、胃、肺、大肠经,行气化湿,温中止痛,降逆平喘。砂仁辛、温,入脾、胃、大肠经,行气止痛,温胃止呕,温脾止泻。佛手辛、苦、酸、温,入肝、脾、胃、肺经,舒肝理气,和胃止痛。当归甘、辛、苦、温,入肝、心、脾经,活血调经,补血润燥,润肠通便。白芍苦、酸、微寒,入肝、脾经。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养阴平肝。茯苓甘、淡、平,入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白术甘、苦、温,入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元胡辛、苦、温,入肝、脾、肾经,活血散瘀,利气止痛。川楝子苦、寒,有小毒,入肝、胃、小肠、膀胱经,舒肝行气,止痛,驱虫。饴糖甘、温,入脾、胃、肺经,补中缓急,生津润燥。薄荷辛、凉,入肺、肝经,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大枣甘、温,入脾、胃、心、肝经,补脾和营,养血止血,养心安神,缓和药性。生姜味辛,性温。入脾、胃、肺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具体实施例方式柴胡12g、香附12g、木香6g、乌药6g、陈皮12g、青皮6g、枳实9g、厚朴6g、砂仁9g、佛手9g、当归12g、白芍18g、茯苓12g、白术12g、山药12g、元胡12g、川楝子6g、饴糖9g、薄荷9g、大枣9g、生姜6g和甘草6g,将上述药放入1500ml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至500ml,煎出的药液用纱布过滤,最后制成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口服,一次50ml,—日2次,12日为一疗程,若症状仍存,再行第二疗程,直至痊愈。附表一2861列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人治疗前后血液检査结果对照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附表二28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人治疗前后胃镜检查结果对照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附表四28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人疗效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柴胡12重量份、香附12重量份、木香6重量份、乌药6重量份、陈皮12重量份、青皮6重量份、枳实9重量份、厚朴6重量份、砂仁9重量份、佛手9重量份、当归12重量份、白芍18重量份、茯苓12重量份、白术12重量份、山药12重量份、元胡12重量份、川楝子6重量份、饴糖9重量份、薄荷9重量份、大枣9重量份、生姜6重量份和甘草6重量份,将上述药放入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煎出的药液用纱布过滤,最后制成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全文摘要一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备方法装置
技术领域
。目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一般服用胃复安等药物,但这些药常常药效不明显。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柴胡12克、香附12克、木香6克、乌药6克、陈皮12克、青皮6克、枳实9克、厚朴6克、砂仁9克、佛手9克、当归12克、白芍18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山药12克、元胡12克、川楝子6克、饴糖9克、薄荷9克、大枣9克、生姜6克和甘草6克,将上述药放入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煎出的药液用纱布过滤,最后制成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它的优点是该药口服后疗效持久稳定不易反弹,使慢性浅表性胃炎得到治愈。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1244248SQ200810014000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申请日期2008年2月2日优先权日2008年2月2日发明者孟德芹,李顺清,韩绍伦申请人:孟德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