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一线综合救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699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便携式一线综合救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救护装置,特别是一种可广泛用于各类灾害现场的 便携式综合救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体输血、闭式引流、负压吸引等设备种类虽多,但功能单一, 通常一个设备只能提供一种功能,不能承担突发事件中的多发伤、多功能综
合救护,其中多类设备需用电源驱动,如自体输血系统,国外以Bentley、 Polystan心脏储血系统(Cardiotomy reservoirs, BCR)为代表,此装置虽 功能稳定,但体积笨重,只能固定在院内使用;另如国内外通用的胸腔闭式 引流系统,大部限于床旁使用,不能在现场应急使用。如果把这些功能单一 的多种类设备集合起来转移到灾难现场展开使用,不仅受到体积、重量、地 理环境、交通运输等条件的制约,也很难应对大批量多类型伤员同时展开救 护的需要。中国专利ZL902050877公开了一种可作自体血回收、加压输血、 负压吸引、闭式引流的装置,它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将手泵与囊袋连接,其虽 已简化到院前一线综合救护,但是,该发明并未解决以下问题如何在一线 现场构造无需电源的稳定的正负压力动力系统?如何使其既能产生足够强 度的正负压力又有能产生适合低负压力吸引的动力,例如用于自体血回收、 输血、胃肠减压时需要低负压吸引,以免造成对组织、血液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一线综合救护装置,它体积小,重量轻,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产生稳定的足够强度的正负压力,而且能提供符合 生理、降低组织血液损伤的功能,并且可以灵活组装实现多种救护功能的互 换互动,特别适用于各类灾害现场或战场的综合救护。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主泵和袋体,其特征是有呈中空的圆柱形
副泵,副泵与主泵相连接,副泵上部有入口导管,入口导管下端套接有二级 单向活瓣,副泵下部有出口导管,主泵与副泵的连接是通过主泵下部的出口 导管与副泵的入口导管连接,主泵和副泵构成的串联泵体与有活瓣功能的袋 体连接是通过主泵的入口导管与袋体连接或者是副泵的出口导管与袋体连 接,袋体上设置有一根以上一端插入袋体内的导管。
所述的主泵的上下部呈锥形,锥度为15° 30° ,锥度壁厚2.5 3mm, 主泵中部呈圆柱形,柱体壁厚l 2mm。
所述的袋体上部设置有入口导管、排气管和给药管,位于袋体内的入口 导管下端套接有单向活瓣,单向活瓣外面套有消泡海绵网,消泡海绵网外面 套有微孔滤网,袋体顶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悬挂孔,袋体下部有出口导管, 出口导管的上端管壁上开有3对防塞侧孔,袋体上有容量刻度。
所述的袋体上部设置有入口导管和排气管,位于袋体内的入口导管的管 壁上有2个以上防塞侧孔,其外面套有单向活瓣,袋体顶部中间和左下侧各 有一个悬挂孔。
所述的袋体上部插有入口导管和排气管,位于袋体内的入口导管下端连 接有单向活瓣,单向活瓣外面套有活瓣盲管,活瓣盲管上部两侧设置有相对 的两个观察侧孔,袋体下部有出口导管,出口导管位于袋体内的管壁上相对 设置有3对防塞侧孔,袋体顶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悬挂孔,袋体上有容量刻 度。
所述的袋体上部设置有入口导管和排气管,位于袋体内的入口导管下端 连接有单向活瓣,袋体下部有出口导管,袋体顶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悬挂孔, 出口导管与主泵入口导管相连,主泵出口导管与副泵入口导管相连,副泵出 口导管与多孔灌洗导管或喷淋器相连。
以上所述的喷淋器呈圆锥状,喷头底部为圆形,最外侧的圆环上紧密排 列有清洗孔,中间的小同心圆上紧密排列有喷雾孔,在圆环和小同心圆的中
间间隔分布有喷淋孔,喷头内部还可设置调节清洗、喷淋和喷雾的螺旋芯筛 片,与喷头相对的另一端为喷淋器的入口管。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将主泵和副泵连接在一起,手握挤压主泵体使其塌
陷变小,产生正压,压力范围为16 34kpa,约相当于120 260mmHg,此时 主泵的一级单向活瓣关闭,副泵的二级单向活瓣打开;手的握力放松,主泵 体复原,产生负压,压力范围为O. 02 0. 05Mpa,约相当于30 100cmH20, 此时主泵的一级单向活瓣打开,气体、血液被吸进泵体,而使副泵的二级单 向活瓣关闭,如此周而复始的运动,使主泵和副泵构成了具备有自身动力的 稳定的正负压动力系统,气体、液体经主泵、副泵被引入至袋体、多孔灌洗 导管或喷淋器从而转换为多种功能用途。
根据临床需要,本发明的泵体分为高压力泵和低压力泵,相同造型、相 同容量的泵体,泵体产生的正负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泵体所选的弹性材料、泵 体壁和锥度壁的厚度以及工艺结构的密封性。相同容量、不同造型的泵体, 泵体产生的正负压力的大小还取决于泵体的锥度。
根据一线现场综合救护的需求,本发明的主泵和副泵构成的泵体与各种 有活瓣功能的袋体连接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具有稳定正负压动力的联动装 置,用于实现自体血回收、回输、负压吸引、胃肠减压、清洗消毒等功能。
本发明的优点是它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产生稳定 的足够强度的正负压力,而且能提供符合生理、降低组织血液损伤的功能, 并且可以灵活组装实现多种救护功能的互换互动,特别适用于各类灾害现场 或战场的综合救护。


图1是本发明的泵体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袋体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构造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袋体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袋体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构造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袋体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构造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喷淋器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
1-主泵2-主泵入口导管3-密封盖帽
4-一级单向活瓣5-主泵出口导管6-副泵入口导管
7-二级单向活瓣8-副泵9-副泵出口导管
10-入口导管11-排气管12-给药管
13-悬挂孔14-单向活瓣15-消泡海绵网
16-微孔滤网17國袋体18-容量刻度
19-出口导管20-防塞侧孔21-活瓣盲管
22-观察侧孔23-入口管24-喷淋器
25-旋转外圈26-喷淋孔27-喷雾孔
28-清洗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泵体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此实施例为高压力泵。主 泵1是用透明聚氯乙烯材料为主配方注塑成一个上下两端呈圆椎形、中部呈
圆柱形的梭形壳体,上下两端的椎度为15° ,锥度壁厚为3mm,中部柱体壁 厚为2 mm,本实施例的高压力泵产生的正压为120 260mmHg,负压为 80±10cmH20,主泵l上端有圆形开口,该开口由密封盖帽3密封,密封盖帽 3的中央有主泵入口导管2的管道接头,主泵入口导管2的下端位于主泵1 体内,其外面套接有一级单向活瓣4,主泵l的下端的主泵出口导管5与副 泵8的副泵入口导管6连接,副泵入口导管6在副泵8内连接有二级单向活 瓣7,副泵8的下端有副泵出口导管9,主泵1和副泵8联动,构成了一个 稳定的正负压力动力系统。
本发明的泵体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为低压力泵,与上述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的区别在于主泵1的壁厚不同,低压力泵的主泵1的上下两端的锥度壁厚为
2.5mm,中部柱体壁厚为lmm,低压力泵产生的正压为100士20ramHg,负压为 40±10cmH20。
本发明的泵体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和第二种实施方式 的区别在于主泵1的上下两端的锥度不同,本实施例的锥度为22° ,产生的 正负压大于第一种实施方式和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泵体产生的正负压力。
本发明的泵体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与前三种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主泵l的 上下两端的锥度不同,本实施例的锥度为30。,产生的正负压大于前三种实 施方式的泵体产生的正负压力。
图2为本发明的袋体17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袋体17上部设置有入口导 管10、排气管11和给药管12,入口导管10与副泵出口导管9相连,位于 袋体17内的入口导管10下端连接有单向活瓣14,单向活瓣14外面套有消 泡海绵网15,消泡海绵网15外面套有微孔滤网16,袋体17顶部左右两侧 各有一个悬挂孔13,袋体17下部有出口导管19,出口导管19的上端位于 袋体17内,上端管壁上开有3对防塞侧孔20,袋体17上有容量刻度18。
图3为本发明的袋体17的第二种实施方式,袋体17上部设置有入口导 管10和排气管11,入口导管10与副泵出口导管9相连,位于袋体17内的 入口导管10的管壁上有4个防塞侧孔20,入口导管10的下端还套有单向活 瓣14,袋体17顶部中间有一个悬挂孔13。
本发明的袋体17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与泵体第二种实施方式连接后适用 于心肺大血管性大出血、肝脾破裂大出血、宫外孕大出血等自体血回收、回 输,使用时,将主泵l的主泵入口导管2与血回收吸引导管连接,副泵出口 导管9与袋体17的入口导管10连接,袋体17的出口导管19与通用的输血 器接通构成完整的自体输血系统,操作者一手持血回收吸引导管并将其放入 出血部位, 一手握住主泵1作加压舒縮运动,大量的失血即被迅速吸入袋体 17内,已配备的血液保护剂CPD液亦同时被吸入袋体17内与血液混合,然
后血液经袋体17的出口导管19进入输血器从而将回收血回输给失血者,达 到供血与失血同步。如果将本发明的袋体17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与泵体第二 种实施方式连接,则可将失血回收、冷藏备用或分离后作成分输血。由于采 用的是低压力泵,故此降低了组织血液的损伤。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袋体17的第三种实施方式,袋体17上部插有入口 导管IO和排气管ll,位于袋体17内的入口导管10下端连接有单向活瓣14, 单向活瓣14外面套有活瓣盲管21,活瓣盲管21上部两侧设置有相对的两个 观察侧孔22,袋体17下部有出口导管19,出口导管位于袋体内的管壁上相 对设置有3对防塞侧孔20,袋体17顶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悬挂孔13,袋体 17上有容量刻度18。本实施方式的袋体17与泵体的第二种实施方式连接适 用于胃肠减压等负压吸引用途等。用于胃肠减压时,将胃肠减压管与主泵入 口导管2连接,并将副泵出口导管9与袋体17的入口导管10连接,手握主 泵1作舒縮运动,即可将胃内容物及气体吸入袋体17内。本实施方式的袋 体17与泵体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连接适用于淹溺窒息的抢救,操作时需配套 使用气路、压舌板和吸引管,吸引管与主泵入口导管2连接,副泵出口导管 9与袋体17的入口导管10连接,如患者已昏迷,迅速将嘴撬开,强行置入 气路, 一手将吸引管放入口腔, 一手快节奏按压主泵l,产生高负压力将溺 者留在口腔内的泥土、水、血块、痰液吸出。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袋体17的第四种实施方式,袋体17上部设置有入 口导管10和排气管11,位于袋体17内的入口导管10下端连接有单向活瓣 14,袋体17下部有出口导管19,袋体17顶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悬挂孔13, 出口导管19与主泵入口导管2相连,主泵出口导管5与副泵入口导管6相 连,副泵出口导管9与多孔灌洗导管或喷淋器24的入口管23相连。
图6为本发明的喷淋器24的构造示意图,喷淋器24呈圆锥状,喷头底
部为圆形,最外侧的圆环上紧密排列有清洗孔28,中间的小同心圆上紧密排 列有喷雾孔27,在圆环和小同心圆的中间间隔分布有喷淋孔26,喷头内部
设置有可调节清洗、喷淋和喷雾的螺旋芯筛片,喷头上还设置有旋转外圈25, 与喷头相对的另一端为喷淋器24的入口管23。本发明的袋体17的第四种实 施方式与泵体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和喷淋器24结合使用则适用于清洗消毒。 当用于大面积皮肤烧伤、撕裂伤的清洗消毒时,将高压力主泵1的主泵入口 导管2与袋体17的出口导管19连接,袋体17内装消毒清洗药液,喷淋器 24的入口管23与副泵出口导管9连接,将袋体17悬挂在高于操作平台50cm 以上的高度, 一手持喷淋器24,调整旋转外圈25,将喷淋器24调至清洗或 喷淋状态并将其对准受伤部位, 一手用力按压主泵1,喷淋器24的清洗孔 28或喷淋孔26有节律地喷出药液将受污创面清洗干净,可再更换装有针对 性药液的袋体17,将喷淋器24调至喷雾状态,用喷雾孔27对皮肤进行清毒 灭菌,最后包扎处理。同理,也可将喷淋器24置换为多孔灌洗导管,用于 妇科盆腔炎、阴道炎、宫颈糜烂和人体的胸腔、腹腔等其他体腔的灌洗,袋 体17内装的药液根据感染病因配制。
本发明可通过灵活组装实现其他更多的功能,且不同功能的转换也极其 方便,为战地或一线现场的综合救护提供了便利。
本发明的所有出、入口导管均配有接头和防污盖帽,外包装为2层封闭 的薄壁塑料袋,进行环氧乙垸消毒灭菌。启封即可使用。
本发明采用全塑化、 一次性使用包装,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可灵 活组装实现多种功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平时战时院前院内皆可使用, 尤其适用于战地或一线现场的个体或群体批量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一线综合救护装置,包括主泵和袋体,其特征是有呈中空的圆柱形副泵,副泵与主泵相连接,副泵上部有入口导管,入口导管下端套接有二级单向活瓣,副泵下部有出口导管,主泵与副泵的连接是通过主泵下部的出口导管与副泵的入口导管连接,主泵和副泵构成的串联泵体与有活瓣功能的袋体连接是通过主泵的入口导管与袋体连接或者是副泵的出口导管与袋体连接,袋体上设置有一根以上一端插入袋体内的导管。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一线综合救护装置,其特征是主 泵的上下部呈锥形,锥度为15° 30° ,锥度壁厚2.5 3mm,主泵中 部呈圆柱形,柱体壁厚l 2mm。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一线综合救护装置,其特征是袋 体上部设置有入口导管、排气管和给药管,位于袋体内的入口导管下端 套接有单向活瓣,单向活瓣外面套有消泡海绵网,消泡海绵网外面套有 微孔滤网,袋体顶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悬挂孔,袋体下部有出口导管, 出口导管的上端管壁上开有3对防塞侧孔,袋体上有容量刻度。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一线综合救护装置,其特征是袋 体上部设置有入口导管和排气管,位于袋体内的入口导管的管壁上有2 个以上防塞侧孔,其外面套有单向活瓣,袋体顶部中间和左下侧各有一 个悬挂孔。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一线综合救护装置,其特征是袋 体上部插有入口导管和排气管,位于袋体内的入口导管下端连接有单向 活瓣,单向活瓣外面套有活瓣盲管,活瓣盲管上部两侧设置有相对的两 个观察侧孔,袋体下部有出口导管,出口导管位于袋体内的管壁上相对 设置有3对防塞侧孔,袋体顶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悬挂孔,袋体上有容量刻度。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一线综合救护装置,其特征是袋 体上部设置有入口导管和排气管,位于袋体内的入口导管下端连接有单 向活瓣,袋体下部有出口导管,袋体顶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悬挂孔,出 口导管与主泵入口导管相连,主泵出口导管与副泵入口导管相连,副泵 出口导管与多孔灌洗导管或喷淋器相连。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一线综合救护装置,其特征是喷 淋器呈圆锥状,喷头底部为圆形,最外侧的圆环上紧密排列有清洗孔, 中间的小同心圆上紧密排列有喷雾孔,在圆环和小同心圆的中间间隔分 布有喷淋孔,喷头内部还可设置调节清洗、喷淋和喷雾的螺旋芯筛片, 与喷头相对的另一端为喷淋器的入口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一线综合救护装置,属于医疗救护领域。它公开了有呈中空的圆柱形副泵,副泵与主泵相连接,副泵上部有入口导管,入口导管下端套接有二级单向活瓣,副泵下部有出口导管,主泵与副泵的连接是通过主泵下部的出口导管与副泵的入口导管连接,主泵和副泵构成的串联泵体与有活瓣功能的袋体连接是通过主泵的入口导管与袋体连接或者是副泵的出口导管与袋体连接,袋体上设置有一根以上一端插入袋体内的导管。本发明的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产生稳定的足够强度的正负压力,能提供符合生理、降低组织血液损伤的功能,并且可以灵活组装实现多种救护功能的互换互动,特别适用于各类灾害现场或战场的综合救护。
文档编号A61M1/00GK101337094SQ20081003013
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2日
发明者刘惠萍, 张世范, 徐克劲, 波 洪, 军 郑, 炜 高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疗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