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红细胞体病用兽用复方丁香搽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3885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附红细胞体病用兽用复方丁香搽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
技术领域
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附红细胞体病用兽用复方丁香搽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背景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人和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给人类健康和养殖业带来巨大危害。但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还没有安全高效环保的特效治疗药物。有些药物临床应用比较普遍,效果也较好,但是由于是单方用药,容易出现耐药现象,如临床常用的土霉素制剂不稳定,贝尼尔毒副作用较大等,因此安全高效,给药方便的复方药物的发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丁香中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丁香酚占挥发油的78%98%,其他还有丁香酚醋酸酯、石竹烯、甲基戊基甲酮等。丁香还含有色原酮、黄酮和三萜类成分。丁香挥发油具有抑菌,抗炎,镇痛、止泻、抗氧化、抑制肿瘤等作用。丁香酚和丁香酚醋酸酯对花生四烯酸、肾上腺素和胶原蛋白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强烈抑制作用。蒿甲醚是抗疟新药青蒿素的衍生物,青蒿素类化合物还具有抗血吸虫、免疫调节、抗心律失常以及抗肿瘤等重要药理活性。盐酸左旋咪唑用于治疗蛔虫病,钩虫病,也用于丝片病等,具有驱虫广谱,疗效高,毒性反应低,用量少的优点。并且有免疫调节作用,能使受抗肿瘤药物等抑制的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功能恢复到正常,对正常则无效;能提高巨噬细胞的能力,可恢复多形核白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与T细胞在不同体系中的受损反应。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黄水洪等在《当代畜牧》2004年第2期上发表的《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疗效探索》,该文中提出用对附红细胞体敏感的药物血虫净、磺胺对甲氧嘧啶钠、土霉素、金霉素、甲硝唑和强力霉素治疗附红细胞体病,都能降低附红细胞体的感染强度,但均不能净化血液中的附红小体,均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附红细胞体病用兽用复方丁香搽剂及其制备方法,使其用于治疗附红细胞体病,具有安全高效、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附红细胞体病用兽用复方丁香搽剂,其主要以丁香油,蒿甲醚和盐酸左旋咪唑为主料,配以适量的丙二醇、异丙醇、氮酮和甘油,经由称量、搅拌、混匀、检验、计量、包装等常规方法制备而成,其原料重量百分比为-丁香油10%-20%(W/W)蒿甲醚10%-15%(W/W)盐酸左旋咪唑5%-15%(W/W)丙二醇10%-30%(W/W)异丙醇20。/。-3(F。(W/W)氮酮1%-5%(W/W)甘油2y。-6y。(w/w)上述原料中,进一步的优选重量百分比为所述丁香的重量百分比为20%。所述蒿甲醚的重量百分比为15%。所述盐酸左旋咪唑的重量百分比为15%。所述丙二醇的重量百分比为14%。所述异丙醇的重量百分比为20%。所述氮酮的重量百分比为3%。所述甘油的重量百分比为3%。本发明所涉及的上述附红细胞体病用兽用复方丁香搽剂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氮酮溶解于丙二醇和异丙醇中;第二步,将丁香油溶于第一步所得到的溶液中;第三步,将蒿甲醚溶于甘油;第四步,将盐酸左旋咪唑溶于水中;第五步,将第二步、第三步和第四步所得溶液混合均匀,然后过滤;第六步,向滤液中加水补足100ml,混匀。所述丁香油,其制备为取丁香药材粉碎成20目粗粉,取100g置萃取釜中萃取,收集萃取液而得。所述萃取,其参数条件为在萃取压力为20Mpa,萃取温度为4(TC,解析压力为6Mpa,解析温度为40。C,二氧化碳的流量为22L'h—、kg—'的条件下,萃取3小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廉、储存稳定、效果确实、用药方便等特点,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治疗动物附红细胞体病的兽用制剂。本发明经六个月的光照和温度加速试验,表明该制剂含量较稳定,外观无变化;并且经实施例中感染试验证实,其治疗效果较好,杀虫率高,不仅附红细胞体的感染强度降低,治疗后未观察到附红小体,且对皮肤无刺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以下实施例中,丁香油通过以下途径制备得到取丁香药材粉碎成20目粗粉,取100g置萃取釜中萃取,萃取压力为20MPa;萃取温度为40'C;解析压力为6MPa;解析温度为4(TC;二氧化碳的流量为22L*h—"kg—1;萃取3小时,收集萃取液,即为丁香油。实施例一附红细胞体病用兽用复方丁香搽剂,是用下述方法制成-(1)按重量称取丁香油10g,蒿甲醚10g,盐酸左旋咪唑5g,丙二醇25g,异丙醇30g,氮酮5g,甘油6g;(2)将氮酮溶解于丙二醇和异丙醇中;(3)将丁香油溶于(2)得到的溶液中;(4)将蒿甲醚溶于甘油;(5)将盐酸左旋咪唑溶于水中;(6)将(3)、(4)和(5)所得溶液混合均匀,然后过滤;(7)向滤液中加水补足100ml,混匀,即制成兽用复方丁香搽剂。实施例二附红细胞体病用兽用复方丁香搽剂,是用下述方法制成(1)按重量称取丁香油20g,蒿甲醚15g,盐酸左旋咪唑15g,丙二醇14g,异丙醇20g,氮酮3g,甘油3g;(2)将氮酮溶解于丙二醇和异丙醇中;(3)将丁香油溶于(2)得到的溶液中;(4)将蒿甲醚溶于甘油;(5)将盐酸左旋咪唑溶于水中;(6)将(3)、(4)和(5)所得溶液混合均匀,然后过滤;(7)向滤液中加水补足100ml,混匀,即制成兽用复方丁香搽剂。实施例三附红细胞体病用兽用复方丁香搽剂,是用下述方法制成(1)按重量称取丁香油15g,蒿甲醚12g,盐酸左旋咪唑10g,丙二醇20g,异丙醇30g,氮酮2g,甘油6g;(2)将氮酮溶解于丙二醇和异丙醇中;(3)将丁香油溶于(2)得到的溶液中;(4)将蒿甲醚溶于甘油;(5)将盐酸左旋咪唑溶于水中;(6)将(3)、(4)和(5)所得溶液混合均匀,然后过滤;(7)向滤液中加水补足100ml,混匀,即制成兽用复方丁香搽剂。经上述制成的兽用复方丁香搽剂涂搽前肢内侧皮肤用于治疗感染附红细胞体的犬。将试验用小型猪随机分成5组,S卩溶媒对照(I),本发明实施例一(II),本发明实施例二(III),本发明实施例三(IV),贝尼尔(V)。实验结果见表l。表1感染附红细胞体犬药物治疗后感染率<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注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权利要求1、一种附红细胞体病用兽用复方丁香搽剂,其特征在于,原料重量百分比为丁香油10%-20%,蒿甲醚10%-15%,盐酸左旋咪唑5%-15%,丙二醇10%-30%,异丙醇20%-30%,氮酮1%-5%,甘油2%-6%。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附红细胞体病用兽用复方丁香搽剂,其特征是,所述丁香油的重量百分比为20%。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附红细胞体病用兽用复方丁香搽剂,其特征是,所述蒿甲醚的重量百分比为15%。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附红细胞体病用兽用复方丁香搽剂,其特征是,所述盐酸左旋咪唑的重量百分比为15%。5、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附红细胞体病用兽用复方丁香搽剂,其特征是,所述丙二醇的重量百分比为14%。6、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附红细胞体病用兽用复方丁香搽剂,其特征是,所述异丙醇的重量百分比为20%。7、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附红细胞体病用兽用复方丁香搽剂,其特征是,所述氮酮的重量百分比为3%,所述甘油的重量百分比为3%。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红细胞体病用兽用复方丁香搽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氮酮溶解于丙二醇和异丙醇中;第二步,将丁香油溶于其中;第三步,将蒿甲醚溶于甘油;第四步,将盐酸左旋咪唑溶于水中;第五步,将第二步、第三步和第四步所得溶液混合均匀,然后过滤;第六步,向滤液中加水补足100ml,混匀即得附红细胞体病用兽用复方丁香搽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附红细胞体病用兽用复方丁香搽剂,其特征是,所述丁香油,其制备为取丁香药材粉碎成20目粗粉,取100g置萃取釜中萃取,收集萃取液而得。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附红细胞体病用兽用复方丁香搽剂,其特征是,所述萃取,其参数条件为在萃取压力为20Mpa,萃取温度为40"C,解析压力为6Mpa,解析温度为40'C,二氧化碳的流量为22L'h—、kg—'的条件下,萃取3小时。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
技术领域
的附红细胞体病用兽用复方丁香搽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主要以丁香油、蒿甲醚、盐酸左旋咪唑为主料,配以丙二醇、异丙醇、氮酮和甘油等辅料,经由称量、搅拌、混匀、检验、计量、包装等常规方法制备而成。该复方制剂可涂搽给药,其原料重量百分比为丁香油10-20%,蒿甲醚10-15%,盐酸左旋咪唑5-15%,丙二醇10-30%,异丙醇20-30%,氮酮1-5%,甘油2%-6%。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廉、储存稳定、效果确实、用药方便等特点,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治疗动物附红细胞体病的兽用制剂。文档编号A61K31/429GK101229231SQ200810033290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申请日期2008年1月31日优先权日2008年1月31日发明者华国修,立崔,李政萍,权沈,陈丕仁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