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筋骨病的外用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45538阅读:13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筋骨病的外用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筋骨病的外用中草药及其 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随着人们生活结构的变化,肢体活动量减少、嗜欲失节现象日益突出,筋 骨病已成为一种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同时,由于人们日常生活缺乏科学性、规 律性,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导致一些筋骨疾病的发生,如筋骨痛、肌肉劳损、 颈椎病、腰腿痛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劳动造成不便和困难,使患者 生活质量下降,精神很痛苦。另外,随着人们务工、外出者增多,各类事故所 致的筋伤、骨折也不断增加。筋骨病的表证主要表现为人体局部关节疼痛、麻 木不仁、活动受制,甚者有炎性病变、骨质增生、关节变形等症状。纠其病因, 或者由跌打损伤,导致筋伤、骨折,甚至初期失治或治疗失当,疾病迁延,加 之邪入腠理,循经内侵,致使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瘀积不散,酿成重症;或 者劳损过度,素体虚亏,风、寒、湿邪合而为痹,痹即闭塞不通,直接导致肌 肉韧带牵拉过大,使骨与骨之间的负担过重,加上摩擦磨损而产生骨疾,该病 也是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的关节显行性疾病。对于该病的施治,西医多用麻醉以止痛,VB、 VE类药物以调理,手术、牵引以正形,往往前治后损,无有愈期,且副作用大。中医则有内服外用之药物,针灸、按摩、熏蒸、擦洗等等,治疗 时间漫长而疗效甚微,且每每复发,无以根治。近时期来,中医界陆续推出不 少综治方剂,治疗效果也多不明显,广大患者仍苦于无助,引领翘首以盼福音。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治疗各种筋骨病,而且治疗效果显 著,标本兼治,治疗周期短,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敷用方便的筋骨病外用中 草药。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筋骨病的外用中草药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中草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草药材配制而成乳香10 50份、没药10 50份、红花30 150份、三七20 100 份、土元30 150份、威灵仙50 300份、草乌20 100份、川乌20 100份、 木瓜100 350份、肉桂10 50份、马前子30 100份、细辛20 50份、丁香 10 50份、骨碎补20 100份。本发明的中草药,抓住筋骨病内有血瘀气滞、外为风寒湿邪所乘,肝肾脾 胃失却濡养的病机根本,以活血化瘀、散风除湿、温经止痛、补益肝肾而行综 治之功,以收消痈肿、通经脉、止疼痛、强筋骨、宣脾肺,治标治本、抑制复 发之效。其各组分药物的药性功用分别如下乳香性辛、苦,温,入心、肝、脾经,具有调气,伸筋,活血定痛,消 痈疽诸毒,托里护心,去恶气等功用,主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 跌打损伤,风水毒肿,风瘾,痒毒,痛经、泄痢等证。没药性苦、辛,平,入肝、脾、心、肾经,能散血去瘀,行气舒筋,燥 湿解毒,消肿定痛,生肌等功能,主治症瘕,痈疽肿痛,跌打损伤,筋骨、心 腹诸痛,金疮,经闭,痔漏,目障等证。红花性辛、温,能活血通径,散瘀止痛,主治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 打损伤,经闭、痛经等证。三七味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具有去瘀生新,消肿止痛,和营止血,补益健体,通脉行瘀,护肝,止血而不留瘀血,化瘀血而不伤新血,行瘀 血而创新血等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金疮,瘀血痈肿,脏腑经络疼痛,女子症 瘕、崩漏、月事不通诸证。土元性咸,寒,有微毒,归肝经,具有化淤止血,破血逐瘀,消肿止痛, 通络理伤,接筋续骨等功效,主治腰腿跌打损伤,筋伤骨折,淤血疼痛,癥瘕 痞块,关节炎,闭经等证。威灵仙性辛、咸,温,归膀胱经,具有祛风除湿,通行十二经脉之功能, 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瘫痪等证。草乌性辛、苦,热,有毒,有祛风燥湿,温经散寒,消肿止痛,开痰, 麻醉等功能,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手足痉挛,麻木瘫痪,心腹冷痛,寒 疝作痛,破伤风等证。川乌性辛、苦,热,有毒,归心、肝、肾、脾经,具有祛风除湿,温经, 麻醉,止痛等功能,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风湿性 关节炎,大骨节病,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跌打肿痛等症。木瓜性酸、温,归肝、脾经,具有平肝舒筋,和脾化湿,醒脾和胃,清 热祛风,祛湿邪,解拘挛,舒筋络,消食,生津,驱虫等功能,主治湿痹转筋, 手脚痉挛疼痛,胃痛,消化不良,肺热干咳,湿疹,胃失和降,呕吐,泄泻, 乳汁不通等证。肉桂性辛、甘,大热,具有归脾祛寒,补中益气,温经通脉、活血通经, 散寒止痛,破痃癖症瘕,补命门不足,补火助阳,引火归源,益火消阴,理疏 不足,补下焦不足,通九窍,利关节,坚筋骨,暖腰膝,消瘀血,续筋骨,生 肌肉,利肝肺气,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宣导百药等功能,主治风痹骨节 挛縮,胁风胁痛,心腹寒热、冷疾,肾虚腰痛,寒湿痹痛,脾肾虚寒,寒疝疼痛,阴盛失血,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证。马前子性苦,寒,有毒,归胃、肝经,能通络,止痛,散结消肿,主治 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遗疾,重症肌肉无力等 证。细辛性辛,温,归肺、肾经,具有祛风止痛,温肺化饮,温经散寒,祛 风通穷,止痛等功用,主治风湿痹痛,风寒头痛,寒饮伏肺,痰饮咳喘,阳虚 外感,恶寒发热头痛,鼻塞不通等证丁香性辛,温,入胃、脾、肾经,具有温中,暖肾,降逆,健胃消胀, 镇痛,麻醉等功用,主治关节炎,风湿痛,心腹冷痛,胸腹胀闷,腹痛腹泻, 消化不良,痃癖,疝气及疮、痈、疔、疖等皮肤创伤诸证。骨碎补性苦,温,归肾、肝经,能补肾强骨,续伤止痛,主治肾虚腰痛, 跌扑闪挫,筋骨折伤,耳鸣耳聋等证。按照上述组方制成的筋骨病外用中草药,其药物的组合配伍得宜,适用于 骨、关节、软组织跌打损伤、扭挫伤、骨折、落枕、闪腰、岔气、筋骨痛、肌 肉劳损、腰腿疼痛等症。同时对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股骨头坏死, 风、寒、湿性关节炎,局部肢体血管栓塞、乳房纤维增生、改善或恢复骨关节、 软组织损伤后功能障碍等病症也具有减轻或消除临床症状或体症之功效。该中 草药能够通过人体穴位和肌肤渗入病灶,并能温脾强肾,有效清除筋骨组织和 肝肾脾胃等脏器的邪毒以及微循环障碍,促进筋骨组织的修复。具有见效快、 疗程短、治愈率高、制备简单、敷用方便、治疗费用低等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用于治疗筋骨病的外用中草药,是由发明人秉承祖传医行之积淀, 抱数十年攻研中华医学之所得,并经十数年临床实验之例证,终获奇效验方之 口碑。该组方通过各组分药物的协同作用,能够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去风除湿消炎,消肿止痛,改善和疏通微循环,促进损伤病变组织修复和功能障碍快 速恢复至正常,使临床症状和体征很快消失。自2002年以来,治疗各类筋骨病人数百例,其中有跟踪随访记录者159例, 效果显著者155例,有效率达97%以上,痊愈者149例,治愈率为93.7%,痊愈 者中随访有不同程度复发现象者9人,复发率为6%。实验证明,该中草药各组 分在下列重量份配比范围内,均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乳香10 50份、没药 10 50份、红花30 150份、三七20 100份、土元30 150份、威灵仙50 300份、草乌20 100份、川乌20 100份、木瓜100 350份、肉桂10 50份、 马前子30 100份、细辛20 50份、丁香10 50份、骨碎补20 100份。实施例1本发明的中草药中各组分药物的重量份配比可以是乳香30份、没药30 份、红花80份、三七60份、土元80份、威灵仙200份、草乌60重量分、川 乌60份、木瓜200份、肉桂30份、马前子60份、细辛40份、丁香30份、骨 碎补60份。实施例2本发明的中草药中各组分药物的重量份配比也可以是乳香25份、没药25 份、红花60份、三七50份、土元60份、威灵仙150份、草乌50份、川乌50 份,木瓜150份、肉桂25份、马前子50份、细辛30份、丁香25份、骨碎补 50份。实施例3本发明的中草药中各组分药物的重量份配比还可以是乳香35份,没药35 份、红花100份、三七80份、土元100份、威灵仙250份、草乌80份、川乌 80份、木瓜250份、肉桂35份、生马前子80份、细辛45份、丁香35份、骨碎补80份。本发明是外用中草药可制成膏药或酊剂,均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其制 备方法分别如下膏药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a. 分别取威灵仙、生马前子、生草乌、生川乌、木瓜、红花、三七、土元、 细辛、丁香、肉桂、骨碎补、乳香、没药14味中草药洗净晾干,切成厚度《5mm 的碎片,再按所述配比量混合均匀加入植物油内浸泡3 10天备用,其中,中草药与植物油的重量比例为中草药植物油=1 : 3 6;b. 将浸泡后的中草药与植物油一起置入锅内用火熬至油沸,再用文火将中 草药熬至焦褐色,滤除药渣,制得药油备用;c. 将制备的药油继续用文火熬至滴水成珠时,按药油广丹=1 : 0.3 0.5 的重量比加入广丹,缓缓搅拌,制成药膏备用;d. 将药膏在60 9(TC温度下摊在牛皮纸或白布块上,即制成本发明的中草 药膏药,其中每贴膏药的药膏摊入重量为20 40克。酊剂的制备方法是取威灵仙、生马前子、生草乌、生川乌、木瓜、红花、三七、土元、细辛、 丁香、肉桂、骨碎补、乳香、没药14味中草药洗净晾干,切成厚度《5mm的碎 片,按所述配比量混合均匀加入75%纯度的酒精内浸泡60 150天后,用细绢布 滤除药渣,即制成本发明的中草药酊剂,其中,中草药与酒精的重量比例为 中草药酒精二l : 2 8。本发明膏药的使用方法是先将患处用温水或酒精擦洗干净,然后根据病患部位的大小取相应药量的 膏药,并加热至药膏熔化成粘稠状,展开贴于患处即可,每贴敷用4 7天,3 4贴为一疗程。本发明酊剂的使用方法是先将患处用温水或酒精擦洗干净,然后将酊剂涂于患处皮肤表面即可,每 天涂抹1 2次,7 10天为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李XX,男,51岁,工人,2003年6月17日上午8时,在工地劳动时被人 力车撞伤左足根部,左足及踝部当即皮下瘀血,出现肿胀,软组织剧痛,不能 着地行走。11时到本处检査治疗,X射线检査为软组织损伤。使用本发明的膏 药贴于患处,约半小时后,患者感到疼痛明显减轻,并能够走动,下午4时, 伤患症状消失,患者已能骑自行车到3公里外的一个单位办事,第三天患者左 足部位皮下瘀血、软组织肿胀疼痛完全消失,患者左足部位皮下瘀血、恢复正 常劳动,随访无任何后遗症。魏XX,男,45岁,干部。2007年6月初,因车祸致左肩关节脱位、左肱骨 外科颈骨折,左肩部皮下瘀血呈紫褐色,软组织高度肿胀,患部剧痛。进行关 节及骨折复位后,敷用本发明的膏药,患者贴后约半小时即感觉患处局部发热, 肿胀痛疼减轻,数天后患部肿胀疼痛完全消失,经随访,至今没有复发及后遗 症迹象。刘X,女,25岁,农民,2006年1月22日遭遇车祸,被车撞飞5米外,致 左胸部及左肩部严重挫伤,住院治疗一周后患者伤部仍剧痛不能翻身,不能起 坐,不能入眠,大小便均需他人帮助,吃饭喝水也得亲属一口一口的喂,由于 剧痛说不出话,轻身咳嗽也会引起疼痛。后转本处治疗,涂抹本发明的中草药 酊剂,第二天即能下床活动,IO天后患者痛疼及其他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 随访无相关症状遗留。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筋骨病的外用中草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草药材配制而成乳香10-50份、没药10-50份、红花30-150份、三七20-100份、土元30-150份、威灵仙50-300份、草乌20-100份、川乌20-100份、木瓜100-350份、肉桂10-50份、马前子30-100份、细辛20-50份、丁香10-50份、骨碎补20-100份。
2、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l所述治疗筋骨病的外用中草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膏药的步骤如下a) 分别取威灵仙、生马前子、生草乌、生川乌、木瓜、红花、三七、土 元、细辛、丁香、肉桂、骨碎补、乳香、没药14味中草药洗净晾干,切成厚 度《5mm的碎片,再按所述配比量混合均匀加入植物油内浸泡3 10天备用, 其中,中草药与植物油的重量比例为中草药植物油=1 : 3 6;b) 将浸泡后的中草药与植物油一起置入锅内用火熬至油沸,再用文火将 中草药花熬至焦褐色,滤除药渣,制得药油备用;c) 将制备的药油继续用文火熬至滴水成珠时,按药油广丹=1 : 0.3 0.5的重量比加入广丹,缓缓搅拌,制成药膏备用;d) 将药膏在60 9(TC温度下摊在牛皮纸或白布块上,即制成本发明的中 草药膏药,其中每贴膏药的药膏摊入重量为20 40克。
3、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筋骨病的外用中草药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酊剂的制备方法是取威灵仙、生马前子、生草乌、生川乌、木瓜、红花、三七、土元、细辛、丁香、肉桂、骨碎补、乳香、没药14味中草药洗净晾干,切成厚度《5mm的碎片,按所述配比量混合均匀加入75%纯度的酒精内浸泡60 150天后,用 细绢布滤除药渣,即制成本发明的中草药酊剂,其中,中草药与酒精的重量 比例为中草药酒精=1 : 2 8。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筋骨病的外用中草药,它是由乳香、没药、红花、三七、土元、威灵仙、草乌、川乌、木瓜、肉桂、马前子、细辛、丁香、骨碎补14味中草药材制成的膏药或酊剂。该药物组合配伍得宜,能够通过人体穴位和肌肤渗入病灶,并能温脾强肾,有效清除筋骨组织和肝肾脾胃等脏器的邪毒以及微循环障碍,促进筋骨组织的修复。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制备简单、敷用方便、治疗费用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1264146SQ200810049669
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9日
发明者李仲甫 申请人:李仲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