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神经衰弱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9534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神经衰弱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神经衰弱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神经衰弱是一种神经症性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情绪烦恼, 入睡困难。有的病人还表现为头痛、头昏、眼花、耳鸣、心悸、气短、阳痿、早泄或月经紊 乱。神经衰弱是一种轻度的精神病,是神经症的一种。我国精神医学家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 认为,神经衰弱是一种神经症性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情绪烦恼, 入睡困难。有的病人还表现为头痛、头昏、眼花、耳鸣、心悸、气短、阳痿、早泄或月经紊 乱。
神经衰弱是一种轻度的精神病,是神经症的一种。1985年《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编委 会在《神经症临床工作诊断标准》中重写了神经症的定义"神经症指一组精神障碍,为各种 躯体的或精神的不适感、强烈的内心冲突或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所苦恼。其病理休验常持续存 在或反复出现,但缺乏任何可查明的器质性基础;患者力图摆脱,却无能为力。"神经衰弱 也符合上述特点,病人无器质性病变,常为失眠、脑力不足、情绪波动大等不能自主的症状 所苦恼。但是神经衰弱的病人,没有严重的行为紊乱,这与严重的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是有 区别的。
一般来说,神经衰弱病人在患病前多有持久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如学生担心考试不 好,夫妻、婆媳关系紧张,个人生活环境、生活规律剧变等,都可能诱发神经衰弱。
由于精神负担过重、不注意劳逸结合、脑力劳动过度疲劳,可发生神经衰弱。本病多见 于脑力劳动者,主要症状是脑力与体力容易疲劳,工作与学习效率减退,常伴失眠、注意力 不集中、烦恼、头昏脑胀等表现。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病,遍及世界各地,居各种神经官能症的首位。天津市区本病的患 病率为9. 1%。贵州省在农村调査后发现患病率更高,达70.69%0。因为本病的主要特点是大 脑高级神经中枢和植物神经的功能失调,所以患者不仅有头痛、头昏、失眠及记忆力减退等 大脑功能紊乱的症状,而且还可出现循环、消化、内分泌、代谢及生殖系统等功能失调的症 状。患者自觉症状繁多,精神负扭极重,不少人服了许多滋补药物,仍得不到理想的疗效, 因而担心得了什么大病没有被查出来,思想苦恼,到处检查求治,浪费了许多药物、时间和 金钱。
神经衰弱患者由于长期自认为病魔缠身,以致情绪紧张、焦虚、烦恼、睡眠不足、食欲不振、免疫功能下降,还可并发其他疾病。不仅严重地影响学习、工作和前途,也给家庭增 加了负担,甚至影响家庭的和睦。而对疾病、个人前途的忧虑和家庭的不和,又构成新的社 会心理因素,反过来使疾病进一步加重,形成病理的恶性循环,影响疾病的预后。
因此,神经衰弱这个病虽不危及患者的生命,不影响寿命,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 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
尽管目前治疗神经衰弱的西药很多,这些药对减轻焦虑、镇静、改善睡眠等也有明显作 用。但不少安眠镇静剂如果长期或过量服用,也易形成人体对药物的依赖性和产生耐药性, 还有一定副作用。不少患者希望能长期坚持服用一些副作用小、疗效可靠的中成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神经衰弱的中药。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是由药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其中所述的药效成分是 由下列原料制成的(份为重量单位) l.处方
党参100 — 300份 当归80—240份 远志80—240份 胆南星80—240份 炎甘草50—150份
黄芪100—300份 陈皮80—240份 炒麥仁100—300份 龙眼肉100—300份 木香50 — 150份 酸麥仁80—240份
知母50—150份
炒白术80 — 240份 茯神100—300份 柏子仁80—240份 山植100 — 300份 生牡蛎80—240份 泽泻80—240份
优选下列原料制成的活性成分,疗效更佳:
黄芪150份 陈皮120份 炒麥仁150份 龙眼肉150份 木香50份 酸麥仁120份
党参150份 当归120份 远志120份 胆南星120份 炎甘草100份 知母50份
本发明所述中药的药效成分制备方法可以是将原料分别干燥,研粉,混合。 用中药制药的常规方法制备。这些制药常规方法可以是水提醇沉或醇提水沉法, 他提取方法,具体参见曹春林主编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药制剂学》。
优选采用下列制备方法制备
炒白术120份 茯神150份 柏子仁120份 山植150份 生牡蛎120份 泽泻120份
也可以是采 此外还有其2.制备工艺
(1) 黄芪、党参加75%乙醇浸渍三次,第一次浸渍48小时,第二、三次分别浸渍24小时, 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縮成稠膏状,85'C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
(2) 其余炒白术、陈皮、当归、茯神、炒枣仁、远志、柏子仁、龙眼肉、胆南星、山植、 木香、炙甘草、生牡蛎、酸枣仁、知母、泽泻等药材加10倍水煎煮三次,第一次l小 时,第二、三次0. 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 08 1. 14 (50 60°C)的清膏,加2.8倍量乙醇,搅匀,加热至60。C,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 压回收乙醇,浓縮成稠膏状,85'C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
(3) 将步骤(1)所得干膏与步骤(2)所得干膏混合,粉碎成细粉,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 辅料制成颗粒、片、胶囊等不同制剂。
采用上述中药原料相互配伍及其制备方法,全方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用于 失眠健忘,记忆减退,倦怠乏力,头晕心悸等神经衰弱症状的改善。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l: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1. 处方
黄疾150份 陈皮120份 炒麥仁150份 龙眼肉150份 木香50份 酸麥仁120份
2. 制备工艺
(1) 黄芪、党参加75%乙醇浸渍三次,第一次浸渍48小时,第二、三次分别浸渍24小时, 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縮成稠膏状,85'C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
(2) 其余炒白术、陈皮、当归、茯神、炒枣仁、远志、柏子仁、龙眼肉、胆南星、山植、 木香、炙甘草、生牡蛎、酸枣仁、知母、泽泻等药材加10倍水煎煮三次,第一次l小 时,第二、三次0. 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 08 1.14 (50 60°C)的清膏,加2.8倍量乙醇,搅匀,加热至60。C,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 压回收乙醇,浓縮成稠膏状,85t)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
(3) 将步骤(1)所得干膏与步骤(2)所得干膏混合,加入蔗糖粉,混匀,制成颗粒,干 燥,即得。
5
党参150份 当归120份 远志120份 胆南星120份 炙甘草100份 知母50份
炒白术120份 茯神150份 柏子仁120份 山植150份 生牡蛎120份 泽泻120份党参150份 当归120份 远志120份 胆南星120份 炙甘草100份 知母50份
炒白术120份 茯神150份 柏子仁120份 山植150份 生牡蛎120份 泽泻120份
实施例2:片剂的制备方法
1. 处方 黄芪150份 陈皮120份 炒麥仁150份 龙眼肉150份 木香50份 酸麥仁120份
2. 制备工艺
(1) 黄芪、党参加75%乙醇浸渍三次,第一次浸渍48小时,第二、三次分别浸渍24小时, 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縮成稠膏状,85t: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
(2) 其余炒白术、陈皮、当归、茯神、炒枣仁、远志、柏子仁、龙眼肉、胆南星、山植、 木香、炎甘草、生牡蛎、酸枣仁、知母、泽泻等药材加10倍水煎煮三次,第一次l小 时,第二、三次0. 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 08 1.14 (50 6CTC)的清膏,加2.8倍量乙醇,搅匀,加热至60'C,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 压回收乙醇,浓縮成稠膏状,85'C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
(3) 将步骤(1)所得干膏与步骤(2)所得干膏混合,粉碎,过筛,加入淀粉、硬脂酸镁, 压片,即得。
实施例3: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1. 处方 黄芪150份 陈皮120份 炒麥仁150份 龙眼肉150份 木香50份 酸麥仁120份
2. 制备工艺
(1) 黄芪、党参加75%乙醇浸渍三次,第一次浸渍48小时,第二、三次分别浸渍24小时, 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縮成稠膏状,85'C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
(2) 其余炒白术、陈皮、当归、茯神、炒枣仁、远志、柏子仁、龙眼肉、胆南星、山植、 木香、炎甘草、生牡蛎、酸枣仁、知母、泽泻等药材加IO倍水煎煮三次,第一次l小
6
党参150份 当归120份 远志120份 胆南星120份 炎甘草100份 知母50份
炒白术120份 茯神150份 柏子仁120份 山植150份 生牡蛎120份 泽泻120份时,第二、三次0. 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 08 1. 14 (50 60°C)的清膏,加2.8倍量乙醇,搅匀,加热至60。C,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 压回收乙醇,浓縮成稠膏状,85-C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 (3)将步骤(1)所得干膏与步骤(2)所得干膏混合,粉碎,过筛,加淀粉,混匀,制成 颗粒,干燥,装入胶囊,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神经衰弱的中药,其特征是由药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其中所述的药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制成的黄芪100-300份 党参100-300份 炒白术80-240份陈皮80-240份 当归80-240份 茯神100-300份炒枣仁100-300份远志80-240份 柏子仁80-240份龙眼肉100-300份胆南星80-240份山植100-300份木香50-150份 炙甘草50-150份生牡蛎80-240份酸枣仁80-240份 知母50-150份 泽泻80-2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衰弱的中药, 选下列原料黄芪150份 陈皮120份 炒麥仁150份 龙眼肉150份 木香50份 酸麥仁120份党参150份 当归120份 远志120份 胆南星120份 炙甘草100份 知母50份炒白术80—240份 茯神100—300份 柏子仁80—240份 山植100—300份 生牡蛎80 — 240份 泽泻80—240份。其特征在于其中制备所述药效成分的优炒白术120份 茯神150份 柏子仁120份 山植150份 生牡蛎120份 泽泻120份。
3、 根据权利要求l-2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衰弱的中药,其特征是采用下列方法制得(1) 黄芪、党参加75%乙醇浸渍三次,第一次浸渍48小时,第二、三次分别浸渍24小时, 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縮成稠膏状,85'C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2) 其余炒白术、陈皮、当归、茯神、炒枣仁、远志、柏子仁、龙眼肉、胆南星、山植、 木香、炙甘草、生牡蛎、酸枣仁、知母、泽泻等药材加10倍水煎煮三次,第一次l小 时,第二、三次0. 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 08~1.14 (50 60°C)的清膏,加2.8倍量乙醇,搅匀,加热至60。C,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 压回收乙醇,浓縮成稠膏状,85'C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3) 将步骤(1)所得干膏与步骤(2)所得干膏混合,粉碎成细粉,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 辅料制成颗粒、片、胶囊等不同制剂。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一种用于神经衰弱的中药,其特征是该中药组合为口服 制剂。
5、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一种用于神经衰弱的中药,其特征是该中药组合可制成颗粒、胶 囊、片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公开了一种用于神经衰弱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有效成分是由黄芪、党参、炒白术、陈皮、当归、茯神、炒枣仁、远志、柏子仁、龙眼肉、胆南星、山植、木香、炙甘草、生牡蛎、酸枣仁、知母、泽泻等十几位药材经提取而成。本发明中特有的药物活性成分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用于失眠健忘,记忆减退,倦怠乏力,头晕心悸等神经衰弱症状的改善。
文档编号A61K9/20GK101549085SQ20081010342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3日
发明者颜丽君 申请人:北京中科仁和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