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五色降糖营养米饭及加工方法
一种五色降糖营养米饭及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一种五色降糖营养米饭及加工方法。糖尿病是一种全身代谢性慢性顽固疾病。据卫生部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糖尿
病患者2300多万,血糖偏高人群6000多万,成为继心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二大杀手"。虽然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很多,但大都与不合理的饮食、脏腑功能下降、气血失和、营养失衡、内分泌失调、机体免疫力下降直接相关。为此,对糖尿病进行综合控制、预防和治理,减少糖尿病的发生,是我国目前乃至今后长期的重要任务。
本发明将祖国传统的中医理论与现代营养学、保健科学融为一体,把大自然赐予人类最好的45种滋补脏腑、补气生血、消渴降糖的中草药与高营养食物巧妙结合,制成人们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亟需的五色降糖营养米饭。常食能够呵护脏腑、滋补肝 肾、均衡营养、益气生血、提升免疫、消渴降糖。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的
(1) 五色降糖中药配方党参2-4%,人参1-3%,丹参1-3%,黄精2-5%,黄芪3-6%,绞股蓝2-5%,甘草2-5%,白术2-5%,制首乌3-6%,当归3-6%,白芍药2-5%,熟地3-6%,山楂8-16%,山茱萸3-6%,山药3-6%,枸杞子3-6%,五味子2-5%,决明子2-4%,金银花2-4%,菊花2-4%,翻白草6-15%,苦瓜3-6%,灵芝2-4%,茯苓2-4%,葛根2-4%,荷叶2-4%,玉竹2-4%,粽子叶3-6%,板蓝根2-4%,戸荟2-4%,蒲公英2-4%,苦丁茶2-4%,银杏茶2-4%,桑叶茶2-5%,乌龙茶3-6%;
(2)五色降糖营养米饭配方粳米70-88%,小米6-10%,紫米3-6%,燕麦2-6%,白扁豆1-3%,红小豆2-5%,豌豆2-5%,黑豆1-3%,炒熟黑芝麻0. 6-1. 2%,螺旋藻粉0.4-0.8%,降糖中药液适量。
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法进行实施的
(1)将如上所述的党参、人参、丹参、黄精、黄芪、绞股蓝、甘草、白术、制首乌、当归、白芍药、熟地、山楂、山茱萸、山药、枸杞子、五味子、决明子、金银花、菊花、翻白草、苦瓜、灵芝、茯苓、葛根、荷叶、玉竹、粽子叶、板蓝根、芦荟、蒲公英、苦丁茶、银杏茶、桑叶茶、乌龙茶分别切片、搅匀、粉碎、造粒、
烘干、装袋、包装,制成每袋净重3-5克的降糖中药配料包;
(2) 用不锈钢锅将清水煮沸,按每配料包添加水1.5-2升之比例添加降糖中药配料包,再用文火煮25-30分钟,取出煮过的残料包,留降糖中药液备用;
(3) 将如上所述的白扁豆、红小豆、豌豆、黑豆分别洗净,再分别用降糖中药液浸泡8-12小时备用;
(4) 将如上所述的粳米、小米、紫米、燕麦分别洗净,然后分别用降糖中药液浸泡3-8小时备用;
(5) 将如上所述的粳米、小米、紫米、燕麦、白扁豆、红小豆、豌豆、黑豆、炒熟黑芝麻与螺旋藻粉放置一起,充分搅拌均匀,再添加适量的降糖中药液,最后按常规方法蒸或煮,即制成五色降糖营养米饭。
传统的中医认为,健康当首先呵护五脏。我国最早的医学全书《黄帝内经》记载"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故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心为人体"皇帝",是脸面、血脉和小肠的内应,喜欢红色和苦的食物;肝为"排毒之盾",是眼睛、筋和胆的内应,喜欢绿色和味酸的食物;脾为"后天之本",是胃、肌肉和唇的内应,。喜欢黄色和甜食;肺为"气之本",是大肠和皮肤的内应,喜欢白色和辛辣的食物;肾为"先天之本",是膀胱、耳、头发和骨骼的内应,喜欢黑色和咸的食物。可见,五色与五味食物已深得五脏喜欢。如果人们能够在每日三餐,经常食用五色与五味食物,自然有益健康长寿。
本发明产品"源于自然、五彩鲜艳、五味俱全、滋补肝肾、呵护脏腑、均衡营养、益气生血、清热排毒、利尿通便、提升免疫、消渴降糖、物美价廉。"它具有以下五大特点
一是,滋补肝肾,呵护脏腑。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负责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激素等代谢,调节酸碱平衡,若肝脏强健,则调节血糖功能就正常;反之,血糖就会出现上升或下降等不正常现象。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负责生成尿液、排出体内代谢废物、毒素,调节酸碱平衡、调节内分泌,藏精、纳气、主骨、生髓、生血,若肾脏健康,代谢和排毒功能就正常,血糖也会正常;反之,就有可能诱发肾炎、糖尿病、尿毒症等慢性肾脏疾病。因此,预防和缓解糖尿病,必需滋补肝肾,呵护脏腑。本发明精选35种食药同源的五色降糖中草药与10种五色高营养食物科学配伍,制成五色降糖营养米饭,常食能够强肾、健肝、呵护脏腑,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力,防治糖尿病及多种慢性疾病。
二是,均衡营养,调节酸碱。据卫生部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大都严重缺乏钙、锌、铁、硒、铬、碘、维生素A、 C、 Bl、 B2、 B6、 B12、烟酸、赖氨酸等人体必需的10多种营养素,由于长期营养失衡,脏腑功能显著下降,内分泌失调,机体代谢紊乱,血糖上升。本发明将30余种食药同源的降糖中草药与降糖食物融为一体,常食将逐渐弥补体内缺少的多种营养素,均衡营养,平衡酸碱,调节并控制血糖。
三是,益气生血,提升免疫。气血是生命的动力,力量的源泉,补气生血是生命第一需要。糖尿病患者大都气血两虚,亟需经常滋补气血。本发明精选30多种益气生血的食物和食药同源的中草药,常食能补气生血、均衡营养、防治贫血,提升免疫力和抗病力,调节与控制血糖。
四是,筑基治本,消渴降糖。据调査发现,目前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同时还患有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脂肪肝、高血尿酸、肥胖等多种慢性疾病,单靠一、两种降糖的西药或中成药来治疗,往往越治越难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对于糖尿病,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治疗,还应当注意食补与食疗结合、防病与治病结合、重点治疗与综合治理结合。本发明将食补、药补与食疗"三合一",安全可靠,筑基治本,提升机体自身免疫力和抗病力,从根本上同时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与其它现代"富贵病",食疗效果显著持久。
五是,经济实惠,物美价廉。五色降糖营养米饭,与普通米饭相比较,每餐只
增加0. 50-0. 60元, 一般工薪阶层都有能力经常消费。通过降糖饮食就能够防治疾病,既节省时间,又少花钱、少受罪、早祛病、早康复,何乐而不为!下面给出四组本发明的具^施方案
实施例一
1、五色降糖营养米饭的配方如下(1)五色降糖中药配方党参2%,人参1%,丹参2%,黄精3%,黄芪4%,绞股蓝3%,甘草3%,白术3%,制首乌5%,当归5%,白芍药3%,熟地4%,山楂10%,山茱萸4%,山药5%,枸杞子5%,五味子3%,决明子3%,金银花2%,菊花2%,翻白草10%,苦瓜5%,灵芝3%,茯苳2%,葛根2%,荷叶2%,玉竹2%,粽子叶5%,板蓝根2%,戸荟2%,蒲公英2%,苦丁茶2%,银杏茶2%,桑叶茶2%,乌龙茶3%;
(2)五色降糖营养米饭配方粳米83%,小米8%,紫米4%,燕麦4%,白扁豆1%,红小豆3%,豌豆2%,黑豆2%,炒熟黑芝麻0.6%,螺旋藻粉0.4%,降糖中药液适量。
2、五色降糖营养米饭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如上所述的党参、人参、丹参、黄精、黄芪、绞股蓝、甘草、白术、制首乌、当归、白芍药、熟地、山楂、山茱萸、山药、枸杞子、五味子、决明子、
金银花、菊花、翻白草、苦瓜、灵芝、茯苓、葛根、荷叶、玉竹、粽子叶、板蓝根、芦荟、蒲公英、苦丁茶、银杏茶、桑叶茶、乌龙茶分别切片、搅勾、粉碎、造粒、烘干、装袋、包装,制成每袋净重3-5克的降糖中药配料包;
(2) 用不锈钢锅将清水煮沸,按每配料包添加水1.5-2升之比例添加降糖中药配料包,再用文火煮25-30分钟,取出煮过的残料包,留降糖中药液备用;
(3) 将如上所述的白扁豆、红小豆、豌豆、黑豆分别洗净,再分别用降糖中药液浸泡8-12小时备用;
(4) 将如上所述的粳米、小米、紫米、燕麦分别洗净,然后分别用降糖中药液浸泡3-8小时备用;(5)将如上所述的粳米、小米、紫米、燕麦、白扁豆、红小豆、豌豆、黑豆、炒熟黑芝麻与螺旋藻粉放置一起,充分搅拌均匀,再添加适量的降糖中药液,最后按常规方法蒸或煮,即制成五色降糖营养米饭。
实施例二
1、五色降糖营养米饭的配方如下(1)五色降糖中药配方党参2公斤,人参1公斤,丹参2公斤,黄精3公斤,黄芪4公斤,绞股蓝3公斤,甘草3公斤,白术3公斤,制首乌5公斤,当归5公斤,白芍药3公斤,熟地4公斤,山楂10公斤,山茱萸4公斤,山药5公斤,枸杞子5公斤,五味子3公斤,决明子3公斤,金银花2公斤,菊花2公斤,翻白草IO公斤,苦瓜5公斤,灵芝3公斤,茯苓2公斤,葛根2公斤,荷叶2公斤,玉竹2公斤,粽子叶5公斤,板蓝根2公斤,芦荟2公斤,蒲公英2公斤,苦丁茶2公斤,银杏茶2公斤,桑叶茶2公斤,乌龙茶3公斤;
(2)五色降糖营养米饭配方粳米83公斤,小米8公斤,紫米4公斤,燕麦4公斤,白扁豆1公斤,红小豆3公斤,豌豆2公斤,黑豆2公斤,炒熟黑芝麻0.6公斤,螺旋藻粉0.4公斤,降糖中药液适量。
2、五色降糖营养米饭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1、 五色降糖营养米饭的配方如下
(1)五色降糖中药配方党参3%,人参2%,丹参2%,黄精3%,黄芪6%,绞股蓝4%,甘草3%,白术3%,制首乌6%,当归5%,白芍药4%,熟地4%,山楂9%,山茱萸4%,山药5%,枸杞子6%,五味子396,决明子2%,金银花2%,菊花2%,翻白草8%,苦瓜4%,灵芝2%,茯苳2%,葛根2%,荷叶2%,玉竹2%,粽子叶3%,板蓝根2%,芦荟2%,蒲公英2%,苦丁茶2%,银杏茶2%,桑叶茶2%,乌龙茶3%;
(2)五色降糖营养米饭配方粳米88%,小米7%,紫米3%,燕麦3 &,白扁豆1%,红小豆2%,豌豆2%,黑豆1%,炒熟黑芝麻0.6%,螺旋藻粉0.4%,降糖中药液适量。
2、 五色降糖营养米饭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四
1、五色降糖营养米饭的配方如下
(1)五色降糖中药配方党参3公斤,人参2公斤,丹参2公斤,黄精3公斤,黄芪6公斤,绞股蓝4公斤、甘草3公斤,白术3公斤,制首乌6公斤,当归5公斤,白芍药4公斤,熟地4公斤,山楂9公斤,山茱萸4公斤,山药5公斤,枸杞子6公斤,五味子3公斤,决明予2公斤,金'银花2"公斤,菊花2公斤,翻白草8公斤,苦瓜4公斤,灵芝2公斤,茯苓2公斤,葛根2公斤,荷叶2公斤,玉竹2公斤,粽子叶3公斤,板蓝根2公斤,芦荟2公斤,蒲公英2公斤,苦丁茶2公斤,银杏茶2公斤,桑叶茶2公斤,乌龙茶3公斤;
(2)五色降糖营养米饭配方粳米88公斤,小米7公斤,紫米3公斤,燕麦3公斤,白扁豆1公斤,红小豆2公斤,豌豆2公斤,黑豆1公斤,炒熟黑芝麻0.6公斤,螺旋藻粉0.4公斤,降糖中药液适量。
2、五色降糖营养米饭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五色降糖营养米饭,特征在于其配方按重量份计分别为(1)五色降糖中药配方党参2-4%,人参1-3%,丹参1-3%,黄精2-5%,黄芪3-6%,绞股蓝2-5%,甘草2-5%,白术2-5%,制首乌3-6%,当归3-6%,白芍药2-5%,熟地3-6%,山楂8-16%,山茱萸3-6%,山药3-6%,枸杞子3-6%,五味子2-5%,决明子2-4%,金银花2-4%,菊花2-4%,翻白草6-15%,苦瓜3-6%,灵芝2-4%,茯苓2-4%,葛根2-4%,荷叶2-4%,玉竹2-4%,粽子叶3-6%,板蓝根2-4%,芦荟2-4%,蒲公英2-4%,苦丁茶2-4%,银杏茶2-4%,桑叶茶2-5%,乌龙茶3-6%;(2)五色降糖营养米饭配方粳米70-88%,小米6-10%,紫米3-6%,燕麦2-6%,白扁豆1-3%,红小豆2-5%,豌豆2-5%,黑豆1-3%,炒熟黑芝麻0.6-1.2%,螺旋藻粉0.4-0.8%,降糖中药液适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色降糖营养米饭,特征在于其配方按重 量份计分别为(1) 五色降糖中药配方党参2%,人参1%,丹参2%,黄精3%,黄芪4%,绞股 蓝3%,甘草3%,白术3%,制首乌5%,当归5%,白芍药3%,熟地4%,山楂10%,山 茱萸4%,山药5%,枸杞子5%,五味子3%,决明子3%,金银花2%,菊花2%,翻白草 10%,苦瓜5%,灵芝3%,茯苳2%,葛根2%,荷叶2%,玉竹2%,粽子叶5%,板蓝根 2%,戸荟2%,蒲公英2%,苦丁茶2%,银杏茶2%,桑叶茶2%,乌龙茶3%;(2〉五色降糖营养米饭配方粳米83%,小米8%,紫米4%,燕麦4%,白扁豆 1%,红小豆3%,豌豆2%,黑豆2%,炒熟黑芝麻0.6%,螺旋藻粉0.4%,降糖中药液 适量。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五色降糖营养米饭及加工方法,特征 在于该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党参、人参、丹参、黄精、黄芪、绞股蓝、甘 草、白术、制首乌、当归、白芍药、熟地、山楂、山茱萸、山药、枸杞子、五味子、 决明子、金银花、菊花、翻白草、苦瓜、灵芝、茯苓、葛根、荷叶、玉竹、粽子叶、 板蓝根、卢荟、蒲公英、苦丁茶、银杏茶、桑叶茶、乌龙茶分别切片、搅匀、粉碎、 造粒、烘干、装袋、包装,制成每袋净重3-5克的降糖中药配料包;(2) 用不锈钢锅将清水煮沸,按每配料包添加水1.5-2升之比例添加降糖中药配料包,再用文火煮25-30分钟,取出煮过的残料包,—留降糖中药液备用;(3) 将如上所述的白扁豆、红小豆、豌豆、黑豆分别洗净,再分别用降糖中 药液浸泡8-12小时备用;(4) 将如上所述的粳米、小米、紫米、燕麦分别洗净,然后分别用降糖中药液 浸泡3-8小时备用;(5) 将如上所述的粳米、小米、紫米、燕麦、白扁豆、红小豆、豌豆、黑豆、 炒熟黑芝麻与螺旋藻粉放置一起,充分搅拌均匀,再添加适量的降糖中药液,最后 按常规方法蒸或煮,即制成五色降糖营养米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五色降糖营养米饭及加工方法,属于保健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党参、人参、丹参、黄精、黄芪、绞股蓝、甘草、白术、制首乌、当归、白芍药、熟地、山楂、山茱萸、山药、枸杞子、五味子、决明子、金银花、菊花、翻白草、苦瓜、灵芝、茯苓、葛根、荷叶、玉竹、粽子叶、板蓝根、芦荟、蒲公英、苦丁茶、银杏茶、桑叶茶、乌龙茶分别切片、搅匀、粉碎、造粒、烘干、装袋、包装,制成降糖中药配料包,然后制成降糖中药液;将粳米、小米、紫米、燕麦、白扁豆、红小豆、豌豆、黑豆分别洗净、用降糖中药液浸泡3-12小时,之后与炒熟黑芝麻、螺旋藻粉放置一起混合均匀,按常规制成五色降糖营养米饭。本品具有食用与保健双重功能,适合糖尿病患者及高血糖人群食用。
文档编号A61K36/88GK101554228SQ200810103669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0日
发明者刘泳宏 申请人:刘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