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两种必需脂肪酸的食用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38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两种必需脂肪酸的食用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油,具体地涉及一种含co-3和①-6两种必需脂 肪酸的食用油。
背景技术
调和食用油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导向使用调和油是正确的,但是如何 调和,则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吃油实际上就是人体对脂肪的摄入,与 脂肪酸代谢密切相关。
人体内的脂类,分成两部分,即脂肪与类脂。脂肪又称甘油三酯(食 用油),是由一分子甘油与三分子脂肪酸结合而成,组成天然脂肪的脂肪 酸种类很多,对人体的作用也不同。总体上脂肪可分为能源脂肪和结构脂 肪。能源脂肪亦称饱和脂肪,主要由饱和脂肪酸组成,贮存在人的皮下结 缔组织、大网膜、肠系膜、肌间结缔组织和某些脏器周围,这些脂肪占全
身总脂肪的98%,由于能加以识别,故又称"可见脂肪"。能源脂肪的发热 量相当大,就同样重量来说,它的发热量是食糖、淀粉、蛋白质的2倍。其 主要生理功能是供给能量,在机体需要时可被动用,起保护机体,维持人体 正常体温,缓冲机械冲击,固定和保护各内脏器官及组织关节,促进脂溶 性维生素的吸收等作用。结构脂肪又称"不可见脂肪",主要由多碳不饱 和脂肪酸组成,以构成人体各部分细胞结构成分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脑、 肝脏、肺、心、脾脏、睾丸以及肌肉组织的细胞内。到目前为止,人们尚 无法看到它,因而又称"不可见脂肪"。结构脂肪主要生理功能是构成机 体,提供多碳不饱和脂肪酸,保护神经组织。例如,以构成大脑重要材料 的脂肪物质而言,是结构脂肪而非能源脂肪。其中40% 50°/。为多碳不饱 和脂肪酸(如DHA)。多碳不饱和脂肪酸是构建结构素质良好的大脑的需要, 是使脑的结构素质转好的需要。多碳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指亚油酸(十八碳二 烯酸)、亚麻酸(十八碳三烯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四烯酸)、二十碳五稀酸和二十二碳六稀酸。其中亚麻酸由于双键位置不同分为a-亚麻酸和y-亚麻酸。在众多不饱和酸中,亚油酸和a-亚麻酸因在体内不能由醣、蛋白 质及其他营养素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又被称为"必需脂肪酸"。必需 脂肪酸的最基本来源是植物、动物脂肪或合成。
日常食用的植物油,无论哪一种,都含有可见脂肪酸(能源脂肪酸) 即饱和脂肪酸,发挥提供机体能量的作用。人们最关注的是结构脂肪酸即 不饱和脂肪酸,也就是两种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a-亚麻酸),是在分子水 平上决定着人类的健康和寿命,意义重大。
必需脂肪酸有其特点,其一,代谢酶相同,但代谢产物不同,代谢产 物之间协同发挥生物效应。其二,化学结构上双键数目不同,双键位置也 不同,为了区分和识别,人们将末端双键在倒数第三个碳上的称为co-3系 列,在倒数第六个碳上的称为o6系列,亚油酸及其代谢产物y-亚麻酸和花 生四烯酸属于co-6系列,a-亚麻酸及其代谢产物二十碳五稀酸和二十二碳六 稀酸属于co-3系列。
各种脂肪酸对人体都有好处,但必需脂肪酸的摄入比例和摄入量将引 导着人类脂肪摄入的方向。亚油酸和a-亚麻酸只有在同时按一定比例进入 机体,代谢产物才能正确发挥生物效益群作用,否则将会相互制约,对机 体造成不良影响。
目前,在我国出产的食用植物油不是主含co-3系列的亚油酸就是主含 co-3系列的a-亚麻酸,所以进行调和是必要的。但调和必须具有科学性,如 果把两种必需脂肪酸统一归到多不饱和脂肪酸范畴,没有比例关系,则不 符合机体同步代谢要求。其实,国内外很重视co-3型必需脂肪酸的摄入问 题,日本早就立法规定,在多类食品中必须添加co-3型多碳不饱和脂肪酸, 否则不予出售;德国等国家的专利将a-亚麻酸作为药物和食品添加剂;世 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1993年就郑重向世界发表声明,鉴于a)-3 型多碳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性和人类普遍摄入不足的状况,建议要专项补 充co-3型多碳不饱和脂肪酸;我国科研人员经过大量的营养学调査、测定, 已经确定我国人群中均日摄取oc-亚麻酸的量还不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l 克的一半(WHO建议每人食用至少2克/日)。但都没有涉及两种必需脂肪 酸在某种特定食用品中的配伍比例,也没有强调二者同时进入机体的重要性。
亚油酸和(x-亚麻酸分别是体内co-6和co-3多碳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 稀酸AA、 二十碳五稀酸EPA、 二十二碳六稀酸DHA)的母体,两者及其 碳链延长产物是不能相互转化的,co-3和co-6脂肪酸的作用也不能相互替 代,只有配伍才能真正体现必需脂肪酸的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两种必需脂肪酸的食用油,或者称为含 co-6和co-3食用油,以满足人体对必需脂肪酸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含两种必需脂肪酸的食用油,为a-亚麻酸或其代谢产物按1:1-10的比例与亚油酸或其代谢产物组成的混合
本发明的上述比例根据实际需要有不同的比例要求,如大众化co-3食 用油,a-亚麻酸亚油酸二1:5-10,按照每人每天摄入25克食用油计算, 应满足人体每天摄入10克以上的亚油酸和2克以上的a-亚麻酸标准。
所述的食用油,其中,a-亚麻酸的代谢产物为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 碳六烯酸。
所述的食用油,其中,亚油酸的代谢产物为Y-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所述的食用油,其中,添加维生素E、脂溶性茶多酚、丁基羟基茴香 醚(BHA)、 2,6 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保护剂。
所述的食用油,其中,添加维生素C、有机硒、有机锗、卵磷脂中的 一种或几种作为保护剂。
本发明的食用油可应用于治疗和预防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的药物 制备,还可以应用在营养食品的制备。
为便于携带和服用,本发明的食用油可制成液体型、口服液剂型和胶 囊剂型。
本发明的两种多碳不包和脂肪酸中,亚油酸(linoleicacid)学名9,12-十八碳二烯酸,为全顺式十八碳二烯酸。a-亚麻酸(a-linolenic acid,简称 亚麻酸)学名9,12,15-十八碳三烯酸,为全顺式十八碳三烯酸。来自
1)植物,如红花籽油、亚麻(也称为胡麻)籽油、苏子油、核桃油、葵花油、花生油、大豆油、菜子油、芝麻油等;
2) 来自动物如海洋动物鱼类等、陆地动物如马狗鸡鸭等;
3) 来自合成如亚油酸酯、亚麻酸酯等。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采用的两种必需脂肪酸(多碳不包和脂肪酸)的化学结构除双 键数目和位置不同,其它差异较小,由于增碳酶的精确识别,才有了二者 代谢产物的不同,但有密切相关性。
作为药品或功能性食品成分,co-3和co-6脂肪酸都具有预防心血管疾 病、治疗高血脂症、轻度老年痴呆症、降低胆固醇血症的危险等,但是, 如果二者比例不对或单使用过量,都会造成多碳不饱和脂肪酸的安全性问题。
多碳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制品由于其活泼性质使其暴露在空 气中很快发生自动氧化变质,甚至产生有毒物质,从而失去其商业和营养 价值。尽管还没有专门提出co-3脂肪酸安全性问题,却有一些关于摄入大 剂量co-3脂肪酸导致啮齿类动物肝功能变化的报道。根据富含co-3脂肪酸 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在体外对氧化作用的敏感性升高,可以增加抗氧 化剂作为保护措施,在利用多碳不饱和脂肪酸制备功能食品时,维生素E、 脂溶性茶多酚、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维生 素C、有机硒、有机锗及卵磷脂都是常用的抗氧化剂或抗氧化助剂,同时 又是良好的生理活性物质,与必需脂肪酸具有协同功效。
实施例1:
调和葵花油 比例(%) 葵花油(含亚油酸60%以上) 50 胡麻油(含a-亚麻酸50X以上) 50 实施例2:
co-3食用油(调和花生油) 比例(%) 花生油(亚油酸40%左右) 50 胡麻油(含a-亚麻酸50X以上) 20 红花油(亚油酸80%以上) 30实施例3:
CO-3食用油(调和大豆油) 比例(%)
大豆油(亚油酸50%左右) 75 胡麻油(含a-亚麻酸50X以上) 20 红花油(亚油酸80%以上) 15
co-3食用油 比例(%)
葵花油(含亚油酸60%以上) 84 胡麻油(含a-亚麻酸50X以上) 16 实施例5:用于制备药物
亚油酸早己作为临床降血脂药物,有亚油酸丸、复方亚油酸丸(益寿 宁)、复方亚油酸乙酯丸(血脂平及脉通),缺点都是单一成分的亚油酸。 本发明的类似药品都应该配伍a-亚麻酸,比如硒化红花籽油就是用a-亚麻 酸配伍的红花籽油复合制剂,扬红花籽油之所长,避红花籽油之所短。
实施例6:应用在营养食品中
必需脂肪酸一般不与其它营养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和生物拮抗作用,如 维生素类、氨基酸类、微量元素等。因此,在剂型允许的情况下均可添加 必需脂肪酸。如口服液剂型和胶囊剂型。
实施例7:应用在强化食品中
以强化人体特殊需求的,以食物为载体的食品称为强化食品,如强化 儿童生长的食品、强化智力食品、强化骨骼生长食品等,在制备这些食品 时,只要剂型许可均可加必需脂肪酸。硒化红花籽油软胶囊是强化食品, 在配伍必需脂肪酸中加入微量有机硒,既发挥配伍必需脂肪酸作用,又补 硒。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效果,本发明从胡麻油中获得oc-亚麻酸,按不同比 例制备成三组配伍红花籽油,并按不同剂量进行动物降血脂试验,以深海 鱼油(n-3系列多碳不饱和脂肪酸)和亚油酸作为对照品。其中
配伍红花籽油A:红花油(含亚油酸80%) :a-亚麻酸亚油酸混合酸(含 a-亚麻酸62。/。,亚油酸22%) 二1:4;折合亚油酸:a-亚麻酸二 1:5;
配伍红花籽油B:红花油a-亚麻酸亚油酸混合酸二2:3;折合亚油酸:a-亚麻酸=1.2:1;
配伍红花籽油C:红花油a-亚麻酸亚油酸混合酸二3:2;折合亚油酸:a-亚麻酸二2.5:1。
根据大鼠最大耐受量试验确定动物试验剂量,定义大剂量为 150mg/100g;中剂量为100mg/100g;小剂量为50mg/100g。
结果显示,亚油酸和ct-亚麻酸这两种必需脂肪酸不仅一定要配伍使 用,而且量效关系明确,其中B组方即可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又能降低胆 固醇水平,好于A和C配方。试验结果见表l。
表l:配伍红花籽油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组别动物数 (n)TGCHOLHDLCLDLC
高脂模型组92.60±0.6I17.67±4.461.86±0.116.78±0.69
正常组90.72±0.18**7.10±4.09**1.25±0.463.76±1.20**
深海鱼油组121.46±0.52*15.89士4.861.82±0.136.40±1.12
配伍A小剂量121.12±0.52**17.12±10.861.65±0.525.47±2.58
配伍A中剂量111.08士0.57**17.91±7.221.78±0.306.34±1.79
配伍A大剂量121.05±0.40**13.44±7.321.55士0.545.09±2.59
配伍B小剂量111.11±1.49**17.89±9.911.74±0.475.97土2.43
配伍B中剂量111.07土0.63"13.75±6.60*1.51±0.33*5.57±1.92
配伍B大剂量11.08±0.58**10.58士6.10**U4士0.42"4.33±2.00*
配伍c小剂量91.19±0.59**16.29±6.971.78±0.335.96±2.01
配伍C中剂量111.24士0.34"15.69±5.531.81±0.〗96.1±1.32
配伍C大剂量100.98±0.37**14.20±6.331.70±0.385.14±1.96
表中,承与高脂盐水组相比P0.05,"与高脂盐水组相比PO.OI
与高脂模型组相比,深海鱼油组仅甘油三酯(TG)降低,且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O.05);配伍必需脂肪酸A、 B、 C三个组方中,小、中、大 三个剂量组均降低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效果好于深海鱼油 组。B组方中的大剂量可降低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C),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发明人选择最优配方制备了软胶囊,并在民间使用(选择植物油原料,无任何不良作用),其中对20名高甘油三酯血症者跟踪观察,结果有效率
达100%。通过与文献对比分析,配伍必需脂肪酸降血脂效果好于红花油 (含亚油酸80%以上)约15倍,说明了配伍的重要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含有两种必需脂肪酸的食用油,为a-亚麻酸或其代谢产物按重量比1∶1-10与亚油酸或其代谢产物组成的混合物。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食用油,其中,a-亚麻酸的代谢产物为二十碳 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其中,亚油酸的代谢产物为Y-亚麻 酸和花生四烯酸。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其中,添加维生素E、脂溶性茶多 酚、丁基羟基茴香醚、2,6二叔丁基对甲酚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保护剂。
5、 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食用油,其中,添加维生素C、有机硒、 有机锗、卵磷脂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保护剂或增效剂。
6、 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在制备治疗和预防高血脂、高血压、高 血糖以及保护大脑的药品中的应用。
7、 权利要求l所述的食用油在制备营养食品中的应用。
8、 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应用,其中,为液体型、口服液剂型和 胶囊剂型。
全文摘要
一种含有两种必需脂肪酸的食用油,为a-亚麻酸或其代谢产物按重量1∶1-10的比例与亚油酸或其代谢产物组成的混合物。本发明强调同时按比例摄入ω-6和ω-3多碳不饱和脂肪酸。本发明还涉及必需脂肪酸的配伍及其相关全民ω-3食用油、药品、功能食品、营养食品和强化食品,以保证两种必需脂肪酸,即亚油酸和a-亚麻酸在体内代谢的生物效益群最大优化,提供机体营养和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救治和预防。
文档编号A61K9/08GK101554190SQ20081010365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9日
发明者吴桂荣 申请人:新疆医科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