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烧伤的外用膏剂药品及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16404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烧伤的外用膏剂药品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烧伤的外用膏剂药品。
背景技术
烧伤一般指由于热力,如沸液(水、油汤)、炽热金属(液体或 固体)、火焰、蒸气和高温气体所致的损害, 一般主要是热力烧伤。
人们在平时和战时均能常见。据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实用烧伤外 科手册》统计数字,美国每百万人中,每年约有l万人烧伤,重庆市
每百万人中,每年有5000-10000人烧伤,其中需要住院治疗者约占 10%。现在烧伤外科在治疗11度烧伤和111度烧伤方面先是早期"简单" 清创,然后用消毒肥泉水及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最后用消毒纱布轻轻
拭干创面,清创后采用包扎疗法和暴露法来治疗。ni度烧伤形成的焦 痂采用削痂后植皮治疗,对于大面积深度烧伤治疗中由于自体皮面积 有限,只能用异体皮覆盖而经常出现植皮失败。目前用于烧伤创面的 外用药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结痂药、促创面愈合药、脱痂药和以 抗菌作用为主的药等四类。但各有其局限性,还没有一种很理想的外 用药。结痂药主要是中草药制剂,如四季青、毛冬青等,其成分主要
是鞣质,起收敛作用;目前已较少应用。促创面愈合药主要是生物工 程产品,如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 等。脱痂药目前用得最为广泛的是酶类制剂,如胰蛋白酶、胶原酶等-,
4这要求熟悉各种药物的性能,掌握用药的时机和方法,取长避短;还 要保持创面清洁,要经常清除创面的坏死组织和分泌物;哪一环节稍 有脱节就会出现不良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融合结痂药、促创面愈 合药、脱痂药、抗菌药、化腐生肌药、促进真皮组织生长药等多种药 物的优点于一身的治疗烧伤的外用膏剂药品及制造方法。真正解决了 烧伤早期"简单"清创后治疗中的三大难点 一是用药品种多Z易出 现衔接脱节。二是要经常清除创面的坏死组织和分泌物以及焦痂,特 加是手术清除焦痂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造成大量失血和肌肉组织的重 新损伤,更有引发感染的可能。三是后期的植皮问题,解除大面积III 度烧伤,由于多次植皮不活而带来的不良结果。
为了解决这三大难题,本发明治疗烧伤的外用膏剂药品及制造方 法即应运而生。以中药材党参、黄芪、当归、赤芍、白芷、生地、黄 连、姜黄、元参、甘草、苦参、熟地、黄芩、黄柏、黄蜡、芝麻油、 珍珠粉、血竭、儿茶、煅石膏、升丹为原料,采用中医药工艺技术加 工而成,根据中药辨证施治的原则,不同修复期的创面需要灵活组方 治疗。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党参甘平,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黄芪甘温,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 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止痛、调经。
熟地甘微温,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生地甘苦、寒,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 元参(即玄参)苦甘咸、寒,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赤芍苦微寒,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甘草甘平,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黄芩苦寒,清热燥温,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解毒,泻心胃肝火。
黄柏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徐蒸。
苦参苦寒,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白芷辛温,消肿排脓,燥湿止带,通窍止痛。
煅石膏辛甘,收敛生肌。
血竭甘、咸、平,活血疗伤,散瘀止痛,止血生肌、敛疮。
儿茶生肌敛疮。
珍珠生肌敛疮,养颜护肤。
升丹辛、热,有大毒,只供外用,拨毒化腐。
黄蜡生肌消肿(外用)。
芝麻油生肌、消炎消肿(外用)。
烧伤创面要提毒化腐、消肿止痛、托毒生肌敛疮、凉血止血、补 气补血,才能促进肌肉和真皮快速生长。这里升丹和煅石膏合用化腐 生肌敛疮。血竭、儿茶、珍珠主要生肌敛疮,白芷消肿排脓、燥湿止 痛,黄连、黄芩、黄柏清热燥湿、解毒,生地、元参清热凉血、养阴, 当归、熟地补血,黄芪、党参补气,甘草调合药性。
这些原料药灵活配方,以提高疗效,具体请见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产品的制造方法1. 中药提取油液的制备。
a. 原材料中药的选备按不同病情的实施例的具体组方。取饮片 型中药材党参40-60克、黄芪40-60克、当归100-120克、赤芍40-60 克、白芷40-60克、生地180-200克、黄连40-60克、姜黄40-60克、 元参IOO-120克、苦参40-60克、黄荅60-80克、黄柏40-60克、熟 地40-60克、甘草40-60克,加入到不锈钢锅中,再加入芝麻油3000 克-3500克。
b. 浸泡3-4小时后,用慢火加热至沸腾,再继续用慢火继续加热, 直到油锅中的各种饮片枯黑。用白钢漏勺捞净袖中枯黑的饮片,再用 过滤器50-100目筛网过滤分离药渣与油液,把油液中的黑色药渣过 滤干净后获取中药提取油液。
2. 产品的制备。
a. 将1所述的中药提取油液加入干净的不锈钢锅中,再把黄蜡 750-800克加入油液中,继续用慢火加热待黄蜡溶化后继续加热8-10 分钟,闭火待凉后再将装有药液的不锈钢锅放入凉水中浸泡10-12小 时后制得半硬药膏。
b. 将2a中所述的中药药膏搅拌成软膏状。
c. 分别把血竭、儿茶、煅石膏、升丹研成极细粉末。
d. 把珍珠粉200-250克、血竭粉200-250克、儿茶粉200-250克、 升丹粉20-60克、煅石膏粉200-250克加入2b中所述的软膏中搅拌均 匀得药膏,将药膏按50-55克/瓶,分装入玻璃瓶中密闭保存得产品。
本发明产品的用法、用量及说明用法,每天换药膏一次;先用 生理盐水清洗烧伤创面,再用无菌纱布轻轻沾干烧伤创面,再将本产品软膏敷于烧伤创面上(要求敷满创面),外用无菌纱布包扎。用量: 根据创面面积大小决定,敷满为止。 本发明产品的主要优点如下
1. 药性平和,品种少。
2. 润肤止痛。
3. 能化除创面上的腐肉,而不损伤好的肌肉组织,不再需要清 创手术。减少清创手术中对创面上良好肌肉皮肤的进一步损伤。
4. 生肌效果明显增快。
5. 能脱除焦痂。
6. 能促进真皮再生,使in度烧伤创面的治疗不再需要植皮。
具体实施例方式
1. 取饮片型中药材党参40-60克、黄芪40-60克、当归100-120 克、赤芍40-60克、白芷40-60克、生地180-200克、黄连40-60克、 姜黄40-60克、元参100-120克、黄蜡750-800克、芝麻油3000克-3500 克、苦参40-60克、黄芩60-80克、黄柏40-60克、甘草40-60克,
按本发明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成产品及用法、用量使用;适用于I度 烧伤创面。
2. 取饮片型中药材党参40-60克、黄芪40-60克、当归100-120 克、赤芍40-60克、白芷40-60克、生地180J00克、黄连40-60克、 姜黄40-60克、元参100-120克、黄蜡750-800克、芝麻油3000克-3500 克、苦参40-60克、黄苳60-80克、黄柏40-60克、甘草40-60克、 珍珠粉200-250克,按本发明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成产品及用法、用3. 取饮片型中药材党参40-60克、黄芪40-60克、当归100-120 克、赤芍40-60克、白芷40-60克、生地180-200克、黄连40-60克、 姜黄40-60克、元参100-120克、黄蜡750-800克、芝麻油3000克-3500 克、苦参40-60克、黄苳60-80克、黄柏40-60克、熟地40-60克、 甘草40-60克、珍珠粉200-250克、儿茶200-250克、血竭200-250 克,按本发明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成产品及用法、用量使用;适用于
深n度烧伤创面(肌肉皮肤生长困难的)。
4. 取饮片型中药材党参40-60克、黄芪40-60克、当归100-120 克、赤芍40-60克、白芷40-60克、生地180-200克、黄连40-60克、 姜黄40-60克、元参100-120克、黄蜡750-800克、芝麻油3000克-3500 克、苦参40-60克、黄芩60-80克、黄柏40-60克、熟地40-60克、 甘草40-60克、珍珠粉200-250克、儿茶200-250克、血竭200-250 克、煅石膏200-250克、升丹20-60克,按本发明所述的制造方法制 造成产品及用法、用量使用;适用于深II度、III度烧伤创面有化脓发 炎感染及腐肉未除的创面。
试验、数据、效果与说明
本发明产品所治疾病属常见多发病,所以具有广泛代表性,试验 患者共80名;其中I度烧伤患者20名,浅II度烧伤患者20名;深 II度烧伤患者20名,III度烧伤患者20名。
四组患者中,I度烧伤组和浅II度烧伤组,换药两次都明显见效, 疗程明显短于常规外科治疗,费用节省约50%。深II度烧伤组20名 患者疗程明显减少1/2,费用节省约60%。 III度烧伤组20名患者疗程 减少3/5,费用节省约70%。 一年后回访常规治疗需要植皮而使用本发明产品未经植皮康复的患者21人次,发现创面皮肤厚度弹性正常 无疤痕遗留,只是肤色稍浅于原有肤色,并且毛囊又重新生成。有一 例III度烧伤而创面面积达10%的患者,创面全部是深褚色焦痂,无弹 性无体液。经过3个月使用本发明产品焦痂从四周逐渐脱落,随即被 新生的皮肤覆盖,直至焦痂全部脱落,新生皮肤也全部覆盖创面。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膏剂药品,其特征是,由中药材党参40-60克、黄芪40-60克、当归100-120克、赤芍40-60克、白芷40-60克、生地180-200克、黄连40-60克、姜黄40-60克、元参100-120克、苦参40-60克、黄芩60-80克、黄柏40-60克、黄蜡750-800克、芝麻油3000-3500克、甘草40-60克为主药,任选珍珠粉200-250克、儿茶200-250克、血竭200-250克、煅石膏200-250克、升丹20-60克、熟地40-60克,零种至全部为辅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伤的外用膏剂药品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是A. 中药提取油液的制备a. 原材料中药的选备,取饮片型中药材党参40-60克、黄芪40-60 克、当归100-120克、赤芍40-60克、白芷40-60克、生地180-200 克、黄连40-60克、姜黄40-60克、元参100-120克、苦参40-60克、 黄苳60-80克、黄柏40-60克、熟地40-60克、甘草40-60克,加入 到不锈钢锅中,再加入芝麻油3000克-3500克;b. 浸泡3-4小时后,用慢火加热至沸腾,再用慢火继续加热,直 到油锅中的各种饮片枯黑,用白钢漏勺捞净油中枯黑的饮片,再用过 滤器50-100目筛网过滤分离药渣与油液,把油液中的黑色药渣过滤 千净后获取中药提取油液;B. 产品的制备a. 将A所述的中药提取油液加入干净的不锈钢锅中,再把黄蜡 750-800克加入油液中,继续用慢火加热待黄蜡溶化后继续加热8-10 分钟,闭火待凉后再将装有药液的不锈钢锅放入凉水中浸泡10小时 后制得半硬药膏;b. 将Ba中所述的中药药膏搅拌成软膏状;c. 分别把血竭、儿茶、煅石膏、升丹研成极细粉末;d. 把珍珠粉200-250克、血竭粉200-250克、儿茶粉200-250克、 升丹粉20-60克、煅石膏粉200-250克加入Bb中所述的软膏中搅拌 均匀得药膏,将药膏按50-55克/瓶,分装入玻璃瓶中密闭保存得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烧伤的外用膏剂药品的用途, 其特征是用于生产治疗烧伤的外用膏剂药品主剂,用量按正常生产 需求;用作治疗烧伤的外用膏剂药品,用法先用生理盐水清洗烧伤创 面,然后将本产品药膏外敷于创面上,外用无菌纱布包扎,每天换药 一次;用量按烧伤创面大小敷满为止。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膏剂药品及制造方法,由党参、黄芪、生地、黄连、黄蜡、芝麻油等中药材为原料,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用药少,换药简单,功效好,组方紧扣化腐提毒,生肌收口,补气益血,治标又治本,疗效快速显著治愈周期短,治愈率高;制造方法符合传统中医工艺,设备简单,生产周期短,节能节水,产品成本低,无污染,解除了外科常规治疗烧伤创面中因为频繁更换外敷药品种类和手术清除焦痂以及多次植皮而带来的不良反应。
文档编号A61K36/88GK101306187SQ20081013241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6日
发明者卜继武 申请人:卜继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