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挑战性装置(pvd)及其在灭菌效果监测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21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过程挑战性装置(pvd)及其在灭菌效果监测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灭菌效果监测装置,是针对灭菌器或灭菌过程,人为构成的特定抗力(即灭菌难度),用来监测灭菌器或灭菌过程的灭菌效果。属于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领域。
背景技术
手术器械灭菌效果的监测,最可靠的是生物监测。传统的生物监测是将生物指示剂直接放在灭菌器或器械包内,经过灭菌过程后,把生物指示剂取出,放在温度适宜的细菌培养箱内,经过一定时间,察看生物指示剂的杀灭情况,以此来判断此灭菌过程的灭菌效果,如生物指示剂被完全杀灭,则判定本次灭菌合格,否则判定本次灭菌不合格。
随着医学发展的需要,各种细长管道和多腔隙电动力器械已经在临床广泛使用。但因其不易穿透等特点,此类器械的灭菌及其灭菌效果的监测给医务人员提出了挑战,传统的生物监测方法,显然不能用于监测细长管道和多腔隙电动力器械的灭菌效果。为此,开发一种对细长管道、多腔隙电动力器械、电子仪器和精密光学仪器的灭菌效果监测方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适合细长管道、多腔隙电动力 器械、电子仪器和精密光学仪器灭菌效果的监测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灭菌效果监测装置,是针对灭菌器或灭菌过 程,人为构成的特定抗力(即灭菌难度)。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
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的内径为1. 2cm、壁厚为lmm、长5 cm的带 底桶状结构(1),以桶口的螺纹和橡胶密封垫(2)与帽口带螺 纹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的内径为1. 2cm、壁厚为lmm、长1. 5cm 的帽状结构(3)紧密相连,形成一可开启的盲端;帽状结构(3) 与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的长L5 m、内径2 mm的长管(4)紧密 相连。本发明模拟细长管道和多腔隙的手术器械结构,将生物指 示剂装在密封的带底桶状结构内,灭菌介质只能从长管(4)开 口端进入,并通过1. 5 m、内径2 ■的长管(4),才能到达密 封的带底桶状结构内的生物指示剂,并将其杀灭;这是人为制造 的灭菌抗力,以来监测灭菌器或灭菌过程的灭菌效果,尤其适用 于细长管道和多腔隙的手术器械的灭菌效果监测。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带底桶状结构、(2) 橡胶密封垫、(3)帽状结构和(4)长管。
实施
将本发明的带底桶状结构(1)与帽状结构(3)的螺纹旋开, 将生物指示剂(枯草杆菌芽孢菌管或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管)装 进带底桶状结构(1)内,注意生物指示剂的滤纸端向外,旋紧其与帽状结构(3)的连接螺纹,并借橡胶密封垫(2)衬垫密封, 长管(4)盘成10 cm直径的圆圈。将本发明与被灭菌器械同时 放在灭菌器内,运行灭菌程序后,将本发明的带底桶状结构(1) 与帽状结构(3)的螺纹旋开,取出生物指示剂。根据生物指示 剂的性质,将生物指示剂放入适宜温度的细菌培养箱中,经过一 定时间,察看生物指示剂内的细菌生长情况,以此来判断此灭菌 过程的灭菌效果,如果生物指示剂被完全杀灭,即无细菌生长, 则判定本次灭菌合格;否则判定本次灭菌不合格。
本发明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耐高温、耐腐蚀和耐磨损, 可用于各种灭菌器及其灭菌过程的灭菌效果监测,并可重复使 用。
权利要求
一种过程挑战性灭菌效果监测装置,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的长1.5m、内径2mm的可开启盲管。将生物指示剂装在本发明内,运行灭菌程序后,观察生物指示剂的被杀灭情况,用来判断该灭菌器或灭菌过程的灭菌效果。1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的长1.5m、内径2mm的可开启盲管。2本灭菌效果监测装置由带底桶状结构(1)、橡胶密封垫(2)、帽状结构(3)和长管(4)紧密连接组成。3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的长1.5m、内径2mm,可开启的盲管,内装生物指示剂,用于对灭菌器或灭菌过程的灭菌效果监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灭菌效果监测装置,是针对灭菌器或灭菌过程,人为构成的特定抗力(即灭菌难度),称过程挑战性装置,简称PVD,属于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领域,用于监测各种灭菌器和灭菌过程的灭菌效果。本发明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的、由带底桶状结构(1)、橡胶密封垫(2)、帽状结构(3)和长管(4)紧密连接组成的长1.5m、内径2mm的可开启盲管。将生物指示剂装在本发明内,运行灭菌程序后,观察生物指示剂的被杀灭情况,用来判断该灭菌器或灭菌过程的灭菌效果。
文档编号A61L2/26GK101670124SQ20081013980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0日
发明者张恩忠, 房笑丽, 谭远超 申请人:谭远超;张恩忠;房笑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