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急性热重痒重、湿重症型和慢性荨麻疹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75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急性热重痒重、湿重症型和慢性荨麻疹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急性热重痒重、湿重症型和慢性荨麻疹的药物,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中医名称颇多,或曰"风疹"、或曰"鬼风疙瘩"。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或者说由于过敏源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皮肤变态反应。
临床上可分为急性热重痒重症型的荨麻疹,它的特点是起病急、风团样扁平高于皮面,兼见头痛、发热、心烦口渴、大便干、小便溲。
临床上可分为急性湿重症型的荨麻疹,其特点是起病急周身酸沉,风团抓挠破时有液体渗出。
临床上可分为慢性荨麻疹其特点是风团反复发作,起过三个月未见好转,而且常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关节及肾脏异常方面的症状。
目前西医多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及激素治疗,虽一时见效,但对于顽固者多疗效甚微,病情反反复复。长期不能治愈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家庭经济负担带来严重后果。采用冷冻法,激光疗法也不可取,弄不好影响皮肤美容,在脸上更是如此。抗组织胺类药物如常见的扑尔敏、息斯敏和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再加上维生素C和补充能量的葡萄糖酸钙,治疗一时见效,极易复发,不根除,况长期使用激素负作用太大。
传统中医中药治疗荨麻疹,大多采用清热解毒、凉血破瘀、清利湿热的方法,属"攻"的范畴。没有补脾,辨证上不全面,祖国医学的整体观没把好,故疗效不佳。

发明内容
因此,人们对疗效更好的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仍存在期盼,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有关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报道。本发明人牢牢把住祖国医学的整体观,从补脾入手,攻补兼施,经过反复研究和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终于找到了治疗荨麻疹不同症型的中药内服药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急性热重痒重、湿重症型和慢性荨麻疹的药物,可以对不同症型的患者对症治疗,故疗效明显,大多痊愈,不易复发。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1、治疗急性热重痒重症型荨麻疹的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当归3—30 防风3—20大腹皮3—30 白僵蚕3—30生地5—50 竹叶3—20 白术3—30川朴3—30
桑白皮3—20白鲜皮3—30 蝉衣3—30浮萍3—20
陈皮3—20黄疾3—50荷叶3—20丹皮3—30
草果3—18黄苳3—30地肤子3_30双花3—40羌活3—30
白芍3—30石膏3—90黄连3—30牛蒡子3—20独活3—30
苦参3—30云苓皮3—20甘草3—20菊花3—20
方解方中当归、生地、丹皮走血分,起凉血、养血作用;丹皮兼有行经破於功能;防风、白术、黄氏为玉屏风散,起祛风邪固表之作用;白术尚有健脾益气的作用;黄氏性温有补气、托疮生肌固表的作用;大腹皮、桑白皮、白鲜皮、陈皮、云苓皮由《五皮饮》加减而来,主要作用均是利水渗湿,其中白鲜皮止痒力较大;石膏辛凉重剂、清热生津、透热外出,治烦渴;竹叶有镇静安神化痰和祛风邪的作用;川朴,健脾胃、行气燥湿之作用;草果,温中燥湿,治心腹冷痛,食积不消,该药气味芳香,故有除秽之作用;白芷,性温、气味芳香,
4有祛风、散湿、排脓、生肌止痛之功,也有除秽之功。荨麻疹患者怕脏怕潮湿,故方中有多味健脾除湿,芳香除秽之品。白芍益脾、补脾之血,且又入肝经,能泻肝木之实,有柔肝之妙,治小腹冷痛,除烦热;浮萍,辛寒;祛风、发汗、利尿、消肿,驱邪外出;苦参,味苦、性寒、清热利湿,杀虫止痒,通利小便;地肤子,清热、利尿、止痒,兼有头聪耳明之功;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苦能燥湿,寒能泻火,故有清热燥湿、泻炎解毒之功效;荷叶,有升清降浊,清暑湿解热、镇静安神之功;双花,清热解毒;牛蒡子宣肺透疹;菊花散风热清火,明目平肝阳;黄苓泻肺火,除湿热;僵蚕、蝉衣升阳中之清阳,白僵蚕善治一切风、热,实症,入肝经、走面部;蝉衣祛风止痒、透疹之功;甘草,调和诸药;羌洛、独治,搜风追邪,透利关节。
2、 治疗急性湿重症型荨麻疹的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当归3—30 防风3_20 大腹皮3—30竹叶3—20
桑白皮3—20草果3—18黄苳3—30地肤子3—30连翘3—30茵陈3—60桂枝3—50
方解连翘有清湿热泻火之功;滑石性寒,其性滑利,使三焦之邪从小便去;茵陈清利湿热,走肝胆经退黄疸;苍术,燥湿走脾胃,专逐皮间风水结节;泽泻,行水泻肾,下行渗利;车前子,利尿除湿;桂枝,性温除湿散寒、散结;因湿为亚寒,故用散寒之剂以除湿。
3、 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当归3—30 防风3—20 大腹皮3—30 生地3—30
白术3—30全虫3—20苦参3—30云苓皮3—20白蒺藜3—30甘草3—20
川朴3—30蝉衣3—30陈皮3—20黄荒3—50荷叶3—20独活3—30泽泻3—30
白术3—30浮萍3—20苦参3—30云苓皮3—20双花3—40滑石3—50车前子3—20
白鲜皮3—30白芍3—30白芷3—15黄连3—30羌活3—30苍术3—30甘草3—20
竹叶3—20白鲜皮3—30白芍3—30白芷3—18桂枝3_50大贝3—20皂刺3—20
川朴3—30蝉衣3—30陈皮3—20黄芪3—50荷叶3—20焦三仙各3—30石斛3—40
桑白皮3—20草果3—18首乌3—30地肤子3—30穿山甲3—30天花粉3—30
方解慢性荨麻疹患者,多半夜间较重,怕湿怕脏,皮下出现结节,病情反反复复,故
用石斛、焦三仙养胃阴以健脾胃;配以天花粉,滋养筋脉;着首乌温补肝肾之血;白芷,芳香除湿散寒托脓;白蒺藜、穿山甲、大贝、全虫破坚结;皂刺托里排脓;枳壳,防风散风邪,调理气机。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由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达到本发明所说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由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达到本发明所说的药剂是汤剂。
治疗荨麻疹,采用汤剂是最佳选择,汤剂是将中药饮片或粗颗粒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服用的液体剂型。其特点是可充分发挥方药多种成分的综合疗效和特点,吸收快,奏效迅速,且制备方法简单易行。
中药汤剂煎煮器具宜用砂锅、瓦罐、搪瓷杯、不锈钢锅,忌用铁器、铜器,以防与含有鞣质,有机酸等成分的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影响汤剂的质量和疗效。汤剂的煎煮方法将本方诸药先用凉水浸泡30分钟左右,加水量超过药物2厘米以上,
并放三片生姜,先用武火将药物煮沸,然后改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20-25分钟将药汁用纱布 滤出。然后再放水煎第二遍,煮开15分钟,两次煎液兑入一起取汁1000毫升。
'汤剂的内服方法
每天吃过晚饭1小时后服用一次,约400毫升,睡前再服用一次,约600毫升均要热服。
忌生、凉、辣、海鲜之类食物。
病例选择近两年经过治疗50例,包括男31例、女19例其中
1、 兖矿集团济二煤矿,张传林,男,年龄38岁,时间2008年8月。
患者腰部两侧突起大疙瘩,奇痒无比,以往无该病史。
患者右寸、关脉急弦,尺脉沉,疙瘩颜色鲜红,舌苔白腻。结合体症,发明人诊断为急
性荨麻疹。治则清热、利湿、祛邪止痒。
治疗用组方l患者吃了三付药后,彻底根治,未再复发。
2、 北京市建筑工程装饰公司市场部副部长顾红燕,性别女,年龄37岁。患者面部 起红色疙瘩,奇痒无比,脸上像有虫子爬一样,身上也有。
脉右寸、关、尺均急弦,左寸数、关数、尺沉数。 舌舌尖红、中部胎白腻加黄。 结合体症,诊断为急性荨麻疹。
两年半前曾患过此病,在北京海军医院看过西医,用抗组织胺类药物与地塞米松治疗, 当时症状得到控制,但现又复发。
治疗用组方1、服第一付药后,脸上就感觉痒得轻了,服三付后,症状全部消失,后 又吃了3付巩固,随方未再复发。
3、 患者姜娅婧,女,20岁,北京大学读书,家住邹城兖矿集团宿舍。身上到冬季遇 冷则痒,起淡红色或褐色斑,无规则,四肢较多,与皮肤平,痒病程近10年,经多家大医院 西医皮肤科专家诊断过,均诊断为湿疹。
脉右寸数、关沉迟、尺急弦;左寸数、关急弦、尺沉数。 舌舌尖红、胎白腻、两侧有少量瘀点。 发明人首先否定该病为湿疹,诊断为慢性荨麻疹。 治疗用组方3患者共服药六付,身不痒而愈。
4、 济二煤矿车队副队长,姜兴泉,男,50岁。
患慢性荨麻疹七八年了, 一直没间断治疗,但一直没治好,面部说起就起,腰部以上一 直到头部均常起,严重时面部苍白、呼吸困难、胸闷、奇痒、有时痛。 脉六部脉象均沉。舌胎白腻厚。 治疗分别用组方2、组方l、组方3,分期治之。 三付药后观察,发病时间间隔增大,程度减轻,后断续服药而愈。
5、 邹城市南关王亚楠,女,年龄28岁,患慢性荨麻疹3年多,虽用西医治疗过,但一 直没好,面部及上肢较多,痒痛。
脉左寸、关数、尺沉;右寸数,关、尺均沉。
舌舌尖红。
方药先用组方l治疗,后用组方3治疗,共服药九付而愈。 治疗标准有效;痊愈
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的50人中,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6%。
具体实施例方式
1、治疗急性热重痒重症型荨麻疹的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的组分组成的当归3g防风3g大腹皮3g白僵蚕3g
生地5g竹叶3g白术3g川朴3g
桑白皮3g白鲜皮3g蝉衣3g浮萍3g
草果3g白芍3g陈皮3g苦参3g
黄零3g石膏3g黄芪3g云苓皮3g
地肤子3g黄连3g荷叶3g甘草3g
双花3g牛蒡子3g丹皮3g菊花3g
羌活3g独活3g
此为一付药,此药的剂型为汤剂,其制备方法为用砂锅煎煮,
入砂锅内,用凉水浸泡30分钟,加水量超过药物2厘米以上,并放三物煮沸,然后改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20-25分钟,将药汁用纱布滤出,然后再放水煎第二遍, 煮开15分钟即可,两次煎液兑入一起取汁1000毫升。服用方法每天晚上吃过晚饭1小时 后服用一次,约400毫升,睡前再服用一次,约600毫升均要热服。 忌生、凉、辣、海鲜之类的食物。
2、治疗急性热重痒重症型荨麻疹的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的组分组成的
当归12g防风10g大腹皮15g白僵蚕20g
生地30g竹叶10g白术18g川朴12g
桑白皮12g白鲜皮20g蝉衣10g浮萍10g
草果6g白芍20g陈皮12g苦参20g
黄芩18g石膏30g黄芪30g云苓皮10g
地肤子12g黄连10g荷叶10g甘草10g
双花20g牛蒡子12g丹皮12g菊花10g
羌活10g独活10g
此为一付药,制备及服用方法同l。
3、治疗急性热重痒重症型荨麻疹的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的组分组成的:
当归30g 生地50g 桑白皮20g 草果18g 黄芩30g 地肤子30g 双花40g 羌活30g
防风20g 竹叶20g 白鲜皮30g 白芍30g 石膏90g 黄连30g 牛蒡子20g 独活30g
大腹皮30g 白术30g 蝉衣30g 陈皮20g 黄芪50g 荷叶20g 丹皮30g
白僵蚕30g 川朴30g 浮萍20g 苦参30g 云苓皮20g 甘草20g 菊花20g
此为一付药,制备及服用方法同l。 4、治疗急性湿重症型荨麻疹的药物,
它是由下述重量的组分组成的:
当归3g防风3g大腹皮3g
川朴3g白术3g桑白皮3g
蝉衣3g浮萍3g草果3g
陈皮3g苦参3g黄苳3g
黄芪3g云苓皮3g地肤子3g
荷叶3g双花3g连翘3g
独活3g滑石3g茵陈3g
泽泻3g车前子3g桂枝3g
叶银芍芷连活术草
金v
竹白白白黄芜苍甘
7此为一付药,制备及服用方法同l。
5、治疗急性湿重症型荨麻疹的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的组分组成的:
当归12g防风10g大腹皮15g竹叶10g
川朴12g白术18g桑白皮12g白鲜皮20g
蝉衣10g浮萍10g草果6g白芍20g
陈皮12g苦参20g黄苳l8g白芷6g
黄芪30g云苓皮10g地肤子12g黄连10g
荷叶10g双花20g连翘18g羌活10g
独活10g滑石30g茵陈30g苍术15g
泽泻12g车前子10g桂枝12g甘草10g
此为一付药,制备及服用方法同1。
6、治疗急性湿重症型荨麻疹的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的组分组成的当归30g防风20g大腹皮30g竹叶20g
川朴30g白术30g桑白皮20g白鲜皮30g
蝉衣30g浮萍20g草果18g白芍30g
陈皮20g苦参30g黄芩30g白芷15g
黄芪50g云苓皮20g地肤子30g黄连30g
荷叶20g双花40g连翘30g羌活30g
独活30g滑石50g茵陈60g苍术30g
泽泻30g车前子20g桂枝50g甘草20g
此为一付药,制备及服用方法同l。
7、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的组分组成的当归3g防风3g大腹皮3g生地3g
竹叶3g川朴3g白术3g桑白皮3g
白鲜皮3g蝉衣3g全虫3g草果3g
白芍3g陈皮3g苦参3g首乌3g
白芷3g黄芪3g云苓皮3g地肤子3g
桂枝3g荷叶3g白蒺藜3g穿山甲3g
大贝3g焦三仙各3g甘草3g天花粉3g
皂剌3g石斛3g
此为一付药,制备及服用方法同1。
8、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的组分组成的-当归12g防风10g大腹皮15g生地30g
竹叶10g川朴12g白术18g桑白皮12g
白鲜皮20g蝉衣10g全虫15g草果6g
白芍30g陈皮12g苦参15g首乌20g
白芷6g黄芪30g云苓皮10g地肤子12g
桂枝18g荷叶10g白蒺藜18g穿山甲15g
大贝10g焦三仙各10g甘草10g天花粉20g
皂刺12g石斛20g
此为一付药,制备及服用方法同1。
9、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的组分组成的当归30g防风20g大腹皮30g生地30g竹叶20g 白鲜皮30g 白芍30g 白芷18g 桂枝50g 大贝20g 皂刺20g
川朴30g 蝉衣30g 陈皮20g 黄芪50g 荷叶20g 焦三仙各30g 石斛40g
白术30g 全虫20g 苦参30g 云苓皮20g 白蒺藜30g 甘草20g
桑白皮20g 草果18g 首乌30g 地肤子30g 穿山甲30g 天花粉30g
此为一付药,制备及服用方法同l。
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分,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以常规的中药 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剂型,如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等。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急性热重痒重症型荨麻疹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当归3—30 防风3—20 大腹皮3—30 白僵蚕3—30生地5—50 竹叶3—20 白术3—30 川朴3—30桑白皮3—20 白鲜皮3—30 蝉衣3—30 浮萍3—20草果3—18 白芍3—30 陈皮3—20 苦参3—30黄芩3—30 石膏3—90 黄芪3—50 云苓皮3—20地肤子3—30 黄连3—30 荷叶3—20 甘草3—20双花3—40 牛蒡子3—20 丹皮3—30 菊花3—20羌活3—30 独活3—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急性热重痒重症型荨麻疹的药物,,配比是当归12防风10大腹皮15白僵蚕20生地30竹叶10白术18川朴12桑白皮12白鲜皮20蝉衣10浮萍10草果6白芍20陈皮12苦参20黄芩18石膏30黄芪30云苓皮10地肤子12黄连io荷叶10甘草io双花20牛蒡子12丹皮12菊花io羌活io独活10药剂:
3、 一种治疗急性湿重症型荨麻疹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川 蝉 陈归3—30 朴3_30 衣3—30 皮3—20 黄芪3—50 荷叶3—20 独活3—30 泽泻3—30防风3—20 白术3—30 浮萍3—20 苦参3—30 云苓皮3—20 双花3_40 滑石3—50 车前子3—20大腹皮3—30 桑白皮3—20 草果3—18 黄吝3_30 地肤子3—30 连翘3—30 茵陈3—60 桂枝3—50竹叶3—20 白鲜皮3—30 白芍3—30 白芷3—15 黄连3—30 . 羌活3—30 苍术3—30 甘草3—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急性湿重症型荨麻疹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的配比是:当归12 川朴12 蝉衣10 陈皮12 黄茛30 荷叶10 独活10 泽泻12防风10 白术18 浮萍10 苦参20 云苓皮10 双花20 滑石30 车前子10
5、 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物, 当归3—30 防风3—20 竹叶3—20 川朴3—30 白鲜皮3—30 蝉衣3—30大腹皮15 竹叶10桑白皮12 白鲜皮20草果6 白芍20黄芩18 白芷6地肤子12 黄连10连翘18 羌活10茵陈30 苍术15桂枝12 甘草10 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大腹皮3—30 生地3—30白术3—30 桑白皮3—20全虫3—20 草果3—18白芍3—30 白芷3—18 桂枝3—50 大贝3—20 皂剌3—20陈皮3—20 黄芪3—50 荷叶3—20 焦三仙各3—30 石斛3—40苦参3—30 云苓皮3—20 白蒺藜3—30 甘草3—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物,当归12 竹叶10 白鲜皮20 白芍30 白芷6 桂枝18 大贝10 皂刺12防风10 川朴12 蝉衣10 陈皮12 黄芪30 荷叶10 焦三仙各10 石斛20大腹皮15 白术18 全虫15 苦参15 云苓皮10 白蒺藜18 甘草IO首乌3—30 地肤子3—30 穿山甲3—30 天花粉3—30其特征在于药物的重量配比是-生地30 桑白皮12 草果6 首乌20 地肤子12 穿山甲15 天花粉20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治疗急性热重痒重、湿重症型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疗急性热重痒重、湿重症型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的药物,其 特征在于所说的药剂是汤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热重痒重、湿重症型和慢性荨麻疹的药物,由当归、防风、大腹皮、白僵蚕、生地、竹叶、白术、川朴等30味原料药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它可以被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内服剂型。本发明药物具有补脾,攻补兼施的功能,治疗急性热重痒重症型荨麻疹、急性湿重症型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疗效明显,大多痊愈,不易复发。
文档编号A61K35/36GK101496887SQ200810185090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4日
发明者闫吉强 申请人:闫吉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