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骨折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74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骨折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骨折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人们常因各种原因不幸遭遇骨折,骨折不仅给人们的身体带来痛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而且骨折的愈合周期也较长,一旦愈合不好还可能造成患者的终身痛苦。在骨折治疗方面,中医和西医的方法有很多不同。中医的治疗不仅重视局部的处理,更注重身体状况的调整,根据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辩证施治,内外用药,做到内外兼治,整体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使患者的愈合更为快速和彻底。传统中医对骨折的愈合过程的理论大致有三个阶段骨折早期,由于血离经脉,郁结不散,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全身多有发热、口干、便秘、胃纳差等病症。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骨折中期,局部肿胀渐退,疼痛缓解,骨折开始修复。治疗以活血生新为主,既要养血,也要行血,以促进骨折的修复。骨折后期,骨折已连接,但不坚固,肌肉无力,关节活动受限。此期除加强功能锻炼外,应适当用滋补肝肾、强壮筋骨的药物。根据上述的机理,对于骨折早期,常用中药有丹参、党参、三七、木香、川芎、红花、没药等活血化瘀药,可以加快微循环血流速度,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这样就可以改善骨折断端局部血液循环,清除血块及代谢产物;对于骨折中期,常用中药有川续断、虎骨、杜仲、犀角胶、黄精等滋补肝肾的药物;对于骨折后期,此期的治疗药物主要有鹿茸、人参、骨碎补、黄芪等中药,可明显改善蛋白糖代谢,促进蛋白多糖合成及钙化,以顺利完成新骨的爬行代谢过程。单方中药在治疗骨折方面虽然起着一定的作用,但由于骨折的愈合有不同的过程,骨折的愈合存在着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一味中药很难起着全面的治疗作用,需要多种药物组合起协同作用,因此中药复方制剂的治疗优势更为明显。脑心通胶囊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复方制剂,自上市以来,一直在心脑血管病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该药物成分全面,脑心及标本兼治,制备方法简单先进,临床疗效显著,起效迅速,深受广大患者的青睐,市场销售额达到数十亿元。为此,本产品的发明者申请了一系列的相关专利,其中03114481.0和01128760.8公开了产品处方比例;200510041654.X公开了产品的制备工艺;200610042977.5等5项申请分别公开了口服液、口腔崩解片、微丸、软胶囊、滴丸、颗粒剂等剂型的制备方法,由此可见该产品的开发应用,对于拥有该产品的生产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在进一步大量的临床使用中,发现脑心通胶囊除了主治功能外,还具有治疗骨折的良好疗效,并且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因此,为了进一歩开发脑心通处方新的治疗用途,减少药物的资源浪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临床发现,本发明将对脑心通处方进行了一系列药效研究,为更广泛的临床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新的治疗用途,具体涉及到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骨折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原料由黄芪等16味药材组成,其中黄芪66份、赤芍27份、丹参27份、当归27份、川芎27份、桃仁27份、红花13份、制乳香13份、制没药13份、鸡血藤20份、牛膝27份、桂枝20份、桑枝27份、地龙27份、全蝎13份、水蛭27份。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目前临床常用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中风中经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及胸痹心痛、胸闷、心悸、气短;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症候者。另外,根据中医药理论基础,方中重用黄芪,功能补气升阳,生血行滞,能大补元气,使元气充盛。取黄芪益气活血之效,通过补气使元气充盛达到气行则血行之功。故用作君药;赤芍苦,功能散瘀止痛,凉血消肿,丹参功能活血祛瘀,凉血消肿,清心安神,川芎功善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由于赤芍、丹参、当归均能活血散瘀,与川芎同用,可达气行血行之效,辅助君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四药共为臣药;桃仁、红花均善活血祛瘀止痛,乳香、没药能活血定痛,兼能行气散滞,四药在方中共为佐使,佐助君药臣药发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牛膝既能活血祛瘀,引血下行,又可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其性善下行,走而能补,对于下肢瘫软不利尤为适用,桂枝、桑枝通经络,利关节,善行上肢,对于上肢活动不利尤为适宜,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筋活络,四药均有较强的活血通络作用,兼有引药直达病所之义,且行中有补,祛邪而不伤正气,在方中亦为佐使,佐助它药发挥活血化瘀通络之效;地龙具有清热息风,通行经络之效,全蝎息风止痉,通络止痛,水蛭功善破血逐瘀,此处以三味虫类药作为方中佐使,是取虫类能搜剔络中之邪的作用,通经透络;又有引药入经之义,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脉络;另一方面,虫类药味咸,与方中活血药同用,有辛咸同用之义,盖辛则通,咸能软坚散结,使血络瘀滞得行,气机调畅,邪去正安。综观全方,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之效,扶正固本,攻补兼施,标本同治,有补而不滞,祛瘀而不伤正之功,体现了中医治疗骨折的基本准则。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辅料可以是药剂学上可接受的任意赋形剂或载体。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应用可以是药剂学上可接受的剂型,包括丸剂、颗粒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滴丸剂、口服液体制剂等。我们将本发明的胶囊剂型大量应用于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时,偶然发现其还具有治疗骨折作用的现象,为了进一歩开发其治疗用途,我们进行一系列的药效学研究,现将主要的药效实验详述如下一、主要的仪器与材料自制打击棒,见图l。图l打击器结构图。LBY-N6B旋转式血液黏度计(上海普利生仪器公司);Nx-3型电泳仪,(上海普利生仪器公司);XJF型血小板聚集仪(上海医科大学仪器厂);BFC-400X线机(西南医用设备厂);TG"328B型电光分析天平(上海第一仪器厂);阿斯匹林(上海信谊百路达药业公司,批号031103);二磷酸腺苷(adenosinediphosphate,ADP)(批号030704,终浓度12.5umol/L);枸橼酸钠(AR,北京生物化学试剂公司);二甲苯(分析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0662厂生产,批号020526。试验药品制备取地龙、全蝎超微粉碎备用;其余黄芪、赤芍、丹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制乳香、制没药、鸡血藤、牛膝、桂枝、桑枝、水蛭等十四味药材超微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用蒸馏水配制成不同浓度备用。二、实验方法l.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挫伤的治疗作用SD大鼠72只,250~300g,雄性。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分别为空白对照、模型对照、阳性对照(活血止痛胶囊,南京中山制药厂,给药剂量为0.32g胶囊/kg)、本发明低剂量(lg生药/kg)、中剂量(1.5生药/kg)、高剂量(2g生药/kg)。将除空白对照组以外的5个实验组的60只大鼠参考文献方法造成其右后肢软组织损伤模型。将大鼠用10%水合氯醛麻醉(0.4ml/100g体重),约5分钟后将其固定于木板上,腹面向下,将右后肢小腿用刀片小心仔细的刮去被毛,然后用自制打击器距腓肠肌6cm处,打击器内芯对准打击腓肠肌正中点上,将橡皮条拉至一定刻度后突然松开,打击棒即向下打击,连续5次,打击部位有明显的红肿颜色及一些瘀斑。造模之日开始给药,给药24小时后,将每个实验组14号大鼠脱颈椎处死,之后剪取伤侧小腿部分,投入4%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给药3日后,再将每个实验组的58号大鼠如前取伤侧小腿,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给药6日后,将每组剩余鼠如前述方法处理。最后,将此三批实验的固定好的样品送检,切片观察其组织损伤及恢复情况。2.急性软组织挫伤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变化2.1实验分组及给药SD大鼠60只,250~300g,雄性。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模型对照、阳性对照(活血止痛胶囊,南京中山制药厂,给药剂量为0.32g胶囊/kg)、低剂量(lg生药/kg)、中剂量(1.5g生药/kg)、高剂量(2g生药/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的50只大鼠依实验1中所述方法造成挫伤模型。于造模当日分别给水及药物。共给药三日。2.2取血及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向塑料软试管(I号管)内预先加入0.25ml3.8%的枸橼酸钠溶液(抗凝剂)。将大鼠由心脏取血约6ml,向l号管中注入2ml,并迅速将试管拿起,轻轻震动数下,使其与抗凝剂充分混匀。然后将I号管放入离心机中以500转/分钟离心8分钟,取出,用微量进样器小心的从上层类似乳白色液体中取出200W,注入比浊管内(PRP管),之后将I号管再次放入离心机中,以3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取出,用微量进样器从上清液中取出20(M,注入另一比浊管内(PPP管)。用PPP校正后,按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程度,加入20W诱导剂ADP诱导血小板聚集后,开始测定其l分钟、3分钟、5分钟时的聚集率和最大聚集率。描记光密度曲线,以曲线上升最高点作为最大聚集率。2.3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将2.2中所取的6ml血液剩余的4ml迅速的注入另一塑料软试管中(II号管),并迅速将试管拿起,轻轻震动数下,使其与抗凝剂(0.25ml3.8%的枸橼酸钠溶液)充分混匀。取适量血注入压积管,注入后立即放入37'C水浴箱中,放置1小时后取出,测其血沉并计算其压积值。将II号管内剩余液体取出适量注入分析仪中,测其全血粘度等数值,然后将剩余的液体以3000转/分钟的速度离心10分钟,再从其上清液中取出适量注入分析仪中,测其血浆粘度。最后将血沉及压积值输入分析仪数据处理系统,计算出还原粘度等数值,最终形成样品的,液流变学数据表。3.对小鼠(昆明种)的抗炎、镇痛、凝血时间的影响每组10只小鼠,早悉各半(除抗炎百分率实验),分组及剂量同前。凝血时间每组小鼠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给药七天,于末次给药一小时后,用中性毛细玻璃管眼眶静脉丛采血,采血后每隔一段时间掰断一小节玻璃管,观察血液是否凝固,记录血液凝固时间,即为小鼠的凝血时间。抗炎百分率每组小鼠(悉)给药次数和时间同上。末次给药一小时后,于每只小鼠的右耳上涂抹0.21111的二甲苯致炎,一定时间后处死小鼠,剪下左右耳,用打孔器于耳朵相同部位,冲下大小相同的耳片称重。代入公式抗炎百分率即为耳肿胀率(%)=[(右耳重量-左耳重量)/左耳重量]X100。/。,计算即得。镇痛百分率采用热板法试验。先于试验前筛选热敏感小鼠,分组后对每组小鼠进行试验,并记录数据作为给药前的痛阈值。每组小鼠的给药次数和时间同上。末次给药后一个小时进行试验,记录数据作为给药后的痛阈值。代入公式镇痛百分率即为痛阈提高百分率(%)=[(给药后痛阈值-给药前痛阈值)/给药前痛阈值]xioo%。4.促进骨折愈合作用实验4.1造模及分组选用40只健康家兔,45月龄,体重1.62.5kg,雌雄各半,在2%硫贲妥钠麻醉下按无菌操作于家兔右后腿切开,作胫腓骨中段横形骨折,再用克氏针内固定,缝合伤口。造模后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本发明组和生理盐水组2组,每组20只,各组总体重比相近。4.2给药方法造模后第1天起每天灌胃给药1次。本发明组给药剂量为4.8g生药/kg;生理盐水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4.3检査项目74.3.1肉眼观察观察两组家兔术后精神,饮食、活动情况及患肢肿胀、瘀斑的出现和消退时间,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取5只家兔,术后6日起采用伤口间断拆线观察伤口愈合时间。3.3.2每组分别于术后7天、14天、22天、32天以空气栓塞法各处死5只家兔,进行以下检查A.X线摄片检查每组处死动物自两侧上臂下端剪下,摄前臂侧位片,采用BFC-400X线机(50kV,0.08ms),骨科高年资医师阅片,标准参照文献。B.抗折力测试采用直接抗折力方法,取家兔完整桡骨标本,剔除骨膜,测试时以骨折处为中心,跨距5cm,谨慎添加重量至标本自骨折处折断,得抗折力(单位g)。C.骨痂干重抗折力测定后,自骨折断端间隙内取下新生骨痂,置于试管内,流水冲洗后,加入丙酮-乙醚混合液(l:1),脱脂24小时,冲洗,置入11(TC烘箱,烘干至恒重,TG一328B型电光分析天平称重(单位mg)。4.3.3统计学处理方法抗折力及骨痂干重测试数据采用均值士标准差(^士SD)表示,组间差异显著性比较采用t检验。三、实验结果l.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挫伤的治疗作用的实验结果对实验动物的外观瘀斑进行测量后,处死动物分取受损组织进行切片观察。具体实验结果见表1及2中。表l大鼠急性软组织挫伤的治疗作用(外观)<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注*为与模型组比较,P〈0.05,**为与模型组比较,P〈0.01。表2大鼠急性软组织挫伤的治疗作用(组织检查)<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注组织检查的评分标准0分为各软组织已恢复正常;l分为肌纤维肿胀,肌组织瘀血、水肿、出血灶明显减轻,血管增生,胶原纤维增生,与正常组织相比己基本恢复正常;2分为肌纤维肿胀伴有变性,肌组织内瘀血、水肿、出血灶稍有减轻或部分消失,纤维母细胞浸入,血管或胶原纤维增生,与对照组相比略有减轻;3分为肌纤维肿胀伴有透明变性,肌纤维明显坏死,肌纤维组织中伴有严重的瘀血、水肿、出血。1.1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挫伤的治疗作用的实验结果分析表l的结果显示,本发明的高、中剂量组能非常显著减少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造成的瘀斑面积(P〈0.01),且与阳性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相当,本发明的低剂量组能显著减少瘀斑面积(P<0.05)。对于大鼠急性软组织挫伤实验的组织学检查,评分结果的总积分越低,治疗效果越好。由表2的结果显示,本发明的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总积分值,即都能减轻大鼠急性软组织挫伤造成的组织损伤,且能加快损伤组织的恢复。其中中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相当,高剂量组比阳性对照组的治疗作用还要明显。2.血小板聚集率的实验结果具体的实验数据详见表3中,本发明及活血止痛胶囊的剂量同实验方法1项下。表3本发明对小鼠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作用(*±SD)组别lmin3min5rain最大抑制率聚集率(%)聚集率(%)聚集率(%)聚集率(%)(%)空白对照组85.99±7.6288,43±5,2991.96±7.6092.67±5.48模型组86.49±7.6689.44±5.9892.76±6,5493.16±6.28活血止痛胶囊组63.32±4.2867.00±6.0271.17±6.0865.48±7.06**AA29,34本发明高剂量组61.95±5.2166.21±5.3869.91±7.8264.29±6.22一30.62本发明中剂量组62.96±5.3367,53±5.6470.70±8.2568,25±7.29"aa26.35本发明低剂量组71.22±6.3773.94±6.5376.53±7.2774.10±7.82MAA20,04注(1)**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AA为与模型组比较,P〈0.01。(2)抑制率(%)=(空白组最大聚集率-给药组最大聚集率)/空白组最大聚集率2.1血小板聚集率的实验结果分析表3的结果显示,本发明的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非常显著降低模型组的血小板的聚集率(P〈0.01),且均与阳性对照组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相当,由此可见,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活血作用。3.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实验结果具体的测定结果详见表4和表5中,本发明及活血止痛胶囊的剂量同实验方法1项下。表4本发明对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值的影响(歹士SD)组别高切(120/s)中切(40/s)低切(10/s)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空白对照组10.18±2.065.48±0.524.37±0.311.19±0.1444.4±3.25模型组15.66±3.35"7.20±0.96M5.72±0.7(T1.31±0.088*40.9±4.36活血止痛胶囊组13.22±3.286.21±0.64A4.85±0.88A1.15±0.30A43.6±3.20高剂量组10.20±0.65AA5.57±0.62AA4.40±0.38AA1.24±0.3243.6±2.38中剂量组12.60±L55AA5.91±0.38AA4.91±0.34A1.33±0.072AA42.2±2.56低剂量组13.50±2.366.40±0.63A4.99±0.52A1.31±0.08742,3±3.08注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f为P〈0.01,"为P〈0.001;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为P〈0.05,AA为P〈0.01。表5本发明对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电泳指数的影响(*±SD)<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注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为PO.Ol,**为PO.001;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A为P〈0.05,AA为PO.Ol。3.1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实验结果分析表4及表5的结果显示,本发明的各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的全血粘度,降低大鼠的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电泳指数,即能显著降低红细胞的聚集程度,明显改善血液粘度,由此表明本发明能较好地改善急性软组织挫伤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对该症状有良好的治疗作用。4.抗炎、镇痛、凝血时间测定结果具体试验数据详见表6中。表6本发明对小鼠抗炎、镇痛、凝血时间的影响(;土SD)实验组剂量(g/kg)凝血时间抗炎百分率镇痛阈值提高百分率空白对照组212.4±38.15157.5±39.420活血止痛胶囊组0.45322.3±47.23**85.5±46.27"186.6±15.72**本发明高剂量组2330.5±40.11**78.7±40.27"175.3±14.26**本发明中剂量组1.5309.6±54.37"99.5±35.28"158.3±12.31"本发明低剂量组1287,5±43.61*137.0±37.4992.18±8.38"注与空白组对比,*P<0.05;**P<0.01。4.1抗炎、镇痛、凝血时间测定结果分析表6的结果显示,本发明高、中剂量组均具有明显的抗炎、活血、镇痛等功效(P<0.01),且与阳性对照组作用相当,本发明低剂量组亦具有良好的治疗趋势。5.促进骨折愈合作用实验结果5.1观察指标5丄1一般情况两组动物术后均无感染。实验组术后2日行动及饮食恢复如术前,对照组倦卧少动,术后45日方恢复。术后5日观察实验组肿胀基本消失,而对照组仍肿胀、瘀斑明显,少数出现趾蹼间肿胀、瘀血,10天后消失。实验组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24天。5丄2X线摄片检査实验组7天时已有3例断端边缘模糊,14天时骨缺损中见少量密度较淡骨痂,而对照组14天时才出现浅淡骨膜反应;实验组22天时骨缺损中骨痂量多,32天时骨痂填满缺损,部分X片示骨小梁通过骨缺损,而对照组32天时骨痂尚未填满缺损,透光缝隙明显,表明实验组骨折修复明显快于对照组(图2)。图2两组动物骨折修复X线片观察。5丄3抗折力测试具体数据详见表7中。表7两组挠骨标本抗折力(^士SD)术后时间(天)对照组实验组78.722±1.2359.457±2.2581466.542±17.426125.763±32.548*22404.544±79.657783.902±102.349*32978.824±225.7322225.090±376.239'12注每组每对各5兔10个标本,测试跨距5cm与术后同时间对照组相比,*P<0.01。表7显示7天时两组标本抗折力无差异,而14天、22天及32天时实验组挠骨标本抗折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O.Ol),表明本发明可显著提高骨折愈合质量。5丄4骨痂干重具体实验数据详见表8中。表8两组骨痂干重(歹土SD)术后时间(天)对照组实验组72.244±0.0883.556±0.9981415.026±6.32429.858±2.109"2226.068±5.34744.334±10.364*3234.447±12.50239.325±9.689注每组每对各5兔10个骨折断端间骨痂干重,与术后同时间对照比,*P<0.05;**P<0.01。结果表明,14天时实验组骨痂干重比对照组有明显增多,有显著性差异(PO.Ol),说明此时实验组骨缺损中的胶原含量和骨矿物质沉积明显多于空白组;22天时两组对比仍有差异(PO.05);32天时两组间差异无意义,实验组的骨痂干重较22天时重量减少,对比X线片观察,可能已进入骨痂改造阶段。5.2促进骨折愈合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上述实验可以看出,本发明能显著促进骨折的骨性愈合,加快骨性骨痂形成,提高骨的力学性能,明显促进家兔实验性骨折的临床及骨性愈合。四、实验结论及其分析综合上述专属性较强的挫伤模型研究实验、促进骨折愈合作用实验及抗炎、镇痛、凝血时间等实验的结果显示,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治疗骨折早期急性软组织损伤带来的红肿疼痛等症状的作用,同时能显著促进骨折的愈合。分析其作用机理可能为()活血化瘀创伤骨折后局部产生血肿,从而使患肢局部的血流发生改变,粘度增高,微循环血流减缓,组织氧饱和度降低,这些改变即中医所说的"瘀血",活血化瘀药可以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和红细胞外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尽早恢复,同时活血化瘀药亦能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的性质,使瘀血浓粘、凝集的程度减轻,加快血肿内瘀血的吸收;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活血化淤作用,实验中肉眼观察到实验组的家兔患肢肿胀及瘀斑的消退明显快于对照组。同时本发明能够抑制血液粘度的升高,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改善血液流变状态,这些药理基础改善了骨血供,有利于离子交换及骨小梁的改建和再吸收,从而能更多地把骨折邻近部位的钙动员出来沉积到骨折部位,为骨折的愈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骨折的愈合起着间接的治疗作用。(2)行气止痛本发明具有较好的消炎镇痛作用,实验动物食欲好,活动早,这样可减轻因创伤而产生的应激性反应,同时较早的活动,对骨折的愈合及愈合的质量有积极意义。(3)益气补肾,强筋壮骨方中重用黄芪、牛膝等补益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的抗挫伤能力,避免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晚期骨断处机能的恢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取地龙27g、全蝎13g超微粉碎备用;其余黄芪66g、赤芍27g、丹参27g、当归27g、川芎27g、桃仁27g、红花13g、制乳香13g、制没药13g、鸡血藤20g、牛膝27g、桂枝20g、桑枝27g、水蛭27g等十四味药材超微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加入适量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甜菊甙,混匀过80目筛,加适量水制粒,6(TC减压干燥,整粒,分装,制成1000g颗粒剂。用法用量一次服用0.8-1.9g,一曰3次。实施例2取地龙27g、全蝎13g超微粉碎备用;其余黄芪66g、赤芍27g、丹参27g、当归27g、川芎27g、桃仁27g、红花13g、制乳香13g、制没药13g、鸡血藤20g、牛膝27g、桂枝20g、桑枝27g、水蛭27g等十四味药材超微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加入淀粉,混匀,经制粒后装入胶囊,制成1000g硬胶囊剂。用法用量一次服用0.8-L6g,一日3次。实施例3取地龙27g、全蝎13g超微粉碎备用;其余黄芪66g、赤芍27g、丹参27g、当归27g、川芎27g、桃仁27g、红花13g、制乳香13g、制没药13g、鸡血藤20g、牛膝27g、桂枝20g、桑枝27g、水蛭27g等十四味药材超微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水配研,过筛,混匀。将明胶、水及甘油(1:1:0.3-0.45)融胶后保温待用,药粉加适量植物油(大豆油或色拉油)搅匀,胶体磨研磨成均匀粘稠的糊状物,减压除气,压制,制成1000g软胶囊剂。用法用量一次服用0.8-1.6g,一日3次。实施例4取地龙27g、全蝎13g超微粉碎备用;其余黄芪66g、赤芍27g、丹参27g、当归27g、川芎27g、桃仁27g、红花13g、制乳香13g、制没药13g、鸡血藤20g、牛膝27g、桂枝20g、桑枝27g、水蛭27g等十四味药材超微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加入适量淀粉、微粉硅胶及硬脂酸镁,制粒,压制成片,包衣,制成1000g片剂。用法用量一次服用0.8-1.6g,一日3次。实施例5取地龙27g、全蝎13g超微粉碎备用;其余黄芪66g、赤芍27g、丹参27g、当归27g、川芎27g、桃仁27g、红花13g、制乳香13g、制没药13g、鸡血藤20g、牛膝27g、桂枝20g、桑枝27g、水蛭27g等十四味药材超微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加入到4倍量3:1的熔融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中,搅拌均匀,转移至滴丸机,滴制成丸,除去表面的二甲基硅油,包装,制成1000g滴丸剂。用法用量一次服用0.8-1.6g,一日3次。实施例6当归27g、川芎27g、桂枝20g加12倍量的水,浸泡4小时,蒸馏4小时,收集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及药渣分别另器收集;药渣与黄甚66g、赤芍27g、丹参27g、桃仁27g、红花13g、制乳香13g、制没药13g、鸡血藤20g、牛膝27g、地龙27g、全蝎13g、桑枝27g、水蛭27g等十三味加7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与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051.10(60°C)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55%,搅拌,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縮至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C)的清膏,备用;另取2.5g苯甲酸钠、80g蔗糖加水150ml,煮沸,加入上述浓縮清膏中,搅匀,备用;挥发油中加入5ml聚山梨酯80,搅匀,与上述溶液混合,搅匀,加水至1000ml,搅匀,滤过,灌装,灭菌,制成1000ml,即得。用法用量一次服用0.8-1.6ml,一日3次。权利要求1、一种药物组合物在用于制备治疗骨折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制成该药物组合物有效组分的原料为黄芪66份、赤芍27份、丹参27份、当归27份、川芎27份、桃仁27份、红花13份、制乳香13份、制没药13份、鸡血藤20份、牛膝27份、桂枝20份、桑枝27份、地龙27份、全蝎13份、水蛭27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骨折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为丸剂、颗粒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滴丸剂或口服液体制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骨折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为胶囊剂。4、如权利要求l、2或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骨折药物中的应用。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骨折药物中的新用途,处方由黄芪66份、赤芍27份、丹参27份、当归27份、川芎27份、桃仁27份、红花13份、制乳香13份、制没药13份、鸡血藤20份、牛膝27份、桂枝20份、桑枝27份、地龙27份、全蝎13份、水蛭27份组成,剂型包括丸剂、颗粒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滴丸剂或口服液体制剂。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新的治疗用途,扩大该发明的临床应用范围,避免良好药物资源的浪费。文档编号A61K36/185GK101474268SQ20081018394公开日2009年7月8日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4日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4日发明者涛赵申请人:咸阳步长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