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搽剂在制备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中的用图

文档序号:10478448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搽剂在制备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中的用图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搽剂在制备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中药搽剂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艾叶、千里光、黄柏、紫草、荆芥、紫苏、山银花、黑大豆皮、牡蛎、杜仲、栗子和甘草。本发明中药搽剂治疗皮肤瘙痒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且制作工艺简单,有广阔的医学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
一种中药搽剂在制备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中的用途
[0001] 本申请是
【申请人】烟台市蓝洋之草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发明专利申请(发 明名称为: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搽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为:2016101474860,申请日 为:2016年3月16日)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搽剂在制备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中 的用途。
【背景技术】
[0003] 瘙痒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损,治疗相对 困难,容易复发。瘙痒是多种皮肤病的主要自觉症状之一,瘙痒性皮肤病主要包括皮肤瘙痒 症、神经性皮炎、丘疹性荨麻疹、慢性湿疹、手足癣、疥疮、结节性痒疹以及夏季皮炎等。因瘙 痒性皮肤病病因复杂,诱因较多,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占皮肤科门诊患者的80% 以上,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0004] 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因气候原因多发皮肤病,还易使原有的皮肤病加重。在高热天 气下,风热、汗液排泄不畅及夏季另一常见疾病一湿疹等引起皮肤瘙痒,由于瘙痒,搔抓,易 招致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真菌的感染,皮肤瘙痒加重、引起溃烂。临床多采用内服和外用。西 医认为湿疹与过敏有关,所以用于治疗过敏的药物都可以用来治疗湿疹。如常用的一些抗 组织胺药,赛庚啶、息斯敏等,外用药主要是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如去炎松软膏、肤乐软 膏、尤卓尔软膏等,但该类药物仅能有效抑制瘙痒,且瘙痒症状容易复发,需长期用药副作 用明显,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伤害。
[0005] 纵观世界新药的研究方向,80年代以前主要是研究开发单一的化学药物及其制 剂,80年代以后开始发展生物技术和天然植物药物,药物研究方向趋于多样性。结合现代 中医药发展理论,从提高药物疗效、降低副作用的角度出发,经过对中药成分进行筛选提取 和/或配伍制得的制剂,其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具有化学合成药不能比拟的优势。
[0006] 中国专利申请CN201310209048公开了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搽剂及其制备方 法,该中药搽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姜黄30份,苍耳子20份,羌活15份,当归12 份,防风10份,荆芥12份,川芎8.5份,泽泻11份,白蒺藜10份,黄柏20份,生地7.5份, 枸杞10份,牛膝12份,黄连12份,白芷13.5份,苍术8份,白芍9份和甘草10份,该中药 搽剂在治疗由蚊虫叮咬引起的红肿和瘙痒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其治疗皮肤瘙痒 疗程长,中药组方复杂,治疗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药搽剂在制备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中的 用途,该中药搽剂对皮肤瘙痒起效快,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有广阔的医学应用前景。
[0008] 本发明中药搽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22-28、千里光20-27、黄柏 17-22、紫草16-20、荆芥18-23、紫苏15-20、山银花10-16、黑大豆皮13-18、牡蛎8-13、杜仲 11-17、栗子 10-16 和甘草 5-12。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中药搽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22、千里光20、黄 柏17、紫草16、荆芥18、紫苏15、山银花10、黑大豆皮13、牡蛎8、杜仲11、栗子10和甘草5。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中药搽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28、千里光27、黄 柏22、紫草20、荆芥23、紫苏20、山银花16、黑大豆皮18、牡蛎13、杜仲17、栗子16和甘草12。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中药搽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25、千里光25、黄 柏19、紫草18、荆芥21、紫苏17、山银花14、黑大豆皮16、牡蛎11、杜仲13、栗子15和甘草9。
[0012]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搽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艾叶、 千里光、黄柏、紫草、荆芥、紫苏、山银花、黑大豆皮、牡蛎、杜仲、栗子和甘草碎成粗粉,加粗 粉总重量的4-9倍的水,煎煮1-3次,每次1-3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60°C下相对密 度为1.20-1.35的中药浸膏,将中药浸膏干燥、粉碎制得中药干膏粉,将中药干膏粉溶于蒸 馏水中,充分混匀即可制得本发明中药搽剂。
[0013]本发明所用组分的来源、性味、归经及功效: 艾叶:本品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肾经;温经止血,散寒止 痛,调经安胎,除湿止痒,通经活络。
[0014] 千里光:本品为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千里光,以全草入药;味苦,辛,性凉;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清肝明目。
[0015] 黄柏: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清 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0016] 紫草:本品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紫草或内蒙紫草的干燥根;味甘、咸,性寒;归 心、肝经;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0017] 荆芥: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味辛,性微温;归肺、肝经;解表散 风,透疹。
[0018] 紫苏: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味辛,性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0019]山银花:本品为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华南忍冬或黄褐毛忍冬的干燥 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0020]黑大豆皮:本品为豆科植物大豆黑色的种皮;味微甘,性凉;归脾、肺、肾经;养血平 肝;祛风解毒。
[0021 ]牡蛎:本品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味咸,性微寒;归 肝、胆、肾经;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
[0022] 杜仲: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味甘,性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 骨,安胎。
[0023] 栗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种仁;味甘,性平;归脾、胃、肾经;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 血止血。
[0024] 甘草: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味甘,性平;归心、肺、 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0025]本发明中药组方的组方分析: 本发明方中的君药为艾叶和千里光,散寒止痛,除湿止痒,通经活络,清热解毒,凉血消 月中;臣药为黄柏、紫草、荆芥和紫苏,解毒疗疮,凉血,活血,解毒透疹,解表散风;佐药为山银 花、黑大豆皮和牡蛎,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养血平肝,祛风解毒,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 散结;使药为杜仲、栗子和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君臣佐使诸药配合,协同促 进,相辅相成,具有除湿止痒,解毒疗疮和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治疗皮肤瘙痒症。
[002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1、本发明中药搽剂与其他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搽剂相比,成分简单,制备工艺简便易 行。
[0027] 2、与当前治疗皮肤瘙痒的化学治疗药物相比,本发明中药搽剂为天然纯中药制 剂,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显著降低,且本发明中药搽剂作用全面,药物治疗效果更佳,有效地 解决了皮肤瘙痒的发病根源,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0028] 3、本发明中药搽剂还具有配伍科学,疗效迅速,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费用小 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技术代表本发明人发现的在本发 明的实践中发挥良好作用的技术。然而,在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案中可以做出许多改变,并 仍然获得相同或相似的结果,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0030]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中药搽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22、千里光20、黄柏17、 紫草16、荆芥18、紫苏15、山银花10、黑大豆皮13、牡蛎8、杜仲11、栗子10和甘草5。
[0031] 制备方法如下: 称取艾叶、千里光、黄柏、紫草、荆芥、紫苏、山银花、黑大豆皮、牡蛎、杜仲、栗子和甘草 碎成粗粉,加粗粉总重量的6倍的水,煎煮3次,每次2.5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60°C 下相对密度为1.25的中药浸膏,将中药浸膏干燥、粉碎制得中药干膏粉,将中药干膏粉溶于 蒸馏水中,充分混匀即可制得本发明中药搽剂。
[0032]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中药搽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28、千里光27、黄柏22、 紫草20、荆芥23、紫苏20、山银花16、黑大豆皮18、牡蛎13、杜仲17、栗子16和甘草12。
[0033]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34]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3中药搽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23、千里光22、黄柏18、 紫草17、荆芥19、紫苏16、山银花12、黑大豆皮14、牡蛎9、杜仲12、栗子12和甘草7。
[0035]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36]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4中药搽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25、千里光25、黄柏19、 紫草18、荆芥21、紫苏17、山银花14、黑大豆皮16、牡蛎11、杜仲13、栗子15和甘草9。
[0037]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38]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豚鼠的药物试验 1、试验动物:豚鼠90只,体重350_400g,雌雄各半。
[0039] 2、试验药物:本发明实施例3、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中药搽剂;阳性对照药为舒乐搽 剂(地奥集团成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B20020014)。
[0040] 3、试验方法:将豚鼠于实验前1天右后足背剃毛,随机分成9组,分别为对照组、模 型组、阳性对照组、实施例3低、中、高剂量组(生药量5g/100mL,15g/100mL,25g/100mL),实 施例4低、中、高剂量组(生药量5g/100mL,15g/100mL,25g/100mL),每组10只。所有豚鼠颈 背部用8%硫化钠脱毛,脱毛面积为1.5cm*2cm,然后将各组对应的外用药物取适量等体积 (0.25ml)涂或洒于豚鼠颈背部脱毛区固定部位,对照组、模型组涂等体积的生理盐水。30 分钟后,将除对照组外的所有豚鼠皮下注射浓度为0.01%的4-氨基吡啶(4-AP),给药剂量 lmg/kg。给药完毕后,将豚鼠分别放入鼠笼内,30s左右豚鼠即出现反复扭头舔两侧背部的 行为,即舔体反应。以豚鼠连续舔体至出现短暂停顿作为舔体一次计算,记录给4-AP后30 分钟内豚鼠的舔体次数。以舔体次数作为衡量止痒作用的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性。
[0041 ] 4、试验结果 表1豚鼠舔体次数统计
注:与对照组比较,ΛΛΡ<〇.〇1;与模型组比较,#Ρ<〇.〇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 0·05,##Ρ<0·01〇
[0042] 造模之后,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豚鼠舔体次数显著性增加(Ρ<0.01),说明造模 成功。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中药搽剂各剂量组豚鼠舔体次数均显著性降低(ρ<〇.01),说 明本发明中药搽剂可有效抑制豚鼠皮肤瘙痒,并且,本发明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止痒效 果显著优于阳性对照组(Ρ<〇. 05)。
[0043] 本发明中药搽剂对皮肤瘙痒临床志愿者患者的疗效观察 一、诊断标准 1、 以瘙痒为主的感觉功能异常性皮肤病; 2、 无原发损害; 3、 由于搔抓可出现继发性皮肤损害。
[0044] 二、临床试验 1、一般资料 将360名入选的皮肤瘙痒临床志愿者患者随机均分成5组,每组72人,分别为治疗A组, 治疗B组、治疗C组、治疗D组和对照组,年龄为12-60岁,平均年龄36.5岁,各组年龄、症状等 影响因素,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符合分组条件。
[0045] 2、治疗方法 治疗A组:于患处涂擦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搽剂(200ml/瓶),每日2次,持续给药一周; 治疗B组:于患处涂擦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搽剂(200ml/瓶),每日2次,持续给药一周; 治疗C组:于患处涂擦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搽剂(200ml/瓶),每日2次,持续给药一周; 治疗D组:于患处涂擦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搽剂(200ml/瓶),每日2次,持续给药一周; 对照组:于患处涂擦舒乐搽剂(地奥集团成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B20020014, 200ml/瓶),将患部用热水洗净,取药液适量涂擦于患部,轻揉5分钟后,用清水洗净,一日2 次,持续给药一周。
[0046] 3、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无红肿,无瘙痒; 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肿块减少,痛痒明显减轻; 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4、治疗结果,如表2所示。
[0047]表2治疗效果
本试验采用舒乐搽剂作为对照组,舒乐搽剂由苦参、金银花、地榆等中药精心提炼而 成,具有清热除湿,消风止痒的作用,主治皮肤瘙痒,通过与本发明中药搽剂治疗效果进行 比较,体现本发明中药搽剂在治疗皮肤瘙痒方面的疗效。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 皮肤瘙痒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C组,即本发 明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本发明中药搽剂,其治愈率达到88.9%,总有效率达94.4%;而治疗D 组,即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本发明中药搽剂,其治愈率达91.7%,总有效率达95.8%,疗 效显著,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本发明中药搽剂治疗皮肤瘙痒疗程短,见效快,且无毒副 作用,临床应用价值高。
[0048]由于已经通过以上较佳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或范围内,任何 针对本发明的替换/或组合来实施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且 包含在本发明之中。
【主权项】
1. 一种中药搽剂在制备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搽剂由 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22-28、千里光20-27、黄柏17-22、紫草16-20、荆芥18-23、紫苏15-20、山银花10-16、黑大豆皮13-18、牡蛎8-13、杜仲11-17、栗子10-16和甘草5-12。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搽剂在制备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 述中药搽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22、千里光20、黄柏17、紫草16、荆芥18、 紫苏15、山银花10、黑大豆皮13、牡蛎8、杜仲11、栗子10和甘草5。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搽剂在制备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 述中药搽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28、千里光27、黄柏22、紫草20、荆芥23、 紫苏20、山银花16、黑大豆皮18、牡蛎13、杜仲17、栗子16和甘草12。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搽剂在制备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 述中药搽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25、千里光25、黄柏19、紫草18、荆芥21、 紫苏17、山银花14、黑大豆皮16、牡蛎11、杜仲13、栗子15和甘草9。5. 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中药搽剂在制备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中的用途,其特 征在于,所述中药搽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艾叶、千里光、黄柏、紫草、荆芥、紫 苏、山银花、黑大豆皮、牡蛎、杜仲、栗子和甘草碎成粗粉,加粗粉总重量的4-9倍的水,煎煮 1-3次,每次1-3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60°C下相对密度为1.20-1.35的中药浸膏,将 中药浸膏干燥、粉碎制得中药干膏粉,将中药干膏粉溶于蒸馏水中,充分混匀即可制得本发 明中药搽剂。
【文档编号】A61P17/04GK105832864SQ201610190836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6日
【发明人】刘学键
【申请人】烟台市蓝洋之草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