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成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089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椎体成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椎体成形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骨病如良性骨肿瘤患者,在对其进行病灶刮除术后, 一般的手术治 疗方法为对其进行骨移植或骨水泥以治疗病灶清除后空虚的骨髓腔,而透视下
行椎体穿刺,技术要求很高,操作稍有不慎,可能发生PMMA灌注剂向硬膜外椎 间孔内渗漏,可导致脊髓或神经根受压。 一般情况下,用一次性注射器经皮刺 入小关节骨皮质内对准标记的穿刺点,再在C臂X线机正侧位方向监视下用经 皮椎体成形术穿剌针经椎弓根穿至椎体前中1/3交界处。采用丙烯酸骨水泥, 调至适当黏度后,在C臂机侧位透视下,用5ml注射器通过经皮椎体成形术螺 旋加压装置缓缓注入,至阻力较大或骨水泥已渗透至椎体后缘时即停止,等骨 水泥进一步固化后拔出穿刺针,由于现有的注射骨水泥的器具需要多人操作, 要单独固定定位,深度无法把握,骨水泥注射点不理想,直接注入骨水泥易造 成骨水泥向椎体后缘渗透及在椎体内扩散不均,引发骨水泥外露的相关并发症, 使椎体成形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准确定位,骨水 泥不外露,成形效果好的椎体成形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椎体成形装置,包括与 注射器针头部位相适应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下方设有可将骨水泥注入的中空的 定位装置。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定位装置的一侧设有把手。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定位装置上设有刻度。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椎体成形装置,包括与注射器针头部位相适应
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下方设有可将骨水泥注入的中空的定位装置。通过定位装 置将所需要注入骨水泥的部位进行定位,然后通过与注射器针头部位相适应的 套管将骨水泥注入相应的部位,使用比较简单,方便,可以单人操作,通过定 位装置使骨水泥不外露,减少了相关的并发症。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椎体成形装置,包括与注射器针头部位相适应的套管1,所述套管1的下方设有可将骨水泥注入的中空的定位装置2,所述定位装置2为中 空的管体,所述定位装置2的一侧设有把手3,所述固定装置2上设有刻度。
使用时,手持把手3,通过定位装置2将所需要注入骨水泥的部位进行定 位,然后通过与注射器针头部位相适应的套管l将骨水泥注入相应的部位,可 以通过刻度来控制定位装置2伸入椎弓根的深度,便于观察,这样不易损伤骨 缺损周围的软组织,使用比较简单,方便,可以单人操作,通过定位装置2使 骨水泥不外露,减少了相关的并发症。
权利要求1. 椎体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注射器针头部位相适应的套管(1),所述套管(1)的下方设有可将骨水泥注入的中空的定位装置(2)。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椎体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2) 为中空的管体。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体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2)的一侧设有把手(3)。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体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2)上设有刻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椎体成形装置,包括与注射器针头部位相适应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下方设有可将骨水泥注入的中空的定位装置,结构比较简单,使用比较方便,可以单人操作,通过定位装置使骨水泥不外露,减少了相关的并发症。
文档编号A61F2/00GK201200463SQ200820023720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日
发明者孙海燕 申请人:孙海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