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远红外线健康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62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纳米远红外线健康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仪器领域,涉及一种纳米远红外线健康带,其健康带本体是具有纳 米远红外线与负离子,因此配戴使用于人体腰部、颈部或手肘、膝盖、腿部等身体部位时可 倍增人体接受纳米远红外线的照射量,进而达到更佳的医疗保健功效,并藉由产生的负离子 具有除菌与抗菌的作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可以紧束于腰部、颈部、膝盖、腿部或手肘产品通常只具有单纯的护腰、 护颈或护肘功能。
目前人体病痛的治疗不外乎中医与西医两种治疗方式,而其中中医不外乎采用针灸、按 摩或口服中药等方式来医治病痛,至于西医的医疗方式则大都采用口服西药、打针或皮下注 射等方式,然而经查前述各种治疗方式乃存在有容易衍生药物过敏或因人为疏失产生打错针、
吃错药等医疗纠纷。
太阳能量的80%是红外线,而红外线的80%是10_20微米的波长,且太阳能量的60% 以上是10—20微米的红外线,此波长的红外线对人体是最有益的。而红外线又可分为波长 0. 75—4微米的近红外线和波长4—1000微米的远红外线;其中以8—14微米的远红外线对 人体最具良好作用,因为它具有"共鸣吸收"及"渗透力"两种功能,并且放射最为均衡, 因此可将纳米远红外线定义为一种眼睛看不见,具直进、曲折、反射等光的性质,具渗透力, 且易被许多物质所吸收而产生热反应的放射线。纳米远红外线应用在医疗保健上是非常安全 的,不但没有破坏组织的危险,温热感还可以深达内部,因为其光热是辐射热,所以温热感 较为稳定,彷佛含矿物质的温泉,让人有舒畅的感觉。其次纳米远红外线医疗保健的功效已 普遍为一般人所知识,远红外线是一种波长在4一1000微米的电磁波,这种电磁波藉著与人 体的一种主要作用而产生了医疗保健的效果,这种作用就是与人体内分子的,"共振吸热"作 用。许多人体内的分子都可藉著与纳米远红外线的共振吸热作用,将远红外线吸收而产生能 量与热量但由于纳米远红外线穿透力及分子振动型态的关系,作用最大的仍是皮下的水分 子及微血管内的二氧化碳两种分子。皮下的水分子吸收了远红外线的能量,使水分子的各种 振动形式增大,这时就可打散凝聚成一大团失去活性与运动力的水分子,产生带有自由基的 小水分子,这些活性化的小水分子可以与有毒的物质结合,然后藉由因为吸热而扩张的汗腺 排出;或者这些活性化的水分子也可促进其他活性化酵素的生成而达到健康的功效。其次, 微血管内除了水分子以外,二氧化碳分子亦能吸收不同波长的远红外线,这些分子经强化振 动后所产生的能量与热量会促使血管扩张,并强化微血管的交换与输送能力,避免因淤血而产生的种种疾病。由此可知,远红外线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如果能正确应用纳米远红外线 的特殊功效于日常生活,将可使我们的生活更为健康快乐。而由于纳米远红外线还可对人体 产生特殊作用而使人体更加健康,但如前所述之"分子共振吸热作用"理论,纳米远红外线 的医疗保健应该还是以全面性让身体吸收的效果较佳,同时最好能便于长时间的与身体产生 作用。
另外,有些业者以印刷或涂布的方式将远红外线物附著在纺织品、内衣、内裤上方,藉 由纳米远红外线的照射来达到有助于人体健康的目的,然而其仍存在有纳米远红外线照射量 不足或者不能持久,容易在使用一段期间即丧失或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案之同一创作人的发明专利第ZL200620041933. 6号"可透过中枢神经系统达到疗效 之纳米远红外线贴布"专利案乃堪称实用,唯其并不适于配戴的方式。
本创作者乃有鉴于此,经过不断的研究与改良,终于创作设计出一种纳米远红外线健康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远红外线健康带,其健康带本体之数经纱单元的 其中纤维丝与缝线以及与该经线单元交错编织数条以上的纬纱皆具有纳米远红外线与负离 子,因此当配戴使用于人体之腰部、颈部、腿部、手肘、膝盖等部位时可倍增人体接受纳米 远红外线的照射,进而达到更佳的医疗保健功效,并藉由产生的负离子具有除菌与抗菌的作 用。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远红外线健康带,其健康带本体一侧面的黏扣 带黏扣于其另一侧面时,藉由经线单元中之数条以上的抗拉伸之纤维丝可在黏扣带剥离时具 有不易脱钩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远红外线健康带,其健康带本体数条以上的纬 线是分别垂直交错地编织在各经线单元的弹性纱、抗拉伸的纤维丝、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缝 线与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纤维丝的上方与下方,以得到较佳的结构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纳米远红外线健康带,包括一健 康带本体以及车缝于该健康带本体一侧面的黏扣带,藉由该黏扣带可黏扣于健康带本体之另
一侧面的所需位置以供配戴于人体的腰部、颈部、腿部、手肘等部位,该健康带本体包括有 数个编织区,该数个编织区每一编织区是由数个经线单元与数条以上的纬线垂直交错编织而 成,该经线单元是包括有位于前端的弹性纱、数条抗拉伸之纤维丝、 一条以上纳米远红外线 负离子纤维丝以及一条以上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缝线交错排列所构成,该数条以上的纬线分 别垂直交错地编织在前述经线单元的弹性纱、数条抗拉伸之纤维丝、 一条以上纳米远红外线 负离子纤维丝以及一条以上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缝线的上方与下方。
该健康带本体数个编织区的位于最前侧编织区乃接续一前针边区,该前针边区是由位于 前侧一条以上的弹性纱以及一条以上的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缝线交错编织于数条以上的纬纱 上方与下方所构成。该前针边区前端并进一歩具有一与数条以上纬线环绕编织的收编边线。该健康带本体进一步包括有位于后侧之后钩边区,该后钩边区是由一条以上之纳米远红外线 负离子缝线与一条以上弹性纱垂直交错地编织在数条以上纬线的上方与下方所构成。
该健康带本体之编织区的经线单元数条抗拉伸的纤维丝是可为人造纤维丝或天然纤维 丝,该经线单元一条以上的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纤维丝则是为天然纤维丝或人造纤维丝经加 工之后具有纳米远红外线与负离子,该经线单元一条以上的缝线是天然纤维丝或人造纤维丝 经加工之后具有纳米远红外线与负离子,该数条以上纬线则是分别为经加工之后具有纳米远 红外线与负离子之天然纤维丝或人造纤维丝。
该健康带本体之前针边区的一条以上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缝线是采用经加工后具有纳米 远红外线与负离子的人造纤维丝或天然纤维丝。
该健康带本体后钩边区的一条以上的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缝线是采用经加工后具有纳米 远红外线与负离子的人造纤维丝或天然纤维丝。
该健康带本体一侧面的侧边是可进一步设一黏扣带。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当配戴使用于人体之腰部、颈部、腿部、 手肘、膝盖等部位时可倍增人体接受纳米远红外线的照射,进而达到更佳的医疗保健功效, 并藉由产生的负离子具有除菌与抗菌的作用另外健康带本体一侧面的黏扣带黏扣于其另一 侧面时,藉由经线单元中数条以上的抗拉伸的纤维丝可在黏扣带剥离时具有不易脱钩的优点; 再次,健康带本体数条以上的纬线是分别垂直交错的编织在各经线单元的弹性纱、抗拉伸的 纤维丝、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缝线与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纤维丝的上方与下方,以得到较佳 的结构强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健康带本体之编织结构平面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戴于人体腰部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戴于人体颈部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戴于人体腿部之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戴于人体手肘之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健康带本体的编织结构中显示前针边区的弹性纱、缝线与 各纬线交错编织的上下关系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健康带本体的编织结构中显示编织区的弹性纱、纤维丝、 缝线与各讳线交错编织的上下关系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健康带本体的编织结构中显示后钩边区的缝线、弹性纱与 各纬线交错编织的上下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纳米远红外线健康带,是包括一健康带本体1以及车缝于
5该健康带本体1 一侧面A的黏扣带10,藉由该黏扣带10可黏扣于健康带本体1另一侧面(B) 的所需位置以供配戴于人体2腰部(参考图3)、颈部(参考图4)、腿部(参考图5)、手肘(参考图 6)等部位,请另配合参考图2所示,该健康带本体1是包括有一前针边区11以及数个编织区 12,其中
该前针边区11,是由位于前侧一条以上的弹性纱111、 112以及一条以上的纳米远红外线 负离子缝线113、 114交错编织于数条以上的纬纱101的上方与下方所构成,请另配合参考图 7所示可看出弹性纱111、 112、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缝线113、 114与各纬线101交错编织的 上下关系,例如弹性纱111在图7中(左边算起第一排)所示,上上下下上上下下』即代表该弹 性纱111是分别位于第一条及第二条纬线101的上方、位于第三条及第四条纬线101的下方、 位于第五条及第六条纬线101的上方、位于第七条及第八条纬线101的下方,面条米远红外 线负离子缝线114是分别位于第一条纬线101的下方、第二条纬线101的上方、第三条纬线 101的下方、第四条纬线101的上方、第五条纬线101的下方、第六条纬线101的上方、第 七条讳线101的下方、第八条纬线101的上方,该前针边区11前端并另有一与数条以上纬线 101环绕编织的收编边线115;
数个编织区12,其最前侧的编织区12是接续前针边区11,而其中的每一编织区12是由 数个经线单元121与数条以上的纬线101垂直交错编织而成,该经线单元121是包括有位于 前端的弹性纱1211、数条抗拉伸的纤维丝1212、 1214、 1216、 1218、 一条以上的纳米远红外 线负离子纤维丝1213、 1219以及一条以上的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缝线1215、 1217交错排列 所构成,该数条以上的纬线101分别垂直交错地编织在前述经线单元121的弹性纱1211、数 条抗拉伸纤维丝1212、 1214、 1216、 1218、 一条以上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纤维丝1213、 1219 以及一条以上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缝线1215、 1217的上方与下方,请另配合参考图8所示可 看出弹性纱1211、数条抗拉伸的纤维丝1212、 1214、 1216、 1218、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纤维 丝1213、 1219、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缝线1215、 1217与各纬线101交错编织的上下关系, 例如其中一抗拉伸纤维丝1212可以直接从图8中看出是位于第一条纬线101之下方、第二条 讳线101之上方、第三条纬线101之下方、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与第八条纬线 101上方,以得到较佳的结构强度。
前述健康带本体1进一步包括有位于后侧的后钩边区13,是由一条以上纳米远红外线负 离子缝线13K 132与一条以上之弹性纱133、 134垂直交错的编织在数条以上纬线101的上 方与下方所构成,请另配合参考图9所示可看出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缝线131、 132、弹性纱 133、 134与各纬线101交错编织的上下关系,例如其中之一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缝线131是 位于第一条纬线101上方、位于第二条纬线101下方、位于第三条纬线101上方、位于第四 条讳线101下方、位于第五条纬线101之上方、位于第六条纬线101下方、位于第七条纬线 101上方、位于第八条纬线101下方。
图1所示之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健康带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图,在实际制造生产 时可提供不同长度、宽度等尺寸规格以适用于配戴在人体不同部位。
前述健康带本体1的编织区12的经线单元121之数条抗拉伸的纤维丝1212、 1214、 1216、1218是可为人造纤维丝或天然纤维丝,该经线单元121 —条以上的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纤维 丝1213、 1219则为天然纤维丝或人造纤维丝经加工之后具有纳米远红外线与负离子,该经线 单元121之一条以上的缝线1215、 1217为天然纤维丝或人造纤维丝经加工之后具有纳米远红
外线与负离子,该数条以上之纬线101则是分别为经加工之后具有纳米远红外线与负离子的 天然纤维丝或人造纤维丝。
前述健康带本体1前针边区11的一条以上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缝线113、 114是采用经 加工后具有纳米远红外线与负离子之人造纤维丝或天然纤维丝。
前述健康带本体1之后钩边区13的一条以上之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缝线131、 132是采 用经加工后具有纳米远红外线与负离子之人造纤维丝或天然纤维丝。
前述健康带本体1 一侧面A的侧边可进一步设一黏扣带15,可视需要而选择与健康带本 体1的一侧面A所需部位黏扣定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归纳具有下列增进功效
1.健康带本体1之数经纱单元121的其中纤维丝1213、 1219与缝线1215、 1217以及与 该经线单元交错编织的数条以上的纬纱101皆具有纳米远红外线与负离子,因此当配戴使用 于人体腰部、颈部、腿部、手肘、膝盖等部位时可倍增人体接受纳米远红外线的照射,进而 达到更佳的医疗保健功效,并藉由产生的负离子具有除菌与抗菌的作用。
2. 健康带本体1 一侧面A的黏扣带10黏扣于其另一侧面B时,藉由经线单元121中之 数条以上的抗拉伸之纤维丝1212、 1214、 1216、 1218可在黏扣带IO剥离时具有不易脱钩的 优点。
3. 健康带本体1之数条以上的纬线101分别垂直交错地编织在各经线单元121的弹性纱 1211、抗拉伸的纤维丝1212、 1214、 1216、 1218、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缝线1215、 1217与 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纤维丝1213、 1219的上方与下方,以得到较佳的结构强度。
4. 可利用纳米远红外线的特性放射到人体上,可达很深的部位,而且皮肤表面不会留下 任何痕迹,可使皮下深层的温度上升,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强化血液及其他组织之 间新陈代谢,并促进组织再生能力及抗痉挛能力,同时可抑制知觉神经的异常兴奋,对自律 神经机能的调整亦有效果,因此不仅可作为对健康有益的红外线疗法,甚至可作为其他医疗 器材的代替品。
5. 具有使用方便安全且又不会产生药物过敏、医疗疏失等传统医疗方式之缺失。
权利要求1. 一种纳米远红外线健康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健康带本体以及车缝于该健康带本体一侧面的黏扣带,藉由该黏扣带可黏扣于健康带本体之另一侧面的所需位置以供配戴于人体之腰部、颈部、腿部、手肘等部位,该健康带本体包括数个编织区,该数个编织区每一编织区是由数个经线单元与数条以上的纬线垂直交错编织而成,该经线单元包括有位于前端的弹性纱、数条抗拉伸的纤维丝、一条以上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纤维丝以及一条以上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缝线交错排列所构成,该数条以上的纬线分别垂直交错的编织在前述经线单元的弹性纱、数条抗拉伸的纤维丝、一条以上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纤维丝以及一条以上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缝线的上方与下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远红外线健康带,其特征在于该健康带本体数个编织 区的位于最前侧编织区乃接续一前针边区,该前针边区是由位于前侧一条以上的弹性纱以及 一条以上的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缝线交错编织于数条以上的纬纱的上方与下方所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远红外线健康带,其特征在于该前针边区前端并进一步 具有一与数条以上纬线环绕编织的收编边线。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纳米远红外线健康带,其特征在于该健康带本体进一步包括 有位于后侧之后钩边区,该后钩边区是由一条以上的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缝线与一条以上弹 性纱垂直交错地编织在数条以上纬线的上方与下方所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远红外线健康带,其特征在于该健康带本体之编织区的 经线单元数条抗拉伸的纤维丝可为人造纤维丝或天然纤维丝,该经线单元一条以上的纳米远 红外线负离子纤维丝则是天然纤维丝或人造纤维丝经加工之后具有纳米远红外线与负离子, 该经线单元一条以上的缝线是天然纤维丝或人造纤维丝经加工之后具有纳米远红外线与负离 子,该数条以上纬线则是分别为经加工之后具有纳米远红外线与负离子天然纤维丝或人造纤 维丝。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远红外线健康带,其特征在于该健康带本体之前针边区 的一条以上之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缝线是采用经加工后具有纳米远红外线与负离子的人造纤 维丝或天然纤维丝。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远红外线健康带,其特征在于该健康带本体后钩边区的 一条以上的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缝线是采用经加工后具有纳米远红外线与负离子的人造纤维 丝或天然纤维丝。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纳米远红外线健康带,其特征在于该健康带本体一侧面的侧 边可进一步设一黏扣带。
专利摘要一种纳米远红外线健康带,其健康带本体之数经纱单元其中纤维丝与缝线以及与该经线单元交错编织数条以上的纬纱皆具有纳米远红外线与负离子,因此当佩戴使用于人体之腰部、颈部、腿部、手肘、膝盖等部位时可倍增人体接受纳米远红外线的照射,进而达到更佳的医疗保健功效,并藉由产生的负离子具有除菌与抗菌的作用另外健康带本体一侧面的黏扣带黏扣于其另一侧面时,藉由经线单元中数条以上的抗拉伸的纤维丝可在黏扣带剥离时具有不易脱钩的优点;最后,健康带本体数条以上的纬线分别垂直交错的编织在各经线单元的弹性纱、抗拉伸的纤维丝、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缝线与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纤维丝的上方与下方,以得到较佳的结构强度。
文档编号A61L15/42GK201235151SQ20082012588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8日
发明者陈贤维 申请人:通德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