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滴丸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97485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银杏叶滴丸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杏叶滴丸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叶提取物是从我国中草药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叶中提取的中草药制剂, 银杏叶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其中主要含有银杏叶总黄酮类、内酯等药用成分,文献报道银 杏叶总黄酮、内酯具有扩张动脉血管改善和促进心脑血管循环及脑细胞代谢,治疗心、脑血 管疾病的作用,并且在保护脑祌经方面的有效。20世纪60年代德国科学家发现银杏叶含有 银杏黄酮甙和银杏内酯,德国的施瓦伯药厂及法国博福-益普生药厂等对银杏叶的化学成分进 行大量的研究并生产梯保宁、达纳康和金纳多等制剂,欧洲还制定银杏叶提取物的标准EGB7 61。银杏叶制剂与银杏类保健食品是当今世界市场上最热门的植物类产品之一。以"梯保宁" 和"金纳多"为代表的银杏叶制剂在国际医药巿场上声誉鹊起。据美国经济学家估计全球 各种银杏叶制剂加上形形色色的银杏保健食品与含银杏提取物成分的化妆品等,目前的世界 市场总销售额已超过50亿美元。美国消费者将银杏叶产品作为防止中风与冠心病的保健食品 服用。据报道,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医学系的研究人员在长达3年多时间的临床研究中发现 65岁以上老人常年口服银杏叶制剂可有效预防记忆力退化和阿尔茨海默病。因为EGB在欧美 国家有很好声誉,且价格适中,非常适合广大工薪阶层消费者服用,又因EGB在保护脑神经 方面的有效作用,推动了银杏叶制剂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销量和研究的发展。我国于20 世纪60 70年代开始以银杏叶浸膏制成银杏叶浸膏片(6911),以后陆续有银杏叶片剂、胶 囊剂、口服液及针剂陆续上市。目前研究已知银杏叶提取物化学成分多达160余种。主要有 黄酮类、萜类、酚类、生物碱、聚异戊烯、奎宁酸、亚油酸、蟒草酸、抗坏血酸、a-已烯醛、 白果醇、白果酮等。其中以银杏黄酮类和银杏内酯为活性主体成分,市场上以银杏叶口服制 剂为主,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及口服液,还有注射剂。根据市场需求和老年用药的特殊 性,我们发明和开发了银杏叶滴丸制剂。与同类药物相比,银杏叶滴丸具有作用强、起效快, 可方便口服应用等优点。由于银杏叶中总黄酮部位等成份有引湿性,主药剂量小,用传统方 法制备的银杏叶片和胶囊的体积大,崩解时限时间相对长,溶出度和溶出速率低,辅料用量 大,老年人及卧床病人和吞咽困难病人服用不方便,依从性差。本发明的银杏叶滴丸是一种 高效、速效、生物利用度高的中药制剂。开发银杏叶滴丸对当前的医药市场领域及老年用市 场来说,具有实用价值,也体现了本发明的新颖性和实用性。本发明是通过应用熔融法及固态分散技术制成银杏叶滴丸,改正和克服片剂、胶囊剂等剂型 的一些缺陷和不足,由于滴丸体积小,携带方便、可口服或经口腔、舌下含服吸收并减少药 物通过肝脏时被代谢的首过效应发生,给老年病人及吞咽困难病人提供了很大方便,提高用 药的依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应用熔融法及固态分散技术制成银杏叶滴丸,该滴丸具有崩解迅速,溶出度和溶 出速率高,质量稳定特点。由于滴丸剂体积小,携带和服用方便,可口服或口腔、舌下含服, 老年人尤其卧床病人和吞咽困难病人服用方便,依从性好,并且生物利用度高。相对与片剂、 胶囊剂,本发明银杏叶滴丸剂辅料用量少,生产条件和生产设备简单,减少粉尘飞扬等污染, 降低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显示本发明特点。
通过将银杏叶提取物制备成滴丸剂,应用于心、脑血管等方面疾病,也是本发明的特点。
本发明所选用的辅料既有符合药用要求的药用辅料,也有天然食用植物性辅料。通过大量试 验总结,得出结果,该滴丸药物组分组成包括银杏叶提取物、适量辅料,其中辅料包括填 充性分散辅料和具有增塑性辅料,填充性分散辅料有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 醇1500,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山梨酯80、木糖醇、山梨醇、甘露醇、乳糖、虫蜡、硬 脂酸钠等,增塑性辅料有甘油明胶、桃胶、阿拉伯胶、淀粉、糊精、海藻酸、氨基葡萄糖等。
本发明优选基质辅料为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与聚乙二醇6000的 重量之比为l: 0.3-0.5。还有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二醇1500,其重量比为
1: 1: 0.5。以及木糖醇与淀粉的重量之比为1: 0.3-1: 0.5,或山梨醇与淀粉的重量之比为 1: 0. 2 1: 0.5。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银杏叶提取物与辅料的重量之比为1: 0.5~1: 20。
优选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药物与辅料之比为1: 12。 最佳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药物与辅料之比为1: 2~1: 10。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辅料和药物的用量之比均是药剂学及药典允许范围内,银杏叶提取物按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二部项下的规定项目测定其主要成分银杏叶总黄酮、黄酮内 酯等含量,通过计量投料,使每丸的银杏叶总黄酮、黄酮内酯含量等达到药典规定含量和要 求,本发明所制造的滴丸具有制造简便、质量稳定、高效、速效、临床给药方便,可口服或 口腔和舌下含服的优点。
本发明基于熔融法及固态分散技术,将1重量份银杏叶提取物与0. 5至5重量份溶剂经溶 解成均匀溶液,通过分散滴加的相分散方法加入到1至15重量份熔融的基质中,搅拌均匀, 按滴丸滴制法在冷却剂中滴制,冷凝成丸,擦除冷却剂,干燥,即得。具体实施方法
实例1
处方
银杏叶提取物20g
聚乙二醇600020g
聚乙二醇400020g
聚山梨酯800. 6g
乙醇5ml
制成1000丸
制法将银杏叶提取物溶解于乙醇中充分溶解,成为银杏叶提取物分散乙醇液,加入已
熔融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聚山梨酯80组成的基质中,8(TC下充分搅拌至均匀, 以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15 。C下滴制成丸,擦丸,干燥,即得。 二,实例2
处方
银杏叶提取物20g
聚乙二醇400040g
聚山梨酯800.6g
乙醇5ml
制成1000丸
制法将银杏叶提取物溶解于乙醇中充分溶解,成为银杏叶提取物分散乙醇液,加入已熔融 的聚乙二醇4000、聚山梨酯80组成的基质中,充分搅拌至均匀,以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 10 °C下滴制成丸,擦丸,干燥,即得。
三,实例3,
处方
银杏叶提取物 20g
聚乙二醇6000 40g
聚山梨酯80 0.6g
乙醇 5ml
制成 1000丸
制法将银杏叶溶解于乙醇中充分溶解,成为银杏叶提取物分散乙醇液,加入已熔融的聚乙 二醇6000、聚山梨酯80组成的基质中,充分搅拌至均匀,以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15 °C下 滴制成丸,擦丸,干燥,即得。 四,实例4
聚乙二醇4000 30g
硬脂酸聚烃氧{40}酯 10g
乙醇 5ml
制成 1000丸
制法将银杏叶提取物溶解于乙醇中充分溶解,成为银杏叶提取物分散乙醇液,加入已熔融 的聚乙二醇4000,硬脂酸聚烃氧{40}酯组成的基质中,充分搅拌至均匀,以石腊油或二甲基 硅油为冷却剂,15'C以下滴制成丸,擦丸,干燥,即得。五,实例5, 处方
银杏叶提取物 20g
聚乙二醇1500 40g
聚山梨酯80 0. 6g
乙醇 5ml
制成 1000丸
制法将银杏叶提取物溶解于乙醇中充分溶解,成为银杏叶提取物分散乙醇液,加入已熔融 的聚乙二醇1500、聚山梨酯80组成的基质中,7(TC下充分搅拌至均匀,以二甲基硅油为冷 却剂,15 'C下滴制成丸,擦丸,干燥,即得。
实例6
处方
银杏叶提取物20g
聚乙二醇600020g
聚乙二醇150020g
聚山梨酯800. 5g
乙醇5ml
制成1000丸
制法将银杏叶溶解于乙醇中充分溶解,成为银杏叶提取物分散乙醇液,加入己熔融的
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1500、聚山梨酯80组成的基质中,7(TC下充分搅拌至均匀,以二 甲基硅油为冷却剂,10 °C下滴制成丸,擦丸,干燥,即得。
实例7
处方
银杏叶提取物20g
聚乙二醇400020g
聚乙二醇150020g
聚山梨酯800. 6g
乙醇5ml
制成1000丸
制法将银杏叶提取物溶解于乙醇中充分溶解,成为银杏叶提取物分散乙醇液,加入已
熔融的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1500、聚山梨酯80组成的基质中,6(TC下充分搅拌至均匀, 以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10 'c下滴制成丸,擦丸,干燥,即得。
实例8
处方
银杏叶提取物20g
聚乙二醇600020g
聚乙二醇400010g
聚乙二醇150010g
聚山梨酯800. 6g
乙醇5ml
制成1000丸
制法将银杏叶提取物溶解于乙醇中充分溶解,成为银杏叶提取物分散乙醇液,加入已 熔融的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1500、聚山梨酯80组成的基质中,7(TC下 充分搅拌至均匀,以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15 °C下滴制成丸,擦丸,干燥,即得。九,实例9
处方
银杏叶提取物20g
乙醇5ml
虫蜡20g
硬脂酸钠20g
聚山梨酯800. 6g
制成1000丸
制法将银杏叶提取物溶解于乙醇中充分溶解,成为银杏叶提取物分散乙醇液,加入已熔融
的虫蜡、硬脂酸钠、聚山梨酯80组成的基质中,充分搅拌至均匀,以冰盐水5 °C下滴制
成丸,擦丸,干燥,即得。
十,实例io
处方
银杏叶提物物20g
乙醇5ml
明胶30g
甘油10g
聚山梨酯800. 6g
药用植物油适量
制成1000丸
制法将银杏叶提取物溶解于乙醇中充分溶解,成为银杏叶提取物分散乙醇液,备用,明胶,
甘油加水混匀,水浴加热1小时搅匀成明胶溶液,冷至5(TC 将银杏叶分散乙醇液与植物油 混匀成银杏叶分散药液,搅拌均匀,保温至65°C用定量泵滴丸机滴加入明胶中并包裹密封, 于药用植物油中冷却,擦干冷却剂,按软胶囊常规干燥,即得。
十一,实例11
处方
银杏叶提取物20g
乙醇5ml
木糖醇25g
淀粉5g
聚山梨酯800. 6g
制成1000丸
制法将银杏叶提取物溶解于乙醇中充分溶解,成为银杏叶提取物分散乙醇液,备用,木糖
醇加水适量混匀,水浴加热5分钟,搅匀成溶液,冷至6(TC,加入淀粉、聚山梨酯80,搅拌 均匀,最后滴加入银杏叶分散乙醇液,搅拌均匀,保温至65'C用定量泵滴丸机或滴头滴于 液体石腊或二甲基硅油中冷却,擦干,干燥,即得。
十二,实例12
处方
银杏叶20g
乙醇5ml
山梨醇30g
淀粉10g
聚山梨酯800. 6g
制成1000丸制法将银杏叶提取物溶解于乙醇中充分溶解,成为银杏叶提取物分散乙醇液,备用,山梨 醇加水适量混匀,水浴加热5分钟,搅匀成溶液,冷至6(TC,加入淀粉、聚山梨酯80,搅拌 均匀,最后滴加入银杏叶分散乙醇液,搅拌均匀,保温至65'C用定量泵滴丸机或滴头滴于 液体石腊或二甲基硅油中冷却,擦干,干燥,即得。 十二,实例13
处方
银杏叶20g
乙醇5ml
乳糖30g
淀粉10g
聚山梨酯800. 6g
制成1000丸
制法将银杏叶提取物溶解于乙醇中充分溶解,成为银杏叶提取物分散乙醇液,备用,乳糖
加水适量混匀,水浴加热5分钟,搅匀成溶液,冷至6(TC,加入淀粉、聚山梨酯80,搅拌均 匀,最后滴加入银杏叶分散乙醇液,搅拌均匀,保温至65。C用定量泵滴丸机或滴头滴于液 体石腊或二甲基硅油中冷却,擦千,干燥,即得。
十四,实例14
处方
银杏叶20g
乙醇5ml
木糖醇30g
阿拉伯胶10g
聚山梨酯800. 6g
制成1000丸
制法将银杏叶提取物溶解于乙醇中充分溶解,成为银杏叶提取物分散乙醇液,备用,木糖
醇加水适量混匀,加热5分钟搅匀成溶液,冷至6(TC,加入阿拉伯胶、聚山梨酯80,水浴加 热65 8(TC,至溶化,搅拌均匀,最后滴加入银杏叶分散乙醇液,搅拌均匀,保温至65°C用 定量泵滴丸机或滴头滴于液体石腊或二甲基硅油中冷却,擦干,干燥,即得。
权利要求
1. 一种银杏叶滴丸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1重量份银杏叶提取物与0.5至5重量份溶剂经溶解成溶液,通过分散滴加的方法加入1至15重量份已熔融的基质中,继续熔融并搅拌均匀,按滴丸滴制法在冷却剂中滴制,冷凝成丸,擦除冷却剂,干燥,即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提取物主要药用成分为总黄酮类及内酯类化合物,均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二部"银杏叶提取物"项下的标准和要求,银杏叶滴丸经临床使用证明具有扩张动脉血管改善和促进心脑血管循环及脑细胞代谢,对免疫系统、中 枢祌经系统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提高记忆力,老人常年口服 银杏叶制剂可有效预防记忆力退化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病症。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滴丸,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剂包括但不限于乙醇、 甘油、丙二醇、纯水等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质包括但不限于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1500、 虫蜡、硬脂酸钠、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山梨酯80、木糖醇、甘露醇、乳糖、淀粉、 甘油明胶,桃胶,阿拉伯胶,海藻酸,氨基葡萄糖。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冷却剂包括但不限于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食用植物油,乙醇, 冰盐水等。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滴丸,其特征在于辅料与银杏叶提取物的重量之比为0.5: l 20: 1。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滴丸,其特征在于溶剂与银杏叶提取物的重量比之为0.5: l
8. 根据权利要求l一7所述的银杏叶滴丸,其特征在-丁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精确称取银杏叶提取物、各种辅料备用。(2) 将溶剂加入银杏叶提取物中,搅拌并浸润、溶解均匀,备用。(3) 将各种辅料置于65 卯。C加热熔融,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10-120分钟,保温。(4) 将银杏叶提取物溶液加入辅料组成的混合物熔融液中,分散、搅拌均匀,50 95'C温度 下滴制,滴头直径卜5mm,滴入-5 2(TC冷却剂中,待滴丸凝固后,将滴丸捞出,沥尽冷却 剂,擦尽冷却剂并干燥,即得。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银杏叶滴丸优选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原、辅料混合物加热熔融温度 为60~85°C,搅拌时间为20~60分钟,滴头口径为1. 5~3. 5鹏滴制温度为70~85°C,冷凝剂 为-3 15。C的二甲基硅油或液体石蜡、食用植物油。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银杏叶滴丸的最佳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原、辅料混合物加热融熔 温度为8(TC,滴制温度为80。C,滴头口径为2.5毫米,冷却剂为甲基硅油,上段为10'C,中 段4 6'C,末段为0 2。C。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叶滴丸及其制造方法,将银杏叶提取物用适当溶剂溶解,再通过分散滴加的方法,加入基质中,搅拌均匀,滴制,冷凝成丸。
文档编号A61K36/16GK101444545SQ20091000175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3日
发明者丁耀庭, 叶美土, 红 林, 江月华, 王文明, 谢金生, 赵守明, 赵贤军 申请人:浙江万邦药业有限公司;谢金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