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材的真空气相置换式润药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637阅读:10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药材的真空气相置换式润药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中药的炮制方法,特别是药材软化过程的一种中药材的真空气相置换式润药工艺。
背景技术
:中药饮片是我国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中医“辩症施治”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医临床用药无论是汤剂还是中成药,其原料药都是各种不同规格的中药饮片。饮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汤剂、中成药的质量和治疗效果,因此保证和提高饮片质量是饮片生产企业的重要任务。饮片质量与生产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家药典现有明确规定,药材在切制前,除鲜切、干切外,须经浸润使其柔软者,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并应按药材的大小,粗细、质地等分别处理。注意掌握气温、水量、时间等条件,做到药透水尽、软硬适度、不伤水。上述规定已基本界定了药材切制前的软化技术要素。所谓“七分润、三分切”,这句话集中反映了药材软化与切制之间的关系。浸润是手段,最终目的是使药材柔软易切。为了达到药材浸润适当,避免“不及”及“太过”,前人总结了很多浸润方法如晾润、闷润、泡润、蒸软等,由于受历史科学水平及药材自身性质所限,致使这些传统软化方法无法根本解决饮片工业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饮片厂采用的药材软化方法比较落后,基本是浸泡或堆润,耗时长,用水量大,不利于环境保护,成本高,饮片质量不稳定,有效成分流失严重。国家药典现有明确规定,药材在切制时,除鲜切、干切外,须经浸润使其柔软者,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曾有人对药材的软化工艺进行研究,如冷文斌提出减压加蒸气快速润药法[1],李智提出的气相置换法加工甘草饮片的工艺等[2],肖杰明等申请了一种气相置换式润药机专利[3],没有提出相关的气相置换润药工艺技术,这些方法并不能准确控制软化过程中的温度,也不能维持减压真空时间,因而造成一些热敏性药材发生化学成分上的变化,或使药材外观性状发生变化,不符合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要求。因此我们对中药材的润药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对其具体工艺进行参数量化,采用真空气相置换式润药工艺解决传统工艺的软化。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材的真空气相置换式润药工艺,可有效的解决中药材的软化问题,并保证饮片的质量,其解决的具体技术方案是取中药材,除去杂质,洗净,装入容器,对容器抽真空,将蒸汽通入容器,其特征在于将药材装载于容器,对容器抽真空,容器的真空度<_90Pa(表压),并在通入蒸汽后可维持一定时间,设有温度测量与控制装置,通入蒸汽后可以控制容器内的温度,控制蒸汽通入量,并可维持一定的润药时间。所述的润药工艺在通入蒸汽前,真空维持时间为0999min。所述的润药工艺在通入蒸汽后,控制容器的温度为室温60°C。所述的润药工艺在通入蒸汽后,控制润药的时间为0999min。本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在润药过程中可以抽真空并维持一定的时间,能够准确控制润药时容器的温度和润药时间,可满足多种中药材软化工艺的要求。不但可以做到药透水尽、软硬适度、不伤水,最大限度保留药效成分,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产品损耗率,还能改善饮片的外观质量,能降低生产成本,节约工时。此外,还具有改善生产环境,减少废水处理和污染等优点。本工艺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也不受地域限制,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中药材的生产,本工艺改变了我国中药材传统浸润方法及工艺落后,不规范所导致的中药饮片质量无保证及影响其有效使用的问题,保证了中医临床汤剂和制剂疗效,解决了中药传统炮制中有效成分损失,加工不易控制的技术难题,规范了中药材的炮制工艺,更加科学化,方便生产,便于控制饮片质量,利于中药饮片的工业化、规范化生产的发展。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大黄传统润药方法取原药材,洗净,用冷水浸泡47h,取出,切厚片,晾干。大黄不控温润药工艺取大黄50kg,除去杂质,洗净,装入蓄冷式真空气相置换式润药机,抽真空至-90pa,通蒸汽闷润210min,取出,切片,晾干。大黄润药新工艺1:取大黄50kg,除去杂质,洗净,装入蓄冷式真空气相置换式润药机,抽真空至-90pa,维持压力30min,通蒸汽闷润210min,将温度控制在55°C,取出,切片,晾干。大黄润药新工艺2取大黄50kg,除去杂质,洗净,装入蓄冷式真空气相置换式润药机,抽真空至-90pa,维持压力60min,通蒸汽闷润210min,将温度控制在55°C,取出,切片,晾干。以下是照浸出物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A第一法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中热浸法)测定浸出物的含量。浸出物测定取供试品约24g,精密称定,置100250ml的锥形瓶中,精密加水50100ml,密塞,称定重量,静置1小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1小时。放冷后,取下锥形瓶,密塞,再称定重量,用水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勻,用干燥滤器滤过,精密量取滤液25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于后,于105°C干燥3小时。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除另有规定外,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表1不同润药工艺对大黄外观颜色和浸出物含量的影响工艺_外观颜色_浸出物(%)大黄传统润药方法黄棕色31.99大黄不控温润药工艺棕黑色37.86大黄润药新工艺1黄棕色37.63大黄润药新工艺2_黄棕色_38.29由表1可知,新工艺和不控温工艺中大黄浸出物含量均高于传统工艺,不控温工艺所得到的大黄饮片外观颜色深于新工艺和传统工艺,新工艺的用时约为传统工艺的十分之一,说明采用新工艺加工出来的大黄饮片外观和有效成分的含量均符合饮片加工的相关规定,并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大黄的加工时间,降低生产成本。实施例二.白芍传统润药方法取原药材,洗净,用冷水浸泡47h,取出,切薄片,晾干。白芍不控温润药工艺取白芍50kg,除去杂质,洗净,装入蓄冷式真空气相置换式润药机,抽真空至-90pa,通蒸汽闷润390min,取出,切片,晾干。白芍润药新工艺1取白芍50kg,除去杂质,洗净,装入蓄冷式真空气相置换式润药机,抽真空至-90pa,维持压力30min,通蒸汽闷润390min,将温度控制在50°C,取出,切片,晾干。白芍润药新工艺2取白芍50kg,除去杂质,洗净,装入蓄冷式真空气相置换式润药机,抽真空至-90pa,维持压力30min,通蒸汽闷润390min,将温度控制在60°C,取出,切片,晾干。以下是照含量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附录VID)测定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溶液(148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Iml含60μ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中粉约0.l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稀乙醇35ml,超声处理(功率240W,频率45kHz)30分钟,放冷,加稀乙醇至刻度,摇勻,滤过,取续滤液,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1,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表2不同温度对白芍中芍药苷和外观颜色的影响<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白芍不控温润药工艺1.22粉红色或紫黑色白芍润药新工艺12.07类白色白芍润药新工艺2_2.04_类白色由表2可知,采用新工艺加工出的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传统工艺>不控温工艺,新工艺与传统工艺加工出来的饮片颜色均为类白色,不控温工艺加工出来饮片的颜色为粉红色至紫黑色,不相符合饮片加工的相关规定,新工艺的用时约为传统工艺的十分之一,说明新工艺同时适用于含有热敏性成分中药的加工,并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大黄的加工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是一种中药材的真空气相置换式润药工艺,可有效的解决中药材软化问题,并保证饮片质量,其解决的具体技术方案是将药材装载于容器,对容器抽真空,将蒸汽通入容器等,并可维持一定时间,设有温度控制装置,通入蒸汽后可以控制容器内的温度,控制蒸汽通入量,并可维持一定的润药时间。通过此法生产,可最大限度地保持药材的色、味、片、形,可以降低有效成分流失,保证了中医临床汤剂和制剂疗效、稳定可控,同时可降低成本,大大节约工时,减少环境污染,利于中药饮片的工业化、规范化生产的发展。参考文献1.冷文斌.减压加蒸气快速润药法的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91,16(7):410_4122.李智,于泳.气相置换法加工甘草饮片的工艺研究.黑龙江医药,2006,19(2)116-1173.肖杰明.一种气相置换式润药机.中国,申请号200310108963,授权日2006091权利要求一种中药材的真空气相置换式润药工艺,包括将药材装载于容器,对容器抽真空,将蒸汽通入容器等,其特征在于将药材装载于容器,对容器抽真空,容器的真空度≤-90Pa(表压),并在通入蒸汽前可维持一定时间,设有温度测量与控制装置,通入蒸汽后可以控制容器内的温度,控制蒸汽通入量,并可维持一定的润药时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的真空气相置换式润药工艺,其特征在于真空维持时间为O999min。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的真空气相置换式润药工艺,其特征在于温度控制范围为室温60°C。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的真空气相置换式润药工艺,其特征在于润药时的控制范围为O999min.全文摘要本发明是一种中药材的真空气相置换式润药工艺,可有效的解决中药材软化问题,并保证质量,其解决的具体技术方案是将药材装载于容器,对容器抽真空,将蒸汽通入容器等,并可维持一定时间,设有温度,通入蒸汽后可以控制容器内的温度,控制蒸汽通入量,并可维持一定的润药时间。通过此法生产,可最大限度地保持药材的色、味、片、形,可以降低有效成分流失,保证了中医临床汤剂和制剂疗效、稳定可控,同时可降低成本,大大节约工时,减少环境污染,利于中药饮片的工业化、规范化生产的发展。文档编号A61K36/00GK101804080SQ20091000869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申请日期2009年2月12日优先权日2009年2月12日发明者任玉珍,周立东,应艳,张林林,张燕群,李光甫,杜杰,梁焕,田壮,薛健,陈彦琳,陈林生申请人:中国药材集团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杭州春江自动化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