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阴道滴虫和霉菌感染的药物组方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858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阴道滴虫和霉菌感染的药物组方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治疗阴道滴虫和霉菌感染的药物,具体是一种由3味中药组 方经提取和制备成栓剂并用于治疗阴道滴虫的药物。
背景技术
阴道滴虫病是一种是妇科常见的传染病,由滴虫寄生在阴道内引起炎症。滴 虫是一种原虫,它在体外环境中的生活能力相当强。在半干燥的环境中能生存6小 时,在3'C 4'C的温度下能生存21天,既耐寒又耐热。所以,此病是女性常见和 多发病。同时,由于病人未能按用药规则坚持用药或夫妻双方未同时接受治疗而 经久难愈。霉菌性阴道炎是另一种常见妇科病,因可通过性生活传播,故世界卫 生组织将其列入性传播疾病。临床上主要以白色念珠菌感染导致外阴瘙痒,白带 增多,呈豆渣状;好发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 激素者。白色念珠菌是一种腐物寄生菌,平时生存于人体的皮肤、粘膜、消化道 及其他脏器,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白色念珠菌就会繁殖,达到一定数量时,人 体就会发病,所以白色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妇女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增加, 酸性增强时,白色念珠菌会繁殖引起阴道炎,故本病常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及 接受雌激素治疗的患者。此外,本病可以通过性传播,理由是夫妇双方往往同时 发病。当然,白色念珠菌还可以通过公共浴池、浴盆、浴巾、游泳衣、衣服、医 疗器械和敷料等传播。本病属中医"阴痒"、"带下"等病范畴,常因脾虚不运, 湿浊内生,下注会阴,郁久化热生虫,或外感湿热之邪,循环下注,侵蚀阴中所 致。
■ 现代研究表明花椒具有良好的抗菌、局麻及驱虫作用,临床上应用较广,应 用于妇女阴痒、痔疮、脚气、老年瘙痒症、癣等病,取得满意疗效,且价格便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临床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价格低廉而且应用范 围广泛的治疗阴道滴虫和霉菌感染的药物。
本发明由下列药物(按其原料组方中各原料的重量比)组成花椒30-50份,
苦参30-50份,白鲜皮10-30份;其中各原料的最优重量配比为花椒40份,苦 参40份,白鲜皮20份。
花椒为芸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W Zucc.或花椒 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其味辛,性温,归脾、胃、肾 经。花椒是重要的食用香辛料,其果实、叶子中均含有精油,是我国传统的调味 料之一,花椒也属于中国传统的有较高价值的中药,其用药历史悠久,历代本草 均有记载。我国最早的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载,花椒"味辛、温,主治风邪 气,温中,除寒痹,坚齿明目,逐下气"。《本草纲目》云"椒,纯阳之物, 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 痢;入右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足弱久痢诸症"。从这些记载可知,花椒主要具有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苦参为为豆科植物苦参S叩hora flavescens Ait.的 干燥根,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 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现代药理证实,其主要成分苦参碱体内外均 有抗菌作用,体内作用强度与氯霉素相当,醇浸膏体外有抗滴虫作用,其强 度与蛇麻子相近。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s Turcz.的根 皮,苦,寒。归脾、胃、膀胱经,可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 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常配合苦参等药 同用,既可内服,亦可煎汤外洗。
方中花椒为君药,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收敛、消肿止痛、杀虫止痒的功 能;苦参抗炎杀菌为臣药;白鲜皮祛风燥湿为佐药,辅助苦参杀虫止痒。全 方共赋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之功能。该方药味少但药性强,制备工艺简单, 实用性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是基于现代药理学研究和临床病治疗经验总结,结合祖国医学对治疗阴道滴虫和霉菌感染等的认识及其治疗原则,实现研究和创制一种高效低 毒治疗阴道滴虫和霉菌抗感染的药物。其具体方案是,按各原料药重量比即花椒 40份、苦参40份、白鲜皮20份组方。其制备方法是,上述药物饮片混匀装于专 用浸渍容器中,加入50%-90%乙醇淹没药材,浸渍1周,收集渗滤液,回收乙醇, 喷雾干燥,干药粉密封保存;取合成脂肪酸基质于5(TC-55"C熔化,加入干粉,混 匀,制成2-8%含干药粉栓剂。
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阴道滴虫和霉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一、动物实验研究 1、本发明栓剂对阴道滴虫的作用
(1) 材料试验动物选取昆明种小鼠,体重20.1土1.5g,共60只,由第四 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为SCXK(动)2005-0033;洁尔阴(成都恩威 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802042);金黄色葡萄球菌[(ATTC) 27664],大肠杆菌[(ATTC) 25922],绿脓杆菌[(AT-TC) 27853],白色念珠菌(临床分离株),阴道毛滴虫来 源于临床患者,均由西京医院检验科提供。
(2) 方法
1) 体外抑菌试验将本发明试药用肉汤培养基稀释。每一稀释液内加入浓度 为1 X 105个/毫升的菌液0. 5毫升,37'C培养24小时,记录最低抑菌浓度(MIC)。 在上述无菌生长管内去O. l毫升涂琼脂平板,37'C培养24小时,记录最低杀菌浓 度(MBC)。试验菌均作阴性和阳性对照。
2) 体外抑制阴道滴虫试验将健皮洗液以1000转/分钟离心5分钟,定性滤 纸过滤,0.22微米滤膜过滤后用肝浸汤培养基稀释成1/2, 1/4, 16, 1/8, 1/10, 1/12等比例的溶液。将培养的阴道滴虫制成每1毫升含4000个滴虫的悬液,分别 取1毫升滴虫悬液加入空白对照管、无菌生理盐水管、健皮洗液各稀释管及1 : 8 稀释的洁尔阴阳性对照管中,与37'C继续培养48小时,镜下观察各药物浓度下滴 虫死亡率,试验重复3次。
3) 实验数据用SPSS统计学软件处理。
(3) 结果
1)本发明试药的体外抑菌作用健皮洗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 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白色念珠菌(真菌)的抑制作用次之,对绿脓杆菌及大肠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 用,浓度提高及呈杀菌作用见表l。
表l本发明试药对4种病原菌的MIC及MBC (n=:3, x±s)
菌种MIC (毫克生药/毫升)MBC (毫克生药/毫升)
金黄色葡萄球菌1654
大肠杆菌67133
绿脓杆菌50100
白色念珠菌3350
2)体外抑制阴道滴虫作用健脾洗液对阴道滴虫的最小抑菌浓度(以杀灭 95%的滴虫为有效)为100毫克生药/毫升本品1 : 8稀释液(100毫克生药/毫升)
与洁尔阴i : 8稀释液对阴道滴虫的杀灭作用相同。
二、临床试验
1、 临床资料女性,已婚,未绝经,月经正常,并符合《妇产科学》第6版 诊断标准,①诊断为滴虫性阴道炎;②非妊娠者,非经期,非哺乳期者;③l周内 未应用抗生素,半月内阴道无用药史;④分泌物涂片检查假丝酵母菌阴性。
2、 治疗方法符合标准者52例,年龄25岁~44岁。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
照组22例,采用甲硝唑片0.2克口服,每日3次,共7天,同时用乳杆菌制剂 0.25克塞阴道,每晚1次,共10天;治疗组30例,采用本发明栓剂0.5克塞入 阴道内,每晚1次,共15天,同时用甲硝唑片0.2克口服,每日3次,共7天。2 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前后询问症状,进行妇科检査、阴道pH值测定及 阴道分泌物涂片常规检査清洁度、滴虫及假丝酵母菌。并嘱病人用药期间及复查 前禁止性生活,全身不用抗生素,阴道不使用其他药物。
3、 疗效标准
治愈阴道炎症状、体征消失,清洁度I度 II度,滴虫镜检阴性; 好转阴道炎症状、体征好转,清洁度II度,滴虫镜检阴性;
无效阴道炎症状、体征未消失,清洁度m度,滴虫镜检阳性。
4、 治疗结果从表2可以看出,在临床观察治疗的52例患者中,使用乳杆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治愈好转无效 有效率(%) P
对照组 22 9 11 2 90.9
>0.05
本发明 30 13 15 2 93.3
菌制剂和本发明栓剂均有较高的有效率,两者统计学差别不显著(P>0.05)'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阴道滴虫病和霉菌感染的栓剂药物,采用天然中药为原料提取、制备而成,其特征是该药物由花椒、苦参和白鲜皮等中药原料组方,经乙醇浸渍、回收乙醇、干燥、粉碎等制备成栓剂,其原料组成中各种原料的重量比为花椒30—50份、苦参30—50份、白鲜皮10—3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治疗阴道滴虫病和霉菌感染的药物,其特征是可采用常规工艺方法制成栓剂。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花椒40份,苦参40份,白鲜皮20份,上述药物饮片混匀装于专用浸渍容器中,加入50%-90%乙醇淹没药材,浸渍l周,收集渗滤液,回收乙醇,喷雾干燥,干药粉密封保存;取合成脂肪酸基质于5CTC-55'C熔化,加入干粉,混匀,制成2-8%含干药粉栓剂。
4、 根据权利2和权利3所制得的栓剂用于治疗阴道滴虫病和霉菌感染时,其使用方法为取栓剂置于阴道内, 一次1枚, 一日1-2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阴道滴虫和霉菌感染的药物组方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备工艺领域。由天然中药花椒、苦参和白鲜皮等为原料组方,经提取制备成栓剂。各原料的重量比为花椒40份,苦参40份,白鲜皮20份,上述药物经用乙醇浸渍后回收乙醇、干燥、粉碎,加入脂肪酸基质制成栓剂。经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试药具有显著防治阴道滴虫病和霉菌性阴道炎的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文档编号A61K36/185GK101485771SQ20091002120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9日
发明者孙纪元, 阳 李, 倩 杨, 王剑波, 王四旺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